诗经吧 关注:88,096贴子:431,725

回复:【每日一篇诗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5.9.26】
《天保》
天保定尔,
亦孔之固。
俾尔单厚,
何福不除?
俾尔多益,
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
俾尔戬穀。
罄无不宜,
受天百禄。
降尔遐福,
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
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
如冈如陵,
如川之方至,
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
是用孝享。
禴祠烝尝,
于公先王。
君曰:卜尔,
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
诒尔多福。
民之质矣,
日用饮食。
群黎百姓,
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
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
无不尔或承。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3楼2015-09-26 19:05
回复
    【字译】
    ⑴孔:很。
    ⑵俾(bēi):使。尔:你,即周宣王。单厚:确实很多。单,“宣”之假借,确实。
    ⑶除:给予。
    ⑷庶:众多。
    ⑸戬(jiǎn)谷:幸福。
    ⑹罄:所有。
    ⑺维:通“惟”,惟恐。
    ⑻阜(fù):土山。
    ⑼川之方至:河水涨潮。
    ⑽吉:吉日。蠲(juān):祭祀前沐浴斋戒使清洁。馆:祭祀用的酒食。
    ⑾是用:即用是,用此。
    ⑿禴(yuè)祠烝尝:一年四季在宗庙里举行的祭祀的名称,春祠,夏禴,秋尝,冬烝。
    ⒀公:先公,周之远祖。
    ⒁卜:“畀”字之借,给予。君:祭祀中扮演先王的神尸。
    ⒂吊:降临。
    ⒃诒(yí):通“贻”,送给。
    ⒄质:质朴。
    ⒅徧(biàn):“遍”的异体字。为:通“化”,感化。
    ⒆恒:“緪(gēng)”的假借,指月到上弦。
    ⒇骞(qiān):因风雨剥蚀而亏损。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4楼2015-09-26 19:06
    回复
      【2015.9.27】
      《小宛》
      宛彼鸣鸠,
      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
      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
      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
      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
      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
      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
      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
      蜾蠃负之。
      教诲尔子,
      式穀似之。
      题彼脊令,
      载飞载鸣。
      我日斯迈,
      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
      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
      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
      宜岸宜狱。
      握粟出卜,
      自何能穀?
      温温恭人,
      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
      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9楼2015-09-27 18:47
      回复
        【字译】
        (1)宛:小的样子。鸠:鸟名,似山鹊而小,短尾,俗名斑鸠。
        (2)翰飞:高飞。戾:至。戾天,犹说“摩天”。
        (3)先人:死去的祖先。
        (4)明发:天亮。
        (5)有:同“又”。
        (6)齐圣:极其聪明智慧的人。
        (7)温克:善于克制自己以保持温和、恭敬的仪态。
        (8)壹醉:每饮必醉。富:盛、甚。
        (9)又:通“佑”,保佑。
        (10)中原:原中,田野之中。菽:豆。
        (11)螟蛉:螟蛾的幼虫。
        (12)蜾蠃(guǒ luǒ):一种黑色的细腰土蜂,常捕捉螟蛉入巢,以养育其幼虫,古人误以为是代螟蛾哺养幼虫,故称养子为螟蛉义子。负:背。
        (13)尔:你、你们,此指作者的兄弟。
        (14)式:句首语气词。榖:善。似:借作“嗣”,继承。
        (15)题(dì):通“睇”,看。脊令:鸟名,通作“鶺鸰”,形似小鸡,常在水边捕食昆虫。
        (16)载:则、且。
        (17)斯:乃、则。迈:远行,行役。
        (18)征:远行。
        (19)忝(tiǎn):辱没。所生:指父母。
        (20)交交:鸟鸣声。一说是往来翻飞的样子。桑扈:鸟名,似鸽而小,青色,颈有花纹,俗名青雀。
        (21)率:循、沿着。场:打谷场。
        (22)填:通“瘨(diān)”,病。寡:贫。宜:犹“乃”。
        (23)岸:诉讼。毛传:“岸,讼也。”马瑞辰《毛传笺通释》谓与“犴”通,犴,狱也。
        (24)温温:和柔的样子。恭人:谦逊谨慎的人。
        (25)惴(zhuì)惴:恐惧而警戒的样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0楼2015-09-27 18:47
        回复
          【译】
            小小斑鸠不住鸣,展翅高飞破苍旻。忧伤充满我内心,怀念祖先倍感亲。直到天明没入睡,想着父母在世情。
            聪明智慧那种人,饮酒也能见沉稳。可是那些糊涂蛋,每饮必醉日日甚。请各自重慎举止,否则天不佑你们。
            田野长满那豆菜,众人一起去采摘。螟蛉如若生幼子,蜾赢会把它背来。你们有儿我教育,继承祖先好风采。
            看那小小的鶺鸰,边翻飞呀边欢鸣。天天在外我奔波,月月在外我远行。起早贪黑不停歇,不辱父母的英名。
            小青雀叫叽叽叽,沿着谷场啄小米。自怜贫病更无依,连遇诉讼真可气。抓把米去占一卦,看我何时能吉利?
            温和恭谨那些人,就像聚集在树顶。担心害怕真警惕,就像深谷脚边近。心惊胆战太不安,就像踩上薄薄冰。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1楼2015-09-27 18:48
          回复
            【2015.9.28】
            《白华》
            白华菅兮,
            白茅束兮。
            之子之远,
            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
            露彼菅茅。
            天步艰难,
            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
            浸彼稻田。
            啸歌伤怀,
            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
            卬烘于煁。
            维彼硕人,
            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
            声闻于外。
            念子懆懆,
            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
            有鹤在林。
            维彼硕人,
            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
            戢其左翼。
            之子无良,
            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
            履之卑兮。
            之子之远,
            俾我疧兮。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6楼2015-09-28 21:01
            回复
              【字译】
              ⑴菅(jiān):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
              ⑵天步:天运,命运。
              ⑶犹:借为“媨”,好。不犹,不良。
              ⑷滮(biāo):水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北。
              ⑸昂(áng):我。煁(shén):越冬烘火之行灶。
              ⑹懆(cǎo)懆:愁苦不安。
              ⑺迈迈:不高兴。
              ⑻鹙(qīu):水鸟名,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梁:鱼梁,拦鱼的水坝。
              ⑼疧(qí):因忧愁而得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7楼2015-09-28 21:01
              回复
                【译】
                开白花的菅草呀,白茅把它捆成束呀。这个人儿远离去,使我空房守孤独呀。
                天上朵朵白云飘,甘露普降惠菅茅。怨我命运太艰难,这人无德又无道。
                滮水缓缓向北流,灌溉稻子满地头。长啸高歌伤心怀,那个美人让人忧。
                砍那桑枝作柴烧,放入灶堂火焰高。想起那个大美人,痛心疾首受煎熬。
                宫内敲钟钟声沉,声音必定外面闻。想起你来心难安,你看见我却忿忿。
                秃骛就在鱼梁项,白鹤就在深树林。想起那个大美人,实在煎熬我的心。
                鱼梁上面鸳鸯站,嘴巴插在左翅间。这个人儿没良心,三心二意让人厌。
                扁平石块来垫脚,踏在上面人不高呀。这个人儿远离去,使我忧愁病难消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8楼2015-09-28 21:02
                回复
                  【2015.9.29】
                  《溱洧》
                  溱与洧,
                  方涣涣兮。
                  士与女,
                  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于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
                  浏其清矣。
                  士与女,
                  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于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0楼2015-09-29 02:01
                  回复
                    【译】
                      溱河,洧河,春来荡漾绿波。男男,女女,手拿兰草游乐。姑娘说:“去看看?”小伙说:“已去过。”“请你再去陪陪我!”洧河那边,真宽敞,真快活。少男,少女,互相调笑戏谑,送一支芍药订约。
                      溱河,洧河,春来绿波清澈。男男,女女,游人越来越多。姑娘说:“去看看?”小伙说:“已去过。”“请你再去陪陪我!”洧河那边,真宽敞,真快活。少男,少女,互相调笑戏谑,送一支芍药订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2楼2015-09-29 02:02
                    回复
                      【赏析】
                        诗分二章,仅换数字,这种回环往复的叠章式,是民歌特别是“诗三百”这些古老民歌的常见形式,有一种纯朴亲切的风味,自不必言。各章皆可分为两层,前四句是一层,落脚在“蕑”;后八句为一层,落脚在“勺药”。前一层内部其实还包含一个小转换,即自然向人的转换,风景向风俗的转换。诗人以寥寥四句描绘了一幅风景画,也描绘了一幅风俗画,二者息息相关,因为古代社会风俗的形成大多与自然节气有关。 人们经过一个冬天严寒的困扰,冰雪的封锁,从蛰伏般的生活状态中苏醒过来,到野外,到水滨,去欢迎春天的光临。而人手一束的嫩绿兰草,便是这次春游的收获,是春的象征。“招魂续魄,拂除不详”,似乎有点神秘,其实其精神内核应是对肃杀的冬气的告别,对新春万事吉祥如意的祈盼。任何虚幻的宗教意识,都生自现实生活的真切愿望。在这里,从自然到人、风景到风俗的转换,是通过“溱与洧”和“士与女”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式的转换实现的。结构相同的东西可以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对照、联想,因而这里的转换令人觉得顺理成章,毫不突然。
                        于是,从溱、洧之滨踏青归来的人群,有的身佩兰草,有的手捧芍药,撒一路芬芳,播一春诗意。千载而下的读者,也分明可以听到他们的欢歌笑语。
                        尽管小小的郑国常常受到大国的侵扰,该国的统治者也并不清明,但对于普普通通的人民来说,这个春天的日子仍使他们感到喜悦与满足,因为他们手中有“蕑”,有“勺药”,有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3楼2015-09-29 02:06
                      回复
                        【2015.9.30】
                        《 汾沮洳 》
                        彼汾沮洳,
                        言采其莫。
                        彼其之子,
                        美无度。
                        美无度,
                        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
                        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
                        美如英。
                        美如英,
                        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
                        言采其藚。
                        彼其之子,
                        美如玉。
                        美如玉,
                        殊异乎公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7楼2015-09-30 16:04
                        回复
                          【字译】
                          ①汾:汾水,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西南汇入黄河。沮洳(jùrù具入):水边低湿的地方。
                          ②莫:草名。即酸模,又名羊蹄菜。多年生草本,有酸味。
                          ③度:衡量。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
                          ④殊异:优异出众。公路:官名。掌诸侯的路车。
                          ⑤英:华(花)。
                          ⑥公行(háng杭):官名。掌诸侯的兵车。
                          ⑦曲:河道弯曲之处。
                          ⑧藚(xù序):药用植物,即泽泻草。多年生沼生草本,具地下球茎,可作蔬菜。
                          ⑨公族:官名。掌诸侯的属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8楼2015-09-30 16:04
                          回复
                            【译】
                              在那汾水低湿地,来此采莫心欢喜。瞧我那位意中人,英俊潇洒美无匹。英俊潇洒美无匹,公路哪能比得上。在那汾水河流旁,来此采桑心欢畅。瞧我那位意中人,貌若鲜花朝我放。貌若鲜花朝我放,公行哪能比得上。在那汾水弯弯处,来此采藚心欢愉。瞧我那位意中人,仪表堂堂美如玉。仪表堂堂美如玉,公族哪能比得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9楼2015-09-30 16:05
                            回复
                              【赏析】
                                《汾沮洳》共为三章,各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兴。这“沮洳”、“一方”、“一曲”词语的变换,不仅显示这位民间女子劳动内容的不同,还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也就是说,不论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也不论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足见其一往钟情的程度了。把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描摹得栩栩如生。接着又用“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来赞美男子的仪容。“美无度”是“美极了”,“美得无法形容”之谓。“美如英”,是说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鲜花;“美如玉”,是说男子容光焕发,有美玉般的光彩。这些是关于男子美貌的描写。诗的最后。以“美无度,殊异乎公路”、“美如英,殊异乎公行”、“美如玉,殊异乎公族”作结。也就是说,这位女子的意中人,不仅只长相漂亮,而他的身份地位,连那些“公路”、“公行”、“公族”等达官贵人,也望尘莫及的。全诗结束,见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写,但通过这种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却把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写得如见其人了。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古代民间文学作品中不乏其例。汉魏乐府古辞《陌上桑》中采桑女子的夸奖“夫婿殊”的一段话,在艺术表现上和此诗是有因袭继承关系的。
                                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是《诗经》中常见的叠句重章、反覆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美无度”是对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美如英”是对所思男子的仪表之赞美;“美如玉”是对所思男子人品的赞美。而又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体映衬,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的形象。
                                汾水,即汾河,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水两岸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灿烂深厚的民族文化。汾水两岸一代一代的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传承者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美如英”“美如玉”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节俭、勤劳、美好的品格和自食其力的高尚情操,“殊异乎公族”讽刺了品质低劣、游手好闲的精英权贵的寄生虫嘴脸。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0楼2015-09-30 16: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