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吧 关注:88,096贴子:431,725

回复:【每日一篇诗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译】
赞叹伟大我先祖,大吉大利有洪福。
永无休止赏赐厚,至今恩泽仍丰足。
祭祖清酒杯中注,佑我事业得成功。
再把肉羹调制好,五味平和最适中。
众人祷告不出声,没有争执很庄重。
赐我平安得长寿,长寿无终保安康。
车衡车轴金革镶,銮铃八个鸣铿锵。
来到宗庙祭祖上,我受天命自浩荡。
平安康宁从天降,丰收之年满囤粮。
先祖之灵请尚飨,赐我大福绵绵长。
秋冬两祭都登场,成汤子孙永祭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7楼2015-08-15 13:21
回复
    【赏析】
      现存《商颂》五首,包括这首《烈祖》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它是商朝的作品,有人则认为是微子启(商纣王庶兄)受周之封立国于宋(今河南商丘)的作品。这些诗应是初作于殷朝,后在流传于宋国的长时间中很可能又作了加工润色。
      这首诗的功利目的非常明显,就是通过祭祀烈祖,祈求“绥我眉寿”、“降福无疆”。它是典型的宫廷祭歌(又叫“庙堂乐歌”)。
      全诗一章二十二句,分四层铺写祭祀烈祖的盛况。开头四句是第一层,首先点明了祭祀烈祖的原由,就在于他洪福齐天,并能给子孙“申锡(赐)无疆”;“嗟嗟”一词的运用,可谓崇拜得五体投地。接下八句,写主祭者献“清酤”、献“和羹”,作“无言”、无争的祷告,是为了“绥我眉寿,黄耇无疆”。这种祭祀场面的铺叙,表现了祭祀隆重肃穆的气氛,反映出主祭者恭敬虔诚的心态。再接下去八句,写助祭者所坐车马的奢豪华丽,以此衬托出主祭者身份的尊贵,将祈求获福的祭祀场面再次推向高潮。结尾两句祝词,点明了举行时祭的是“汤孙”。首尾相应,不失为一首结构完整的诗篇。
      此诗在语言运用上同其他《颂》诗一样,讲究典雅庄重,但由此也产生弊端,难免有些刻板乏味(当然也有好的句子,如“约軝错衡,八鸾鸧鸧”等)。在韵律安排上,此诗倒很有特色,三换韵脚,先用鱼部韵,再用耕部韵,最后是用阳部韵。押阳部韵的句子特多,从“黄耇无疆”到“汤孙之将”的下半部分十一句,连用“疆”、“衡”、“鸧”、“享”、“将”、“康”、“穰”、“享”、“疆”、“尝”、“将”十一个阳部韵,音调非常铿锵和谐,其音节美远胜于文句美。后世句句用韵的“柏梁体”诗恐怕也是滥觞于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8楼2015-08-15 13:24
    回复
      【2015.8.16】
      《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
      唐棣之华?
      曷不肃雍?
      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
      华如桃李?
      平王之孙,
      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
      维丝伊缗。
      齐侯之子,
      平王之孙。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2楼2015-08-16 20:25
      回复
        【字译】
        ⑴襛(nóng浓):花木繁盛貌。
        ⑵唐棣(dì地):木名,似白杨,又作棠棣、常棣。一说指车帷。
        ⑶曷(hé何):何。肃:庄严肃静。雝(yōng拥):雍容安详。
        ⑷王姬:周王的女儿,姬姓,故称王姬;一说为美女的代称。
        ⑸平王、齐侯:指谁无定说,或谓非实指,乃夸美之词。
        ⑹其钓维何,维丝伊缗:是婚姻恋爱的隐语,或指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或指用适当的方法求婚。维、伊:语助词。缗(mín民):合股丝绳,喻男女合婚;一说钓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3楼2015-08-16 20:25
        回复
          【译】
          怎么那样秾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美妍。为何喧闹不堪欠庄重?王姬出嫁车驾真壮观。
          怎么那样地秾丽绚烂?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平王之孙容貌够姣好,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
          什么东西钓鱼最方便?撮合丝绳麻绳成钓线。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平王之孙容貌够娇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4楼2015-08-16 20:25
          回复
            【赏析】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极力铺写王姬出嫁时车服的豪华奢侈和结婚场面的气派、排场。首章以唐棣花儿起兴,铺陈出嫁车辆的骄奢,“曷不肃雝”二句俨然是路人旁观、交相赞叹称美的生动写照。次章以桃李为比,点出新郎、新娘,刻画他们的光彩照人。“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二句虽然所指难以确定,但无非是渲染两位新人身份的高贵。末章以钓具为兴,表现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
              “通篇俱在诗人观望中着想”(陈继揆《读诗臆补》),全诗在诗人的视野中逐渐推移变化,时而正面描绘,时而侧面衬托,相得益彰。从结构上说,全诗各章首二句都是一设问、一作答,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前后上下,分配成类,是诗家合锦体”(同上)。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说:“(此)诗每章首二句,一若以设谜为问,一若以破谜为答,谐讔之类也。此于《采蘩》、《采苹》之外,又创一格。此等问答体,盖为此时此地歌谣惯用之一种形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5楼2015-08-16 20:26
            回复
              【2015.8.17】
              《 匏有苦叶 》
              匏有苦叶,
              济有深涉。
              深则厉,
              浅则揭。
              有弥济盈,
              有鷕雉鸣。
              济盈不濡轨,
              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
              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
              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
              人涉昂否。
              不涉昂否,
              昂须我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7楼2015-08-17 09:09
              回复
                【字译】
                ⑴匏(páo袍):葫芦之类。苦:一说苦味,一说枯。意指葫芦八月叶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
                ⑵济:水名。涉:一说涉水过河,一说渡口。
                ⑶厉:带。一说不解衣涉水,一说拴葫芦在腰泅渡。
                ⑷揭(qì气):提起下衣渡水。
                ⑸弥(mí弥):大水茫茫。盈:满。
                ⑹鷕(yǎo咬):雌山鸡叫声。
                ⑺不濡(音如):不,语词;濡,沾湿。轨:车轴头。
                ⑻牡:雄雉。
                ⑼雝雝(yōng拥):大雁叫声和谐。
                ⑽旦:天大明。
                ⑾归妻:娶妻。
                ⑿迨(dài带):及,等到;乘时。泮(pàn盼):分,此处当反训为“合”。冰泮,指结冰。
                ⒀招招:招唤之貌,一说摇橹曲伸之貌。舟子:摆渡的船夫。
                ⒁人涉:他人要渡河。昂(áng昂):我。否:不(渡河)。昂否:即我不渡河之意。
                ⒂须:等待。友:指爱侣。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8楼2015-08-17 09:10
                回复
                  【译】
                  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深就垂衣缓缓过,浅就提裙快快走。
                  济水茫茫涨得满,岸丛野雉叫得欢。水涨车轴浸不到,野雉求偶鸣声传。
                  又听嗈嗈大雁鸣,天刚黎明露晨曦。男子如果要娶妻,趁河未冰行婚礼。
                  船夫挥手频招呼,别人渡河我不争。别人渡河我不争,我将恋人静静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9楼2015-08-17 09:10
                  回复
                    【2015.8.19】
                    《采菽》
                    采菽采菽,
                    筐之莒之。
                    君子来朝,
                    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
                    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
                    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
                    言采其芹。
                    君子来朝,
                    言观其旗。
                    其旗淠淠,
                    鸾声嘒嘒。
                    载骖载驷,
                    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
                    邪幅在下。
                    彼交匪纾,
                    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
                    天子命之。
                    乐只君子,
                    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
                    其叶蓬蓬。
                    乐只君子,
                    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
                    万福攸同。
                    平平左右,
                    亦是率从。
                    泛泛杨舟,
                    绋纚维之。
                    乐只君子,
                    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
                    福禄膍之。
                    优哉游哉,
                    亦是戾矣。


                    来自iPhone客户端536楼2015-08-19 08:32
                    回复
                      【字译】
                      采菽
                      佚名
                      ⑴菽(shǔ):大豆。
                      ⑵筥(jǔ):亦筐也,方者为筐,圆者为筥。
                      ⑶路车:即辂车,古时天子或诸侯所乘。
                      ⑷玄衮(ɡǔn):古代上公礼服,毛传:“玄衮,卷龙也。”黼(fǔ):黑白相间的花纹。
                      ⑸觱(bì)沸:泉水涌出的样子。槛泉:正向上涌出之泉。
                      ⑹淠(pèi)淠:旗帜飘动。
                      ⑺鸾:一种铃。嚖(huì)嚖:铃声有节奏。
                      ⑻届:到。
                      ⑼芾(fú):蔽膝。
                      ⑽邪幅:裹腿。
                      ⑾彼交:不急不躁。彼,通“匪”。交,通“绞”,急。纾:怠慢。
                      ⑿只:语助词。
                      ⒀申:重复。
                      ⒁殿:镇抚。
                      ⒂平平:治理。
                      ⒃绋(fú):粗大的绳索。纚(lí):系。
                      ⒄葵:借为“揆”,度量。
                      ⒅膍(pí):厚赐。
                      ⒆优哉游哉:悠闲自得的样子。
                      ⒇戾(lì):安定。


                      来自iPhone客户端537楼2015-08-19 08:32
                      回复
                        【赏析】
                          全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诸侯上朝之前,身为大夫的作者对周天子可能准备的礼物的猜测。“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人以采菽者连连采菽,用筐用筥盛取不停起兴,整首诗欢快、热烈、隆重的气氛从此定下了基调,读者的情绪也随之进入这一特定场景。“君子来朝,何锡予之?”意思是:诸侯来朝,天子会以什么样的礼物赐予他?诗人是见过大场面的公卿大夫,按照常规,“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四句无疑而问,复沓申述,两次自问自答,进一步渲染气氛,让人感到即将来朝的诸侯声势之隆。
                          如果说第一章是诗人虚拟的盛况,那么从第二章开始便进入实景的描绘了。
                          第二章是诗人见到的诸侯来朝之时极为壮观的场面。开始两句“觱沸槛泉,言采其芹”,用自下而出的槛泉旁必有芹菜可采兴君子来朝之时也有仪从可观,是起兴,也是设喻,黄焯说“槛泉采芹,既为即事之兴,亦即譬喻之兴”(《诗疏平议》),是也。“君子来朝,言观其旗”,威仪之现,首先在于队列之前的旗帜,“其旗淠淠,鸾声嘒嘒”,远远见到风中旗帜猎猎,更有响声中节的鸾铃之声由远及近,“载骖载驷,君子所届”,或驷马或骖乘都井然前行,来朝的诸侯已到眼前。
                          第三章全用赋法,铺排诗人近观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情景。“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赤色的护膝,裹腿的斜布是合乎礼仪的装饰,“彼交匪纾”完全是一付雍容典雅的仪态。既有如此声威,进退又合礼仪,天子当然是赏赐有加。“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四句是诗人所见,也是诗人切合时地的恭维话,并以此引发以下两章。
                          第四章是诗作者对来朝诸侯卓著功勋的颂扬。“维柞之枝,其叶蓬蓬”是起兴,用柞枝蓬蓬兴天子拥有天下的繁盛局面和诸侯的非凡功绩。“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平平左右,亦是率从”,从天子邦国的镇抚到邻邦属国的治理,竭尽铺排之能事,以此表达对来朝诸侯的无限赞美之情。
                          最后一章是大夫美诸侯之辞。前两句“泛泛柏舟,绋纚维之”,以大缆绳系住杨木船起兴,并让人联想到诸侯和天子之间的关系是依赖相互间的利益紧紧维系在一起的,诸侯为天子殿国安邦,天子则给诸侯以丰厚的奖赏。“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是其所创功勋的自然结果。“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两句对诸侯安居优游之态充满艳羡。
                          全诗虽时有比兴,但总体上还是用的赋法。从未见君子之思,到远见君子之至,近见君子之仪和最后对君子功绩和福禄的颂扬,可概见赋体端倪。整首诗为读者再现了一幅春秋时代诸侯朝见天子时的历史画卷,“诗,可以观”,信矣。


                        来自iPhone客户端540楼2015-08-19 08:35
                        回复
                          【2015.8.20】
                          《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
                          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
                          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
                          椅桐梓漆,
                          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
                          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
                          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
                          卜云其吉,
                          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
                          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
                          说于桑田。
                          匪直也人,
                          秉心塞渊。
                          騋牝三千。


                          来自iPhone客户端541楼2015-08-20 21:59
                          回复
                            【字译】
                            ①定:定星,又叫营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于:古声与为通,作为之意。 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濮阳西。
                            ②揆(音葵):测度。日:日影。
                            ③榛、栗、椅、桐、梓、漆:皆木名。椅,山桐子。
                            ④虚(音区):一说故城,一说大丘,同“墟”。
                            ⑤堂:楚丘旁邑。景山:大山。京:高丘。
                            ⑥臧:好,善。
                            ⑦灵:善。零:落雨。倌:驾车小臣。
                            ⑧星言:晴焉。夙:早上。说(shuì税),通“税”,歇息。
                            ⑨匪:犹“彼”。直:特也。秉心:用心、操心。塞渊:踏实深远。
                            ⑩騋(音来):七尺以上的马。牝(音聘):母马。三千:约数,表示众多。


                            来自iPhone客户端542楼2015-08-20 22:00
                            回复
                              【译】
                                定星十月照空中,楚丘动土筑新宫。度量日影测方向,楚丘造房正开工。栽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与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临漕邑废墟上,把那楚丘来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测量山陵与高冈,走下田地看农桑。求神占卜显吉兆,结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间下已停,吩咐驾车小倌人。天睛早早把车赶,歇在桑田劝农耕。他是正直有为人,内心充实又深沉。良马三千多如云。


                              来自iPhone客户端543楼2015-08-20 22: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