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吧 关注:1,072贴子:29,162

回复:【转】不高大的巨人——隋文帝杨坚的成功之道(长篇连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具体来说就是:
  龙颔——下巴像龙一样往前突出;
  目光外射——目光锐利得像刚淬过火的刀锋一样;
  有文在手曰“王”——手掌的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正好组成了一个“王”字,估计这和某些景区把两块离得很近的石头命名为情侣峰、一块又细又高的石头命名为仙女岩差不多的意思,基本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
  长上短下——上身长,下身短,如果说李敏镐是长腿欧巴,那么杨坚就是短腿欧巴;
  最奇葩最难以置信的是,他的额上有五柱入顶——额头上居然有五个隆起的肉瘤像山峰一样绵延起伏一直贯通到头顶。
  这些记载是真实的吗?


17楼2015-04-09 22:53
回复
     NO.3
      当然,杨坚出生在寺庙里,由尼姑智仙抚养长大,智仙给他起的小名叫那罗延,这些应该都是事实。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南北朝时期,佛教极为盛行,上到皇帝,下到普通百姓,大多是佛教信徒。
      杨忠夫妇也不例外,好不容易才中年得子,为了保佑孩子的平安,他们选择在佛寺生产也是符合常理的。
      而当时东西魏势不两立,连年大战,杨忠戎马倥偬,行踪不定,吕氏有时也要随军照顾丈夫,所以他们把儿子托付给智仙这样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尼姑,完全是可能的。


    19楼2015-04-09 23:00
    回复

        而按照《佛祖历代通典》的记载,智仙其实并不是专门从河东赶来的什么神尼,而是一直在般若寺修行的普通尼姑,也许她和笃信佛教的杨忠夫妻本来就很熟悉。
        吕氏分娩后,杨忠感觉她为人可靠,她办事,我放心,便决定把小孩交给她培养。
        我觉得,这也许才是事实的真相。
        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世间的万物时时在变。
        就在杨坚在清冷的寺庙里一天天成长的时候,外面的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楼2015-04-09 23:00
      回复

          公元543年,东西魏在洛阳北面的邙山大战了一场,最终西魏落败,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战后,宇文泰不得不打破北朝一直以来只用鲜卑人当兵的老规矩,开始招募汉人入伍,为了把胡汉士兵融合在一起,宇文泰开始改革军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府兵制就此诞生。
          府兵制的顶端设立了八大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八柱国中,宇文泰是三军总司令,当然不会只统一军;元欣则是北魏皇族的代表,就跟现在流行的无镜片眼镜框一样——有名无实,纯粹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其余的六大柱国则每人督帅两位大将军,共有十二位大将军。
          十二位大将军分别是:元赞、元育、元廊、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雄。


        21楼2015-04-09 23:03
        回复

            安静的环境,无边的孤独,让年少的他形成了深沉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内向性格。
            清苦的生活,刻板的作息,让年少的他形成了坚忍不拔、不向困难低头的刚强意志。
            父亲的激励,智仙的鼓励,让年少的他形成了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万丈雄心。
            虽然他的外表看起来像湖水,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但他的内心却像雄鹰,时时都渴望一飞冲天!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念头像雨后的青苔一样不停地疯长,这个念头像雨后的池塘一样不停地泛滥,这个念头不停地勾引着他,像搔首弄姿的性感美女不停地勾引蠢蠢欲动却被绑住了手脚的色狼一样,让他的心里无比痒痒!
            他无时无刻都渴望早日离开佛寺,去闯荡,去打拼,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这一天终于来了。


          23楼2015-04-09 23:05
          回复

              公元553年,13岁的杨坚走出了佛寺的大门,进入太学读书,迈向了他日夜期盼却有些陌生的那个世界。


            24楼2015-04-09 23:07
            回复

              NO.4
                西魏的多数大臣都和杨忠一样出自边镇,起自行伍,文化程度不高,受其影响,他们的子弟也从小学习骑射,对于读书却大多没有兴趣。
                但宇文泰清楚地知道,用武夫去治国,就和用大刀去绣花一样,完全是行不通的。要想让国家长治久安,没有知识是肯定不行的,因此他一方面重用苏绰、卢辩等汉族知识分子,一方面也大力提倡贵族子弟进入太学读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杨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太学的。
                杨坚这个人少年老成,寡言少语,目光坚毅,仪表威严,看上去一副总是大义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按《隋书》的说法就是:虽至亲昵不敢狎也——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也不敢和他开玩笑。
                不过,就像桃花天生就具有吸引蜜蜂的迷人香气,杨坚天生就具有吸引豪杰的领袖魅力。
                他志向远大,雄心勃勃,头脑清晰,举止果断,处事冷静,出手大方,一举手,一投足,气场十足,因此很快就成了同学中的核心人物。


              25楼2015-04-09 23:08
              回复

                  他们年少气盛,经常在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也经常在一起抒发豪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至于杨坚在太学的学习成绩如何,因为史无记载,我们不得而知。
                  但小子我个人估计应该很一般,虽然不一定是学渣,但肯定不是学霸,否则按照官修史书拍马屁的传统,肯定会记下如“聪慧过人”、“天纵英才”、“过目不忘”、“出口成章”等一堆高大上的赞语。
                  不过,虽然杨坚的学习不怎么样,但他不凡的仪表,出众的气度,却还是很引人注意的。
                  据说连西魏的最高统治者宇文泰也曾经赞叹他说:此儿风骨,非世间人——这孩子的模样气质,不像是世间的凡人!
                  然而,杨坚的太学生涯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年后的公元554年,他就被京兆尹(京城长安的最高行政长官)薛善看中,征召为功曹(相当于助理)。


                27楼2015-04-09 23:10
                回复

                    这个问题,即使是思维混乱得像散场后的电影院、脑子糊涂得如PM2.5爆表的重度雾霾天、反应迟钝得如20年老电脑的人也肯定会说:有黑幕!这一定是拼爹的结果!
                    是的,的确如此。
                    小小年纪的杨坚如此官运亨通,确实完全是依靠其父杨忠的功劳。
                    近几年,杨忠立下的战功在整个西魏帝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这也是与国际形势的剧变是分不开的。


                  29楼2015-04-09 23:12
                  回复

                      由于杨忠曾在梁朝生活多年,对南方非常熟悉,因此多次被宇文泰委以重任,领兵出征。
                      公元549年11月,他奉命挂帅南侵,一举攻克了梁朝的随郡(今湖北随州)、安陆(今湖北安陆)、竟陵(今湖北天门)等地,生擒梁朝大将柳仲礼,接着又俘杀梁武帝第六子邵陵王萧纶,威震江汉。
                      公元554年10月,他又作为副帅,与柱国于谨等人一起攻下了江陵,俘杀梁元帝萧绎(梁武帝第七子),全取荆襄之地。
                      大河涨水小河满,老子立功儿升官。
                      正是因为杨忠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杨坚作为他的长子,也连带着步步高升,年纪轻轻就步入了高官的行列。
                      人的运势有点像股票走势,股票进入上涨通道往往不停地涨,就像A股06-07年的形势一样。


                    31楼2015-04-09 23:16
                    回复

                        杨坚这段时间也是这样,春风得意,喜事不断。
                        就在他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的那一年,16岁的杨坚事业爱情双丰收——他结婚了。
                        新娘是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
                        独孤信是杨忠的老上级、老战友,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也许是遗传的关系,他的七个女儿个个都长得如花似玉,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第四女嫁给了柱国李虎之子李昞(唐高祖李渊之父),杨坚娶的是他的第七女,也是最小的女儿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绝非一般的贵族女子,虽然她嫁给杨坚的时候才14岁(如果生活在现代的话,估计也就刚上初一),但却已经显示了她非同寻常的一面。
                        在那个新婚之夜,红烛摇曳,暗香涌动,一对新人紧紧地拥在一起。


                      32楼2015-04-09 23:17
                      回复

                          杨坚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
                          独孤氏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喜悦。
                          她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的丈夫,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发誓,除了我,你永远不能和别的女人生孩子!
                          这个要求可不简单。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既没有妈富隆,也没有杜蕾斯,更没有毓婷,只要男女之间有过一次类似“千北乖”的身体接触,就有可能导致女方生育,所以这个承诺,就相当于永远不能和别的女人有染。
                          而且当时并不是一夫一妻制,稍微有点钱的男人谁没有三妻四妾呢?
                          然而,杨坚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在当时看来非常过分的要求:没问题,我发誓……


                        33楼2015-04-09 23:19
                        回复

                            独孤氏性格坚强,目光远大,和杨坚可谓是志趣相投。在之后几十年的日子里,她对杨坚帮助很大。
                            在杨坚失意的时候,独孤氏给他的是鼓励。
                            在杨坚犹豫的时候,独孤氏给他的是激励。
                            在杨坚松懈的时候,独孤氏给他的是动力。
                            在杨坚自满的时候,独孤氏给他的是压力。
                            总之,独孤氏不仅是杨坚最亲密的爱人,也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还是他最信得过的战友。夫妻两人就像电脑和WINDOWS系统一样密不可分。
                            新婚后的杨坚踌躇满志,豪情满怀,立志要干一番事业。
                            然而,彩虹易散,水晶易碎,好日子易逝,很快,他的考验就来了。


                          34楼2015-04-09 23:20
                          回复
                            求关注,求点赞,求加精


                            35楼2015-04-09 23:20
                            回复
                               NO.6
                                杨坚婚后不久,西魏政坛风云突变。
                                公元556年10月,一代枭雄宇文泰突发疾病,很快就去世了。
                                由于其世子宇文觉(宇文泰第三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当时才15岁,临死前他把后事托付给了42岁的侄子宇文护。
                                宇文护是宇文泰的长兄宇文颢之子,此前的名望并不太高,也没有太大的战功,因此虽然有宇文泰的遗命,但仍然难以服众。
                                不过宇文护颇有手段,他马上找到了当时年纪最大的也是宇文泰最信任的柱国于谨,取得了于谨的支持。
                                于谨德高望重,有了他的鼎力相助,宇文护终于控制了局面。
                                然而,他依然惴惴不安。


                              37楼2015-04-19 2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