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斗吧 关注:20,167贴子:322,484

【闲扯】史鉴,好一面破镜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3-19 11:57回复
    ● 写在开篇
    先给政吧道给早安,这号太新了,算是我一档子号里面专门用来吐槽的。在这里开贴我也算思索了很久,三思之外,这其中主观激进的言论兴许又会引起一篓子臭文人的酸腐劲。笔者觉得没那个必要,所有的历史人物在我这基本上不会有千差万别,如果只论丰功伟绩一叶障目,他们的确很可敬可佩。这之中不代表神化他们,提着性格的缺陷来看,就变得很普通人一样。
    你可以在各领域超越古人,他们之所以能有成就,是有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而现在就是太多人以功过和大宏观的历史角度看他们,才显得苛刻无聊之至。这篇闲扯纯属笔者个人的角度,我对明史这边会比较理解,但不会讲通篇的演绎故事,通篇的正史布局。没必要,大家都是很了解的。
    我所关注的,是很多人物性格、为人处世的相关性。
    “以史为鉴,不一定知兴替。”因为具体情况不同,虽然实质有百分之九十的类似,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人,的性格等诸多方面确是或有得失的基本原因。”
    谁让我国的改革总是少数人,大多一个人在与一种制度斗争?


    2楼2015-03-19 12:12
    收起回复
      ● 一壶桃花酒,三尺青锋,鞭及文史
      三尺青锋怀天下,一年半载以前笔者的一个朋友送我演绎的一句话。一年半载以后,又是春天到了。初春亦困,所以愈撰累牍,难免会心生倦怠。哪天坑了,也是机缘所致,无需惋惜。
      一盏桃花酿,三点费稿绪。经量如厕意,浑填行文间。
      历史与今日,都不过如此。
      正文开始。


      3楼2015-03-19 12:23
      回复
        开始之前,写大概的几个方向,防止兴致一高就跑偏。全稿没有打草稿框架的规制,如下:
        ● 皇帝,从来都很折翼
        1.傲娇
        2.抗炮
        3.苦战
        ● 明朝,其实很奇葩
        1.宦官学霸养成计划
        2.儒学宗教化,文官集体信仰
        3.旁门左道很大才
        4.该砍得砍,该打的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 误会与乐子


        4楼2015-03-19 12:36
        回复
          默默等楼主更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3-19 18:48
          收起回复
            改革的总是少数人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19 19:50
            收起回复
              民众的角度和政治家的角度往往是不一样的。因为没有站在那个位子上、或者没有充足的研究和思考,一些制度常常不能被民众所理解。专政的国家也有它的好处,我们的社会相较于西方来说,更稳定许多。我的文学老师是英国人,在美国和印度都呆过很久,最后却选择安家在中国。当然,歪果仁看中国的角度又会和我们不同。我们现在的看法都只是片面的一部分,既不能完全囊括西方又不能放眼整个中国政治改革并不意味着更好,我们需要真正有能力并且真正站在民众角度出发的人。但是呢,政府在许许多多选择间作出决定的时候,是需要成本的,所以做好平衡也是一件要紧事儿。一切的改革都需要大量的充足的研究、理论、调查政治果然是最难的学科,没有之一,哈哈哈哈


              9楼2015-03-20 08:22
              收起回复
                至于演绎呢,我觉得我们能做到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上看问题就足够了,体会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子上的感觉,而拥有大量的背景资料能帮助快速地找到共鸣,代入也就更加真实!


                10楼2015-03-20 08:25
                收起回复
                  很喜欢也很期待楼主的更新,加油!


                  11楼2015-03-20 08:25
                  收起回复
                    很开心,再来顶一下


                    13楼2015-03-20 12:58
                    回复
                      中国古代改革起来真心不容易,国力强大,内部政治秩序稳定,想改革就是找死。看看商鞅变法就是了,之后的朝代要改革难度更甚于秦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3-20 13:13
                      收起回复
                        P:卤煮明天要上课,明晚如不有更,就放到清明吧。写这帖子虽然嘛耗时耗脑,却很有利于舒缓心情。我很喜欢折叠龙椅的那张图。历史实际上,就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凝重稳固,等待值得的人去倾听它真正的心声。。◕‿◕。


                        16楼2015-03-20 17:34
                        收起回复
                          给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3-20 19:42
                          回复
                            不改革必死我同意,首先是思想的问题,清庭被胖揍几顿之前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呢,其他朝代自不用说,自身问题都没认识到,自然不思改革,更何况改革就是大洗牌,既得利益者又岂会让人如愿?
                            但其实中国原本有机会的,而且一点也不晚,就在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类股票的票劵,这两者若好好利用明朝变革有望,英国工业革命能成功,少不了新贵族的功劳,可惜明朝工厂倒是挺多,官员们却依旧满眼盯着土地,想方设法的兼并土地,官员本身性质没能改变,国家又固步自封,不接受外来思想,中国人才那么多,只要有一个能跳出窠臼 ,励精图治,中国不至有鸦片战争,可惜没有,最终由外来者的炮火打醒整个中国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3-20 19:50
                            收起回复


                              20楼2015-03-21 18: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