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吧 关注:37,641贴子:568,430

天枢科普《你所不知道的秦始皇:从他的祖先说起》(原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千古一帝,中华祖龙。在秦始皇身上,有太多神话。秦,贵族时代最冷酷的结束,神话时代最决然的落幕。始皇帝后,再无古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3-12 00:00回复
    始皇帝的血脉,真正的上古神魔。骁勇嗜血来自骨髓。伯益,飞廉,恶来,造父,如雷贯耳,鬼神皆愁。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3-12 00:01
    回复
      伯益(大约生活于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上古传说人物。传说,他能领悟飞禽语言,被尊称为“百虫将军”。在他带领下,中国早期汉族先民学会建筑房屋,凿挖水井。周穆王时,伯益的后裔造父因替周穆王驾车有功,被赐封在赵城,造父因此以地名为氏称嬴姓赵氏,伯益因此被尊称为今天嬴姓、赵姓等家族的血缘祖先。相传伯益善于畜牧和狩猎,并且发明我国最早的屋舍,所以他被汉族民间尊称为“土地爷”,并受到不同形式的供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3-12 00:02
      回复
        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3-12 00:03
        回复
          大禹去世之后,伯益和夏启进行部落联盟首脑之争。伯益失败被杀,被族人葬于天台山上。此次夷夏之争甚为惨烈。东夷地区延续了几千年的规模巨大的尧王城,两城,凌阳河和段家河古城都毁于一旦,荡然无存。另一结果就是导致该地区人口锐减,一直很活跃的早期华夏凤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还形成了以夏启和元仲为首的早期华夏两大对抗集团,两大集团既结合又对抗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西周初期,代表华夏集团的西周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征伐东夷的战争,代表东夷集团的诸嬴的势力范围进一步被压缩并被分化牙解,嬴秦、嬴赵西迁,秦国远祖就是在这一时期由日照地区万里迁移来到西北地区的。秦人远在西北,不忘故土,墓葬的头向都朝着东方,这也是秦始皇登基后数次东巡琅琊的原因之一。留在中国的嬴江进一步被分割成嬴江、嬴黄等三等诸侯小国,江国的国都也被迫从山东曲阜迁到河南正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3-12 00:03
          回复
            嬴氏先人与东夷部族,用献血和头颅,亲自参与了中国历史上最势不可挡的变革。而死神完成了与夏启的合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12 00:04
            回复
              历史车轮碾过夏桀的尸体,夏人的箭矢,射穿了天,射落了日,却顶不住商的青铜剑与战车。东夷嫡裔,华丽诡谲的商,用美酒和人牲,宣告中华文明叛逆期的到来。神,来,咱们喝一杯!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3-12 00:04
              回复
                同为东夷血裔,在夏苟延残喘蛰伏以待的嬴氏祖先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他们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宠信和重用。嬴氏黑旗飘扬在商天子的禁卫。六百年春秋,嬴氏先人为商鞠躬尽瘁,商天子也赐下远超旁臣的亲近。所以,当东海之滨的凤鸟在西岐大山鸣叫,世代务农本本分分的周人伙同三方诸侯暴起灭商时,嬴氏吼出了最决绝的誓言,留下了最鲜红的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3-12 00:04
                回复
                  恶来:一作“恶来革”,商纣王的大臣,飞廉(又作蜚廉)之子,以勇力而闻名。武王伐纣之时,他被周武王处死。飞廉和恶来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的祖先,秦始皇的第34世祖,秦国第一代国君秦非子的五世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3-12 00:06
                  回复
                    飞廉和恶来是传统的佞臣角色,《封神演义》和众多史书使二人蒙尘。lz找寻了众多资料,终于找到了中意的小说片段。复制粘贴在此,小伙伴自行感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3-12 00:06
                    回复
                      明天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3-12 00:06
                      收起回复
                        lz回来了,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3-12 15:43
                        回复
                          老吕尚让人把妲己弄到宫外焚烧。军士怎么也拔不出那把穿胸致命的剑,吕尚说剑染了妖气,不能留,一并焚烧。说罢,不再理会正在死去的妲己,心思去了新君吩咐的大事上。他没想到,这段小得不能再小的插曲并没就此完结。血水尚温,就得到急报:一个花白头发的人从天而降,抢走了纣和妲己的尸体,跑得比箭还快……老人一听,顿时浑身冰冷--从牧野到朝歌,一路上他都隐隐觉得一个接一个来临的胜利中似乎漏了什么。现在,他终于想起那被遗漏而又始终没想起来的是什么了。随即意识到,这个遗漏是可怕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他旋即让用最好的车配最强健的马追赶,又急急调来几员猛将,命令他们提尖兵火速跟去,务必把那花白头发的盗尸人擒拿或杀死。兵将应声而动,心里却暗笑--区区盗尸贼,哪用如此兴师动众。直到全身披挂的新君亲自驱车前来指挥催促,他们才收住心思,用劲儿狂奔起来。可还是不懂:新君为什么如此看重那两具尸体。他们不知道,其实新君对尸体并没有比他们更多的兴趣。他们更没法想到,让新君如此急切如此紧张的竟只是老吕尚说出的四个字--蜚蠊来也。
                          叫做“蜚蠊”的花白头发的盗尸人是嬴部的族长,恶来兄弟的父亲,也是纣最宠信的臣子。当纣牧野失利、败回朝歌城的时候,他刚从遥远寒冷的北方“仙山”上为自己的君王采下珍惜的石材。当长子恶来在牧野被西军剁成肉酱的时候,那些本打算为纣雕像的石材刚刚起运。一系列做梦都想不到的噩耗传来时,风餐露宿的蜚蠊断然把石材安顿在了中途的霍太山上,急遣尖兵招全族军丁接应、解救族人,自己仗着独步天下的腿脚功夫奔了朝歌城。他本想救出自己的王,可还是晚了一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3-12 15:43
                          回复
                            蜚蠊多处受伤,越杀越艰难,体力正在接近衰竭的边缘。他强吞下满腔的不甘,果断打消斩杀姬发的念头,悄悄放缓了欺近的步伐,一边偷眼搜寻最佳逃路--他必须活着出去,必须安葬他的王。如果杀死敌人和让死去的王安息之间只能选择其一的话,作为臣子,他认为,应该选择后者。
                            他忽然调转方向,拼尽气力跃身而起,手中短戈飞速砍下几颗周军头颅,反手狠狠掷向姬发。正欲追击的姬发没料有此一击,急忙躲闪,一直在身旁保护的旦奋勇挥剑格挡,但姬发还是被其中一颗头颅砸中脸侧,溅了满脸鲜血,眼前一黑,直挺挺倒下去,身边的旦和护卫军士不约而同发出惊呼,急忙查看救护。
                            趁着这闪瞬间的混乱,蜚蠊逃出了最危险的包围。他来不及细看突围不成死伤遍地的本族军士,带着所剩无几的余部往外杀,终于在力竭前一刻冲出重围。回头再看,竟没了一个跟随的人。泪水无声地涌出,他甚至来不及抹上一把,咽回哀愤,埋头开跑,把潮水般追击的周军远远甩在身后。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03-12 15:44
                            回复
                              当终于将殷帝辛和妲己干瘪发黑的尸体安放在山顶的一小方平地上时,霍太山已被周军团团围住。精疲力尽的蜚蠊射了一支带着布条的箭下来,上面用血写着最后的请求--允许他按殷商礼仪安葬先王和王妃,之后,将自戕以谢。姬发受了那一击,连惊带伤,头脑昏乱,不想再纠缠,点头允了。
                              过了一天,山上又射下一个布条,只有四个字--蜚蠊已死。旦亲自领兵上山搜寻,很快找到了蜚蠊的尸体和他为纣采办的石材。吕尚向姬发进谏:蜚蠊虽是敌人,可作为臣子,委实忠勇可敬,如给予他和嬴部遗族优待,倒是张扬仁慈的大好机会。姬发应允。于是,那些珍贵的石才被周军迅速打造成棺椁,杀死无数周军的蜚蠊被葬了进去,永远留在了霍太山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3-12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