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吧 关注:37,483贴子:523,627

回复:盘点幸福时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64.3 花椒

被点名了就先写这个吧,这个绝对是本土的,你看英文就叫Szechuan peper(四川胡椒),《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始产于秦”。上图是晒干了的,我们吃川菜看习惯的是那一小串像绿葡萄一样的。放的越多说明这件川菜馆越正宗,哈哈哈。
花椒这么美的名字,最早在《诗经》里就记载。古人认为花椒温暖芬芳,香气可以辟邪,又果实累累多子多孙。所以从汉朝未央宫开始,就有以椒和泥涂墙壁,取名“椒房”的,给皇后或得宠的妃嫔住。(我不会说我是看《甄嬛传》知道的。。。)
还是上张川菜 - 花椒鱼片馋馋大家(我不会说要找一张能看清楚的川菜图有多难了。。。)


IP属地:山东169楼2016-01-02 21:02
收起回复
    64.4 八角茴香

    写完花椒写大料,中国普通家庭炖肉,花椒和大料都是必放的。
    这个也是本土的,目前中国种植和吃的也是最多的。炖肉烧鱼就不说了,那些五香花生茴香豆也都靠它。个人挺喜欢它的味道,只要千万别咬到,不然,就绝对呸呸呸了。。。
    在西方用来调味的不多,酒里又放,搞笑的是因为形状优美,倒是在一些装饰物件中(比如百花香饰盒)大受青睐。看它的英文名字就知道了:Star anise.
    好多漂亮的装饰,挑了这个别致圣诞花环,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它的芬芳:


    IP属地:山东170楼2016-01-02 21:39
    收起回复
      哇!搬个小板凳过来长见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1楼2016-01-02 21:44
      收起回复
        64.5-7 胡椒

        可以算是世界上交易时间最久最广泛的香料了。最早在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鼻孔中就发现过黑胡椒子。然后到了罗马时代更是最昂贵的香料,毕竟要千里迢迢从印度进口。在古代欧洲它珍贵到可以充当货币来交税交租,到现在还留下了“peppercorn rent" 这个词。虽然最后随着大航海时代进口渠道的增加而价格回落,但依然是西方餐桌上最不可缺的调料---salt and pepper。哦,因为胡椒磨成粉会非常迅速的丧失风味,所以讲究的西餐厅放的是胡椒碾磨器不是胡椒瓶。

        太重要了,EDUCA放了三张图(假设我没看错)。其实基本都是一样东西。如果在浆果未成熟是就采收下来太阳晒干,得到的就是黑胡椒,也最常见。剥了皮晒干的里面的籽就是白胡椒,通常用在淡色的菜比如土豆泥中,毕竟直接用黑胡椒显得脏脏的。
        没熟泡在盐水或醋里的是绿胡椒,泰国菜用的比较多。熟透了泡在盐水或醋里的就是粉红胡椒,这颜色真漂亮。


        “汤里的胡椒确实太多了!”爱丽丝费劲儿地对自己说,并不停地打着喷嚏。
        ——《爱丽丝梦游仙境》(1865),第6章:小猪和胡椒。注意厨师左手上的胡椒研磨器。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2楼2016-01-02 22:27
        收起回复
          Echo, 你太牛了!科普的好赞!


          174楼2016-01-02 23:37
          收起回复
            64.9 杜松子

            其实杜松子和胡椒差十万八千里,都不是同一个属的,但是基于它和胡椒的渊源历史也更在这里。话说罗马时期,胡椒实在太贵了,荜拨也就便宜那么一点点,好面子的罗马人发现了另一种替代品,本土出产的杜松子!嗯,大小差不多,颜色也一样,味道,呃,大概,也许有点像吧。。。现在大概也就一些德国泡菜,香肠,砂锅菜还用点。
            中间有段时间杜松子是作为消毒剂的,比如为防止天花传染病,就焚烧杜松子驱邪消毒抗菌。然后还是很好的利尿剂以及治疗肾脏、膀胱的好药材。这么发展发展就发展出杜松子真正目前最大的用处----酒。鼎鼎大名的金酒(Gin)主要的调味就是杜松子。
            来一杯金汤力(Gin and Tonic)吧:


            IP属地:山东175楼2016-01-02 23:48
            回复
              涨姿势了~最喜欢的还是黑胡椒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6楼2016-01-03 01:47
              收起回复
                64.10 藏红花

                长这样的可以是红花也可以是藏红花,但基于世界上目前最昂贵的香料就是藏红花,就算上面是藏红花吧。这个一丝丝的实际是晒干的藏红花雌蕊,那么纤弱那么轻,还必须手工采摘,难怪价格曾经比黄金还贵,跟我们的大红袍似的。
                好在它的香味太浓郁了,只要几根就可以调味增色了,西班牙海鲜饭、法式炖鱼、意大利芝士焗饭里面都有它的踪影。然后上色也是一级棒,释迦牟尼去世后,他弟子以藏红花做他们法衣的正式颜色,藏传佛教徒用泡过藏红花的水侍奉菩萨,最奢侈的当属尼禄,他回罗马时,街道上洒满藏红花(比玫瑰花高几个档次啊。。。)
                最后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皮克斯的《料理鼠王》,在皮克斯的一系列动画片中大概只能算中游,但是看得我这叫一个馋涎欲滴啊。开篇小老鼠为了按照名厨的菜谱做出料理,跑到老奶奶的厨房偷香料,结果全家遭殃,背井离乡为的就是这瓶藏红花:


                IP属地:山东177楼2016-01-03 11:54
                收起回复
                  我来涨知识了


                  178楼2016-01-03 13:54
                  收起回复
                    好赞,科普大贴又来了


                    179楼2016-01-04 10:07
                    收起回复
                      楼主好厉害看下来发现我依旧没记住几个


                      来自iPhone客户端180楼2016-01-04 19:14
                      收起回复
                        今天做咖喱鸡肉饭,吃完过来瞧瞧姜黄长啥样,目测最下排左二应该是这玩意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1楼2016-01-04 20:08
                        收起回复
                          64.11 姜黄

                          欠了一个月的债都不敢上来更贴。终于忙过恐怖的一月了,现在还慢慢还债,先更被点名的:
                          @dami和小米 非常正确,这个就是姜黄,平时多见的是已经磨成粉了的姜黄粉,这个是之前的样子,煮熟干燥后的姜黄根茎。咖喱粉的主料就是他,然后还有一堆营养价值、保健功效、药用美容等等,可我看来看去基本还就是用来上色,大概和我们的老抽差不多。不多放点这个咖喱就不够诱人,跟我们的红烧肉一个德行。所以嘛,要颜色深诱人的比如芥末牛油干酪饮料泡茶等等里面都会用到姜黄。
                          比较搞笑的是姜黄的学名(Curcuma)来自阿拉伯字Kurkum,意思是“藏红花”。明白了吧,我暗搓搓的觉得当年阿拉伯的商人肯定挂羊头卖狗肉了,把便宜的姜黄当藏红花卖了。然后中世纪的欧洲人太穷了也眼一闭就当山寨藏红花用吧,反正染色差不离,味道是大概只能YY相似了。
                          然后没找一张漂亮的咖喱菜图,还不如dami上面拍的诱人,所以就上一张姜黄的图吧。看着满坑满谷的,印度人是有多离不开咖喱啊。。。


                          IP属地:山东182楼2016-02-03 00:27
                          收起回复
                            E大,你该更贴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83楼2016-02-06 21:02
                            收起回复
                              E大,你该更贴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84楼2016-02-06 22: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