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05日
漏签
0
天
靖远吧
关注:
14,552
贴子:
127,052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22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靖远吧
>0< 加载中...
✨美丽的靖远我们的家❗️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标志性建筑钟鼓楼镇楼!持续更新…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钟鼓楼作为靖远县标志性古建筑物,巍然耸峙于县城中心,受到四面八方来客的观瞻。据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记载,谯楼在城中大街协镇署前,楼基高3丈5尺,方周40丈,楼体3层7楹,高5丈5尺,正统三年都指挥使房贵建,弘治三年守备曹雄增修。少卿梁许南题“西北重镇”,北题“声教四达”,楼头有巨钟,弘治十四年铸。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靖远县第一中学简称靖远一中,创建于1942年,初名为靖远县立初级中学,1945年开始招收高中学生,更名为靖远中学,1958年定名为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为省级重点中学,“文革”中失去重点中学称号。1997年成为独立高中。2000年建成“白银市普通高中示范学校”,2002年率先跨入省示范高中行列。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靖远二中创建于1955年,是白银市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20亩。现有教职工240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47人,省教育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13人。现有教学班72个,学生6700余人。校园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靖远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8年,现有学生5000多名,有教职工224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2人,市县级骨干教师34人,8人获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6.6%。学校占地67.5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主建筑有教学楼两幢,实验楼一幢,学生公寓四幢。校园环境幽雅,整体布局合理。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靖远四中坐落于甘肃省靖远县城北区风景秀丽的黄河之滨,南对巍巍乌兰山,山环水抱,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校区占地面积150余亩,环境幽雅,设施齐全。现有教职工236人,学生4000余人,计56个教学班。学校于2006年秋季招生办学,短短数年,学校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遵循高中教育发展规律,以教研创新为强校之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特色求发展,多层次、多规格育人,在办学规模、德育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凸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乌兰耸翠 乌兰山耸峙于县城之南,又名城南山。关于乌兰山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唐代,靖远境内曾设立乌兰县,山名由此而得。另一种说法是在很久以前,乌兰山上生长着一种开红花的野草,人们称其为乌兰草,开花时节满山呈红色,乌兰是蒙古语红色的意思,而且靖远在历史上曾为蒙古人所占领,乌兰山即红山。今天的乌兰山,同过去一样,犹如天然屏障,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县城。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靖远黄河铁桥位于县城西北5公里,白银-长征铁路支线和包兰公路上,跨越黄河干流。是平列式铁路、公路两用桥。长350米。1974年4月铁路桥建成,同年12月公路桥竣工,1975年1月通车。共7孔,1跨32米,3跨64米,为栓焊连续工字钢桁梁;另有3跨31.7米,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铁路桥为轴心,两侧公路桥并列于钢桁梁托架上,单车道与人行道宽4.7米, 前苏联建!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法泉寺,又名“红山石崖禅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南红山岔,距靖远火车站约十公里。泉水依崖漩流,寺崖群山环抱,实陇上之明珠,丝绸之要冲,又是靖远八景之首,有“法泉地灵”之称。中国百大名寺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园。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靖远三滩黄河大桥位于109国道甘肃白银境内,目前是西北地区同类结构中跨径最大的桥梁,为增加桥墩柔性,采用双薄壁墩身,主引桥分别采用沉井和钻孔桩基础。 建设单位为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由交通部公路二局承担大桥施工,建设总工期共4年。该桥的建成通车,是我省交通建设的又一硕果,对改善白银地区的交通状况,发展区域经济,疏通我国东西大通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将成为沿线人民的致富桥。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虎豹口, 位于靖远县城西面5公里处的黄河岸边,原名河包口,是明清以来靖远四大官渡之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史称“边防要路”。当地人把这里叫做虎帮个或者河包口,为什么有了虎豹口这个称谓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重温红军在这里渡河的历史。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就是在这儿渡过黄河,组成西路军,踏上了浴血河西的艰苦征程。靖远虎豹口,也因此成为西路军征程的起点,而名留史册。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独石头。在靖远县糜滩乡的独石头村(图三)。黄河边矗立着一方红色巨石,石高20米,宽40米,石峰高耸,粗大挺拔,原在水中,因水量减少,河道变小,现石河边被人们誉为“中流砥柱”。明邢?d称赞道:“衙西北五里黄河中,石峰突兀,丹壁岿然,屹立千仞,凌削方正,形如圭玉,洪波巨涛,激触分流,喷珠喇玉,雷鸣鼓噪,真奇观也”。明代侍郎邢玠予以颂扬:“屹立中流几万年,嶙峋怎肯受秦鞭。娲皇留此非无意,为挽狂澜不补天。”南宋抗金名将、川陕京西路宣抚使张浚,为该石题写了“西来鳌柱”四个大字,每字一米见方,飞白双线刻成。字迹遒劲,是当地一景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雪山寺位于白银市靖远北部哈思山区东麓,形似腾飞的凤凰,耸立中央,四面山环水绕,是典型的“八面来朝”,其中三面是海拔三千米左右的大山,南依高大雄伟的哈思山,西靠白银市第一高峰大卯槐山,北接直冲云霄的尖山,东面是一串绵延低矮的小山,前面比较开阔,好像敞开胸怀迎接太阳, 如凤凰飞天,似丹凤朝阳,是名贯古今的佛教圣地,枕松山,接黄河,俯视群山大川,恩泽临县区府,令人神往。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平堡黄河吊桥位于甘肃省靖远县平堡乡乌金峡口西端黄河之上,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桥”的平堡黄河吊桥。
平堡黄河吊桥是1967年3月始由当地农民自发筹资兴建,依靠国家支持和附近厂矿企业的帮助,于1970年3月21日建成通车,是黄河上游修建的第一座吊桥。
桥身全长192.4米,两端由高15米的索塔拖起粗壮的钢绳形成弧形,主为加劲式钢桁架结构,主桥一孔跨度130米,另有引桥3孔,桥面净宽4米,两边是0.8米宽的人行道。平堡吊桥连接黄河两岸,可谓天堑一架变通途,抬眼望去,似长虹卧波,蔚为壮观。
祗是壹塲夢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祖厉河发源于华家岭北侧,南源厉河是甜水,东源祖河是苦水,祖河和厉河在会宁县城南汇合后,始称祖厉河,流经靖远县城西的红咀子后注入黄河。《靖远县志》载:祖厉河“源出祖厉南山,绕城入黄河,远芳侵古道,山空碧水流,扫尽秋容夜夜风,风光廖廓总难穷”。祖厉二字是从少数民族的语言音译过来的,究属何意,现已无存考证。汉武帝建县时,以河命名县名,所以靖远县古为祖厉县,《汉书·武帝纪》载:“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而还。”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