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出来更文啦,看到的请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
第五章 夕阳箫鼓几人归
落日的余晖在窗口徘徊良久,却无法透过那扇紧紧掩着的窗牖,直至日薄西山,最后一丝温暖,终于渐渐消散于天地之间。
喷薄的阳沉下山巅,霞光万道,犹如千万琉璃火绚烂地绽放于天际,在短暂的明亮过后,是暮云合璧,晚照迟临。
黑夜逐渐降临。
窗内,则是昏暗的大殿。
“想不到到了如今,你依然不知我心……不知我心,不知我心……”
“我……不知,你的心?”
有人在梦呓一般低低地说,仿佛是情人之间的呢喃,然而那深情的话语,却没有人回应。
就这样寂寂地被殿中无边的静默,吞噬殆尽。
“你的……心?”
孙策的指尖轻轻抚摸上了怀中人沉静的眉目。如今无声无息的他,更像一块温润涵蕴于灵山秀水之间的美玉,钟灵毓秀,不染纤尘。
然而,却让人抚之成恸,触之堕泪。
三天,孙策就这样静静地与怀中的人,待在这寂寥的寝殿之中。
他恍惚间碰过自己的眼角,却发现尽是泪水,混杂着旧的泪痕,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眼角滑落,滚进黑色的地毯里,濡湿了一小片颜色稍深的水迹,细细看来,却再也找不出半分痕迹。
他喜欢黑色,连寝宫里都铺上了黑底带暗纹的氍毹。
于是,不管是泪还是血,一旦湮没其中,就再也没有了踪迹。
就像怀中的生命,只一霎的松手,就在灼灼的血色里,悄然逝去,再无生息。
他的心,他的心。
他的心里,其实隐隐间,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呼之欲出……
不,不可能。
不是不能接受,而是不愿接受……不愿意接受,周瑜的十年深情,被自己亲手埋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心里,早已萌动了那种与他相同的情感与悸动,只是自己,一直在逃避,一直不愿面对。所以才误了周郎,误了那一颗熨帖的七窍玲珑心,所以,无法挽回,无法补救。
终于,追悔莫及。
公瑾,公瑾。
我便这样,随你而去,好不好?
怀中周瑜依旧眉目沉静,仿佛只是陷入了一场隔世经年的南柯一梦,似乎轻轻一触,便会颤抖着睫毛,悠悠醒来,就像多少年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二人并排睡在狭小的帐中,鼻腔中满满的都是对方的气息,充实得盈满了整个世界。
他抬手,似乎还能触碰到那人柔软的身躯,清浅的呼吸就响在耳畔,微微湿润的气息喷在脸上,似乎有一根细小的羽毛,在心口上微微搔了搔,连半边身子都有些酥麻与瘙痒。
可是如今怀中的周瑜,恐怕再也不会在他醒来后跟着幽幽醒转,用还微微有些迷蒙的含水的眼眸愣愣地盯着他,仿佛是还没有从梦境里回过神来。这种神情通常都转瞬即逝,使他欣赏的时间也很短。因为周瑜的反应力极快,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极高的警惕。
周瑜的七窍玲珑心,在给予了他过人的才智的同时,也让他顾虑重重,心事繁重,很难相信一个人,更难给予一个人完全的信任。孙策也曾经骄傲地想,但是他对我的信任,毫无保留。
但现在,他后悔了。
记忆力,周瑜似乎也只有和他一起和衣而卧时,才能暂时卸下平日里的伪装和清冷的外壳,恢复成那个含笑凝睇的舒城少年。一颦一笑,如冰消雪融,带着初春时洒落在梅花枝上潋滟的阳光,融进他的心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轻易地影响他的心绪。
可谁又能知道,那双霜封雪掩的眼眸,曾那样深深地将一腔深情埋藏在眼底,冷静自持地退守在君臣之界后,一路站在他身侧。直至他登上帝王之路,他便位列庙堂,持笏朝拜,为他守护这百尺高台,万里河山。
窗外的雪依旧簌簌地下着,却不及三日前那般急骤,只是细细地飘落,却在不经意之间,覆盖了满城。
建业街头,那树红梅枝上,已然成空。
是谁,将那枝红梅悄然折下,或许是无心的嬉闹孩童,或许是怀春的豆蔻少女,或许是有意的孤身过客。或弃于道旁,或插于鬓发,或揣于心口,在沁透的寒凉之中,抱得一盏心头暖意。
于是一城之中,只余下白雪,沉甸甸地压满空枝,却使人心头泛上空落。
我们似乎,都遗失了什么。
只在这天地之间,却再也找不回来。
雪花悠悠地飘转而下,落在地面上,将来往行人鸟兽的行迹,一一掩藏。
仿佛没有人来过一样。
只是,虚空之中,是谁,在吞声哭泣?
是谁,将过往斩断,将前尘尽弃?
又是谁,在遥远的地方轻轻地唱着,胡不归,胡不归?
胡不归?
————————————————————————
第五章 夕阳箫鼓几人归
落日的余晖在窗口徘徊良久,却无法透过那扇紧紧掩着的窗牖,直至日薄西山,最后一丝温暖,终于渐渐消散于天地之间。
喷薄的阳沉下山巅,霞光万道,犹如千万琉璃火绚烂地绽放于天际,在短暂的明亮过后,是暮云合璧,晚照迟临。
黑夜逐渐降临。
窗内,则是昏暗的大殿。
“想不到到了如今,你依然不知我心……不知我心,不知我心……”
“我……不知,你的心?”
有人在梦呓一般低低地说,仿佛是情人之间的呢喃,然而那深情的话语,却没有人回应。
就这样寂寂地被殿中无边的静默,吞噬殆尽。
“你的……心?”
孙策的指尖轻轻抚摸上了怀中人沉静的眉目。如今无声无息的他,更像一块温润涵蕴于灵山秀水之间的美玉,钟灵毓秀,不染纤尘。
然而,却让人抚之成恸,触之堕泪。
三天,孙策就这样静静地与怀中的人,待在这寂寥的寝殿之中。
他恍惚间碰过自己的眼角,却发现尽是泪水,混杂着旧的泪痕,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眼角滑落,滚进黑色的地毯里,濡湿了一小片颜色稍深的水迹,细细看来,却再也找不出半分痕迹。
他喜欢黑色,连寝宫里都铺上了黑底带暗纹的氍毹。
于是,不管是泪还是血,一旦湮没其中,就再也没有了踪迹。
就像怀中的生命,只一霎的松手,就在灼灼的血色里,悄然逝去,再无生息。
他的心,他的心。
他的心里,其实隐隐间,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呼之欲出……
不,不可能。
不是不能接受,而是不愿接受……不愿意接受,周瑜的十年深情,被自己亲手埋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心里,早已萌动了那种与他相同的情感与悸动,只是自己,一直在逃避,一直不愿面对。所以才误了周郎,误了那一颗熨帖的七窍玲珑心,所以,无法挽回,无法补救。
终于,追悔莫及。
公瑾,公瑾。
我便这样,随你而去,好不好?
怀中周瑜依旧眉目沉静,仿佛只是陷入了一场隔世经年的南柯一梦,似乎轻轻一触,便会颤抖着睫毛,悠悠醒来,就像多少年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二人并排睡在狭小的帐中,鼻腔中满满的都是对方的气息,充实得盈满了整个世界。
他抬手,似乎还能触碰到那人柔软的身躯,清浅的呼吸就响在耳畔,微微湿润的气息喷在脸上,似乎有一根细小的羽毛,在心口上微微搔了搔,连半边身子都有些酥麻与瘙痒。
可是如今怀中的周瑜,恐怕再也不会在他醒来后跟着幽幽醒转,用还微微有些迷蒙的含水的眼眸愣愣地盯着他,仿佛是还没有从梦境里回过神来。这种神情通常都转瞬即逝,使他欣赏的时间也很短。因为周瑜的反应力极快,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极高的警惕。
周瑜的七窍玲珑心,在给予了他过人的才智的同时,也让他顾虑重重,心事繁重,很难相信一个人,更难给予一个人完全的信任。孙策也曾经骄傲地想,但是他对我的信任,毫无保留。
但现在,他后悔了。
记忆力,周瑜似乎也只有和他一起和衣而卧时,才能暂时卸下平日里的伪装和清冷的外壳,恢复成那个含笑凝睇的舒城少年。一颦一笑,如冰消雪融,带着初春时洒落在梅花枝上潋滟的阳光,融进他的心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轻易地影响他的心绪。
可谁又能知道,那双霜封雪掩的眼眸,曾那样深深地将一腔深情埋藏在眼底,冷静自持地退守在君臣之界后,一路站在他身侧。直至他登上帝王之路,他便位列庙堂,持笏朝拜,为他守护这百尺高台,万里河山。
窗外的雪依旧簌簌地下着,却不及三日前那般急骤,只是细细地飘落,却在不经意之间,覆盖了满城。
建业街头,那树红梅枝上,已然成空。
是谁,将那枝红梅悄然折下,或许是无心的嬉闹孩童,或许是怀春的豆蔻少女,或许是有意的孤身过客。或弃于道旁,或插于鬓发,或揣于心口,在沁透的寒凉之中,抱得一盏心头暖意。
于是一城之中,只余下白雪,沉甸甸地压满空枝,却使人心头泛上空落。
我们似乎,都遗失了什么。
只在这天地之间,却再也找不回来。
雪花悠悠地飘转而下,落在地面上,将来往行人鸟兽的行迹,一一掩藏。
仿佛没有人来过一样。
只是,虚空之中,是谁,在吞声哭泣?
是谁,将过往斩断,将前尘尽弃?
又是谁,在遥远的地方轻轻地唱着,胡不归,胡不归?
胡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