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星望号】
2095年,地球能源接近枯竭,人类不得不尝试在其他星球居住,开采能源。
2098年,人类成功在月球建立月球站,这被人们成为“月球村”。
科技没有停止发展。2102年,人类成功登陆火星,并建立了人类寄局地。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2115年,海王星人类寄局地成功建立。
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2121年,月球、火星的能源枯竭。2129年,土卫1、3、7、四颗卫星的能源也接近枯竭,根据估计,人类的能源只剩最后的能源所剩无几,唯一的获取能源的方法就是向太阳系外迁移。人类曾经尝试向外发出信号,尝试能否发现外星生命体并请求帮助,但最终人们只收到了数条敌意的回应。因此人们决定通过去搜寻来自食其力,经过人类联盟代表的讨论,制定一个计划,被称之为“探星”计划。
计划一确立,人们便开始制造计划所需的所有装备和人员。
2203年,人类成功制造出了一艘战舰,为它取名为“星望”号,但是资源有限,人们只能制造这一艘战舰,因此,参与此次计划的人类也有限。
星望号,共可载人50万,载货10万吨,可进行长距离虫洞跳跃。在星望号两侧共装载300台J5095型的激光炮台,这种炮台具有激光聚能器,能将宇宙中的辐射能和引力势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激光电池中,且在战斗时射出的激光足有一千多摄氏度,破坏力极强,但这还不是星望号上破坏力最大的,破坏力最大的还有属屹立在战舰中央的聚能轨道炮了,它能将离子压缩成高热量强引力的光球,并以光束的形式发射,它的威力至少可以毁灭火星大小的星球,但它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缺点就是压缩离子的时间太长了,压缩的时间便是它最弱的时候。
星望号表面覆盖了约1万个太阳能光板,每个约50平方米,它不只能转化光能,还能转化辐射能和引力势能,能为战舰提供纯净的能源。另外,星望号自身还带有高密度的粒子防护罩,有极强的抗打击作用。
星望号除了装载人员,货物之外,还装载有1万台AI智能可控机甲,也就是说五十万人中有1万人可以当选操控机甲的机战师。因此机战师的选拔是严格的,成为机战师预备队员都是值得骄傲的。
海王星,装载平台,机战师和武装人员选拔的最后一站,此时还有2000名机战师名额待选拔。
【接下楼】
2095年,地球能源接近枯竭,人类不得不尝试在其他星球居住,开采能源。
2098年,人类成功在月球建立月球站,这被人们成为“月球村”。
科技没有停止发展。2102年,人类成功登陆火星,并建立了人类寄局地。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2115年,海王星人类寄局地成功建立。
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2121年,月球、火星的能源枯竭。2129年,土卫1、3、7、四颗卫星的能源也接近枯竭,根据估计,人类的能源只剩最后的能源所剩无几,唯一的获取能源的方法就是向太阳系外迁移。人类曾经尝试向外发出信号,尝试能否发现外星生命体并请求帮助,但最终人们只收到了数条敌意的回应。因此人们决定通过去搜寻来自食其力,经过人类联盟代表的讨论,制定一个计划,被称之为“探星”计划。
计划一确立,人们便开始制造计划所需的所有装备和人员。
2203年,人类成功制造出了一艘战舰,为它取名为“星望”号,但是资源有限,人们只能制造这一艘战舰,因此,参与此次计划的人类也有限。
星望号,共可载人50万,载货10万吨,可进行长距离虫洞跳跃。在星望号两侧共装载300台J5095型的激光炮台,这种炮台具有激光聚能器,能将宇宙中的辐射能和引力势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激光电池中,且在战斗时射出的激光足有一千多摄氏度,破坏力极强,但这还不是星望号上破坏力最大的,破坏力最大的还有属屹立在战舰中央的聚能轨道炮了,它能将离子压缩成高热量强引力的光球,并以光束的形式发射,它的威力至少可以毁灭火星大小的星球,但它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缺点就是压缩离子的时间太长了,压缩的时间便是它最弱的时候。
星望号表面覆盖了约1万个太阳能光板,每个约50平方米,它不只能转化光能,还能转化辐射能和引力势能,能为战舰提供纯净的能源。另外,星望号自身还带有高密度的粒子防护罩,有极强的抗打击作用。
星望号除了装载人员,货物之外,还装载有1万台AI智能可控机甲,也就是说五十万人中有1万人可以当选操控机甲的机战师。因此机战师的选拔是严格的,成为机战师预备队员都是值得骄傲的。
海王星,装载平台,机战师和武装人员选拔的最后一站,此时还有2000名机战师名额待选拔。
【接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