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天记吧 关注:418,925贴子:5,740,582
  • 9回复贴,共1

很喜欢猫腻的书,算是他的老书迷了,于是自己写了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喜欢猫腻,但是择天记说实话,不是有喜欢。
最喜欢的是庆余年。
也比较喜欢辰东,但是完美世界不喜欢,最喜欢的是遮天。
所以自己想写一本 猫腻+辰东的二合一。
新手自娱自乐,毒舌不怕,大家多多指教。


1楼2015-02-06 23:14回复
    自太湖上岸,又与安易作别后,秦云便径自往不守峰而去。行至峰下,便见一条长长的石阶直入山顶,一眼望不到尽头。原本光滑的石阶这些年因少有人来,便渐而荒落,罅隙间生了不少青苔绿藻。
    秦云拾阶而上,步履匆忙,几乎是用小跑的速度,转瞬间已至山腰。这些年他虽然一直求道无门,但是每日往返山间到是练出一身不俗的体魄。便是那些修道的同龄少年,怕也多有不如。
    一路跑上山来,纵使秦云体魄强健还是略显吃力,额头发丝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脸色泛红,气喘吁吁。他用袖子擦拭了一下汗水,便径自朝着住处而去。
    入眼处,是一个纵横百丈青石铺就的广场,广场尽头有一座飞檐挂角气势不凡的大殿,想来当初不守峰人丁兴旺之时,诸多弟子于此练剑应是一番热闹景象。只是此时,大殿铜门紧闭,广场空旷无人,于这暮色之下多少有些凄凉。
    广场旁有几间简陋的茅屋,便是如今秦云的住所。
    秦云行至其中一间茅屋门外,躬身行礼,说道:“师傅,我回来了。”
    茅屋的门房紧闭,只听得里面传出一个老人嘶哑的声音:“去做饭吧。”
    秦云应声而去,先是回到自己房内,将今日抄录好的《天下风闻录》放到书架之上。他房中靠墙有一方长长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着数百本书籍,都是秦云这些年从藏书楼抄录回来的。
    书架上有一块块木质的竹简,上面刻着,医药类,炼器类,人文类,杂学类甚至还有诗词类等诸多提词。秦云按照这些题词,将抄录回来的书籍分门别类的归置好,看上去一目了然。一眼望去,书架上的书籍至少有数百本之多。而秦云那一手好字,却也得益于这些年执笔不缀的抄书。
    将书放好,秦云将青色长衫脱下,只穿了件单衣出门。烧水做饭,不多时一顿家常便饭便出锅了。他拿了一个小碗,自盘中夹了少许菜食给自己,便将其他的用托盘装上送至他的师傅所住茅屋门外。
    秦云推门而入,便见到一个须发苍白的老人背对着秦云坐在轮椅上,此人便是秦云的师傅,不守峰如今的峰主,徐自远。
    “师傅,吃饭了。”秦云说着,将饭菜搁于桌上。
    徐自远转动着轮椅回过身来,一头灰白长发用木簪梳了一个发髻盘在头顶,厚垂的眼帘下一双深陷的瞳仁暗淡无神,面容苍老满是沟壑横呈,一副垂垂老矣的模样。秦云看着师傅这番样子,心中有些酸意。徐自远其实年龄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大,而且又是修道之人,按理说不会是这样老态龙钟的情景。只不过三十年前不守峰遭遇横祸,徐自远也在那场横祸中丧失了全部修为,还因此断了双腿,所以老的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快。
    秦云侍立一旁,待徐自远吃罢晚饭便将饭菜收拾好放到托盘中准备离开,却听徐自远淡淡的说道:“吃了饭,别忘了把柴禾劈了。”
    秦云点头应下,才出了房去。
    吃了晚饭,将碗筷洗刷干净,秦云坐到院中拿着柴刀,开始劈柴。别的主峰一般都有弟子轮流做这些杂役,不守峰却只有秦云一个弟子,所以这劈柴的活计,自他能够拿起柴刀算起,到如今却也有十年光景。
    所谓熟能生巧,秦云劈起柴来到是手起刀落毫无凝滞之感,每一刀落下恰恰都是柴禾的纹理缝隙之处,这样既快又省力。
    此时已是明月高悬,繁星寥落之际,淡漠的月色之下,只见一柄柴刀在秦云手中竟然有了一种别样的美感,刀如泼雪,连绵不绝,似长河怒奔一泄千里。随着手中柴刀越劈越快,秦云渐渐进入一种空明的境界。他感觉此时自己就算闭上眼睛也能一劈到底,整个身心似乎都活跃起来,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快感。
    随着柴刀起落,秦云体内的血液竟然莫名的加速流转,浑身发热,身旁已经堆积了一大堆劈好的柴禾,秦云却没有一丝停下来的欲望。只见他双目渐而泛红,死死的盯着手下那一根根圆木,柴刀落下,圆木应身裂开,然后迅速再拿起一根,如此周而复始。
    冥冥中,他似乎感应到某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它们洋溢在四周,虚无缥缈却又似乎触手可及,它们慢慢的融入到秦云的柴刀当中,刀锋落下竟生破风之音,所到之处,那些柴禾瞬间炸裂开来。
    秦云既享受这种行云流水的快感,又于内心深处生出一股莫大的恐惧。因为他发现手中的柴刀已经不是因为他而起落,而是他因为手中的柴刀在不停的挥砍。体内的血液流转的愈加激烈,如浪潮奔腾,轰然而鸣,秦云的经脉在这种血液急速流转之下渐渐有一种撕裂的痛楚。
    秦云双目圆睁,眼中血丝密布,浑身汗如泥浆,他进入一种奇异的节奏当中,这种节奏促使着他一直这样不知疲倦的劈砍下去,他竟然停不下来。他仅存的理智让他意识到,此时他正经历一场极大危险。如果不能从这种节奏中脱离出来,怕有性命之忧。
    他感觉到那种玄妙的存在愈发浓稠,似乎将他整个人都包裹起来,如一片汪洋将他淹没,驱使着他不停劈砍。更为恐怖的是,他竟然越发的享受起这种一泻千里的快感,有一种飘然欲仙的陶醉。
    一股嫣红的鲜血自秦云的嘴角流了出来,紧接着是鼻孔,眼角也都流出了鲜血。秦云瞳孔大睁,眼珠子往外突出,眼中有一种癫狂的欲火在燃耗,表情狰狞恐怖,如厉鬼魍魉。
    茅屋之内,徐自远安静的听着门外急剧的破风之声,缓缓闭上眼睛。瘦骨嶙峋的手指,轻轻的敲在了桌面之上。
    渐如癫狂的秦云突然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敲打声,那声音似乎极轻,自冥冥中而来却在耳边如平地春雷般陡然炸响,让他手中的柴刀微微一滞。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那敲打声并不如何迅捷,却总是在某个节点处恰到好处的炸响,将秦云原本的节奏全部打乱,像是转动齿轮中突然横插了一根铁棍。
    待到第五声敲打声落下时,秦云突然仰天怒吼一声,手中的柴刀脱手而出,飞向远处。秦云陡然惊醒,喘着粗气,全身筋骨仿佛都要断裂一般浑身剧痛。他看着身遭堆积如山的柴禾,和身上单衣上的血迹,回忆起方才那种癫狂至死的境地,内心生出一股惧怕。
    他跪拜于地,朝着徐自远的茅屋叩首,说道:“多谢师父出手相救。”
    茅屋内传来徐自远苍老嘶哑的声音,淡淡的说道:“求仙问道存乎于心,心如高山,则清风明月,不受邪魔所扰。大道漫漫,拾阶而行,不可急功近利自损道基。”
    “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茅屋内回复沉静,秦云筋疲力尽坐在院中,想着今夜之事,多半还是因为日间那平师兄和章师兄所言,让自己有所急躁,才导致心绪杂乱一时间控制不住才差点走火入魔。
    只是让他不明白的,自己毫无修为,怎么能感应到那些邪魔之气。那些萦绕于周遭玄妙之物又是什么,他隐隐发觉,那些并非所谓邪魔,而是一种道。只不过自己无法驾驭,反受其制。可是,自己连太上清心录都未能有所感应,怎么可能能够直接感应得‘道’呢?什么又是‘道’呢?
    秦云心中有诸多疑问,思来想去也不得其果,只得作罢。
    明月当空,银辉漫漫。十万群山于这星月之下寂静悄然,巍峨山峦,似龙神匍地,不怒而威。


    4楼2015-02-06 23:21
    回复
      “其实,无论是玄清之气抑或是诸天星力都是一种天道显化,然则二者所异,便是道韵所存之多寡。诸天星力是最接近于天道本源的一种力量,所以他的强大亦源于此处。而你们自修道伊始,起步于玄清之气,待你们迈入星辰境时,玄清之气者众,而诸天之力者寡。要想增进修为,吸取诸天之力为其一,将玄清之气予以转化为其二。而玄清之气如何转化为诸天之力便在于在一个‘悟’字,用心去感悟天地之道,以自己所悟之道融于灵力之中,便可将之渐而化为道韵。”
      “玄清之气若为湖,那么诸天星辰之力便是一滴浓墨。要如何使湖水尽数转化为墨,便源于你们对星辰之力的理解和对这平日里日积月累对这世间道理的感悟。所谓求仙问道,终究还是在于一个‘悟’字,能悟透,一日千里,朝入仙门夕成圣,悟不透,便是蹉跎一生也是于事无补。”
      古师伯的话如玄音在耳,众人咀嚼于心,似乎都觉得有所明了,却又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感。
      紫烟毕竟于此道较诸众人更有心得,古师伯此话便如画龙点睛之笔,让她心中豁然开朗,于是朝着古师伯深深的鞠了一躬:“多谢师伯为弟子解惑。”
      而与此同时,本在冥思当中的秦云却也早已醒来,听完这段话后,也是眼眸一亮,似乎颇有所得
      “你们回去将我今日所述,仔细领悟,至于能有多少收获便只能看你们个人的领悟能力了。先下便都散了吧。”古师伯摆了摆手,示意众人离场。诸弟子正欲起身行礼致意,却突然听到一个声音陡然响起。
      “古师伯,弟子还有一问,请古师伯予以解答。”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竟然是秦云站起身来,顿时哗然。各种交头接耳之声不绝,多是嘲讽讥笑之音。
      那边平泽看到秦云也是笑了起来,只听旁边的章智通说道:"这小子连入门都入不了,也想学着别人发问,哗众取宠真是可笑。”
      这课后发问一是为了解惑另外也有一种问的问题越是深奥便越能显现出其人修为的一种虚荣心理。众人以为秦云都未能入门,却也想博此光彩,不免觉得他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贻笑大方。
      古师伯微微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面带微笑的对秦云说道:“那你说说看,是何疑惑。”
      秦云不理众人诽测,开口说道:“弟子闻师伯先前所言,‘夫天地之气皆有始末,万物本源殊途同归,道恒不变’,此不变具体如何体现?”
      “道为一,一生二,化诸万物,浮而为气,凝而为液,固而为实,乃千变万化终究不离本源。纵使化为虚无,亦如此,不见非是无,乃肉眼凡胎之所限矣。道存天地,无处不在,是为不变。”
      秦云听完此后,与自己先前所想,两相印证,更加确定了自己想法。明了此节之后,秦云复又发问道:“多谢师伯解惑,弟子还有一问,《太上清心录》曰:自浊中而清,居深而得冥。何以为浊,何以居深?”
      “知本求我,天地为浊,明心居深。”
      “《谷藏释义》中:四方之象,藏气纳海又做何解?”
      “四方为本,气乃所御”
      “《归卜真道论》中....”
      秦云语如连珠,瞬息间与古师伯已做十问。随着秦云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问出,原本躁动的天心苑竟然慢慢的变得鸦雀无声起来。
      这不只是众人惊异于秦云竟能问出这么的问题,更是因为秦云所问的这些都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他们在修心之中都曾经或者现在正自迷惑的问题。从《太上清心录》的修行之道,到各种修心御气之论,所说所问皆是有的放矢,而且往往是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根本之所在,这绝非一个从未修行的人所能一眼看出。
      众人在秦云和古师伯的问答时,连忙打开正要收拾起来的纸币,快速的记录下来。
      “古师伯,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周天星元卷》中曰:周天星元,以动为本。漫漫天途,以此为根。那么具体是如何动,才能恒久不休呢?”
      此问一出,众人茫然,《周天星元卷》本身就是给开辟星海后的弟子参悟的,这已经超出他们如今所知的范畴。众人不由腹诽,这秦云是不是过头了,竟然抛出这种问题来博风头。
      但是,当秦云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原本面无表情的紫烟,如水的眼眸里突然亮起一抹异彩。她身处星辰境,自然这句话绝非是简单的为了出风头那么简单。如何以动固本,这是星辰境的根本之所在,亦是她如今所要参悟的重点。《周天星元卷》洋洋数千言,比这更能够体现学识的话多的是,秦云却选了这一句,难道他真的能看懂《周天星元卷》,可是他明明毫无灵力,根本没有入门。
      古师伯无视众人神色各异的表情,却只是看着秦云。方才十问对答,他便发现秦云有些异样,他的眼睛里似乎有一道光,那道光随着问答的深入逐渐明亮,所要他知道这名弟子绝不是来出风头的,而是进入了一种玄妙的境地,这便是他先前所说的‘悟’。
      ‘悟’之一字往往讲究触类旁通,一法通而万法皆通。秦云虽然离这种境界相差甚远,而且他本身没用灵力未入修行,但是他此时的道心却是在不断感悟中渐渐清明。便似一把出鞘的剑,要把眼前一切桎梏劈开,所要秦云一问接一问,一问比一问快,也是证明了他的感悟速度在一点一点加快。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表现,源自于秦云十几年来日积月累对于修行的感悟。
      读万卷书,知天下事。而秦云的这些积累,让他现在所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便是星辰境,毕竟他没有身体力行的去走过那一段段万里之行的问道之途。
      然则,未入修行,便能一眼洞入星辰,此等慧根也足够骇人。
      只是此间弟子都修为不深未能看到这一层,只有古师伯暗自压抑住内心的震惊,沉默无言。紫烟似乎也有所觉,但是被自身境界限制,也只是有些触动而已。
      众弟子看着静望秦云的古师伯,一时不明所以。
      便在此时,古师伯突然动了。他伸出一只手,以食指往虚空一点,那方虚空之处竟然泛起一丝淡青色的涟漪,一股玄而不明的道韵幽幽荡开。苍茫而古老,却有着一种气势磅礴不容亵渎的威严。
      众人望着书中所言道韵于天地间真正显化,一时震惊的无以言表。
      古师伯以此为原点,手指缓慢移动,在虚空中渐渐划出一个圆。圆为淡青之色,袅袅生烟。古师伯手指越画越快,那个淡青色的圆也随着古师伯的手指缓缓转动起来。
      一股莫名的吸引里自圆中散发出来,随着圆圈转动的速度加快,众人在这朗朗青天之下似乎于冥冥中看到了浩瀚无边的宇宙漫天璀璨的星辰。一道道古老苍茫的气息,自九天辰星之中被古师伯手下那个转动的圆圈吸引而来。
      圆自淡青渐浓,速由徐缓渐疾,直至最后整个圆呈现出一种浓黑的墨色,似要将众人的心神都要吸入其中。就在众人陷入一种迷茫痴幻的境地之时,古师伯骤然五指张开,往虚空一拍,那墨黑之圆,瞬间消散。
      那漫天星辰也于此刻消失不见,回复了日光普照朗朗乾坤的景象。众人也于此时清醒过来,一个个为刚才的遭遇感到既惊奇又恐惧。
      古师伯看着秦云,问道:“明白了吗?”
      秦云脑海中思绪万千,那一道奇妙的光在神识里穿行,却似乎被云雾所掩,任凭他如何前进依旧看不到光明,只能看到一缕自云雾中散发出来的淡淡微光。
      看着陷入沉思的秦云,古师伯也不催促,只是笑意盈盈的耐心等候。
      于此同时,紫烟也是秀眉深锁,静心参悟。古师伯刚才的演化,让她似乎摸到了一方至关重要的门槛,看着似乎近在眼前,却无法触摸到。
      过了一会儿,秦云眼中回复清明,低头答道:“弟子想不明白。”
      古师伯似乎并不意外,只是笑着说道:“想不明白不要紧,日子还长着,以后慢慢想。”
      古师伯说完又看向紫烟,问道:“紫烟,你想明白了吗?”
      紫烟神色有些惘然,说道:“弟子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
      古师伯语重心长的说道:“明白你能够明白的,自然就能都明白。”
      授课完毕之后,众弟子起身行礼,恭送古师伯离去。


      8楼2015-02-06 23:43
      回复
        圣人之剑,一剑而倾山!
        秦云长吸一口气,盘腿于石壁之下落座,闭上双目,开始将神识探入这道惊天剑痕当中。
        秦云的神识方才接近剑痕,便感到一股突如其来却庞大异常的吸引力,将他的神识瞬间吸入其中。秦云还来不及惊慌,便进入了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天地当中。
        这方天地中虽不能视物,却让人感觉广阔无边。一股磅礴古老,苍凉荒芜的气息回荡在这天地之间,让人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心中生出渺小茫然之意。
        突然间,一点光亮自黑暗之中陡然绽放,那光亮似乎来自极远的天边。眨眼间,那光亮急剧向四周扩大,这黑暗的天地像是被硬生生的撕裂开来。光线如潮水般涌进,如一轮赤日缓缓升起,璀璨夺目。至此周遭已无其他,只剩下一片雪白的光。那光亮速度极快,前一刻还在天边,下一刻却已近在眼前。秦云这才看清,这片光亮,原来是一道剑光。
        一剑自天外而来,裹挟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决然不屈之意,一往无前,将这方混沌天地劈裂开来。这是何等的霸道,何等的逆天。
        剑光由远而近,直面而来。秦云竟然生不出一丝反抗躲避的念想,瞬息间,那一道凌厉的剑光已然直入眉心。
        秦云感觉整个头颅似乎被人劈开,神识被这道剑光一碰,便烟消云散,所到之处,尽皆湮灭。秦云只觉头痛欲裂,整个人的意识都处于崩溃的边沿,生死存亡便在这一瞬之间。
        那种被生生撕裂的痛楚,让秦云恨不得马上死去。全靠十几年锤炼出来的坚毅不屈的道心,让他保持着最后一丝清明。秦云在这浑浑噩噩之间,强忍着痛楚于心底生出默念起《上玄清净经》稳固道心。
        剑光入体的一瞬间,秦云星府里也突然爆发出一股滔天威压。这威压如乌云压城,直接碾向那道凌厉决然的剑光。这剑光无视着这股威压,自秦云眉心往下,在秦云体内穿行。
        剑光所过之处,便像是一团炙热的火焰焚烧着秦云的肌体,只感觉整个人都要被这火焰烧焦一般。
        而原本沉寂在秦云体内那磅礴的灵气,在此刻却仿佛突然活了过来。便像是覆盖在巍峨高山上厚重的积雪,被炙热的剑光扫过,瞬息间化作一道道清澈甘泉,随着剑光一起在秦云体内渐渐流淌起来。
        随着融化的积雪渐而增多,那些灵气汇成的泉流渐成澎湃之势,紧追那道剑光之后,浩浩荡荡的在秦云体内奔腾起来。
        秦云此时只觉整个身躯如置火炉之中,体内血液都已经沸腾,汗如雨下,口干舌燥。
        剑光引领着浩荡的灵气之流游遍全身,所有沉寂的灵力都在此时复苏,磅礴壮阔。最终以一种鼎沸滔天的气势随着那道凌厉决然的剑光一起,直接冲向秦云那犹若亘古沉寂的星府。
        星府内那滔天威压犹在,只是此刻灵流由剑光引领,却已全无惧意,只有汹涌澎湃的逆天杀伐之心。
        灵流如海,剑光决绝,终于撞上了神秘莫测的星府。
        ‘轰’!!!
        秦云识海中响起一声惊天巨响,如春雷平地而起,一时掀起滔天巨浪。那由灵气汇聚而成的长河,在撞击之后,浪花飞溅,犹如泼天之雨,四下溃散。
        而此时被河水淹没的那道明亮的剑光露出身形,与先前不可一世相比,此时的剑光微微有些暗淡,只是剑光之中那道决然不屈之意却愈发的强烈,似有不破星府誓不罢休的气势。
        星府之中威压漫漫,而整个星府在遭受这样的撞击之后依旧不动如山,寂静依然。
        那道剑光在短暂的暗淡之后,陡然再次爆发出夺目的光芒。整道剑光似乎在此刻燃烧了起来,化作一片白光,剑意决绝,傲立天地。秦云体内那沉寂的星府在此刻,终于开始有了一丝颤动。像是一座青山,只微微一动便散发出一种吞没一切的威压。
        而这剑光于这漫天威压中毫无惧意,剑意不屈宛若刺天,周身光芒更甚,犹如红日入海,整片汪洋都随之沸腾。
        “咔”
        一丝细不可闻的碎裂之声于星府深处响起,那巍峨如山的星府终于在剑光那强绝之意下被劈开了一条裂缝。
        剑光于此时气势更强,似有趁胜追击势如破竹之意。就在剑光又往里面刺入之时,那沉寂的星府深处突然爆发处一股横扫一切的强大力量,似九天神祗伸出遮天之手轰然拍下,威势滔天,霸道至极!
        那剑光在这股强大的威压之下,铮然而鸣,颤抖不止。而这并非畏惧的颤抖,却是一种积蓄力量,放手一搏的决然爆发。光芒夺目,迎着那看不见的神祗之手凛然而上。
        两股强大至极,毁天灭地的力量在这一刻碰撞到了一起。
        “轰!”
        又是一声巨响炸起。
        那道凛烈的剑光在撞击之后,终于承受不住爆炸产生的力量,化作无数的光点散落开来。而与此同时,星府内那只宛如神手的强大力量也于此刻烟消云散,方才还威能滔天的星府再次归于沉寂。


        11楼2015-02-06 23:51
        回复
          自娱自乐练笔
          求各位指点一二。
          谢谢了。


          12楼2015-02-07 00:44
          收起回复
            下班了。 晚点来更。
            我觉得还是要取个章节名好=。=
            下一章是我自己很喜欢的 就取个名好了


            24楼2015-02-07 19:10
            回复
              晚点还有一段
              我没有分章,就这样一段一段的写。


              26楼2015-02-07 22:05
              回复
                刚码了一章 家里突然跳闸。我也是醉了!


                27楼2015-02-07 23:33
                回复
                  晚点继续码字,快过年了 有点忙。
                  本书不是诛仙流 -。-
                  大家有什么想法 思路 都可以留言
                  不发网站 不求推荐 不求票
                  只求点评 让我能够越写越好。


                  37楼2015-02-08 21:15
                  回复
                    这一章挺重要的 可是我自己写的不怎么满意。
                    时间有点赶,便先发了。 下午有时间再修一下


                    39楼2015-02-09 0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