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演绎吧 关注:60贴子:1,446
  • 6回复贴,共1

关于刘据是否被废以及起兵的定性问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刘据和卫子夫是否被废的问题,卫吧已经讨论过很多次,对于卫子夫的争议比较大,由于史料的缺乏,确实难以下定结论,这里仅就刘据被废的问题,进行一下讨论。
纵观史书,对于刘据本人,提到废的只有一个地方,就是出自褚少孙补记的外戚列传:“卫太子废后,未复立太子。而燕王旦上书,愿归国入宿卫。武帝怒,立斩其使者於北阙。”
除此之外,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部分和班固所著的汉书,均无对刘据提到“废”字,也根本没有记载武帝下过废太子的诏书和命令。
褚少孙是成帝时候的人物,并非朝廷的正式史官,他所补记的史记许多地方前后矛盾不实,如果刘据真的被废,那么就无法解释为何他在对刘据和卫子夫的补记中为何从未提过“废”字,而且同时,在他补记的《史记.三王世家》中,他对刘据的死又做了以下的记录:“会武帝年老长,而太子不幸薨,未有所立,而旦使来上书,请身入宿卫於长安。”如此看来,褚少孙真的是认为刘据被


1楼2015-02-04 12:58回复
    关于刘据起兵的问题,某粉一直叫嚣是谋反,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从哪里得出来的,也不知道她们依据的是哪本火星史书,我也不想多费口舌,直接摆史料吧。
    《汉书.武五子传》:“上怒甚,群下忧惧,不知所出。壶关三老茂上书曰:“今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谬,是以亲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诗》曰:‘营营青蝇,止于藩;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往者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莫不闻,其罪固宜。陛下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忠臣竭诚不顾鈇钺之诛以陈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诗》云:‘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阙下。”书奏,天子感寤。
    ……久之,巫蛊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车千秋复讼太子冤,上遂擢千秋为丞相,而族灭江充家,焚苏文于横桥上,及泉鸠里加兵刃于太子者,初为北地太守,后族。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


    2楼2015-02-04 12:59
    回复
      以下是历代臣子对刘据起兵的看法:
      资治通鉴第七十五卷(回目录)
      魏纪七 邵陵厉公中嘉平二年(丙寅、250)
      秋,吴主遂幽太子和。骠骑将军朱据谏曰:“太子,国之本根;加以雅性仁孝,天下归心。昔晋献用骊姬而申生不存,汉武信江充而戾太子冤死,臣窃惧太子不堪其忧,虽立思子之宫,无所复及矣!”吴主不听。据与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吴主登白爵观,见,甚恶之,敕据、晃等“无事匆匆!”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各上书切谏,据、晃亦固谏不已;吴主大怒,族诛正、象。牵据、晃入殿,据、晃犹口谏,叩头流血,辞气不挠;吴主杖之各一百,左迁据为新都郡丞,晃斥归田里,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遂废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赐鲁王霸死。杀杨竺,流其尸于江,又诛全寄、吴安、孙奇,皆以其党霸谮和故也。初,杨竺少获声名,而陆逊谓之终败,劝竺兄穆令与之别族。及竺败,穆以数谏戒竺得免死。朱据未至官,中书令孙弘以诏书追赐死


      3楼2015-02-04 12:59
      回复
        资治通鉴第八十三卷(回目录)
        永康元年(庚申,公元300年)
        西戎校尉司马阎缵舆棺诣阙上书,以为:“汉戾太子称兵拒命,言者犹曰罪当笞耳。今受罪之日,不敢失道,犹为轻于戾太子。宜重选师傅,先加严诲,若不悛改,弃之未晚也。”书奏,不省。缵,圃之孙也。


        4楼2015-02-04 12:59
        回复
          卷第二百一十 【唐纪二十六】
          谥故太子重俊曰节愍。太府少卿万年韦凑上书,以为:“赏罚所不加者,则考行立谥以褒贬之。故太子重俊,与李多祚等称兵入宫,中宗登玄武门以避之,太子据鞍督兵自若;及其徒倒戈,多祚等死,太子方逃窜。向使宿卫不守,其为祸也胡可忍言!明日,中宗雨泣,谓供奉官曰:‘几不与卿等相见。’其危如此,今圣朝礼葬,谥为节愍,臣窃惑之。夫臣子之礼,过庙必下,过位必趋。汉成帝之为太子,不敢绝驰道。而重俊称兵宫内,跨马御前,无礼甚矣。若以其诛武三思父子而嘉之,则兴兵以诛奸臣而尊君父可也;今欲自取之,是与三思竞为逆也,又足嘉乎!若以其欲废韦氏而嘉之,则韦氏于时逆状未彰,大义未绝,苟无中宗之命而废之,是胁父废母也,庸可乎!汉戾太子困于江充之谗,发忿杀充,虽兴兵交战,非围逼君父也;兵败而死,及其孙为天子,始得改葬,犹谥曰戾。况重俊可谥之曰节愍乎!臣恐后之乱臣贼子,得引以为比,开悖逆之原,非所以彰善瘅恶也,请改其谥。多祚等从重俊兴兵,不为无罪。陛下今宥之可也,名之为雪,亦所未安。”上甚然其言,而执政以为制


          5楼2015-02-04 12:59
          回复
            《清史稿.朱天保传》:“上复御门召问曰:“二阿哥因病拘禁,朕犹望其痊愈,故复释放,父子相见。教训不悛,始复拘禁。二阿哥以矾水作书与普奇,属其保举为大将军,并谓齐世、札拉克图皆当为将军。朕遣内侍往询,自承为亲笔。此事尔知之否?”朱都讷自称妄奏,应万死。上曰:“尔奏引戾太子为比。戾太子父子间隔,朕於二阿哥常遣内监往视,赐食赐物。今二阿哥颜貌丰满,其子七八人,朕常留养宫中,何得比戾太子?尔又称二阿哥为费扬古陷害。费扬古乃功臣,病笃时,朕亲临视,没后遣二阿哥往奠。尔何得妄言?尔希侥幸取大富贵,以朕有疾,必不亲讯。今尔始知当死乎?”辞连朱都讷婿常赉及金宝、齐世、萃泰等,并逮讯议罪。朱天保、戴保皆坐斩。朱都讷与常赉、金宝皆免死荷校,齐世拘禁,萃泰夺官。”


            7楼2015-02-04 13:00
            回复
              补充个汉书匈奴传:其明年,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今欲与汉闿大关,取汉女为妻,岁给遗我F93F酒万石,稷米五千斛,杂缯万匹,它如故约,则边不相盗矣。”汉遣使者报送其使,单于使左右难汉使者,曰:“汉,礼义国也。贰师道前太子发兵反,何也?”使者曰:“然。乃丞相私与太子争斗,太子发兵欲诛丞相,丞相诬之,故诛丞相。此子弄父兵,罪当笞,小过耳*。孰与冒顿单于身杀其父代立,常妻后母,禽兽行也!”单于留使者,三岁乃得还。


              9楼2015-02-04 1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