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吧 关注:154,315贴子:380,005

回复:我拜师学习中医的历程(针灸感悟不断更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真真是硬货了,给大家看一段我师父扎针灸的视频:
用西医的病名了:海默氏病,第二天病人反馈感觉非常好,头脑十分清楚。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MDAxNDkyNA==.html?sharefrom=iphone&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x


485楼2016-05-16 11:09
收起回复
    春夏相交 玫瑰糠疹多发
    除了防风通圣
    另有一方可试
    女性尤为有效
    银柴胡12克,五味子10克,防风12克,乌梅15克,黄芪15克,荆芥10克,白蒺藜15克,炙甘草5克。每天一剂,连服五天。


    486楼2016-05-16 11:36
    收起回复
      请说:你如果热爱中医,你为中医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怎么去做?
      中医现状处于困境,其实大家都知道,怨天尤人没有用,关键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一生去努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对于中医发展能做出贡献的人,希望大家多多交流交流,多多包涵,求同存异。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来自iPhone客户端508楼2016-06-07 23:01
      收起回复
        师父告诉我们,脉学跟一个师父学,每家的脉学不一样,一定把握住一家的脉学,否则会乱。(因为我师父的老师也比较多吧,经验之谈)
        应该先去感受正常的脉,开始可以天天早起起床摸媳妇的脉,那时候的脉相对最干净,而且摸一阵子会对妇女一个月的脉了如指掌,有非常大的帮助。知平脉方知病脉。
        我家脉学是四取,除了浮、中、沉,还有一取,推筋着骨,找最下面的。
        很多时候在最下面体现出病脉,这我就深有体会,比如肺癌病人,右寸最下面找到以后,多摸一会,会发现偶尔出来一个小侧枝的病脉,因为第一次摸出来我花了五分钟啊。但是以后很快就能找到。
        后来师父教育我,摸出了病脉,是因为病人的脉改变了么?不是!而是摸脉的人。这就又牵扯到如何与病人同气,然后去感受脉。
        还有很多吧,暂时讲这么多,因为没有系统总结,总是遇到实际病例,师父才讲,要真实去自己摸,自己感受,师父说我们学晚了,十年脉学有小成,如果是小孩子,手指敏感三年就有小成


        来自iPhone客户端510楼2016-06-08 11:38
        收起回复
          本人才学疏浅,才学得几年中医。
          中医的确很难学,理论艰涩难懂,名词太多,而且每个名词都有特指的定义,非常容易学偏差了。
          但是学来学去,发现能阐述最准确的理论,就是内经。比如自己学习中基的时候,自己记笔记,每每到总结一个章节的要点时,发现原来就是内经的一句话,非常之精炼。
          后来再到和师父实践的时候,常常在看完病人之后,师父蹦出一句内经的话,病机一目了然,才真正理解了那句内经的意思。
          而且随着不断实践,不断学习,发现内经的同一句话却有好几层意思,往往开始指明白最上层的意思,没有深入理解,原来还有第二层意思,甚至还有第三层意思等等,真是一辈子都学不完。
          中医是黑箱理论,如果只停在理论的上去学习,越走越歪,因为脱离了实践这个尺子,自己的思维会越走越像自己,而不是真理。只有实践再实践,并真正通过实践去思考,才会明白中医的真意。所以,中医无速成之法。穷极一生,在某些专科能有小成,算是努力并且运气不错的人了。
          当然,我是凡人,如果是神就不一样了


          525楼2016-06-19 22:28
          收起回复
            好多人批评草民先生不讲卫生,消毒不到位。
            其实给大家讲个道理,只要针灸的位置在经、在穴,即使消毒差一点也绝不会感染的。
            有谁听说过扎针灸感染的病人呢?没有!
            原因是因为,在经、在穴是人体机能非常旺盛的地方,病毒在这种地方无法生存的,很快会被人体的免疫杀死。
            这在西医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即使针进腹腔同样不会感染,因为有经络,不承认经络永远不会理解这个道理。
            有的时候,中医的问题越思考越有意思,越反映出中医理论的正确性。


            527楼2016-06-21 09:55
            收起回复
              近日流感流行,我师父拟一方可以防、治,老少咸宜……罗汉果15g百部12g荊芥12g防风12g紫菀15g玉竹9g桔梗9g陈皮12g佩兰9g牛蒡子12g甘草6g一人一天量,连服三天,味道尚可不必放糖,很适口几岁儿童酌减量。


              来自iPhone客户端609楼2016-11-17 09:23
              收起回复
                应大家的要求,我再把操手的方子发一下。
                这可是我师父亲手写的。。。


                675楼2017-04-10 17:17
                收起回复
                  你是鉴定师么


                  来自iPhone客户端678楼2017-04-10 21:00
                  收起回复
                    我把操手方转成文字的。
                    操手后洗手方:
                    赤芍15g,红花9g,威灵仙12g,鸡血藤12g,泽兰9g,沉香6g,茜草12g,蒌仁12g。
                    煎后熏洗


                    689楼2017-04-18 11:28
                    收起回复
                      看了草民老师的帖子,我想起师父给我们讲的故事。
                      前些日子,我见到我的师伯,听师父和师伯聊天说起来师爷教中医的故事。
                      我的师爷---凌振风凌老教我师父的时候,当时我师父才9岁,师门中一共9个徒弟,最大的徒弟70岁了。。。也就是因此,我师父岁数小可辈分挺大的。
                      我师爷是我师父姥爷的师兄,因为中医不自己教自己的孩子,估计是怕下不了狠手打,所以把我师父送到凌老哪里拜师学习。
                      我师父和师伯聊天说起小时候的事情,凌老家里中医书籍特别多,一个特别大的书架,每当说到中医典籍里面讲的话,凌老就会说出这是哪本书里面的,在哪个章节里面,徒弟们一翻书,从来没有错过。
                      徒弟们必须会背四大经典,师爷总是突然考你,说了上句对不下来下句,那就该挨打了,所以天天都和考试一样,师父交代完的事情和作业,哪有敢不做的。
                      说实话,我师父的阅读量我真比不了,很多说出来的方子、病例、理论,有些我书名都没听过,更别说看过了,我心里总对师父出现一个大写的“服”字。学中医真是要博采众方。
                      我就看到老一辈的中医老人家,从阅读、背诵上下的功夫非常大,常常自愧不如。


                      690楼2017-04-18 12:07
                      收起回复
                        6月21日夏至,老朋友们别忘记吃牛黄清心丸。



                        717楼2017-06-16 18:22
                        回复
                          常闻.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暮无大醉.一岁之忌暮须远内.终身之忌暮常护气.景岳云:能顺阴阳之性则能沉浮於生长之门矣.夏日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宣养心神.夜卧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恕.可清浊肇分.时天运气於外援水.地以形居中而净於水者也.此即太素.夫阴陽互根.夏至日起阴气生而陽气始衰.墅圈鹿角亦渐离之.故善播生者悟两极四仪且不愆.荣御周密.六淫自无入矣.遵履五常.顺祺怡命.祈寒热虚实之平和.何如籍:“牛黄淸心”领命.除暑湿之滞.恭取秋收精微之季愿聆众友之诺尔.


                          718楼2017-06-16 18:23
                          回复
                            我简单翻译一下[呲牙]
                            古代先贤常有这样的告诫:夜饱食眠,损一日之寿;夜醉卧,损一月之寿;阴阳之交损一岁之寿,养之不复;晚间睡眠时需闭口呼吸,守护住真气,若开口则失气,又导致邪从口入,伤及机体,亏损寿命。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也说过:“能掌握、顺应阴阳属性的、顺应生命的盛衰消长规律,才可以长寿”。
                            入夏以后,即农历四、五、六月,按照节气,正好是自立夏日始至立秋前一日止的三个月内,天与地之气互相交汇,各种生物都进入繁衍生息、开花坐果的状态,正是养精蓄锐、修养心神的最好时机。
                            这时候,晚上可以稍微晚睡,早上应该稍微早起;可以适当的晒晒太阳,而不要厌恶、躲避阳光;要使情志舒畅,避免郁结成怒,如此才能让清气与浊气,即天地阴阳二气得以化生。
                            夏日之时,来自自然界的阳气,即天气,会运化成可以滋养人体的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能量;而地气则按照形制居于中间的特点,使得五脏(心、肝、肺、脾、肾)得以贮精微、净虚实。这种天地之间的能量转换的规律,就是古人称为的最客观的太素。
                            阴(物质)阳(功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特别是从夏至这一天开始,作为物质基础的阴气开始逐渐占据身体机能主导地位,而作为秉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后天的呼吸之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阳气则逐渐显示出收敛的迹象。
                            从夏至开始,阳气始潜,作为自然界的警醒标志,梅花鹿的鹿角都开始变得松动,慢慢的要脱落了。
                            善于养生的人都能透彻的理解阴阳和方位的自然规律,而且可以自觉的顺应天时进行饮食作息等调整,从不擅自耽搁怠慢。
                            按照节气进行生活起居,才能让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外感病邪就没有侵扰身体的机会,使得人体可以按照木、火、土、金、水的生、克、乘、侮的基本规律有序运行;遵从这样的养生道理,会使得人生变得幸福而愉悦。也祝愿大家都能拥有这样和谐、平衡的健康身体和积极、平和的心态。
                            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服用牛黄清心丸是可以帮助达成这样的健康状态的,在夏至这天,早晚各服用一颗牛黄清心丸可以帮助清除由于署热、潮湿致滞留在身体里的邪气。 等到进入收获季节的秋天的时候,相信一定会听到朋友们由于按照上面这些要点进行身体调理而改善体质、变得更健康的好消息的。


                            719楼2017-06-16 18:23
                            回复
                              带状疱疹用针灸吧,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的。中医不好学,可以慢慢学么


                              来自iPhone客户端726楼2017-06-18 12: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