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吧 关注:154,291贴子:379,831

回复:我拜师学习中医的历程(针灸感悟不断更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讲个有趣的病例吧。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吃饭,他说认识一个针灸医生,很厉害,他亲眼看到有个人头上长出犄角,(其实是头上鼓出来两个大包,很像犄角)经过几次针灸犄角没有了。我和我师兄都在场,听完就傻了,这是什么病啊,太奇怪了。
后来,得空问了一下师父,头上长犄角是怎么回事?师父听完就笑了:那不是犄角,实际是骨质增生,治疗方法很简单,要用针扎到增生的基底部,破坏其组织,从而达到不在生长,并且自愈的目的,比较容易治疗的。但是其中治疗时一定注意,必须扎到基底部,起到阻断的目的,否则刺激了会越长越大的,要小心。我们听了恍然大悟。
好了,以后各位见到头上长犄角的至少有个治疗思路吧


208楼2015-07-07 11:45
收起回复
    继续讲个师父姥爷有趣的医案。
    有一天有个大姑娘家里人找到师父的姥爷,给大姑娘看病,这位大姑娘病挺奇怪的,就在后腰上长了巴掌大两块毛,毛很长,剃掉还长,而且找了不少大夫治疗也不行,去了西医也不行,别的地方也没有毛,大姑娘要嫁人啊,这病可给家里人着急坏了。到了师父姥爷这里,姥爷一看,长胡子都笑的颤了,对师父说:知道哪里的问题么?就一句话,腰为肾之腑。有寒啊,才长毛。用了暖肾的方子,很快就好了。
    所以啊,大家好好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在诊断一些病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找到病机了。
    把这个病例延伸一下,大家在按摩和针灸时候,如果看到尤其女孩子后腰有一层小寒毛,反而别的地方没有,要注意有没有寒症了。病位呢,大家就很清楚了,从而治疗有了方向。
    同理,很多人身上寒毛很多,一为有返祖现象,二为代谢有问题,三就要考虑是否有寒症的体质了(尤其在女孩子多见)。
    大家往往会想到肺主皮毛,但多毛却和肺关系不大。


    211楼2015-07-07 14:13
    收起回复
      汤剂是中医中重要一个治疗方式,我简单说说煎药的常识。
      煎药的几个注意事项:
      1.必须用砂锅或陶制容器,很多药物忌金属材质的锅,因为很多金属也是中药,所以不可用金属锅。如急救实在没有条件就用搪瓷容器,但注意搪瓷是否完整。
      2.如医生无要求特殊煎法,一般中药煎法:先冷水浸泡10分钟-20分钟,须煎药2次。第一次煎药,先用武火(也就是大火)煮到开锅,然后文火(小火)煎15分钟,把药水倒出来。第二次煎药,倒入冷水,武火煎到开锅,转文火煎10分钟,把药水倒出来,与第一煎的药水混合。混合后,分装2次服用。
      3.关于水量,要根据药物多少和药物吸收水分的情况进行调节,煎完后,一次服用30毫升比较合适。
      4.有时候有一些需要先煎的药物,须先煎特殊药物,同样用武火和文火转换方法煎,要根据药物控制时间(遵医嘱),然后再把其他药物同煎。
      5.有时候有些药物须后下,即在第一煎文火煎完前10分钟下锅同煎。一般这类药物有医嘱。


      279楼2015-08-13 14:02
      收起回复
        脉学这门学问很难,和师承有非常大的联系,不同的师承对脉的理解就是不同(当然大的方面差不多,但辩证就在细微间)。
        我师父跟从过几个医学大家,讲脉都不太一样的,后来总和我们说,学脉学一定只和一个师父学习,否则准乱,这是过来人的经验,希望大家借鉴。
        我和师父学脉时候,有一个例子给我印象非常深。我家看脉四取,浮取、中取、沉取、推筋着骨。师父讲脉时候总说,往往病就在推筋着骨中见。
        有一次有个肺癌的病人,师父看完脉后让我们看,我推筋着骨也没有感觉出师父讲的病脉,师父对我说多摸一会儿,别急。摸了很久我终于感觉出了病脉,而且以后只有遇到癌症之病人,我都能在脉中找到。
        给我教育意义最大的是师父一年后无意和我说的话,师父问我,开始你没有找到病脉,后来又找到病脉了,是病人的脉变化了么?一下子我豁然开朗,病人的脉没有变,变的是我,后来我对家传的气功天天都练,只有进入到那种状态,脉才一目了然。
        三部脉的确有迟数不同的,甚至一部脉中也有的,沉取和浮取很多次数都是不一样的。
        另,我家看脉还有个同气的秘诀,就是先把呼吸和病人调整到一样,但请慎用,因为同气后易把病气传到自身的。


        334楼2015-10-14 11:15
        收起回复
          所谓人之病,必有偏性,医家找到其偏以调阴阳,无论何种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如此,因此药物既是纠偏的,自身必有其偏性。既然如此,医生用错了如何?所以每个给人治病的医生,你手里面握的是刀,一刀下去是药到病除还是造成病人其他的伤害?临证不可不谨慎,用药不可不精准。
          每每看到火神派的言论,我总想看到如何使用的尺度,过度用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应该摆在前面说,病的预后发展规律和用药之后的发展规律没搞明白,那就是害人!要知道第一付药下去病人什么反应什么状态,病如何转换的,开多少付药病人什么样的变化心里要有数,我家先要求我们开一付,明白了开三付,再明白些是五付。


          369楼2015-11-24 10:32
          收起回复
            最近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我家师父关心诸位朋友健康,特意出方:
            雾霾清肺茶
            配方:罗汉果20克,乌梅15克,百合10克,广金钱草10克,罗布麻10克,白英6g、桑皮9g,煎水代茶饮,每天数次。
            功效:能及时清肺,润肺抗病毒,温中行气,肺养阴、化痰散结排邪。


            来自iPhone客户端376楼2015-12-01 14:41
            收起回复
              我家方子服后有些人会出现如下症状:1、流清鼻涕;2、小便多、清长;3、鼻腔感觉湿润;不必担心,是在排邪,继续服用会感觉呼吸顺畅,头清目明。
              12岁以下儿童减半,孕妇忌服。
              一日可煎药一付代茶饮。


              来自iPhone客户端394楼2015-12-19 20:43
              回复
                明天冬至了,早晚各一粒牛黄清心丸,保健一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397楼2015-12-21 09:16
                回复
                  【附子理中丸巧治夜半咳嗽】
                  说件好玩儿而又有意义的医案,发生在自己家里的。
                  最近我家在做自己家的方子,我常和我师父儿子一起出差办事,无意听了个医案。
                  我师父的儿子工作比较忙,连续几天一到夜里2-3点就咳嗽,睡不着了,很难受。和我师父一说,我师父让他吃附子理中丸,结果只吃了一丸,好了。
                  我和我师兄听完就傻了,反复想也想不明白啊,我又反复问了一下,想知道师父是如何诊断的,可师父儿子说就表述了一下半夜咳嗽,脉也没看,很快就和他说吃附子理中,还以为师父敷衍他呢,没想到吃一丸就好了。
                  我在单独表述一下:
                  男,32岁,症状:半夜2-3点咳嗽,无法入睡。
                  附子理中一丸症愈。
                  后来见到师父我们就问了,为何如此用药,先卖个官司吧,大家思考思考。


                  409楼2015-12-31 11:40
                  收起回复
                    春日外感,当用止嗽散,放心大胆用,安全而有实效。用原方即可。
                    【止嗽散】
                    立春之后,感冒者颇多,在感冒初起时,可服用止嗽散,三付药必好,屡试不爽。究其春季感冒之因:冬瘟未去,春节膏粱厚味,春日生发不够,故此外感。此时当用辛温解表,不可用银翘散等寒凉之剂,否则秋日必见发热咳嗽夹痰,慎之。
                    此方十分安全,老人儿童皆可放心服用。
                    【组方】
                    百部12克 荆芥9克 紫苑9克 白前9克 桔梗9克 陈皮12克 生草6克
                    【功用】
                    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
                    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此时多见舌质微红),脉浮缓。
                    【服法】
                    水煎日二服,三剂即可。孕妇忌,儿童减半。
                    【临证加减】
                    胃寒加豆蔻
                    消化不良可再加鸡内金
                    【方歌】
                    百草苑前 陈桔芥(臣接驾)
                    此方在春季使用多年,履用屡效,均为三剂解决外感。谁说中药慢,比哪个西药都快而且好用。


                    434楼2016-02-19 10:40
                    收起回复
                      好久没有更新,最近在忙很多事情,事业上的,家庭上,感觉很对不起大家。
                      这一段也一直在总结病历,虽然我跟了师父不少大病的病历,但还是不明白其中很多的道理,所以在给大家公布时,我尽量保持病历原有的东西,尽量少添加我自己的解释,以免误导大家。
                      但是也有好消息啊,很快会有个重量级的病历整理出来,共享给大家的。
                      是我们随师父在04年接诊一个病人,急性脊髓炎,301医院无法治疗了,胸椎七一下无任何直觉,属于瘫痪状态,经治疗4个月左右可以站立,现在已完全康复,治疗方法还是汤药、针灸、按摩,无任何西医药物介入。


                      438楼2016-03-09 14:14
                      收起回复
                        儿童弱视常用穴位:翳风、角孙、攒竹、鱼腰,要找专业人针灸,不可自己胡来。
                        这几个基本配穴应该能恢复到0.8左右,问题不大。


                        467楼2016-04-15 10:59
                        收起回复
                          中医是自己的理论,借鉴的是西医的一些检查手段,并非脱离了四诊而依靠机器。现代一些诊断在某些方面是有优势的,我写的比较客观的。没有宽广的胸怀,没有为我所用的精神,没有接纳其他医学的思维,才不是真正的中医!
                          真正好的中医,看西医的片子应该比西医看的好,看西医的血象治标,脑子里反映的是中医治疗的思维,要把西医的一些诊断指标和中医的思维联系到一起,也需要很多的实践,尤其单一血象治标常常有假,不可完全信赖,要看长期的指标,只能作为参考,不可作为唯一的诊断标准。


                          471楼2016-04-18 12:00
                          收起回复
                            四逆散功用:透邪理气,疏肝理气,以透为和。
                            所以在杂病中常做为基础方使用。
                            为外邪传经入里,和情志病关系不大。主要由于外邪引起气机之郁,而非内生。
                            看刘渡舟刘老30%-40%的方子里面都有四逆的底子,因为之法和。常加焦白术,一般柴胡不超过9克,一般6克,(9克以上则为透表之用)。
                            分析一下:
                            白芍:用肝本体之阴。柴胡:用肝胆之阳。此为一对。
                            枳实气机降而柴胡气机升。此为一对。
                            柴胡甘草互制,此为一对。
                            白芍入血分,柴胡入气分。此为一对。
                            白芍加甘草合阴。此为一对。
                            在药上在看?何为四逆?对儿药之逆啊。用药之经典,和法之经典。
                            本方诸药互为君使,随证而定。(用时,血分差就多点白芍,气分差就多点柴胡,需多降气就多点枳实,少降气还可换青皮等等,方子自然就活了。)
                            使用本方为新伤,宿病效果差。


                            474楼2016-04-19 15: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