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AKG K612 pro 致曾经的6系

AKG对保留耳机独特的型号一直没什么兴趣。曾经是旗舰系列的5系现在已经不再属于顶级产品,传奇的静电动圈混合单元耳机K340已经变成了某个不起眼的耳塞型号。AKG的产品线一直在不断的延伸着,也许在某个时候,再也不会有人想起曾经令人大开眼界的K1000,曾经让人爱恨交加的K701,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K612 pro 的出场是很尴尬的。在K701/702的成功发售之后,广大AKG粉丝都在翘首期盼一款可以与森海旗舰HD800一较高下的最终大耳,结果AKG方面不但没有发布任何关于新旗舰的消息,连K612/712 的发布都是在波澜不惊地走个过场后就草草地投入了市场。可以想象,在森海发布HD800,拜亚推出T1,连歌德都开始着手制作万元旗舰的时候,AKG推出一个连配色都没有多大变化的612 pro, 会引来多大的失望。(712好歹还加了个橙色涂装,改了下头梁,612 和601不仔细看根本就是一个型号,连可插拔线材都没有装备)
万幸的是,虽然出场略显尴尬,612的声音却没有让人失望。在前端素质不足的情况下,612的各个频段虽然没有张开,但也不算萎靡不振。相较之下,价格,定位都比较相似的K702在前端素质不足时实在是懒散得不像一只高素质的监听耳机。而在前端有所保证的前提下,612的声音是偏厚的,带着丝丝的温暖和AKG惯有的圆弧声场,颇有K501当年的风采。不过与501突出中频的调音方向不同,612作为一只专业定位的耳机,在各个频段都表现得比较稳健,既没有702过于华丽的高频,也没有550缺乏力度的低频。对于监听工作者来说,一只对前端适应性很强,三频分布均衡的耳机是无比难得的。
不过凡事总有利弊,612温暖宽松的声音非常温润,但是缺乏监听必须的高解析和小结像,在监听音源分布复杂的音轨时无法准确还原音轨的瑕疵。同时,均衡的三频分布意味着这只耳机既存在高低频段不同程度的削弱,也缺乏为音乐爱好者所钟爱的个性。鄙人也曾经在612 和702 之间纠结过一阵子,最后还是选择了解析更强,高频更有特点的702,不过这只是个人选择而已,各位自然见仁见智。
K612选择的是一种以均衡,耐听作为主要特点的调音。这只耳机也许不会让人豁然开朗,但一定可以用她温和的声音为您调和那静静流淌的时光。

AKG对保留耳机独特的型号一直没什么兴趣。曾经是旗舰系列的5系现在已经不再属于顶级产品,传奇的静电动圈混合单元耳机K340已经变成了某个不起眼的耳塞型号。AKG的产品线一直在不断的延伸着,也许在某个时候,再也不会有人想起曾经令人大开眼界的K1000,曾经让人爱恨交加的K701,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K612 pro 的出场是很尴尬的。在K701/702的成功发售之后,广大AKG粉丝都在翘首期盼一款可以与森海旗舰HD800一较高下的最终大耳,结果AKG方面不但没有发布任何关于新旗舰的消息,连K612/712 的发布都是在波澜不惊地走个过场后就草草地投入了市场。可以想象,在森海发布HD800,拜亚推出T1,连歌德都开始着手制作万元旗舰的时候,AKG推出一个连配色都没有多大变化的612 pro, 会引来多大的失望。(712好歹还加了个橙色涂装,改了下头梁,612 和601不仔细看根本就是一个型号,连可插拔线材都没有装备)
万幸的是,虽然出场略显尴尬,612的声音却没有让人失望。在前端素质不足的情况下,612的各个频段虽然没有张开,但也不算萎靡不振。相较之下,价格,定位都比较相似的K702在前端素质不足时实在是懒散得不像一只高素质的监听耳机。而在前端有所保证的前提下,612的声音是偏厚的,带着丝丝的温暖和AKG惯有的圆弧声场,颇有K501当年的风采。不过与501突出中频的调音方向不同,612作为一只专业定位的耳机,在各个频段都表现得比较稳健,既没有702过于华丽的高频,也没有550缺乏力度的低频。对于监听工作者来说,一只对前端适应性很强,三频分布均衡的耳机是无比难得的。
不过凡事总有利弊,612温暖宽松的声音非常温润,但是缺乏监听必须的高解析和小结像,在监听音源分布复杂的音轨时无法准确还原音轨的瑕疵。同时,均衡的三频分布意味着这只耳机既存在高低频段不同程度的削弱,也缺乏为音乐爱好者所钟爱的个性。鄙人也曾经在612 和702 之间纠结过一阵子,最后还是选择了解析更强,高频更有特点的702,不过这只是个人选择而已,各位自然见仁见智。
K612选择的是一种以均衡,耐听作为主要特点的调音。这只耳机也许不会让人豁然开朗,但一定可以用她温和的声音为您调和那静静流淌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