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拜亚动力DT1350 出鞘的鱼肠剑
无论表现得多么低调,作为动圈耳机的发明者,第一只HIFI耳机的制作者,唯一一个坚持本土手工制作的耳机厂商,拜亚动力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可靠,出色的。与AKG的几经辗转和森海的一味扩张不同,拜亚的发展之路一直是缓慢而坚定的。这种相对平静的发展轨迹使得拜亚的HIFI产品线一直冷冷清清,几十年来都在靠着不断完善成熟的型号在竞争激烈的HIFI耳机界立足。(这个现象其实不怎么奇怪,毕竟拜亚真正的重心一直是特殊用途的专业耳机,比如现场返送,混缩监听,航空通讯之类的)
面对这样一家慢节奏的耳机厂家,我们很难想象他会在几年之内突然爆发,发布全新的技术和耳机系列,不过拜亚确实这样做了。特斯拉技术,T1, T5p, T90, T70p, T50p, DT1350, T51p,令人应接不暇。在鄙人看来,这不仅是拜亚动力几十年技术的几点,也是高端耳机厂家在新世纪相互厮杀的号角(在森海发布HD800后,拜亚动力是第一个反应过来并推出万元旗舰的厂家。如果没有HD800和T1的双重压力,AKG可能就这么抱着7系沉沦下去了)
作为拜亚新系列中唯一一支专业定位的耳机,也是唯一一支延续了DT名号的耳机,DT1350在声音上展示了新技术所带来的变化。鄙人倾听过的拜亚监听耳机算是比较多的,也自以为对拜亚的声音比较熟悉,但这只1350的声音与鄙人熟悉的拜亚耳机都有着一定的区别。不少熟悉拜亚的吧友都知道拜亚耳机的中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凹陷,这种中频的凹陷造成了所谓“人声干瘪”的负面评价。而在1350上,中频的凹陷虽然依旧存在,但相对880/990显得不那么干涩。鄙人估计这和封闭式耳机的音频反射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为什么770pro的中频没有提高呢?这个鄙人也很困惑)。不论有意还是无意,1350的中频相对于其他型号,在厚度上有了微妙的提升。
特斯拉技术强调的就是换能的高效率,这在1350的低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来就强劲的单元加上封闭式的结构,让1350的低频如虎添翼,无论是弹性还是量感都十分出色,大有自家二哥T90的气势。可惜的是,T90是开放式结构,低频自然收放自如,1350的低频纵然出色,在小单元和封闭式结构的双重限制下难免显得过于厚重,不够自然。估计这种低频的反射叠加就是所谓“山洞音”的源头所在吧。
相比气势汹汹的低频,1350的高频还是比较冷静的,泛音控制得非常收敛,正是拜亚一贯清瘦的声音。不过还是受到封闭式结构的限制,1350的高频衰减显得不够自然,时常有戛然而止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影响听音体验,也让1350的声场听起来比较窄小。
不得不说,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1350是成功的,但在调音方面,1350只是一个开始。希望这个开始可以为拜亚在推出以特斯拉技术作为支持的专业监听耳机上积累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