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让我喘口气,觉得回忆好累= =。可能是因为我太老了,需要使劲回忆,但是我想真正的去帮到你们,所以我尽可能的详细具体。接下来再说一个让你们头疼的诗歌鉴赏。做这种题首先你要把所需要的知识点全部写下来,就是有一些表达伤感的关键词或者别的情绪的关键词,比如雁 西风 凉这些字眼都代表了什么意境和情怀,还有的题目会问到手法,手法就那么八九类,拟人,拟物,白描等等。这些死的硬知识点都准备好,写在改错本上,改错本其实称为积累本比较好,但是作用就是为了改正错误,提高正确率。这些做完了,我会把这一首不管是古诗还是宋词背过,背熟,把答案也背过,因为有些东西是互通的,很多时候觉得诗歌鉴赏太盲目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背多了自然就会写了。特别古怪和别扭的,我会写在改错本上,时时留意看一下,有些太过抽象的东西需要反复看。记性这种东西真的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和持续记忆养成的。如果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那就是重复的次数不够多。
阅读理解也是一个很大的得分板块。我们那个时候考试是两篇当中选择一篇,一篇是记叙文或者散文,另一篇就是应用文或者科技文。说到选择,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我不能说你每次一定要选哪一个,哪一个一定就会很好做。我的做法是两篇文章我都会粗粗读一下,问题大概看一下,花不了几分钟的,分出来难易更能节省接下去的时间。第一眼就让你心动的或者感兴趣的你觉得是好文章的,ok,就是它。第一步一定要标清楚每个自然段,虽然有点幼稚,但是避免因为紧张出现低级错误,每一段还是要标注清楚序列号。然后看问题,问题问到哪一个自然段就跑去细细的读,不要全篇平均力气,要分清问题才是重点。不过也不能以偏概全,全篇还是要通读有些问题的很多点不只在一个自然段。一般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很关键,觉得有用的信息要随手画下来,这么说你觉得拜托时间都浪费了,养成习惯之后这些就是自然的不能再自然的事情了。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点,写序列号,让你自己和看题目的老师头脑清晰,重点突出。而且一般是一点占2分,如果一个题目4分,那么很有可能你最少要答两点比较合理。8分的题目就要总结4点以上。在对完答案或者知道对错的情况下,再细细的读一下原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回归题目,如果是知识点的问题,那就继续写在改错本上背,然后我还会把问得很好的题目都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