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的“面对面”栏目对茅进行采访时茅说了这样一些话,我个人认为说得太绝对了。谈话是从茅威涛主演的新编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始的,茅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最适合越剧的,也就是最适合茅威涛的。”在谈到茅参拍电视剧《笑傲江湖》并饰演东方不败时,茅说是想通过拍电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进而又说:“茅威涛的影响力提高了不就等于提高了越剧的影响力吗?”在后面的谈话中主持人还谈到了一种现像就是有些人见不得茅威涛做好,茅回应:茅威涛做好了就等于越剧做好了。从以上茅威涛的言谈中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等式:越剧=茅威涛。不可否认,茅威涛的确是越剧界最出色的人物之一,她领导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剧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在越剧界还是有许多人在为之奋斗,并做出了贡献的。我生长在北方,不知道南方诸城对于越剧团是否有地方保护倾向。做为一个北方越迷我是既称赞茅威涛也喜欢吴凤花、何英等优秀越剧演员的。因此,我认为茅威涛与越剧之间是不能画这样绝对的一个等号的。以其一人之力如何能撑起若大一片天空?
浙江省对文化还是很支持的。茅威涛同领导的两次握手,就拿了一个多亿的资金,但是这一个多亿,只出了一个《孔乙己》 。
随着新版梁祝的上演,“茅派”之说也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不可否认,茅氏的表演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其扮相英俊,气度非凡,其表演潇洒飘逸,含蓄深入,溶内心体验与程式化体现为一体,使之角色的创造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她饰演的唐伯虎、陆游、范容、孔乙己等人物都已深入人心。但与其它优秀的越剧演员相比,茅的唱腔虽有自己的特色但听起来总是不那么舒服,有时还暴露出严重的错误,这不知道与茅学戏较晚有没有关系。比如《陆游与唐婉》这台戏,在越剧百年的汇报演出上的“小红楼”一场,当茅唱到“耐心等待融冰雪”一句时居然唱破了,听起来十分刺耳。与茅威涛在表演上的功夫相比,她的唱似乎略逊了些。因此我认为,如果一定要提“茅派”的话,那么现阶段的“茅派”应该还在酝酿阶段,还是很不成熟的。而且在新的时期,流派的界定应该有更广阔的含义,正如茅威涛所言,流派不仅仅指声腔,还应该包括表演、理念等因素。这个观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只是既然是戏曲流派那么唱腔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新时期的流派可以加入其它因素,但唱的因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