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徐悲鸿的一生》——廖静文著

这本书如果放到现在,我绝对是不看的,原因有二:1.传记类书我是越来越不喜欢看了;2.
对美术的认知基本为零,既不懂又不感兴趣。所以,有关画家的传记,也就是以前我十分博
爱不加选择地通吃的时候看得进去!
这本书还挺长的,不过我记得我那时看得格外仔细,看完以后长吁短叹的!想的最多的是徐
悲鸿跟蒋碧薇俩人。他们于蒋家初相识,然后私奔去海外留学,浪漫的很,不过日子过得很
清苦呀!徐悲鸿要作画,盘缠紧俏,为了省钱他早上吃拿糯米做的糍粑团(没记错的话),
这种东西管饱,也不容易饿。那段时候的蒋碧薇,在廖静文的笔下是爱慕虚荣的,刁蛮任性
的,不体谅徐悲鸿的。蒋碧薇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后来随着徐悲鸿名气日盛,两人的生
活渐渐好转,不过后来出现了孙多慈,出现了廖静文,出现了张道藩……徐悲鸿跟蒋碧薇最
终分道扬镳。能共苦不能同甘,多奇特!也可能很正常。人的观点真的是会变的。小时候,
觉得廖静文善解人意,知书达理……用一切美好的词赞美她都不为过,她跟徐悲鸿的爱情真
美好云云……若干年后再回想,我只觉得徐悲鸿跟蒋碧薇两人初相识,似乎在现在的我看来
更美好。不过,无意义,他们的结局并不美好。那么多的三角关系跟人物,我已经彻底混乱
了,没有是非观念了!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名媛淑女,反正我知道的,没有男女关系不那
么混乱纠结的,每个人似乎都是多情种子。
说是徐悲鸿的传记,我忘记了大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到现在为止,只深深记得那两个情
节:徐蒋初会,以及管饱的糍粑饭团。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东西很香,想尝尝,然而很多年以
后,我还是不知道糍粑饭团是什么味道……
——《徐悲鸿的一生》完


这本书如果放到现在,我绝对是不看的,原因有二:1.传记类书我是越来越不喜欢看了;2.
对美术的认知基本为零,既不懂又不感兴趣。所以,有关画家的传记,也就是以前我十分博
爱不加选择地通吃的时候看得进去!
这本书还挺长的,不过我记得我那时看得格外仔细,看完以后长吁短叹的!想的最多的是徐
悲鸿跟蒋碧薇俩人。他们于蒋家初相识,然后私奔去海外留学,浪漫的很,不过日子过得很
清苦呀!徐悲鸿要作画,盘缠紧俏,为了省钱他早上吃拿糯米做的糍粑团(没记错的话),
这种东西管饱,也不容易饿。那段时候的蒋碧薇,在廖静文的笔下是爱慕虚荣的,刁蛮任性
的,不体谅徐悲鸿的。蒋碧薇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后来随着徐悲鸿名气日盛,两人的生
活渐渐好转,不过后来出现了孙多慈,出现了廖静文,出现了张道藩……徐悲鸿跟蒋碧薇最
终分道扬镳。能共苦不能同甘,多奇特!也可能很正常。人的观点真的是会变的。小时候,
觉得廖静文善解人意,知书达理……用一切美好的词赞美她都不为过,她跟徐悲鸿的爱情真
美好云云……若干年后再回想,我只觉得徐悲鸿跟蒋碧薇两人初相识,似乎在现在的我看来
更美好。不过,无意义,他们的结局并不美好。那么多的三角关系跟人物,我已经彻底混乱
了,没有是非观念了!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名媛淑女,反正我知道的,没有男女关系不那
么混乱纠结的,每个人似乎都是多情种子。
说是徐悲鸿的传记,我忘记了大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到现在为止,只深深记得那两个情
节:徐蒋初会,以及管饱的糍粑饭团。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东西很香,想尝尝,然而很多年以
后,我还是不知道糍粑饭团是什么味道……
——《徐悲鸿的一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