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538贴子:6,156,331

点滴的记录,那些年我读过的书(文学类居多+不定时更新+读后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久很久没有在贴吧发表过只言片语了,长久以来,我只是把所有的思想隐藏在心里。现在既然能有志同
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讨论书籍,那我觉得,不妨把自己这些年读过的书,读书后的感悟与大伙分享一下,彼此
交流,共同进步~


这两本是我最近读的书。一般我是一本书紧着看的,两次同时进行还是头一次。越来越任性了,对此我也
很是无奈~!主要原因是这两本书都已经读过了,这次是重温。前者大二的时候看过一遍,浅读,只是知道了
个大概的故事情节,但是对于这样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奇葩来说,这样的程度怎么能行啊~!况且我又是中国古
典文学的忠实拥趸啊~
后者读的就比较早了,小学的时候已经看完了四部中篇故事,短片则是在以后断断续续看的,但是还没有
看完。现在过了好多年,觉得读一读原版,会更有感觉,而且可以提高英文阅读~
简单的介绍过后,下面开始更新~


IP属地:宁夏1楼2015-01-29 14:57回复
    这个排版的问题怎么搞的~~~明明弄好了,发出来就成了酱紫……,算了,以后我注意!


    IP属地:宁夏3楼2015-01-29 15:00
    收起回复

      这个帅大叔就是作者肖洛霍夫,正是凭借这部《静静的顿河》,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说句心里话,诺贝
      尔文学奖的名头很大,但是我对几乎所有获奖的作品和作家都不怎么待见。学校的图书馆真是各种跟风啊~~~
      爱丽丝门罗和莫言获奖了,整批的全套的他们的作品上架了~~~前不久多丽丝莱辛去世了,又是整批全套的她
      的作品上架了~!不过我倒是不怎么看这些书,哪怕它们锃光瓦亮崭新崭新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们都
      不是我的菜!正所谓,各花入各眼。
      不过,正是这本顿河,以后我就可以自豪地向小伙伴们宣(zhuang)称(bi):我读过的获得诺奖的作品是:
      某某~哈哈~玩笑~
      言归正传,这本书,我觉得能读下去的女生应该不是特别多。因为书里面,真是大段大段的战争场景的描写。
      除此之外,还有同样大段大段的环境描写。真的,要看下去,没有耐心是不行的!当初我看到书里面那么多的
      战争、风景的描写时,我真是把作者崇拜的不行。一个人,究竟是有怎样的花样百出的笔杆子,能把景色描写
      的那样多,还完全不重样。广袤的顿河草原,边上就是那亘古不息地流淌着的,静静的顿河,春天的生机盎
      然,夏季的火热狂放,秋天的静默不语,冬天的苍凉壮美。还有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那些哥萨克汉子和他
      们的女人,那些爱嘀嘀咕咕的老头子们和爱嚼舌根的婆娘们……那些闲时耕作战时参战的,如同哥萨克骑兵的
      老伙计一样的马儿们,还有那些草原上的各种动物……
      我这样理解,一个人,笔下写出来的字,就是自己心里感情的表露。心里对一片土地怀有怎样的感情,对那里
      的人有怎样的感情,都是可以把这种感情融汇到文字里的。肖洛霍夫在顿河生活过,他自己也是哥萨克,所以
      他有着那样的生活体验。作家能写的最好的,往往是自己的故土乡情,就像关中的贾平凹陈忠实,山东的莫
      言,东北的萧红,上海的张爱玲。
      除了这种发自心底的真实情感外,作家本身坚实的文字功底,就使得这种感情锦上添花,得以表现。


      IP属地:宁夏5楼2015-01-29 15:52
      收起回复
        附上两张顿河的美景,这样的美景,光是在图片上看,就已经很醉人了~~~要是到实景去,
        会怎么样呢~~~我也不知道!我生平一大愿望就是,有机会去书中描绘的地方。所以,希
        望以后自己有机会去顿河边转转~!


        IP属地:宁夏6楼2015-01-29 16:00
        收起回复
          今天先更到这里。因为这部作品块头太大,所以会占据比较大篇幅的内容。欢迎有热爱文学或者看过同一本书的书友们一起来讨论,而不是我一个人自说自话~~~这个帖子会长期更新下去,不会弃坑~!


          IP属地:宁夏8楼2015-01-29 17:12
          收起回复
            今天要说的,是作品的语言风格。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金人翻译的版本。不得
            不说,书中的语言实在是精彩,景色的描写,比如顿河草原四季的风景变化,战争场景
            的描写,人物形象语言的描写,都让我觉得身临其境,惟妙惟肖。这其中作者文字功底
            坚实自然不必说,但是金人的翻译也实在是锦上添花啊~~~
            有一段佳句,我印象尤为深刻。
            “火车头在铁轨上警惕、清醒地吼叫着,喷着气……
            兵车……兵车……兵车……数不清的兵车!
            骚动起来的俄罗斯,顺着国家的交通命脉,顺着铁路,把裹在灰色军大衣里的鲜血,
            送往西方国境。”
            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就是俄罗斯的血脉,而数以万计的哥萨克战士们,就是这血脉
            里涌动着的新鲜血液,被运往帝国的各方。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并且读起来,很是磅礴
            大气。
            另一段,这是语言描写,葛里高利对哥萨克军官的评论:
            ”都骂老爷不好,那么奴才变的地主还要坏一百倍!旧军官们,那是坏的不用说啦,
            可是小兵一旦当上了军官,你就干脆躺下等死好啦!他能坏到头儿!这号军官受的教育
            跟普通哥萨克一样只会攥牛尾巴,可是你等着瞧吧,他一旦爬上台,一旦手里有了权,
            就晕糊啦,只要能保住自己官,就是剥别人身上的皮也下的了手。“
            前面说过,葛里高利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哥萨克,他所说的话,就必须符合人物的身
            份。这段话呢,语言很直白平实,一看就是何种人说的话。就像林妹妹有林妹妹的语言
            风格,刘姥姥有刘姥姥的语言风格。而葛里高利的话,话糙理不糙。是有这么一类人,
            他们出身底层,也许他们还曾经遭过欺压。但是一旦他们翻过身来,有了权力,这些人,
            往往会更加变本加厉的欺压那些同样出身底层的人。这种人,对照现实,对照一些特别
            突出的行业,不知诸位是否有此感?


            IP属地:宁夏15楼2015-01-30 11:25
            收起回复
              二、《聊斋志异》——蒲松龄著

              《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双壁,一个是文言短篇的集大成之作,
              一个是白话长篇的巅峰之作。一般说起短篇小说三大家,大家都想起的是法国的莫泊桑,
              俄国的契诃夫以及美国的欧亨利,但我觉得这个排位并不合理!完全是照着西方的思维
              进行的!我大天朝的蒲松龄老先生,完全有资格列位为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家!
              照片的这本聊斋志异,仍然不是我的!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一个爱蹭书的孩子……
              是我跟这套书的渊源,可有超过十个年头了!它是我三大家的藏书,我每次去他家,总要
              翻看这本《聊斋志异》。这套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白对照一共有四册,我小时候看的
              时候是看白话文翻译的,文言文我也看不懂~~~越往后就越喜欢看白话文了,这时候自己懂
              了文言文了,再结合注释,读起来相当有意思~
              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时候自己可能只有10岁左右,晚上住在三大家,翻了一篇《尸变》,那
              真是我读过的最恐怖的故事了好吗!!!吓得我一个晚上都没睡着……真的是被窝裹得严严
              实实的,眼睛就没合过。脑海里各种脑补的镜头画面……小孩子嘛你们都懂得……小时候都
              跟弟弟哥哥神马的一起玩一起睡~那晚上我跟堂哥睡,就是这样我还是被吓了个半死!!!
              所以奉劝胆子不大的亲们,千万不要猎奇看恐怖片恐怖小说,吓人效果真是杠杠滴~~~对,
              我那时候就是抽风了,想看鬼故事……
              其实聊斋里面特别恐怖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神鬼狐妖的故事,而且这些神鬼狐妖
              的故事里大多还是有温情脉脉的成分存在的~~~我觉得,聊斋里面真正有嚼劲的,是蒲松龄
              笔下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这些仙子啊狐妖啊鬼怪啊,有时候看着可真是可爱的紧呢~~~
              对了,跟大家推荐一下《百家讲坛》里马瑞芳教授讲评聊斋系列以及1987版的电视连续剧《
              聊斋志异》,我可是很喜欢~~~逢播必看!偶尔还会主动重温~


              IP属地:宁夏18楼2015-01-30 13:16
              收起回复
                三、《灿烂千阳》——(美国)卡勒德 胡塞尼著

                这本畅销书,在贴吧的推广度似乎低于作者的另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或许是先入为
                主的缘故,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更甚于风筝。不同于风筝里作者描写的两个小男孩跨越
                二十多年的情谊纠葛,《灿烂千阳》写得则是阿富汗女性的辛酸、隐忍以及在动荡的国度
                里飘零的命运。
                小说围绕着两个阿富汗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展开。玛丽雅姆是私生女,幼时的她曾经那样
                渴望父爱,但是当自己千里迢迢赶往父亲豪华的宅邸,希冀享受父亲的爱时,迎接她的却
                是冰冷的紧闭的大门和父亲的绝情。而母亲的自杀让她唯一的依靠也没有了。为了摆脱自
                己的责任,父亲把年仅15岁的玛丽雅姆嫁给了喀布尔的中年鞋匠拉希德,从此以后这个可
                怜的女孩就生活在暴戾的丈夫的阴影下。
                而少女莱拉,她出生在喀布尔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莱拉从小就
                接受了教育,并且父亲的言传身教也使得这个女孩拥有了知识和独立的思想。不同于玛丽
                雅姆,她拥有相对殷实的家庭环境,有完整的父母的爱,有青梅竹马的恋人塔里克,还有
                亲密的朋友。她比玛丽雅姆幸运多了。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剥夺了她的一切,父母丧身
                于炸弹袭击,塔里克远走他乡,莱拉自己也身受重伤,被拉希德所救,后来因不得已的苦
                衷被迫嫁给拉希德。
                玛丽雅姆和莱拉,一个生于赫拉特,一个生于喀布尔,一个是私生女,一个是幸福的孩子,
                却因为一个不入流不堪入目的中年鞋匠,命运被联结在一起。


                IP属地:宁夏27楼2015-01-31 13:57
                收起回复
                  七、《白夜行》——(日)东野圭吾

                  相信很多吧友都看过这本书,这是一本在书吧存在感挺高的书。我却一直考虑要不要说它。
                  因为看完这本书,我对它:喜欢不起来!我看书比较挑剔,一般专找自己喜欢的书看,所
                  以要是有人问我看过的不喜欢的书是什么,我还真答不上来,因为不喜欢的书我不看!但
                  是万一看走眼了呢,就算不喜欢我也会硬着头皮看下去。
                  这本《白夜行》非常例外,因为我看它的时候很喜欢,但是看完之后……就扔到脑后了!这
                  是14年元旦我在学校百无聊赖时,为了打发时间去图书馆借的,然后新年独自窝在宿舍里,
                  用了三天的时间看完的!这种推理小说有一个特点就是,读的让人欲罢不能,一旦拿起来完
                  全就放不下了。而且东野圭吾确实有一套,书里面的男女主人公在明线上完全没有任何交集,
                  暗线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读的够细心的话,还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我第一
                  次发现他们的联系,是雪穗给亮司缝的荷包,还小高兴了一把~其实后面越来越多的线索证
                  实,这不过是作者刻意给我们设置的小把戏而已……
                  一般小说的主人公呢,都是很惹人喜爱的,而这本书的男女主角,我很讨厌!不管被别人说
                  的有多么悲情,我就是喜欢不起来。你自己的不幸,不是你带给别人不幸的理由。我对书的
                  不待见,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主人公的不待见。这本书呢,看的人很压抑,但确实是消
                  遣的好书。所以,实在闲得无聊的话,读读日本作家的推理书还是有作用的!
                  ——《白夜行》完


                  IP属地:宁夏35楼2015-02-09 21:53
                  收起回复
                    八、《福尔摩斯探案集》——(英国)柯南道尔著

                    对于推理小说,我还是很感兴趣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这部福尔摩斯探案集!小学的时候
                    借来同学的书,记得非常清楚,那本书里收录了柯南道尔的四篇中篇故事,而短篇故事,
                    我是在以后在学校图书馆陆陆续续看的。没有看全,因为是以前是连载的小说,只要看了
                    最后的故事,就意味着一切都要结束了……所以我就留着,留着……
                    可能人对于首次的相见总是记得格外牢。就像我看的第一部中篇《血字的研究》和第一部
                    短篇《波西米亚丑闻》一样,格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血字的研究》是大侦探福尔摩
                    斯的第一次出场,但是我记住了什么!我记住了约翰逊霍普的千里追仇!这个执著勇敢值
                    得依赖的猎人,跨越了美洲,跨越了欧洲,紧跟着仇雠的步伐,像鹰一样紧盯着那些可怜
                    的魔鬼。可惊可叹!我第一次了解了摩门教这个教派,知道了一个叫盐湖城的城市,一个
                    叫杨百翰的人,带领着众多的教徒们,穿越北美荒无人烟的盐碱地,建造了这座城市。他
                    们救了一对濒临死亡的“上帝的弃儿”,也把他们推入了深渊。
                    而《波西米亚丑闻》呢,出现了一个智商可与福尔摩斯匹敌的对手,还是一向让大侦探嗤
                    之以鼻的女人,艾仁娜 阿德勒。这是福尔摩斯唯一尊重并敬佩的女人。这次福尔摩斯虽然
                    完成了雇主交代的任务,但他还是输在了一个女人的手上。因为他一切的行动,都被对方
                    洞察!然而这世上能有这样一个跟自己实力相当,并且有如此魅力的女人,对于孤独求败
                    的探案高手福尔摩斯来说,输绝不意味着耻辱,而是心服。
                    里面最恐怖的故事呢,我认为当属《斑点带子案》,故事本身并不恐怖,但是作者营造的
                    氛围,英格兰宁静的乡下,空旷的庄园,年久昏暗的房屋,尤其在漆黑夜晚的凄风苦雨里,
                    脾气怪异的继父……一个单身女子独自应对这些恐怖的环境,还有随时潜伏四周的杀机,
                    着实看得人心里瘆的慌。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风情,多雨而阴霾的伦敦,宁静萧索的乡村,是整部故事集所强调的
                    时代背景和环境特点。如果你仔细一看,会发现好多篇幅里都有“这是一个某月里阴雨连绵
                    的天气”的开场白。我很喜欢这种环境和氛围的描写,带入感特别强。侦探小说,故事性必
                    须要强,但是场景的烘托,人物的塑造也必不可少。还有,福尔摩斯故事中各色各异的警
                    察也是亮点!
                    有朝一日,会去英国,去贝克街,去英格兰诗画般的乡村,去苏格兰料峭的海边,去我少
                    年时代,跟随着书中走过的地方。
                    ——《福尔摩斯探案集》完



                    IP属地:宁夏41楼2015-02-28 11:11
                    收起回复
                      特别篇:致奥斯汀
                      一个有追求的而不甘于闲话别人家长里短的女性,应该至少读一本简 奥斯汀的作
                      品。尽管这位伟大的作家一生未嫁,但她对于女性、对生活、对婚姻家庭的洞悉,在
                      她生活的时代是超前而独特的,即使是两百多年后的现在,也仍然对憧憬爱情的姑娘
                      们有所启迪和忠告。
                      我到目前为止,只读了那鼎鼎大名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很少一部分的《曼斯菲
                      尔德庄园》,不敢奢谈自己对奥斯汀以及她的内心世界有多了解,但我至少可以感觉
                      到一点,她在通过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告诉我们,人的爱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质量,
                      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练的,就像伊丽莎白对达西,就像范妮对爱德蒙,还有那个一向
                      自以为很懂爱情的爱玛,难道不是在最后,在于奈特利相处许久以后,才发觉了自己
                      真实的内心吗?
                      速食一般的情感,饱的快,饿的也快;靠激情维持的情感,热的快,冷的也快。
                      好啦,我发出这么多有关爱情的感慨,不是我出了什么状况,皆因晚上看了安妮
                      海瑟薇的《成为简奥斯汀》。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去英国的某个市外小镇,可以
                      是汉普郡,因为我想去拜访那位,曾经让我如此痴迷她书中世界的那位,奥斯汀小姐。



                      IP属地:宁夏48楼2015-03-10 05:25
                      收起回复
                        十、《今古奇观》——抱瓮老人编

                        对于喜爱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读者来说,冯梦龙和凌濛初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市民
                        阶层的兴起,激发了通俗文学的繁荣。三言二拍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而这部
                        《今古奇观》,是明代抱瓮老人选编了三言二拍中的一些篇目结合而成。喜欢紧凑阅
                        读体验的人可以选这本书~
                        书里面描述的是一些传奇故事,世间百态,不同的篇目,会有不一样的主人公,不一样
                        的人情。比如知名度比较高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蒋兴哥重会珍
                        珠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等。
                        杜十娘是高中语文课本的节选篇目,那时候上课的时候,感叹杜十娘的刚烈,李甲的无
                        耻。已经抱着两座金山,还不知足,最后人财两空。后来看卖油郎,就想着杜十娘和莘
                        瑶琴都是一样的命运,怎么结局是如此不同。后来慢慢想明白了,杜十娘虽然有着侠一
                        样的豪气跟果决,但她看男人的眼光实在不怎么样。李甲出身仕宦之家,长得又一表人
                        才,立马虏获了青楼花魁的芳心。相处过程中,李甲已经有些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的苗
                        头,无奈杜十娘全然看不见。最后反被人欺,落得个心死投江的凄凉下场。
                        莘瑶琴也是青楼花魁,但她看人,可不以身份金钱衡量。秦重只是无权无才的卖油郎,
                        但是他知冷知热,懂得关心体贴别人。照顾醉酒的瑶琴,花费重金只坦然安卧,帮受到
                        恶霸欺凌的瑶琴,这一切,比那个绣花枕头废物一个的李甲强多了。而看中李甲的瑶琴,
                        脱籍从良,和秦重生活美满。
                        在那样的时代,女人完全就是靠男人活着,且不论一般人的媒妁之言的婚姻,深处青楼
                        的女子,本来就身世多舛,很多人都指望着遇到拯救自己于苦海的人,只是一旦所托非
                        人,那无非是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
                        姑娘们,看清楚了,找对象,就要找秦重蒋兴哥这样的人!……
                        ——《今古奇观》完



                        IP属地:宁夏50楼2015-03-10 13:20
                        收起回复
                          十一、《哈利波特系列》——(英国)J K 罗琳著

                          正考虑下一部要说哪本书,看到有吧友讨论哈利 波特,那好波特你就现身吧!
                          入HP的大坑有十多年了。小学的时候,表弟买了三本,分别是魔法石、密室和阿兹卡
                          班的囚徒,那时候我俩经常厮混在一起,各种书也是彼此分享,HP这种正当其时的畅
                          销书,自然是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了。后来火焰杯、凤凰社和混血王子陆续出版了,就自
                          己买了,因为表弟没有买后面的……这书真是很贵。十年前的光景,一本就将近60块钱,
                          即便这样也要买回来,现在想来,真是深深折服于自己为书而不惜钱财的精神……当然
                          不惜的不是自己的钱……
                          6本书大概的情节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就不介绍里面的内容了。反正很喜欢哈利,罗恩
                          和赫敏这三人组,能在学校里有这样铁打的哥们,身世不幸的哈利也算是能得到很大的
                          安慰了。当然像纳威啊,疯姑娘啊,还有罗恩那一大帮子兄弟姐妹啊……都算是不错的
                          朋友。还有卢平、小天狼星、麦格教授、邓布利多、海格这些人,都对哈利的成长起了
                          不小的帮助作用,这一群人,是誓死抗击伏地魔的主力。像马尔福这些人我就不说了,
                          欺负过哈利的人我都不想多说。没办法,小孩子时的我,三观就是这么正义,当然
                          现在也很正义……
                          看书的时候,到了半夜还不停下,看到哈利开学前夕逃离姨妈家,好像是踩到了达利头
                          的那一幕,把我俩乐的不行,那段描写的实在是太有喜感了。还要惊叹一下作者罗琳的
                          想象,因为我很羡慕哈利有火弩箭、隐形衣还有那张功能比GPS还要牛的活点地图……
                          很多人到最后都对斯内普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转变,我那时候恨斯内普真是恨得不行,
                          他老是跟哈利作对,而且整天扳着一张脸,要么就是对着哈利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
                          没想到他是罗琳埋下的一个很大的伏笔。我暂时对他还没有发生改观,依然停留在混血
                          王子里邓布利多死后所有的疑点都指向他的记忆。因为我还没有看死亡圣器……
                          最后一部,又想有所保留。一看,就意味着终结。不过最近我也想开了~凡是总有个结束,
                          你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十八岁。所以我打算买来死亡圣器,给这延续了十年的魔法旅程画个
                          句号。
                          总有结束的时候。
                          ——《哈利波特系列》完



                          IP属地:宁夏60楼2015-03-12 12:34
                          收起回复
                            十二、《牌戏人生》——傅惟慈著

                            傅惟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主要翻译德语和英语文学,例如毛姆的《月亮和
                            六便士》,亨利希·曼的《臣仆》等等。很遗憾,傅老翻译的作品我一部都没看过,主要
                            因为我对现当代文学兴趣不大,畅销书我还能看的进去,但是一些外国的现当代文学我
                            觉得非常晦涩难懂。但是这本文集,非常值得年轻人读一读。
                            这部《牌戏人生》是傅老的文集,里面包含有一些回忆自己求学生涯、翻译事业、老年
                            出外远行、跟作者进行文学讨论的内容,非常有教引意义。比如作者回忆自己前半生求
                            学之路。1943年前后的中国,正遭受着日寇铁蹄的欺凌,那时只有二十岁的傅老离开北
                            平,南下川贵一带求学。这在今天看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们都是在学校里安安生生
                            平平淡淡读书,他居然要跋涉几千里去他乡求学!当然这是时代不同造就的。
                            傅老先生写的一个情节很触动我:由于盘缠紧俏,他只能步行到学校,于是他轻装上路,
                            在和煦的日子里,穿过一片片莽林前行。我觉得这样行路真是太有意境太美好了,但是
                            对于那时候的小傅,国家战乱频仍,自己流浪他乡,又是在饥肠辘辘、疲累难耐的状态
                            中前行,恐怕也无心欣赏什么美景吧。
                            而文集中同名散文《牌戏人生》非常值得一读。上天发给每个人不同的牌,到手的牌是好
                            是坏我们并不能选择,但是如何打出自己的牌,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决定。你会自怨自艾自
                            己拿的一手烂牌,然后自暴自弃,或者把天赐的一手好牌打得人神共愤,还是,完全有另
                            一种不同的人生?
                            怎样的人生?请参见傅惟慈先生。
                            —— 《牌戏人生》完



                            IP属地:宁夏61楼2015-03-14 10:42
                            收起回复
                              今天逛书店,挤在一堆小学生中学生中间找到了这最后一本哈7……好了,整个系列完全了。07年首版的书我现在才买,也是够迟的。在书店还发现了14年首版的纪念版哈利波特系列,本来想买来看看,基友说还是老版的看着更有感觉。那就老版好了。我觉得老版是属于80,90后的,新版是给00后看的……每一代都有自己不同的记忆,我还是不要装嫩了。。。



                              IP属地:宁夏63楼2015-03-14 15: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