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广杀醉尉
敢笑TV不CC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口讷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身阔狭以饮。”读了让人酸楚,这位战场上反应灵敏、英勇善战的李将军,笨嘴拙舌,老实得像一位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不会虐待士兵,不会克扣军晌,家无余财,只能等待着皇帝的赏赐。打仗时不会耍滑头,业余时不会拉关系,闲居时做游戏,也还是画军阵,射箭。 】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2015-2-4 16:45回复
【李广的报复(指斩杀曾侮辱他的灞陵尉)不是个性偏狭的产物,而是风气使然。在战国以来的社会道德中,不论大人物,还是一般公众,对个人侮辱与家族怨愤进行报复乃是捍卫荣誉之事,风气视为理所当然,而荣誉又是武士人生价值的核心,失去了这种荣誉便失去了基本名誉与社会信用。荣誉和尊严不仅来自皇家的官爵,更来自于个人的功勋和对受辱的报复。】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凡事都有度,有制衡。我不知道这种后世分析出来的风气有多大的随意性。但它必然不会导致随意杀人,不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我再次提醒一遍。李广遇醉尉而后借机杀之是个案,而且与当时的复仇风气相比,多了用权杀人一项。其一,历来的解释,醉尉是因李广失权而辱之,最后却因李广得权而送命。 其二,李广失权之后遇到的人不只醉尉一件,却只有这一件以权杀报复。可见失权被辱至少在李广不是常态。这是中国士人视权/钱低于个人价值的一种世界观。而反此行事,尤其行事极端的,多有原因。李广当时忍了,恐怕也是有原因的。但已不可察知了。其三,李广不能道辞是现象,也是表明广与迁无交情。李广杀尉,李敢刺卫青以及李敢之死,放在对匈奴作战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其中有军中权力的争夺。尤其司马迁大力着笔的李广骑射精奇,勇武威风,以及在霍去病手中显威的敢力战深入之士,其实应是李广最大的资本,也是最大的被人算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