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竹枝词除了唐宋汉族著名诗人进行这种体裁创作外,巴人后裔土家文人也写了许多竹枝词。而且他们写的竹枝词,几乎和当年的“巴渝巴歌”一脉相承,更富有土家风韵。
土家文人最早用竹枝体进行创作的要数湖北容美土司“田氏诗派”鼻祖田九龄,他在明代嘉靖年间就开始创作了《竹枝词》,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郎去湘江经几秋,西风北雁又南州。
含颦日月江头望,不见郎舟见客舟。
作品写一个痴情女子对离乡远行的朗君刻骨铭心的怀想之情。全诗画面情丽,设句精妙,其简约的句子中涵纳着何等细腻深沉的别绪离愁啊!也许是由于“竹枝”故乡的民情风俗嬗延传承的影响,巴人子孙——即土家族先民历来喜欢吟咏“竹枝词”。历代史志的艺文卷中,收录有许多诸如《湘西竹枝词》、《容美竹枝词》、《鹤峰竹枝词》以及乌江有关的《江陵竹枝词》、《咸同离乱竹枝词》、《酉阳竹枝词》等介于诗与歌谣之间的艺术佳作。由此可见,“竹枝词”即是先秦以来巴文化的一类“活化石”,更是土家族与汉族文化交流的光辉结晶。《竹枝词》与格律诗中的七言绝句虽同为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但风格迥异,更容易使人掌握。
土家文人最早用竹枝体进行创作的要数湖北容美土司“田氏诗派”鼻祖田九龄,他在明代嘉靖年间就开始创作了《竹枝词》,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郎去湘江经几秋,西风北雁又南州。
含颦日月江头望,不见郎舟见客舟。
作品写一个痴情女子对离乡远行的朗君刻骨铭心的怀想之情。全诗画面情丽,设句精妙,其简约的句子中涵纳着何等细腻深沉的别绪离愁啊!也许是由于“竹枝”故乡的民情风俗嬗延传承的影响,巴人子孙——即土家族先民历来喜欢吟咏“竹枝词”。历代史志的艺文卷中,收录有许多诸如《湘西竹枝词》、《容美竹枝词》、《鹤峰竹枝词》以及乌江有关的《江陵竹枝词》、《咸同离乱竹枝词》、《酉阳竹枝词》等介于诗与歌谣之间的艺术佳作。由此可见,“竹枝词”即是先秦以来巴文化的一类“活化石”,更是土家族与汉族文化交流的光辉结晶。《竹枝词》与格律诗中的七言绝句虽同为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但风格迥异,更容易使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