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夫绸克隆吧 关注:73贴子:14,248

回复:盘点中国各种枪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上最小的火箭手榴弹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79式火箭手榴弹。就是一种用火箭推进的杀伤手榴弹。它由火箭弹、发射具和瞄准具等部分组成。平时三者套为一体,发射时将瞄准具从发射具上拧下,装成发射瞄具,射手手握发射具,通过瞄具上的准星缺口瞄准目标。击发后,火箭发动机将弹送到目标区,发射具一次性使用。该弹的弹径为45mm,弹重0.65千克,射程400m,破片320余个,杀伤半径大于8m。
倘若遇到近距离的敌人,或希望无声无痕攻击,或杀伤隐蔽物后的目标,火箭就无用武之地了。这时只要拧下该弹的前风帽,拉出火绳,这种手榴弹还可像普通手榴弹一样手投。
79式火箭手榴弹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时不依赖其他器材和装备,操作方便,立、跪、卧各种姿势均可发射。79式火箭手榴弹发射时无后坐,声响小、发射痕迹小、非常适合于在城市狭窄空间和山地、丛林等地域上使用,可对付暴露及隐蔽之敌,同时,也解决了手榴弹很难从低处往高处投掷的问题。根据需要,79式火箭手榴弹还可制成反坦克、发烟弹、催泪弹等,以对付特殊目标


68楼2014-12-19 14:43
回复


     77式木柄手榴弹系列由77-1、77-2、77-4和77-5式等4个弹种组成,都在1977年完成设计定型,除77-1式手榴弹进行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外,其余几个弹种定型后便转入技术储备。
      77-1式木柄手榴弹于1980年批准生产定型后,进行批量生产,逐步装备部队。该弹的基本结构与67式木柄手榴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77-1式采用A3钢板预制刻槽弹体,弹体内压装70gTNT炸药,爆炸时可产生有效破片300余片,单个破片质量约0.4g,破片初速达1000m/s以上,因而使弹的杀伤概率和金属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由于单个破片质量减轻,手榴弹的安全半径只有37m。
      该弹的全弹质量为360g,弹径48mm,全弹长约172mm,杀伤半径大于7m。
      77-1式木柄手榴弹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与67式木柄手榴弹比较,质量减小了40%,体积减小了18%。
    性能
    弹颈 48MM
    单重 355~~385克
    弹长 171~~~173MM
    装药 TNT
    装药量 70克
    杀伤破片 》270G
    有效杀伤半径 》7米
    使用温度 ---40。~~+45。C
    延期时间 2。8~~4S


    69楼2014-12-19 14:44
    回复

       82-1式无柄手榴弹于1982年设计定型,该弹没有装备部队。
        该弹是一种攻防两用手榴弹,弹体是由内表面压有预制槽的钢质弹壳和压装梯恩梯炸药组成;弹体与发火机构采用螺纹联接组成全弹;发火方式属拉发火型手榴弹。
      全重:260克
      弹径:48毫米
      弹长:100毫米
      装药:75克TNT
      破片:280片
      杀伤半径:6米
      延期时间:3-4秒


      70楼2014-12-19 14:46
      回复


         82-3式无柄手榴弹于1982年设计定型,该弹没有装备部队。
          该弹是一种攻防两用手榴弹,弹体是由内表面压有预制槽的弹壳和压装梯恩梯炸药组成;引信为翻板击针式针刺发火延期时间引信。
        全重:260克
        弹径:48毫米
        弹长:75毫米
        装药:60克TNT
        破片:300片
        杀伤半径:6米
        延期时间:2.8-3.8秒


        71楼2014-12-19 14:48
        回复

          86式全塑无柄手榴弹于1986年设计定型,已装备部队。
            该弹是一种攻防两用手榴弹,由弹体和引信两大部分组成,引信的结构与82-2式基本相同,但采用了特使的结构和工艺,击发时无烟、无焰,延期引信药燃烧时的火焰和烟也不会从顶部冒出;破片衬套是用1600颗钢珠和塑料注塑成型的,每颗钢珠的直径约3毫米,在破片衬套外裹注一层塑料,作为手榴弹的壳体。
          全重:260克
          弹径:52毫米
          弹长:90毫米
          装药:40克
          破片:1600颗3毫米钢珠
          杀伤半径:>6米
          延期时间:2.8-4秒


          73楼2014-12-19 14:51
          回复

            上世纪70年代,为了防备苏联装甲部队大规模入侵,军队提出需要设计一种威力较大的新型反坦克手榴弹,能大量装备部队,作为一种群众性反坦克武器。1974年,某国营兵工厂接受了“新型反坦克手榴弹”的研制任务,同年年底样机研制成功。由于“文革”的影响,此后的研制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在样机研制中出现的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完全解决,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始终没有最后确定。直到1977年5月,新型反坦克手榴弹的主要战术、技术要求才正式确定,主要指标如下:全弹质量 ≤1公斤,全弹长 ≤320毫米,弹径 ≤57毫米,破甲威力200毫米/30°,采用万向碰炸引信,全弹密封防潮,勤务处理安全可靠,宜长期储存;结构紧凑,便于战斗使用;外形美观、工艺性好,适合动员生产。
              工厂根据确定的战术、技术指标全面展开研制与试验工作,经多次试验对设计方案几经修改和完善,同年11月正式完成工厂鉴定试验。1979年6月,通过了国家靶场严格的试验考核,1980年3月通过部队使用试验,最终命名为“1980年式反坦克手榴弹”,简称“80式反坦克手榴弹”。该弹主要战术用途是在防御、袭击、伏击战斗中,用于毁伤敌人的坦克、装甲车辆、野战工事等目标;可破坏仓库、无装甲防护的军用车辆、输油管道及杀伤敌坦克后面的有生目标等。该手榴弹最大直径75毫米,全弹质量1公斤,全弹长330毫米,弹体形状为圆柱形,壳体材料为薄金属皮,弹体质量678克,投掷距离17~35米,配机械触发引信,引信的出手保险距离4米,解脱保险距离10米,装梯恩梯/ 黑索金混合炸药,主药柱质量390克,副药柱质量52克,穿透普通轧制装甲钢板厚度为200毫米/30°。
              全弹由弹体、手柄和引信三部分组成,弹体由壳体、主药柱、副药柱、药型罩、风帽、连接体等组成。该手榴弹引信比较复杂,由着发机构、保险机构、定向装置、勤务保险装置和重复装定机构组成,均装在手柄内,手柄和连接座间加装密封垫和防粘垫,并用保险箍来固定,既起到了密封防潮的作用,又构成勤务保险,保证了手榴弹勤务处理中的安全性。重复装定机构由手柄凸起、握片支耳及保险销组成,作用是让拉脱保险销但又失去投掷机会的手榴弹能重新恢复保险状态。


            74楼2014-12-19 14:52
            回复
              使用时,右手握住手柄和保险握片,左手拉掉保险箍和保险插销后对准目标用力投出。在出手后,手柄和保险握片在解脱簧和伸展簧的作用下脱落,稳定尾翼自动打开,保险机构解脱,全弹呈待发状态,在撞击目标后,弹内钢珠滚落,解脱击针,击针撞击雷管,引爆手榴弹,手榴弹弹体内的锥型装药爆炸产生金属射流击穿目标装甲。
                该弹曾经在部队试用过,但其评价并不高。首先是太沉,1公斤重量就是身体强壮的战士也只能投掷35米左右,一般战士更近,这么近的投掷距离很难满足战斗需要;还有的问题是威力小,虽然该弹理论破甲厚度是200毫米/30°,但实际使用中往往达不到这一点,对付新型主战坦克力不从心。而这两点不足又是互相矛盾的,如果增大威力,必然要增加弹重,那就更加恶化了投掷距离不足的毛病。其实,由于反坦克手榴弹靠人力投掷,威力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提高空间非常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国不再发展反坦克手榴弹的原因。因此,80式反坦克手榴弹在短暂试装后很快退役,现在部队已经不再使用。
              全重:1000克
              弹径:75毫米
              弹长:330毫米
              装药:主药柱390克副药柱52克
              投掷距离:17-35米
              破甲厚度:200毫米/30度
              该弹全重过重,破甲威力不足,投掷距离近。未大批量装备部队。该弹已停止生产。


              75楼2014-12-19 14:52
              回复

                98式闪光手榴弹是一种军事武器,常用于公安和武警部队。该手榴弹主要配备于公安及武警部队,也可装备特种部队使用。警用时:可以利用其巨大的威慑效果驱散围观人群,控制局面,平息暴乱,尤其在平暴、反恐怖、反动乱、反劫持、缉毒等行动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辜群众的伤亡和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军用时:它将产生致命武器所不具备的特殊作战效能,是致命武器的一种有力补充。


                76楼2014-12-19 14:54
                回复

                  WY91式无柄手榴弹是一种攻防两用手榴弹。
                    该弹的弹体采用异型钢丝预制破片缠绕注塑成型结构,破片的形状为长方形、带锯齿,弹体的外表为性能优良的塑料材料,带有突肋,便于手持;引信采用无烟延期药,击发时无烟、无声、无光。
                  全重:250克
                  弹径:50毫米
                  弹长:85毫米
                  装药:40克
                  破片:400片
                  杀伤半径:>6米
                  延期时间:2.8-4秒


                  77楼2014-12-19 14:55
                  回复

                    1954年,我国又成功仿制了苏联PPS-43式冲锋枪定型为54式。1956年停止生产。它是前苏联PPS-43式冲锋枪的仿制型,该枪在机匣上刻有“626”标记。此枪与PPS-43式冲锋枪的区别是将握把中心的“C”字标记改成“K”字标记。其结构性能与PPS-43式冲锋枪一样。该枪采用折叠式金属枪托,射击方式为连发。
                    全长:616毫米(折叠枪托)
                    全重:3.3千克
                    初速:500米/秒
                    理论射速:650发/分
                    有效射程:200米
                    弹匣容量:35发
                    枪弹:51式手枪弹


                    79楼2014-12-19 15:00
                    回复

                      82式9毫米微型冲锋枪是仿制波兰的WZ63式9毫米微型冲锋枪的产品,主要装备公安部门。
                      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原理,固定击针,开膛式击发,枪机为套筒式,没有装填拉机柄,采用手枪的装填方式;发射机构没有单独的快慢机,通过手扣扳机、依靠扳机行程来实现单、连发。有两个握把,前握把可以折叠,后握把内可装长、中、短3种弹匣,容量分别为40发、25发、15发。
                      在枪管前有从套筒式枪机上伸出的一个舌状半圆弧面,可防枪口焰烧伤握着前握把的手,也可起防跳作用,还可将其顶在硬物上实现单手装填。该枪有两点美中不足之处:其一,套筒、机匣的几何开头较为复杂,加工困难,成本较高;其二,瞄具位于套筒上,枪管的固定方式又造成枪管在套筒内必有松动,影响精度。
                      口径:9毫米
                      全长:592毫米(枪托拉出)
                      333毫米(枪托缩入)
                      枪管长:150毫米
                      全重:1.8千克(25发弹匣)
                      初速:325米/秒
                      射速:30发/分(单发)
                      60发/分(连发)
                      有效射程:200米
                      弹匣容量:40、25、15发
                      枪弹:59式9*18毫米手枪弹


                      82楼2014-12-19 15:08
                      回复


                        53式轻机枪详解
                        53式轻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鱼腮撑板式闭锁方式,只能连发发射。该枪发射53式7.62mm步/机枪弹,使用47发弹盘供弹,一般每挺机枪配6个弹盘,分装在3个弹盘袋中携带。全枪质量9.26kg(含两脚架和空弹盘),装满弹的弹盘质量2.8kg,枪管质量1.8kg;全枪长1272mm,枪管长605mm,内有4条导程为240mm的右旋膛线;气体调节器有3个尺寸不同的孔,以满足机枪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初速840m/s,理论射速500~600发/分,战斗射速80发/分,有效射程800m(对地)、500m(对空)。该枪采用圆柱形准星和弧形表尺,照门为方形缺口式,瞄准基线长616.6mm。两脚架为可折叠式,下端采用尖形驻锄。
                        53式轻机枪结构比早期的DP轻机枪略显复杂,但全枪仍分为枪管组件、枪管护筒组件、机匣组件、弹盘组件、枪机与枪机框组件、发射机和枪托组件以及复进簧组件6大部分。
                        枪管组件枪管的主要用途是赋予弹头一定的初速、转速以及飞行方向。枪管上装有消焰器、护筒帽、导气箍与气体调节器,在枪管后部加工有断隔螺纹和固定栓槽、抽壳钩槽以及推弹突笋槽。其消焰器为不带小孔的薄壁锥形筒状结构,用螺纹拧在枪口上。护筒帽装在导气箍前方,防止枪管径向晃动。导气箍形状简单,用两个销子通过静压配合装配在枪管上,枪管和导气箍上均钻有直径4.8mm的导气孔。导气箍下方活塞前部有锥形调节孔,内装气体调节器,调节器通过锥面与锥孔配合,用螺帽和开口销固定,上面有3个孔,在中部的环形突起上标有“2.5”、“3”、“4”的导气孔号数,2.5号孔直径为2.8mm,3号孔直径为3.3mm,4号孔直径为4mm。一般新枪使用3号气孔;当枪械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活动机件之间摩擦阻力减小而后坐力增大时,使用2.5号气孔;在低温或污垢过多,活动机件后坐不到位而又来不及擦拭时,使用4号气孔。这种调节器结构简单,但加工要求高,而且调整时必须使用工具,在连续射击枪管灼热时调节不够方便。枪管后部的断隔螺纹和固定栓槽用于将枪管固定在机匣上,断隔螺纹与机匣内前部的螺纹配合可使枪管轴向定位,固定栓槽又被固定栓卡住,可使枪管周向定位。枪管末端的抽壳钩槽以及推弹突笋槽则是为了容纳复进到位的枪机上的抽壳钩和推弹突笋。


                        86楼2014-12-19 15:17
                        回复

                          58式7.62毫米连用机枪是仿制前苏联的RP46连用机枪,1958年生产定型,目前已撤装。
                            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闭锁片撑开式闭锁方式,弹链、弹箱供弹,将弹链供弹机构取下后,可换装53式轻机枪的弹盘供弹;采用可更换枪管。
                          口径:7.62毫米
                          全长:1272毫米
                          枪管长:605毫米
                          瞄准基线长:616.5毫米
                          全重:12.9千克
                          初速:840米/秒
                          理论射速:600发/分
                          战斗射速:230-250发/分
                          有效射程:1000米
                          弹箱容量:250发
                          枪弹:53式机枪弹
                          7.62*54毫米


                          88楼2014-12-19 15:19
                          回复
                            口径:7.62毫米
                            全长:1090毫米
                            枪管长:520毫米
                            瞄准基线长:527毫米
                            全重:6.4千克
                            初速:735米/秒
                            理论射速:750发/分
                            战斗射速:99发/分
                            有效射程:600米
                            弹鼓容量:101发
                            枪弹:56式枪弹
                            7.62*39毫米


                            90楼2014-12-19 15:21
                            回复
                              @悟空艹王母5


                              来自Android客户端92楼2014-12-19 15: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