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雕刻件喷油的一点感触:
本来发这个帖子也是纪念自己来吧里快一年了。尤其是即将过去的不平凡的2014年。总体来说还显仓促。所以逻辑性和体系上并不很全面。家里东西太多,很多标本都不知道丢哪里去了。不断的有新东西翻出来,如同解构主义分裂的断层——也是接触琥珀最真实的状态。
关于
喷油的事情,吧里有人写、但不太多。据我观察,喷油的雕件应该已经占到地摊的相当大一部分(有人说80%),尤其是缅甸。
所谓喷油指的是雕刻件抛光的时候没有精细抛光,上了一层清漆一样的膜。在宝石学里面经常能看到“
覆表面无色透明膜”就是指的这种,是国际上认可的一种手段。但是与国际上认可的“烤色、压清”等人工优化手段一样,喷油的雕件会被大多数吧里人摒弃。
首先说
第一点:喷油是否有害琥珀。结论是基本不会。虽然是有机物,可是喷油的膜实在太薄,基本不会对琥珀本身产生有害。
第二点:喷油是否会对人体有害。所有的有毒物质都必须讨论一个定量的问题,如果没有“
量”的概念,那喝水也会死人的(水中毒)。可以想象,一个小小的雕件,哪怕贴身佩戴,那么薄的一层膜,应该对人体产生不了太大问题(我们什么毒没经历过?)
第三点:喷油的雕件、这层膜是否会脱落。据吧里大神说,在实体店能看到放了两三年的喷油膜有局部脱落的情况,而且是一片一片的很难看。但是我真的没有见过不好说。同时,不排除现在技术更加完善会更牢固的情况。
第四点:喷油的过程。据我观察喷油的雕件,可以看到打孔的孔内会有抛光粉,也就是说应该是抛光师傅(好吧,是喷油师傅)先用震筒进行初步抛光然后再整体喷油的——省略了最麻烦的
高目数抛光和
缝隙抛光。
第五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喷油。一个雕刻件到你手上,大多数的情况是“开采-批发-雕刻师傅-抛光师傅-销售商”。也就是说
几乎所有的雕刻师傅都不会去抛光。而众所周知,抛光的过程对人体会有较大的
损害(这个以后再说),没有人会喜欢做抛光的工作。而现在出现了喷油,不但可以减少步骤(传统抛光要换不同目数抛光粉、而且还要对缝隙抛光)、而且也大大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现在大家都给手工抛光的价格、要比喷油的贵不少不少——有利可图。
第六点:喷油的坏处。除了价格问题,恐怕大家最在意的还是
心理的感觉——每天精心佩戴的、希望产生所谓包浆竟然是喷油的。不但接触身体的不是琥珀、却是一种化学物品——毕竟文玩讲的就是一个感觉。这咋能行!而且据有些人所说、这一层膜还有可能会脱落,那到时候想重新抛光也很麻烦了。(写到这里,我想起以前学物理的时候,老师重重的拍桌子,然后说手其实和桌子是没有接触的,什么强弱相互作用力核间斥力……非接触力……让手感觉到一个力、其实没接触……又扯远了)
第七点:喷油的好处。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不可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喷油最大的好处并不是价格,而是对琥珀本身的保护。尤其是那些磨漏的虫子、那些北方干燥的气候和日常的刮擦磨碰)。
第八点:纯手工抛光的雕件是否在国检也会写上”覆表面无色透明膜“?之前有吧友为啥,说只要雕件,在国检里面都会写上这句话,原因是抛光的过程、尤其是最后一步,实际上是把牙膏啊什么的填充到琥珀的缝隙里,所以显得亮了。于是国检都能检测出表面这些细微缝隙里的填充物。可是经过众大神亲自送检,根本没这回事儿。




不用说也能看到如何辨别喷油了。
这些在局部残存、积累的油流淌了下来——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看的多了,来了一批雕件,那种感觉
抛光特别圆润没有生气的就多半是喷油了。实在不行就用放大镜看局部,如果有上面这种积累的情况就是喷油无疑了。这里面,第一条是纯经验、第二条是谁都能掌握的推荐方法。


对于我来说,虽然现在几乎喷油已经充斥市场,但是要是自己佩戴,还是不喷油的好一些。有时候我会把那些喷油的雕件拿出来,重新抛光。使用的办法是虫虫发明、嬛嬛推荐的——无缝隙、无裂的情况下,每抛光一次就用油笔涂上,然后再抛光的办法。不过缝隙里我是不敢尝试的。实在太麻烦。
总之:喷油是国际认可并且对琥珀对人基本无害的一种处理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保护琥珀的作用,但是鉴于”心里感受“会差不少,所以能买不喷油的还是选择纯天然的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