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宗罪吧 关注:165,078贴子:1,911,238

『十宗罪』我眼中的《十宗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黑,求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2-11 21:14回复
    纯手打,不定期更新。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11 21:15
    回复
      记得最早接触《十宗罪》,是两年前,我过生日时,我哥们送了我一本。自后便迷上了这部书,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就把罪1,罪2,罪3看完了(那会儿罪4还没出实体)。上课看,下课看,晚上回家看,看的全身鸡皮疙瘩直恶心,还是要看。或许这便是《十宗罪》的魅力所在,足够吸引人。它以一种独特的审视犯罪的视角,给我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都说小说刻画人性,而犯罪又是在社会世俗压抑下人性最激烈的喷发。而作为犯罪体裁的小说,《十宗罪》较好的从人性这一角度,对犯罪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诠释。它不是推理小说,不会用生涩难懂的杀人技巧来一再贬低你的智商;它也不是办案纪实,不会满口的道德正义歌颂警方英明神武。它只是以特案组四人这样比较理想化的办案模式,游走在中国各地,收录各种重口味的变态凶杀案,借以表达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社会的反思。可以说,《十宗罪》存在一定的叛逆性,而这恰恰是我们所喜爱的。
      当然,《十宗罪》也有很多弊端,其叙事形式过于固化,到后期容易腐化。有时作者不得不拘泥于形式创作,导致整个故事难以有进一步的突破。再者,作者在利用收集的各地变态凶杀案进行新的组合创作中,缺乏一丝理性的推断,导致不少案件存在一些小漏洞。而且,作者有时过于偏爱重口,有些纯粹追求重口的文段,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2-11 21:16
      回复
        谈及《十宗罪》,谈及蜘蛛的作品,我身边的朋友无不认为《罪全书》(即《十宗罪前传》)比《十宗罪》好。而在《十宗罪》中,又感觉第一部最好。或许是由于第四部过于参差不齐,才导致了这样的感觉。再回头仔细看了看目录表,我个人感觉第二部最佳。不仅有蔷薇杀手,烟花炸弹这样的凄美故事,收尾的红衣男孩也是分量十足。第一部整体平衡性最好,每个故事都很棒,虽说最后刁艾青“留下”的诡异信息有点坑爹,但也足够让人回味。第三部弱在最后两卷故事不够精彩,但也有掏肠恶魔,残肢物语等精品。第四部是最伤心的,实体书开卷对蓝可儿事件的解释就让人不快,卷尾的猫脸老太和玉米男孩更让人无语,中间还有公路人饼这样的滥竽充数之作。整部书给人的感觉就非常不好。即便我最钟爱的慕残者说列于其中,它也是四本书里最差劲的。当然,这部书里诸如行为艺术和食人恶魔也很精彩。所以,我刚刚也说了,参差不齐。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蜘蛛写《罪全书》时,他还不出名。而这部书成为了他的最好的作品。到写《十宗罪》时,他也应该还是默默无闻的网络小作家。这样潜心写出来的第一部大获成功,为他积累了声势。第二部算是平稳过度,第三部开始下滑,但没关系,此刻他的书已是大街小巷,皆有贩卖。而第四部是在众多读者的催更下写完的,算是滑到了谷底。不可否认,《十宗罪》在走下坡路,蜘蛛也在走下坡路。按理说,作家写书应该越写越好才对,但《十宗罪》却恰恰相反。倒不是蜘蛛水平不够了,而是《十宗罪》十卷五章(即每部书分为十卷,每卷分为五个章节)的固化模式,和广大读者的殷殷期盼,束缚了蜘蛛的进一步成长。
        对此,我个人的观点是,《十宗罪》这个故事该完结了,完结后,给大家留下回味,或者另辟新径,脱离这种固化模式,不然这个故事就毁了。不过蜘蛛却声称,只要读者喜欢,他会一直写下去。
        作家想要写书赚钱,无可厚非,我也无权加以指责。或许,未来《十宗罪》会成为另一种柯南火影的存在,大家在吐槽,但大家也在追更,也在看。没准,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11 21:17
        回复
          蜘蛛的文笔很简练,但又不缺乏柔情,整个一“胸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东北柔情汉子形象,虽然他时常表现得很猥琐。
          这样的文笔使得《十宗罪》简洁明了中又饱含深情,案情陈述精炼,情感渲染深刻,小说的整体节奏也是典型的快速推进模式(这一点和古龙有几分相似)。让人既能体会故事快速发展的畅快,又能在读完之后有所反思,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让人为之动容的言情说理,以及一些超乎人们想象的重口味场面。这些都是决定着《十宗罪》的成功的重要因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2-11 21:18
          回复
            接着聊聊《十宗罪》的故事发展模式。“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负责对全国各地发生的特大凶杀案进行侦破,案情恐怖离奇。”这是书中简介里的内容。特案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噱头,也是蜘蛛笔下理想化的产物。
            人物塑造方面,蜘蛛无疑是做的很好的。特案组四个成员,出场时并没有浪费太多笔墨,却一个个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位自己钟爱的特案组成员。
            《十宗罪》借特案组为线索,采用十卷五章的叙事模式,每部讲述八小案,一大案共九个主要案件,其中有时也借机夹杂一些小案件。这样的模式有一定的好处,一卷一卷地看,每卷的字数不多,却内容丰富,十分符合眼下“快餐阅读”的需要。而且最后两卷合为一个大案,即满足了读者看重头戏的心理需要,也为作者的创作留下一丝余地。相信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在大量的创作材料下,自然是字数越多越好写。
            同时,这样的模式也有其弊端,作为线索人物,特案组成员必须每卷都要上场。而《十宗罪》又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这样在有些案件中,作者很难让特案组成员参与案件其中,导致特案组有时显得无关紧要,大损其面。有时甚至存在笔墨过多放在特案组成员身上,导致案件本身的笔墨过少而显得不深刻。这样问题的存在又源于固定化的十卷五章模式。想来真实案件的内容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有浅薄有深刻。但作者创作时却是以大体一致的笔墨叙述描写,其中难免就会导致一些削减内容或无奈掺水的现象。
            我想,这或许也是大家对于《罪全书》评价高的原因。没有十卷五章的束缚,整部书的故事才能真正形成完整体系。虽不及《十宗罪》的每卷“快餐式”来得爽快直接,但却更加震撼人心,让人在以后回想起来也是别有滋味。这样的书才能经得起咀嚼,才能算是一本佳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2-11 21:18
            回复
              留名先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2-11 21:29
              回复
                是啊十宗罪总是让人感觉到人最真实的地方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2-11 21:53
                回复
                  顶,留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2-11 22:25
                  回复
                    刘明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12-11 22:52
                    回复
                      刘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2-11 23:56
                      回复
                        刘明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2-12 06:05
                        回复
                          顶└(^O^)┘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2-12 07:17
                          回复
                            很深刻,你注定要火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2-12 07:50
                            回复
                              蜘蛛的文笔这么好应该写点别的作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2-12 09: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