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宗罪吧 关注:165,078贴子:1,911,238
  • 10回复贴,共1

『十宗罪』我眼中的《十宗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黑,求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2-11 21:14回复
    纯手打,不定期更新。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11 21:15
    回复
      记得最早接触《十宗罪》,是两年前,我过生日时,我哥们送了我一本。自后便迷上了这部书,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就把罪1,罪2,罪3看完了(那会儿罪4还没出实体)。上课看,下课看,晚上回家看,看的全身鸡皮疙瘩直恶心,还是要看。或许这便是《十宗罪》的魅力所在,足够吸引人。它以一种独特的审视犯罪的视角,给我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都说小说刻画人性,而犯罪又是在社会世俗压抑下人性最激烈的喷发。而作为犯罪体裁的小说,《十宗罪》较好的从人性这一角度,对犯罪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诠释。它不是推理小说,不会用生涩难懂的杀人技巧来一再贬低你的智商;它也不是办案纪实,不会满口的道德正义歌颂警方英明神武。它只是以特案组四人这样比较理想化的办案模式,游走在中国各地,收录各种重口味的变态凶杀案,借以表达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社会的反思。可以说,《十宗罪》存在一定的叛逆性,而这恰恰是我们所喜爱的。
      当然,《十宗罪》也有很多弊端,其叙事形式过于固化,到后期容易腐化。有时作者不得不拘泥于形式创作,导致整个故事难以有进一步的突破。再者,作者在利用收集的各地变态凶杀案进行新的组合创作中,缺乏一丝理性的推断,导致不少案件存在一些小漏洞。而且,作者有时过于偏爱重口,有些纯粹追求重口的文段,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2-11 21:16
      回复
        谈及《十宗罪》,谈及蜘蛛的作品,我身边的朋友无不认为《罪全书》(即《十宗罪前传》)比《十宗罪》好。而在《十宗罪》中,又感觉第一部最好。或许是由于第四部过于参差不齐,才导致了这样的感觉。再回头仔细看了看目录表,我个人感觉第二部最佳。不仅有蔷薇杀手,烟花炸弹这样的凄美故事,收尾的红衣男孩也是分量十足。第一部整体平衡性最好,每个故事都很棒,虽说最后刁艾青“留下”的诡异信息有点坑爹,但也足够让人回味。第三部弱在最后两卷故事不够精彩,但也有掏肠恶魔,残肢物语等精品。第四部是最伤心的,实体书开卷对蓝可儿事件的解释就让人不快,卷尾的猫脸老太和玉米男孩更让人无语,中间还有公路人饼这样的滥竽充数之作。整部书给人的感觉就非常不好。即便我最钟爱的慕残者说列于其中,它也是四本书里最差劲的。当然,这部书里诸如行为艺术和食人恶魔也很精彩。所以,我刚刚也说了,参差不齐。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蜘蛛写《罪全书》时,他还不出名。而这部书成为了他的最好的作品。到写《十宗罪》时,他也应该还是默默无闻的网络小作家。这样潜心写出来的第一部大获成功,为他积累了声势。第二部算是平稳过度,第三部开始下滑,但没关系,此刻他的书已是大街小巷,皆有贩卖。而第四部是在众多读者的催更下写完的,算是滑到了谷底。不可否认,《十宗罪》在走下坡路,蜘蛛也在走下坡路。按理说,作家写书应该越写越好才对,但《十宗罪》却恰恰相反。倒不是蜘蛛水平不够了,而是《十宗罪》十卷五章(即每部书分为十卷,每卷分为五个章节)的固化模式,和广大读者的殷殷期盼,束缚了蜘蛛的进一步成长。
        对此,我个人的观点是,《十宗罪》这个故事该完结了,完结后,给大家留下回味,或者另辟新径,脱离这种固化模式,不然这个故事就毁了。不过蜘蛛却声称,只要读者喜欢,他会一直写下去。
        作家想要写书赚钱,无可厚非,我也无权加以指责。或许,未来《十宗罪》会成为另一种柯南火影的存在,大家在吐槽,但大家也在追更,也在看。没准,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11 21:17
        回复
          蜘蛛的文笔很简练,但又不缺乏柔情,整个一“胸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东北柔情汉子形象,虽然他时常表现得很猥琐。
          这样的文笔使得《十宗罪》简洁明了中又饱含深情,案情陈述精炼,情感渲染深刻,小说的整体节奏也是典型的快速推进模式(这一点和古龙有几分相似)。让人既能体会故事快速发展的畅快,又能在读完之后有所反思,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让人为之动容的言情说理,以及一些超乎人们想象的重口味场面。这些都是决定着《十宗罪》的成功的重要因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2-11 21:18
          回复
            接着聊聊《十宗罪》的故事发展模式。“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负责对全国各地发生的特大凶杀案进行侦破,案情恐怖离奇。”这是书中简介里的内容。特案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噱头,也是蜘蛛笔下理想化的产物。
            人物塑造方面,蜘蛛无疑是做的很好的。特案组四个成员,出场时并没有浪费太多笔墨,却一个个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位自己钟爱的特案组成员。
            《十宗罪》借特案组为线索,采用十卷五章的叙事模式,每部讲述八小案,一大案共九个主要案件,其中有时也借机夹杂一些小案件。这样的模式有一定的好处,一卷一卷地看,每卷的字数不多,却内容丰富,十分符合眼下“快餐阅读”的需要。而且最后两卷合为一个大案,即满足了读者看重头戏的心理需要,也为作者的创作留下一丝余地。相信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在大量的创作材料下,自然是字数越多越好写。
            同时,这样的模式也有其弊端,作为线索人物,特案组成员必须每卷都要上场。而《十宗罪》又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这样在有些案件中,作者很难让特案组成员参与案件其中,导致特案组有时显得无关紧要,大损其面。有时甚至存在笔墨过多放在特案组成员身上,导致案件本身的笔墨过少而显得不深刻。这样问题的存在又源于固定化的十卷五章模式。想来真实案件的内容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有浅薄有深刻。但作者创作时却是以大体一致的笔墨叙述描写,其中难免就会导致一些削减内容或无奈掺水的现象。
            我想,这或许也是大家对于《罪全书》评价高的原因。没有十卷五章的束缚,整部书的故事才能真正形成完整体系。虽不及《十宗罪》的每卷“快餐式”来得爽快直接,但却更加震撼人心,让人在以后回想起来也是别有滋味。这样的书才能经得起咀嚼,才能算是一本佳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2-11 21:18
            回复
              前面忘提了,《十宗罪》每卷前面的引言很有深意,值得品味。关于这点,吧友的讨论已经够多了,我就不再多说。下面开始分卷读后感环节。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4-12-12 19:40
              回复
                《十宗罪》第一部,第一卷,肢体雪人
                在网络版里,肢体雪人是在第六卷,但在实体书中,却在第一卷,相信蜘蛛这么做是很有深意的。
                网络版基本上是按照蜘蛛的创作顺序来的,写一卷,发一卷。而实体书就不用这样了。相比于网络版,实体书是经过后期加工的。这加工出于各方面因素,肯定有好有坏,但改变卷与卷之间的位置,无疑是好的那一方面。
                肢体雪人这个案子的内容足够丰富,完全可以独成一卷。但实体书中,作为这个系列的开头,这一卷又不得不加入特案组的出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改动,甚至对于以后涉及出场相关内容的表述都要作出一定的修改。这是十分麻烦的。但蜘蛛也不厌其烦地改了,相信他对于这个案子是十分重视的。
                肢体雪人讲了两个案子,也是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诸葛老师与阿娇,一个是泥娃哥与幺妹,然后安排一个极为抢眼的人物——小妖把这两个案子联系了起来。
                都说蜘蛛是写言情小说的,这话绝不是乱说的。这两个案子共计六条人命,更有肢解拼凑雪人等血腥场面,但到了蜘蛛这,都化为了两个字,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歌颂的话题。诸葛老师勒死阿娇是因为爱,没有刻骨的爱恋不会恼羞成怒以致亲手杀死所爱的人;阿娇被爱人勒死也是因为爱,没有深深的爱恋不会出卖身体以致招来杀身之祸;泥娃哥屠戮四人也是因为爱,没有这份爱,一个善良淳朴的孩子何至于举起罪恶的的斧子,砍向痛恨与绝望,溅起了腥臭的血液,却洗不掉幺妹已死的事实。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4-12-12 19:41
                回复
                  除去凄美故事本身以外,蜘蛛在文笔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泥娃哥跪在城南,幺妹跪在城北。
                    他们有时也会跪在一起,这相当于一个男孩的命运加上了一个女孩的宿命。蚂蚁往他们的身上爬,麻雀从他们头顶飞过,他们从世界的某处到达某处,走遍千山万水,他们是从何时渐渐走进了对方的内心?
                    麻雀总是带着闪电的味道,蚂蚁有着树根的颜色。
                    爱情的美妙和惊心动魄不可言传,他们每时每刻都能听到对方心灵的回音。”
                  “树梢的一根冰落下来,他们听见心里水晶落地般的一声响,一辈子,就这样有了归属。
                    那一瞬间,世界冰天雪地,两个人的内心鸟语花香。
                    流水已经冰封,这是寒玉制造的河流。
                    冰封的河面之下,残存的旧日颜色完整的保存,也开始一点点的腐烂。
                    一千里晶莹透明的河面落了一层雪,冰的下面有春天落下的梨花,有游鱼,有夏天落下的牵牛花,有泥鳅,有秋天落下的矢车菊,还有贝壳。梅花落在地上,和白雪一起吹散,漂流瓶不再漂流,半个身子嵌入冰中。
                    所有的花都开过了,世界上所有的花加起来都比不上她最初的一朵微笑!”
                  “两个人并不在一起,但雪花如席将两个人同时覆盖,雪花让两个人白发苍苍。
                    他们跪在地上,他们的爱从大地深处——坟墓的位置,相互攀援,爱与思念缭绕成一道徐徐上升的豆荚墙,万花摇曳,美不胜收。相爱的人是自私的,他们只为对方开花。”
                  这些文字都很美,读到这,很难再去想象《十宗罪》写的是变态凶杀。泥娃哥的屠刀举的有理有据,杀人杀的理直气壮,即便是肢解,也难解人心头之恨。一时间,凶手和死者的地位转换,死者罪有应得,凶杀却凄惨无比。前者应永遭唾骂,打入十八层地狱,后者则沐浴圣光,升入天堂。这是一种强烈而荒诞的反差,也正因为如此,原本血腥的场景变作了凄美的仪式,暴力的凶杀化为了赎罪的表达。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4-12-12 19:42
                  回复
                    最后谈谈小妖,这个“千古疑案”,最佳抢镜王。这货绝对是最牛掰的线索人物,没有之一。可以说,两个案子,都是靠她破的。四个开场无限牛逼的超级警察,到她手上,都趴下了。而贴吧里提问最多的一个,也是关于小妖为什么哭,成为罪吧继刁艾青“死前遗言”后的第二大遗案。
                    小妖是蜘蛛精心设计的一个线索人物,自然有其人物形象,这在解释其行为上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这货“梦游”,是不是真的现在也难说。其次,这货声称有阴阳眼,结果最后又说是骗人的。苏眉说这货适合做小报记者,而这货却说自己是个好奇的女生,以后还想做警察。
                    归纳一下她的性格特征:表现欲望极强,并且具有过人的心理素质,一定的观察能力,还十分具有想象力。(别问我怎么归纳的,我不想一点一点解释了。。。)整体来看,是个十分有意思人物,也不怪她抢镜了。
                    至于小妖为何哭,我对这个遗案也无法作出一个确切的解释。按照蜘蛛的尿性,他完全可以说是风冷吹得眼睛流泪,也可以说是吓哭的。不过他肯定不会说,说了就没意思了。看你们瞎猜多有意思!
                    我凑个热闹,瞎猜一下。
                    小妖是在回屋前的三分钟内,受了什么刺激哭的。这三分钟内,唯一能刺激小妖的可能,就只有泥娃哥了。而这三分钟,正是泥娃哥从宿舍楼跳下,逃离现场的三分钟。按照包斩的推演,制造雪人需要十分钟。泥娃哥制作雪人是偶然为之,不似包斩,以目的性为之。所以,泥娃哥决计不可能在三分钟内制作雪人。那么这三分钟,他在干什么?他的何种作为,能使一个女生潸然泪下?
                    泥娃哥杀人是仇杀,是为了幺妹。幺妹的头颅,是一无所有的他最珍爱的东西了,尽管书中没有提及,我推测他行凶时是带着这个头的。因为泥娃哥从厕所逃离是计划之外,他不可能提前把幺妹的头颅提前放在某个地方,最后完成雪人的拼凑。而且带着着头颅行凶,更有一种报仇雪恨的慰藉。
                    那么在行凶完成,脱离现场之后,泥娃哥,这个没了幺妹,没了仇恨的孩子,又会做什么呢?立马动手拼凑雪人?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也不会这么做!即便是仇杀,即便是问心无愧,那也是杀人!那也是四条鲜活的生命!而泥娃哥,不是什么凶恶之徒,他也只是个孩子!试想,一个孩子,在做完残忍的施暴后,他会怎么做?在他内心极度虚弱,对生活无望时,他能做什么?我的猜测是,抱着幺妹的头痛哭。或许,像个恋人一样,轻轻抚摸幺妹的头;或许还会有一个迟到的,了无生气的冰冷的吻…这怎么不让人动容?而这样的场面,足够刺激小妖,让其落泪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4-12-12 19:43
                    收起回复
                      《十宗罪》第一部,第二卷,雨夜幽灵
                      都说这一卷写的是父爱,但我看到更多的,是生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态度,这不仅体现在三锤等非主流少年奇葩外表下的空虚无聊与简师傅等出租车司机困顿生活中的激情无奈,也体现在特案组四人办案前所准备的四个箱子,都代表着四个人性格特征,也是四个人的生活态度——尤其是梁教授带的圣经,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头,如今再面对这生活的种种,他心中剩下的,只是平和。
                      生活态度是个人在其所处生活状况中对于这一现状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或积极,或颓废,在大体上稳定,却也因为突发状况而改变。
                      简师傅的改变是令人痛心的。他只是一个寻常司机,或许也像包斩在追击简师傅的过程中,所搭乘的出租车的司机一样,有着自己的骄傲——要把出租车开出赛车的感觉!为了生活和不成器的孩子,岁月给他留下了苍老的外表,却带不走他年轻的心。
                      “他在矿泉水瓶子里撒尿,然后扔出车外。其实,很多出租车司机都这么干。
                      他把装着大便的塑料袋扔出车窗,青春的稀屎在风中飘荡。
                      他喜欢恶作剧,这说明他还不老。”
                      这是一种平淡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正是我们大多数小人物所具有的。我们没有太多的本事去改变什么,只有在万般的困顿中自鸣得意,在每日的枯燥反复中寻找乐子。乐子或许是粗俗的,但快乐是不变的。可这样简单脆弱的可怜幸福,也要被疾病打碎。在简师傅得知命不长久时,我们或许也要提问,这时,我该怎么办?简师傅的答案是,杀人越货,赚够本,为儿子铺好路。或许,他也想用自己的死,来为不谙世事的儿子上最后一课。平淡的生活破灭了,作为了输定了的赌徒,简师傅化身为了恶魔,张开罪恶的羽翼,只为给儿子更多的庇护。生活的形式变了,但目的是永恒的。
                      没人甘愿成为恶魔,可世间却不断有恶魔产生。简师傅由开车走向杀人,是因为无奈,也是因为无能。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他只是千万罪犯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点。对于他们,我们提不起太多的憎恨,因为我们只是旁观者。我们或许会同情,因为兔死狐悲,我们无法知道,下一个简师傅,会不会是自己。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4-12-15 15: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