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吧 关注:330,093贴子:1,841,538

回复:【真相只有一个】西游释厄传----------你所不了解的西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后,我们来看看三个犀牛怪。


IP属地:山东502楼2014-12-19 21:55
回复
    这些犀牛怪在什么地界呢?天竺国地界,而天竺国地界已经是归如来管制了,但是在如来的眼皮子底下,居然还有妖魔干假借佛祖之名,变化佛祖之像来骗取酥合香油。而且还不是一点点。原文:“此油不是寻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这油每一两值价银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四万八千两。还有杂项缴缠使用,将有五万余两。”这么多油,还值这么多钱,还需要二百四十户来供应,一年一次,这些妖怪在此也有一千多年了(原文:这妖精,在此有千年了),也就是说,这样的大消耗,大举动,大诈骗,已经弄了一千次了,就在如来身边发生的事,如来自己会不知道?而且,在《西游记》中,除了黄眉童子因为弥勒佛的指示敢变成佛祖,而这些妖怪直接就敢变成佛祖,他真有那么大胆子吗?所谓艺高人胆大,但事实证明,他连四位星官都打不过,谁给了他这样的胆子?大家可以仔细琢磨一番。他们一年就收走一千五百斤酥合香油,共五万两银子,这么多油他们三个吃得完吗?而且还吃了一千年,不怕油腻味死?


    IP属地:山东503楼2014-12-19 21:56
    回复
      所以,孙悟空上天去查妖怪了来历,太白金星冷笑了。太白金星笑孙悟空傻,难道看不出来这其实就是佛教势力吗?但是,孙悟空傻吗?不傻!一点都不!西天取经一路过来,孙悟空经手了多少佛教势力的妖怪,从最先开始的黄风怪,然后青狮子、金鱼精、黄眉童子、观音坐骑犼,青狮白象大鹏,现在又来了三个犀牛精,孙悟空经历了这么多次会看不出吗?我认为狮驼国那一回,孙悟空是彻底看清楚佛教的嘴脸了,无论他们犯多大的错误,哪怕直接喊着推翻如来口号,最后如来还是让大鹏做了护法。所以,孙悟空知道这些妖怪和佛教沾边,但是他也不说破(也算是给如来面子),灵山就在眼前也不去请如来,而是直接去请天庭的星官来降服。最后就一口认定,这妖怪是假佛祖之名来偷油的。


      IP属地:山东504楼2014-12-19 21:56
      回复
        而最后的结果,这三个犀牛精全部被杀,六只犀牛角也被锯下来。孙悟空怎么打算的呢?原文:“孙大圣更有主张,就教:‘四位星官,将此四只犀角,拿上界,进贡玉帝,回缴圣旨。’把自己带来的二只:‘留一只在府堂,以作向后免征灯油之证;我们带一只去,献灵山佛祖。’”可是唐僧师徒最后给了如来吗?没有!这就是为什么在最后,有人看不懂,不是如来自己要传经的吗?唐僧来取经结果还要他人事。其实如来哪里是要什么人事,他难道不知道唐僧一路身上根本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吗?他难道真的稀罕那一个紫金做的破钵盂?根本不是,他是想要那个犀角,但是又不好说破,只能用人事作借口。


        IP属地:山东505楼2014-12-19 21:56
        回复
          虽然,只是个很小的东西,但是毕竟是把柄,被别人抓在手里也不好受。所以一开始,在第八回的时候,如来说要传经三藏去东土,但是最后为什么只给了一藏的经书呢?答案就在这里面。


          IP属地:山东506楼2014-12-19 21:56
          回复
            从表面上看,如来一直在吃哑巴亏,自己的属下被杀了,也只能忍气吞声,不能声张。但是如来是那样的人吗?不是!因为如来的取经计划只是他B计划中的一个幌子,这样的亏,他吃得。在第七十七回,如来自己说:“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而西天取经刚开始的时候,如来只有西牛贺洲一块地方,但是西天取经还没结束,他已经就摆平了其它三个大洲了。那么所谓的取经只不过是幌子,表面上看,唐僧在取经,道教势力得知后一定会想方设法去阻拦,但实际上,如来还有其它的计划,至于具体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来用唐僧取经这样的盾牌吸引了道教势力的眼球,自己却暗地里收服了其它三个大洲,这也就是说,三界中,如来已经掌控了地界和人界,天庭只剩下天界了。这场争夺最终还是如来更胜一筹,所以那些小亏,吃了也就吃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上一回,观音第一时间放出唐僧取经的消息,但是如来却没有出手阻拦,或许如来正巴不得这样呢!


            IP属地:山东507楼2014-12-19 21:57
            回复
              写到这里,《西游记》的大致的内幕故事,情节分析也就说得差不多,基本上是临近尾声了,那么下一回,也就是最后一回,我还讲些什么呢?请看大结局——《尘埃落定》


              IP属地:山东508楼2014-12-19 21:57
              回复
                【大结局】尘埃落定
                在之前的二十回里,我根据前人的基础加上自己的分析,已经基本上说清楚了《西游记》的大致的内幕情节。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去挖掘,比如水帘洞最初是谁的?小白龙和他父亲西海龙王究竟因为什么而翻脸?乌巢禅师又是何许人也?等等。但是这些已经无关整部《西游记》剧情发展了,所以我也没有一一将《西游记》中的这些细节问题再分析。其实,大家可以去看看《西游记》的原文,不要嫌书太长,字太多,可能自己就能发现些东西,无论有没有道理,有没有凭据,这都是读书的乐趣,贵在坚持。


                IP属地:山东509楼2014-12-19 22:00
                回复
                  那么这一回还有什么可说,还有什么能说的呢?


                  IP属地:山东510楼2014-12-19 22:00
                  回复
                    其实很简单,稍作评价即可。在很多小说评论,电视剧,电影对《西游记》的刻画都是喜剧收尾,唐僧师徒最终取得真经,求得正果,皆大欢喜。但是,真的是这样嘛?这样的评价真的靠谱吗?其实,无论任何事任何人,所谓的评价其实就是计较得失,得到的多,失去的少便是利;得到的少,失去的多便是害;正所谓利害关系!


                    IP属地:山东511楼2014-12-19 22:00
                    回复
                      那么,我们先看看唐僧师徒在整部《西游记》中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IP属地:山东512楼2014-12-19 22:00
                      回复
                        在唐僧师徒中最开始出现的主角人物就是孙悟空。之前我们也分析过,他有领导才能,人缘很好,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惩恶扬善,而且唐僧困惑的时候孙悟空也时常开导他,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了一身的武艺,他敢打阎罗,戏龙王,连玉帝也不放在眼里,齐天大圣虽然只是个空名,因为大闹天宫,很多对玉帝不满的神仙还是尊重孙悟空的。最终,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得了“斗战胜佛”这样的正果。应该说,孙悟空得到的东西不少。可是孙悟空失去了什么呢?大家还记得孙悟空当初拜师学艺得一个长生不老之术是了什么吗?不伏阎王管!那么孙悟空最初追求的是什么呢?是自由!可是他从出生开始到最后修成正果自由过吗?自由过。而这自由的时间也仅仅是在他还是美猴王的时代里。第五十三回,如意真仙对孙悟空说:“我家舍侄是与人为奴好,还是自在为王好啊!”这样的话有没有触动孙悟空的心底?我想是触动了,孙悟空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应该知道他已经踏上了不能回头的路。齐秦的歌里不是有这样一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吗?虽然孙悟空是齐天大圣,是斗战胜佛,但是他不无奈不身不由己吗?即使修成正果,天庭和佛教还是水火不容的争斗下去,斗战胜佛也好,齐天大圣也罢,最终只是任人摆布的棋子。而且孙悟空不是观音,不是弥勒,他永远不知道怎么从棋子变成棋主,怎样从一个幕前走到幕后。也许斗战胜佛和齐天大圣都要比美猴王听得响亮,但是再也不会有美猴王那般的自由自在了。那么,有些东西即使得到又怎样,得不到又怎样?


                        IP属地:山东513楼2014-12-19 22:01
                        回复
                          唐僧,是第二个出场的主角。


                          IP属地:山东514楼2014-12-19 22:01
                          回复
                            其实唐僧一直都是一个悲剧的角色,他是和尚,但是确将所有能破的戒都破了。他十八岁的时候为了所谓的真相报仇,逼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破了杀戒;西天取经出城的时候,喝了李世明赐的酒,破了酒戒;在白骨精,在女儿国,虽然没有出轨的举止,但是凡心蠢蠢欲动,破了色戒;在被强盗打劫的时候,骗强盗说自己徒弟身上有银两,破了诳戒。所谓的四大皆空是什么?唐僧知道吗?第九十一回,唐僧师徒路经一个寺庙,寺庙的院主知道唐僧是东土来的圣僧,慌忙下拜,原因就是想托生到中华福地去。可是唐僧说了一番话,虽然只是淡淡的一句话,但是可以看出唐僧是知道什么是四大皆空。原文:“弟子乃行脚僧,有何受用!若院主在此闲养自在,才是享福哩!”幸福是什么?就是自由自在,知足常乐。人若有此心,万事万物又怎能不看开?又怎能做不到四大皆空?可是,唐僧有此心,但是无此行。因为他也是身不由己,从金蝉子到江流儿,由江流儿变成唐三藏,再从唐三藏修成旃檀功德佛,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一切回归原点罢了。


                            IP属地:山东515楼2014-12-19 22:01
                            收起回复
                              唐僧想不想盖那么一间瓦房草屋,有那一亩三分地,娶那么一个贤妻良母,生那么一群可爱动人的孩子呢?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西天取经并非他所情愿。当初金蝉子轻慢佛法,成了大众佛菩萨的一顿饭,那么旃檀功德佛会不会再走老路?即使不会,生活在那样的阴影里,是佛是祖,是名是利又何用?


                              IP属地:山东516楼2014-12-19 22: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