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吧 关注:10,833贴子:202,947

回复:【截图】20141123《汉武大帝》截图合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外甥只跟舅舅亲


154楼2015-01-01 22:34
收起回复

    @曾经沧海

    一只鞋表示,大汉皇帝家还有多少亲戚……

    陛下赐的紫金醇,给霍少娶媳妇儿时候喝的。
    于是霍少你是想说,攻下金泉的时候你还木有娶媳妇儿咩 @曾经沧海


    倒河里了……
    话说俺还是觉得倒进泉眼里比较靠谱
    酒泉的确有条河,叫北大河,是祁连山雪水,河水向北与讨赖河汇合后继续向北一直流到居延


    155楼2015-01-01 22:46
    收起回复

      河西受降,临危不惧,当机立断



      156楼2015-01-01 22:48
      回复

        圆桌会议……
        陛下准备寻找战机与匈奴决战

        一圈子人里,只有霍少跟卫帅表示,能战。其他人都说不能再战了。
        霍少说如果要奔袭漠北,就不能不考虑后勤问题了

        卫帅表示,应该趁着匈奴远徙漠北立足未稳,一鼓作气消灭之。臣已经计算过了,1个士兵所需要的补给如果用3匹马来驼,就可以完成跨越大漠的快速奔袭

        臣随时等待着陛下的召唤。
        陛下指向哪里,臣就打向哪里。


        157楼2015-01-01 22:59
        收起回复

          造型师啊,元狩四年,卫帅才30多岁好伐……

          陛下的钱又攒够了(盐铁专卖了),于是准备开打,把将军们都留下了




          难得见到霍少穿朝服


          158楼2015-01-01 23:06
          收起回复

            陛下表示,全军精锐任你挑选,也不给你设副将。特许你独断专行

            霍少还是穿这身好看

            霍少啊,不要笑得这么明显好伐

            李乐果真是把霍少演活了。在卫帅跟陛下面前,那么爱笑。在其他人面前,超级冷峻。
            太史公怎么可能见到霍少这样的笑容?少言不泄,那要看对谁


            159楼2015-01-01 23:17
            回复


              陛下:这是武库新打造的剑,准备给校尉以上,每人配一把

              李广:这几年来,左一个策应,右一个佯动,每次打仗,都是别人吃肉,我喝汤。从没做过前锋
              说起来,真不能怪两位陛下。景帝陛下时,七国之乱,李广本来有机会封侯的,但是居然私自接受梁王的印信。陛下继位后,依然重用他,未央卫尉是什么概念,那就是中央警卫团啊!
              至于对匈奴的战争,陛下每次都会想到李广,也基本都会用他。连他杀霸陵尉的事儿,都压下来。
              元光五年的四路出塞,每人一万骑兵,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兵力,但却只有卫帅有所斩获。为什么?
              兵无常形,用兵打仗,需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李广与韩安国的战术,适应国内的战争,却无法适应对匈奴的进攻(单指出塞进攻,守关塞的话,李广与韩安国完全可以胜任)
              主攻可以变为策应,佯动可以变为主攻。这就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钳形攻势本身,就是用两只手掐死对手,本就无主次之分。只是在霍少成长起来之前,钳形攻势的两支手,总是只有卫帅一路能完成战略目标,
              然而李广的战略思维却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如果真的能够知己知彼,就绝对不会抱怨别人没给自己机会了。起码,元光五年一战,所有的条件都一样的。不同的是四位将领的战略战术不同。
              卫帅选择了避实就虚,避开了对手的锋锐,直接打击敌人的后方,打击敌人的士气。从斩虏700可以看出,卫帅一路没有选择与敌正面硬拼。就当时的情况而讲,汉军的战马肯定不如匈奴的,硬碰硬,速度与力量都拼不过。再有,汉军大规模骑兵化,时间不长,具体战力如何,没有经历与匈奴的实战,无法判断。所以,卫帅此战选择了更加谨慎的战术。
              公孙贺这路比较诡异,出云中,正对匈奴王庭,居然没有碰到匈奴军队?这不科学,匈奴人是部落群居,上马是兵,下马是民。所以,估计公孙贺就是沿着长城边溜达了一圈就回来了。OTZ
              公孙敖出代,李广出雁门,两路部队相距70公里左右,很有可能碰到的是同一个大部落的军队,史记上没说是谁的部队。最终战局是,公孙敖拼剩下3000人,李广拼剩下自己独个……相比之下,公孙敖已经算不错了。
              公孙敖的战绩,应该是当时汉军骑兵与匈奴骑兵正面简单冲撞的正常战损比。(不用计谋的,直接正面冲击。)
              李广的……全军覆没,主将被俘
              元光五年的战损比,史书上没说,因为不知匈奴那边有多少部队,但是汉军当时除了战马可能逊于匈奴,其他的比如铁兵及弓弩等都是要强于匈奴的。
              其实李广和老熬,如果不是各自为战,而是相互策应,两人联兵,说不定能够有所斩获。
              不过元光五年的那次出击,本来就是为了试探对手,也是为了考核自己的将领和士兵。
              其实对抗匈奴骑兵的正面冲击,军阵应该比散兵对冲更有效,就像后来卫帅在面对匈奴骑兵的正面冲击时使用的就是武刚车自环为营,扛住匈奴的第一波攻击以后,再寻找战机,打击匈奴军队侧翼和后方。
              李广作为守将,守卫关塞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在对匈奴的进攻作战中,他的战略思维真的是跟不上形势了。

              陛下:才让你当了几年郎中令,你就觉得憋屈。那我岂不是更憋屈,十几年都只能困在这里,等着前线的消息。
              于是陛下,你就在北边平定以后,开始巡狩四方了么……

              李广:恳请陛下这次一定让我当前锋
              陛下:好吧。

              张汤:此次大战,事关重大,上次前锋赵信临阵叛变至今影响无法消除,淮南王谋反,李广也牵涉其中,重用他,恐要生变。
              陛下:我相信李广的忠心。他都六十了,我实在拉不下面子拒绝他。
              张汤:相士说李广数奇,命中该700的他就到不了1千,
              陛下:那你就拟一道密诏,给大将军送去,让他慎用李广,自己斟酌。
              陛下啊,你这是把烫手的山芋扔推给大将军么……


              161楼2015-01-02 13:09
              收起回复

                卫帅:我军的任务是扫荡匈奴王庭
                李广:可惜陛下把打大单于的任务交给骠骑将军了。
                李广啊,你居然还吐槽这个。从军几十年了,你还是根本不懂什么叫钳形攻势,什么叫分兵包围,什么叫合作歼敌!


                卫帅:两路大军,不分主次,任务都很重要
                这就是钳形攻势,两只手掐死对手!两手同时掐,两手都要硬!

                李广:这是陛下的密诏(汗一个,老爷子你笑那么诡异干嘛,要是知道密诏里写的啥,还不得吐血)


                163楼2015-01-02 13:45
                回复


                  赵破奴:斥候报,大单于主力目前仍然在大将军方向。要回师跟大将军汇合么?
                  这段建议看原视频,霍少咬草棍儿萌死了



                  霍少:速将情况报与陛下


                  165楼2015-01-02 13:59
                  回复


                    小金
                    @曾经沧海_


                    166楼2015-01-02 14:01
                    回复


                      公孙敖来抱怨,我的前锋部队都到代郡了,咋又改定襄了

                      让你去哪儿就去哪儿!再啰嗦就给我滚回去做你的庶人去

                      老敖表示,定襄就定襄,那么凶干嘛……


                      169楼2015-01-02 14:25
                      回复


                        李广又来吐槽,我的前锋咋变后卫了。我的前将军是陛下亲封的。

                        卫帅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李老爷子直接拔剑了……晕死,这在军队里不算犯上谋反么。这是要杀主帅哗变的节奏么
                        还好是卫帅,要是霍少,说不定真的依军法把李老爷子给拿下了。


                        170楼2015-01-02 14:30
                        回复


                          苏建。






                          171楼2015-01-02 14:34
                          收起回复




                            战前会议
                            话说电视剧里,这一段拍得有点乱……到底没说清楚为毛卫霍出塞的地点为毛换了,估计编剧也没弄清楚,台词里很多矛盾的地方,关于东西及左右的问题……
                            漠北大战,基本阵型是卫霍兵分两路的钳形攻势。
                            卫帅在发现战前情报错误,自己不得不已非精锐之兵对阵一只鞋精锐主力的时候,果断调整了战略,再次分兵构筑了一个新的钳形攻势。自己率领辎重(汉代武钢车不是专业战车,而是武装辎重车,)部队和大量步卒(如果是以前奔袭作战所带的精锐骑兵,就不需要自环武钢车,只要运动起来与敌周旋就可以了,再有就是自环武钢车为营之后,只从侧翼出动了5000骑兵乘机迂回进攻一只鞋侧翼,如果有更多的骑兵,一定能扩大战果的,所以肯定只有这5000骑兵能调动),正面扛住一只鞋的主力冲击,而将不多的骑兵分做一路,由李广等率领,迂回到一只鞋侧翼和后方,形成包夹的形势。
                            如果李广能够按照卫帅的计划,最终完成钳形攻势,定能活捉一只鞋!
                            至于史记上说,李广一路的道路难行,水草不丰美。那是必然的吧,水草丰美的地方的道路,敌人也会知道也会防守,有所防范,那还能达到突袭的目的?就像自古华山一条道,谁能想到,对手能从陡如刀削一般的北峰爬上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这就是兵法的精髓!
                            只能说,李广自己没能把握好机会。
                            军亡导,有两种可能,向导死了,或者向导跑了。(古代亡字还有逃亡的意思)
                            先说向导死了,李广一路一直在原地转悠,直到卫帅从漠北得胜还朝,才找到他们,所以,李广肯定没见着匈奴人,所以向导肯定不是匈奴人打死的。难道向导暴病而亡?太寸了吧!还有一种可能,向导被自己人杀了。向导不是匈奴人,就是从匈奴跑回来的(比如赵破奴和张骞这种),向导说的话,李广会相信么?难说。霸陵尉都敢杀,还是因为人家忠于职守不给开城门,李广就记恨在心。
                            再说向导跑了,向导为毛要跑啊?卫帅身边的向导为毛不跑啊,霍少身边的向导为毛不跑啊,霍少部队里,匈奴人太多了,他们怎么不跑啊。怎么到了李广这里就跑了?向导肯定被抱怨,为啥走那些鸟不生蛋的地方……会被当贻误军情,挨军棍吧
                            还是说,一个向导被杀了,然后其他的都跑了……
                            李广的悲剧,是他自己一步步自己走出的路,怪不得别人。


                            172楼2015-01-02 15:05
                            收起回复


                              等战报的日子,不好熬啊

                              漠北捷报!


                              这两张地图,没看懂


                              173楼2015-01-02 15: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