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欧阳询的书风属二王系统的,且我临写了欧阳询碑帖这么多年,也经常看王羲之的碑帖。但要真正动手临写王羲之的字,仍然无法马上做到“达意”,况且还是小楷。不过经过这一次临写下来有两点收获,愿与书友们分享:
1、只有写小楷,才能真正将力量传达到笔尖。写了做么多年的中楷,自觉笔力已经能够达到笔尖了。可是真正开始用小楷笔临写小楷时,发现根本用不上力。在短暂的纠结之后,还是静下心来坚持临写。这样与小楷笔磨合了一个多星期,力量才渐渐延伸到了笔尖。这时再用平时我用的中楷笔写字,就感觉笔毫有点硬了,心中一喜,是不是我的笔力又提高了一点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1.png?t=20140803)
。
2、增加了对字结构松紧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写大字要“紧”,写小字要“松”。开始临写小楷的时候觉得特别别扭,怎么写都觉得字紧巴巴的,总是感觉字“松”不下来。没办法只有多琢磨、多写,慢慢感觉就顺畅许多。单看我这次临的这五页《乐毅论》,最后一页感觉就比第一页“松”,也才有了那么一点点写小楷的感觉。
继续再临写王羲之的小楷碑帖,然后临《集字圣教序》,希望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