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吧 关注:15,497贴子:119,481
  • 5回复贴,共1

通临王羲之小楷《乐毅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学习书法以来,一直在临习欧阳询的碑帖。书友建议可临习一下王羲之的字,寻找一些飘逸、灵动的感觉。我也一直想感受书圣的风采,毕竟平时只是观帖欣赏而已。既然饱了眼福,还要饱饱手福。现直接临王羲之的小楷《乐毅论》感受一下。因《乐毅论》版本较多,以越州石氏本为主,没有的字则参考宝晋斋本。
现贴出,请书友斧正。



IP属地:广东1楼2014-11-20 11:35回复
    碑帖中“千载一遇”处点一个点,据说是判断是否原刻的依据,不知这种说法对吗。


    IP属地:广东7楼2014-11-21 11:05
    回复


      IP属地:广东8楼2014-11-21 11:07
      回复


        IP属地:广东14楼2014-11-24 08:58
        回复


          IP属地:广东16楼2014-11-25 09:19
          回复
            虽说欧阳询的书风属二王系统的,且我临写了欧阳询碑帖这么多年,也经常看王羲之的碑帖。但要真正动手临写王羲之的字,仍然无法马上做到“达意”,况且还是小楷。不过经过这一次临写下来有两点收获,愿与书友们分享:
            1、只有写小楷,才能真正将力量传达到笔尖。写了做么多年的中楷,自觉笔力已经能够达到笔尖了。可是真正开始用小楷笔临写小楷时,发现根本用不上力。在短暂的纠结之后,还是静下心来坚持临写。这样与小楷笔磨合了一个多星期,力量才渐渐延伸到了笔尖。这时再用平时我用的中楷笔写字,就感觉笔毫有点硬了,心中一喜,是不是我的笔力又提高了一点
            2、增加了对字结构松紧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写大字要“紧”,写小字要“松”。开始临写小楷的时候觉得特别别扭,怎么写都觉得字紧巴巴的,总是感觉字“松”不下来。没办法只有多琢磨、多写,慢慢感觉就顺畅许多。单看我这次临的这五页《乐毅论》,最后一页感觉就比第一页“松”,也才有了那么一点点写小楷的感觉。
            继续再临写王羲之的小楷碑帖,然后临《集字圣教序》,希望有新的收获。


            IP属地:广东18楼2014-11-25 10: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