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吧 关注:11,253贴子:113,021

为你解读心脏早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一名心血管疾病医生,初次网上奉献早搏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一起探讨。并能给有早搏疾病的患者带来帮助。
心脏早搏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是指在正常规律的心跳(叫窦性心律)和脉搏搏动情况下,发生了提前的或额外的心脏异位搏动(或脉搏跳动),故早搏又可称之为期前收缩(或称额外收缩),也称之为心脏的早搏或俗称为早跳。


1楼2014-11-06 17:03回复
    如何预防早搏?
    首先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不要过度熬夜,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散步、打太极拳,利用一些健身器械进行健身训练将为你的身体带来长久的益处。要戒烟及避免大量饮酒,因为吸烟及饮酒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诱发因素。要保持情绪稳定,要摆正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关系,情绪高度紧张及大起大落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最后,要定期到医院体检,一旦发现心悸、漏跳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8楼2014-11-11 09:35
    收起回复
      来探讨下室性早搏的起因
      首先还是寻找原因,就是要找找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并注意其严重程度,如果有,那么这个病人出现的早搏就要引起重视。最常见的就是心肌梗死后、心肌病、严重心力衰竭。这些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心功能逐渐恶化,心力衰竭而死,那么积极治疗心力衰竭,阻断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就是关键。还有一个就是猝死。有不少大家熟悉的明星很可能就是突然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所致,而这些又基本上都是室性早搏触发的。所以对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出现室性早搏要特别重视。心功能衰竭越严重,越容易发生猝死。


      15楼2014-11-13 10:51
      收起回复
        说下早搏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早搏症状不要动不动就用抗心律失常药。因这类药多数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有的本身就可引起心律失常。另外早搏增多往往和体内电解质失衡有关,及时补充一点钾和镁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再者,治疗应适可而止,并不需要达到彻底消失。
        频发早搏应参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影响心排血量以及发展成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而决定治疗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
        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24楼2014-11-19 09:46
        收起回复
          心脏早搏可不可以吃鱼?
          多吃鱼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预防由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使血液不容易凝固。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日本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低于欧美人,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冠心病者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发现,鱼类的脂肪里含有很多二十二碳五烯酸(简称EPA),EPA是一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它能与血中胆固醇结合形成胆固醇脂,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另外,EPA还可以增加血小板中的花生油烯酸比例。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花生油烯酸变成凝血致活酶,有很强的促进血液凝固而阻止血液出血等作用。人体血液里的EPA增多,从而就会起到防止血液凝固作用,并使血液粘度下降而流动畅快,不易形成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等疾病。因此,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鱼肉、鱼油和EPA可能有极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近几十年来冠心病病因学研究的巨大进展。应用EPA和DHA,或进食一定量鱼肉、鱼油,可能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又一条新途径。


          27楼2014-11-21 13:37
          回复
            早搏常规用哪些药物
            以前的那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上面的试验,我们用得很少了,现在首选β-受体阻滞剂,这个药虽然控制室性早搏本身效果一般,但是能同时治疗其本身和后面的基础疾病(例如冠心病),同时有稳定心律、预防猝死的作用,致心律失常作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在控制原来的心律失常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一些新的心律失常,叫作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也非常轻微,所以优先选用。常用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41楼2014-12-01 13:48
            回复
              考虑心肌病可能。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以引起窦性心律不齐,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可以不用担心,近期饮食作息多注意。


              54楼2014-12-11 13:40
              收起回复
                早搏与胃没有直接关系。早搏次数降低跟情绪饮食睡眠改善有关。后续多注意观察则可。


                71楼2014-12-22 13:16
                回复
                  异位起搏点在心室的早搏称为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室早的临床表现有胸闷、气短、心跳间歇感、心悸,每分钟发生室早5次以下,为偶发室早,超过5次,为频发室早。


                  95楼2015-01-29 16:02
                  回复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及二尖瓣脱垂病人,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即所谓特发性室早。室性早搏的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完全无症状,轻微心悸憋气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晕厥甚至猝死。


                    96楼2015-01-30 11:35
                    回复
                      功能性早搏的小儿一般生长发育都很好,没有心脏病史,临床也没有什么症状,只是当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时才会出现早搏,但每分钟早搏次数不会超过5次,没有不舒服的表现,心脏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在夜间休息的时候早博的次数多,活动之后,早搏的次数明显减少,不用特殊处理。


                      98楼2015-02-02 16:44
                      收起回复
                        出现早搏可能是功能性的,主要由于睡眠不足,劳累,情绪波动等引起的,没有很大的问题。如果检查发现有器质性病变,症状严重,则需要及时就诊做些进一步的检查看下,并明确下诊断,有针对性治疗,病情变化注意随访。


                        99楼2015-02-03 15:57
                        回复
                          早搏患者晚上宜早睡,不宜熬夜,保证午睡。经常失眠者,应服镇静剂,保证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在心跳快时早搏较多,应该考虑多些休息;如果在心跳慢时早搏较多,那么应适当参加活动,不要绝对卧床休息。另外,不要看紧张或有刺激性的电影或电视,以防早博发生。


                          107楼2015-03-07 11:52
                          回复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期前收缩,而且期前收缩发生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一般讲,早搏可以发生多年而无明显症状体征,而有的人则会感到心悸、胸部跳痛、憋闷或有心跳停顿感等。偶发性早搏多见于健康人,多与情绪激动、疲劳、饱餐、饮酒和吸烟过量等因素有关,不需特殊治疗。


                            109楼2015-03-12 13:46
                            回复
                              孩子早搏往往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有的孩子是患感冒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心律不齐。较大的孩子,可能会自我感觉有时心慌,心前区有些闷,喉部有梗阻感,长出气,有时自觉心跳不规则。


                              130楼2015-04-01 1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