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氏世界吧 关注:11贴子:1,578
  • 12回复贴,共1

【冷权】总结各科学习方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霸学渣戳进
想提高成绩戳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31 21:22回复
    学科篇之语文✔
    语文是文科,看似容易实际上拿高分又特别难,主要是理解,分这几个部分讲。
    1.基础部分
    2.文言文部分
    3.阅读
    4.作文
    5.推荐辅导书
    6.针对各个分数层的建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31 21:23
    回复
      @WYF吾的皇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31 21:23
      收起回复
        【语文之基础部分】
        1.这方面的要求是满分,因为字词拼音这类题是毫无技术含量的,
        2.首先你要准备一个本子,不用太厚,也别太薄,适中,大小最好和语文书那样大的。
        3.然后拿出从初一开始的语文书,每一课后面都有字词,用黑笔抄词,蓝笔标拼音,如果是重点或者不熟的就用红笔。
        3.不要太多颜色,就黑红蓝,平时多拿出来看,会非常有效。特别是准初一或者准初二的小伙伴,最好是养成这个习惯,从初一开始积累,到初三中考复习的时候,你会非常方便,初三的娃们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做这个工作,建议是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可以准备另一个本子,用来家长听写,一个月就听一次,听这整个月你的积累。
        5.语文书要多看,考试前最好是把语文书从头到尾看一遍。
        6.练字,这点很重要,现在都是电脑阅卷,你字不清晰,整道题分数就没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0-31 21:27
        回复
          【语文之文言文部分】
          1.这部分我们的目标依然是满分。
          2.背诵,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一定要背。
          3.注意文言文中的字词,有些字是通假字,不要写成我们现在用的,按照原文写。
          4.现在讲讲文言文笔记本的好处。,每次上新文言文的前一晚都会让我们抄,这样可以起到一个预习的效果呀,所以我们上课节奏很紧凑,因为不会有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的情况,基本老师讲的同时又要动笔又要动脑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31 21:32
          回复
            【语文之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类型
            考点一:文章的线索(线索是记叙文的中心,通常故事情节就是按照线索发展下来,分为明线和暗线)
            1.常见线索类型
            ①人物线索:中心人物的感受或者事迹。《背影》父亲的背影
            ②物品线索:通常是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比如说《爸爸的花儿谢了》(人教版的)中的花儿。
            ③感情线索:就是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譬如《掌声》(弱弱说一句,这篇是我们期末考的文章,刚好考到感情线索)
            ④事件线索:就是一件事情。
            ⑤时空线索:以时间推移或空间转换为线索。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⑥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这种会比较少)
            《现代文阅读技能训练100篇》(这本书很赞哟)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31 21:52
            回复
              2.线索的作用
              用我们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如果题目问道线索的作用,这样答: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0-31 21:54
              回复
                考点二:分析表达方式
                1.初中阶段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不要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搞混咯,外楼楼曾经也弄混过一段时间,老师给列表出来,现在就没搞混过啦)
                2.表达方式之描写
                ①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各种感官,很典型的文章就是鲁迅的《雪》啦。
                ②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之类的。典型文章就是《与朱元思书》(虽说这是篇古文)
                ③正面侧面描写。
                ④人物描写(分为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语言)
                ⑤环境描写(这个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答题KEY:本句属于环境描写,通过对……的描写,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理。(可以不按这个答,但一定要答到渲染啊烘托啊之类的技法词,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据说这是得分点)
                ⑥细节描写
                就是通过这个细节动作,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心情,体现了人物……的品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0-31 21:55
                回复
                  3.描写方式之人物描写
                  上面说了个大概,现在细细的讲
                  ①外貌描写:(衣着)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容貌,神情)形象的展现了一个……的人物,(总之要达到能表示人物特点的词)eg.《老王》中的外貌描写,说明了老王的病情十分严重,形象的展现了老王病入药膏,虚弱的人物形象,却同时反映出老王生命力的顽强和老王朴实无华的品质,虽自身有着严重的病,却不忘报恩。透过老王,我们可以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下层百姓贫苦的生活,以及当时文化大革命带给人民百姓的动荡。(有时清楚故事背景,可以加进去)
                  ②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品质,(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这个不一定有,如果有就写上)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的反映或者深刻的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品质。(有时可以联系大背景来谈)
                  【总结:围绕人物性格特征,品质,答到反映,揭示,展现,说明等技法词,有时需联系大背景,以小见大,从个体反映到整体,就像上面楼楼举得例子《老王》,答案是楼楼自己写的,断句有些可能没断好,打的比较急,将就着看,联系大背景,以小见大差不多就是这样,从老王一个个体反映到整个社会。这是个加分点喔。楼楼的阅读从来都是高分的,很多时候就是靠这个王牌哟,用了会吃到甜头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0-31 21:56
                  回复
                    考点三之修辞手法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的特点
                    拟人:将……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特点(其实个人觉得比喻拟人差不多的)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其实个人觉得反复才有)增强感染力说服力(这个可以有)
                    反复:强调语气内容,增强文章气势(典型例子《雷电颂》,话说这篇真心雷到我了)
                    对比:通过对比,体现出……的……(这里经常讲的是好处,当然个别讲的是坏处)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加强给读者的印象(这个真的有)
                    对偶:句式整齐优美,读起来抑扬顿挫,增强文章语言美感(其实有点傻)
                    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01 08:38
                    回复
                      【考点五之其他】
                      1.概括文章内容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有时可添加必要的环境。(谨记能简洁的决不拖泥带水)
                      2.解读划线句子含义作用
                      含义:结合上下文,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作用:承上启下,为……做铺垫,渲染了……的气氛,侧面烘托……(根据文章选择恰当的来答题)
                      3.分析题目含义:①表层含义
                      ②象征意义
                      ③表达的效果
                      4.评析词语:解释词语的本意+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5.概括文章中心:先是概括文章内容,就是第一点,然后加上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加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6.不同位置句子的作用: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分号代表不同的作用,做题时根据文章选择)
                      ②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
                      ③结尾:照应开头;结尾点题;总结全文,升华文章主题;首尾呼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01 08:41
                      回复
                        【考点九:说明方法的作用】:
                        1.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作比较:把A和B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XX特点
                        3.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说明了事物的XX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
                        4.分类别:条理清晰,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该事物,是所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理解
                        6.下定义:给XX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炼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准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7.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说服力和可信度
                        8.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两者答题差不多,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下定义:准确揭示事物本质(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做规范性的说明)
                        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
                        下定义:A=B 作诠释:A=B 但B≠A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11-01 08:44
                        回复
                          修辞手法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
                          排比:增强气势,加强语气
                          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
                          夸张:强调特点,表达感情
                          反问:加强语气,激发感情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设问: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引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11-22 2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