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顾一下,09集金刚尊一会摩诃尊,口白如下:
金刚尊:你,回来了。
摩诃尊:人间是暂宿,众生是过客。无去,无回。(这句比较衔接,但贴合佛教中“无常”的理论。)
金刚尊:这段期间,你去了何处。
摩诃尊:我不是为了回答你的问题而归来,而是我的归来,代表我的问题。
金刚尊:你的出现,代表质疑。
摩诃尊:魔氛充斥,天门清圣,荡然无存。
金刚尊:你听说了一步禅空之事。
宁愿不听。
金刚尊:天下无佛,天下无魔,佛魔无别,共处天下。
摩诃尊:他能解一时之危,能解开因果吗?自业自得,佛法并非万能,神通不敌业力,何况一介人身。
金刚尊:不是万能,就不做吗,难以成事,便不做吗。无法改变,就不做吗
摩诃尊:佛有三不渡,无缘者不渡,无信者不渡,无愿者不渡。
金刚尊:此不渡所说的,不是真正的不渡,更非排斥受渡者,而是佛门反求诸己,过去无法可渡,现在渡之,现在无法可渡,未来渡之。
摩诃尊:你可能想过,不是现在无法,而是方法不对,想法不对,做法不对。
金刚尊:用三不对,诠释三不渡吗?
摩诃尊:真要诠释,只需一字。
金刚尊:何字?
摩诃尊:斩。
(先不讲佛,摩诃尊的一出现,就明确是代表“质疑”。那么他所产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做个笼统的定义了。观众在剧外会对剧情、对一步禅空的佛学理论有所质疑,剧中也必然的需要有人来担当这样一个“质疑”的角色,那就是梵海惊鸿。有质疑和辩论,才能让剧中人物、剧外观众对编剧想表达的东西,有个更深层次的体会。
交锋的一开始,金刚尊就提出了“天下无佛”的理论,这句话也在前几集菩提尊的口中一再的被提及,可见是个编剧写的人物的思想和理论的一个中心。
天下无佛,从佛学大概来讲,是因为佛的本质是“空”,不光佛,甚至世界万物、万法,也都是“空”的,是无常的,学佛的内容,就是去认识这一点,而也可以从禅宗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求佛不应该从外在去求,慧能说过,“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说佛是存在于人的内心里的,佛性也是存在于人的内心里的,因此要求的佛,不是外在的天下的佛,而是自己内心的佛,我觉得剧情里的天下无佛更多是这种意义。
人人都有佛性,只要领悟了佛性,明白了佛的真谛,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佛,包括魔众,因此“佛魔无别”,佛和魔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都具佛性,都可成佛。魔众以及普通人之所以不是佛,无法成佛,是因为佛性没有被领悟,被尘世遮住了心智。而菩提尊与金刚尊所做的,恰恰就是“渡”魔成佛。
接下来,摩诃尊以“三不渡”来反驳金刚尊的话,将魔众归为了“不可渡”的一类,但三不渡的本质却不是不接受,真的拒绝去渡,不是“不可救药”,而是因为世界万物都遵循着“因缘”,缘分不到,无法渡,这个无法渡是被动的,并不是主动的拒绝。摩诃尊则认为,金刚尊所认识到的缘分未到无法渡是不对的,而是他根本上用错了方法。而摩诃尊的渡的方式就是斩,斩去他认为不可渡的一切罪恶。悄悄说一句,这跟佛剑有点像哈。
这里有必要探讨的是,摩诃尊说的“神通不敌业力”,因果报应是佛教理论中最基本的规则之一,“业”可以理解为众生所做的种种事情,而因此按照因果报应产生的后果就叫做“果”,业力就是指这种果报。
摩诃尊这句话,很明显是在认为菩提尊是在“作业”,是要产生可怕的果的,业力是众生在世界中痛苦轮回的原因,做“业”是很可怕的,会因此堕入轮回,无法成佛。而实际上,业的性质是由造业者的行为和动机决定的,佛教还有另外一种理论,佛与菩出于普度众生的愿望,而做的种种事情,叫做“清净业”,这种业,是不会产生果报的,出于凡人的愿望去做善事,这种善虽有善报,却也会使人堕入轮回,而出于成佛的清净心去做善事,那就是清净业,不会产生果报。
当然,这些说法也有牵强的地方,宗教论之最后,也不过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放到剧情里,倒是可以理解为,菩提尊在渡众生的过程中,秉持的是普度的清净心,那么他做的事情,并不会产生业报,要是产生了凡人的思想和欲望,多半会有极其厉害的业报伴随...怎么看怎么危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