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之韵吧 关注:64贴子:4,888
  • 10回复贴,共1

力行--法家争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商君
念一代法圣
缔千秋宏章
非二世顽劣
秦帝国无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10-28 21:04回复
    按照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法家分为三派:法、术、势。
    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如下:
    法:商鞅
    术:申不害
    势:慎道(这个我一直疑惑)
    先看看所谓“集法家之大成者”的韩非子如何评论法、术两派的吧。
    “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主之具也。”
    简单说,在韩非子看来,法、术,都是帝王的统治工具!
    法:
    1、官府制定政令。
    2、刑罚条例要深入人心。
    3、有奖有罚
    术:
    1、根据能力授予官职
    2、求实效
    3、最高统治者须掌握生杀大权
    4、对臣子的才能要进行考核
    从上面看,法家看重的不是人的思想,而是人的行为,以及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法)和考核(术)。


    3楼2014-10-28 21:24
    回复
      琢磨一下,咦~~~奇怪,法家和儒家为何这么不同呢?
      儒家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法家则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考核。
      为什么呢?
      一个最最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法家和儒家对人本性的定位。
      儒家:人之初,性本善。
      法家:恶,人之本性。


      4楼2014-10-28 21:32
      收起回复
        性善、性恶,讨论了几千年了,这里就不讨论了。反正我也搞不清楚。哇咔咔~
        我们暂时按照法家的观点,承认性恶吧。
        好了,既然人生来就不是好东西,怎么办?
        那就得管!
        OK,问题来了,怎么管?


        6楼2014-10-28 23:46
        回复
          这里分类就有点儿乱了!
          第一种分类方法:法治、术治、势治。
          这是法家内部的分化,韩非将这三种融合到一起了。以后再详细讨论。这里先放一边去。
          第二种分类方法:法治、人治。
          个人观点,这个分类主要是针对儒家的治国观点分出的。
          法家认为儒家的治国观念,是期盼明君、圣主、贤臣出世,感化世人、治理国家。
          法家认为,这种把一个国家的治理归功于一人,或者期盼一人之力可以挽救国家的观念,是人治。
          说白了,法家认为儒家的治国观念,就是圣人治人,老百姓听圣人的话就行了。
          什么是法治呢?
          1、法令自上而出。
          2、统一法令
          3、一体遵行
          4、有功赏,有过罚
          5、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个回头再说,这里不讨论了。)
          说白了,就是说先制定法令,然后所有人(包括所谓的圣人),都必须遵行。这与儒家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有根本的区别。
          换句话说,法家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都受法律约束。


          8楼2014-10-28 23:57
          回复
            接上,就出现一个问题了。
            为什么在春秋末期,秦国高层要采纳这种居然可以约束贵族阶层、强调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呢?
            这不是作茧自缚吗?
            奇哉怪也,为啥呢?


            10楼2014-10-29 00:02
            收起回复
              探究一个历史问题的答案,首先需要将视线放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然后再去思考。
              秦国变法是在什么时候呢?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公元前356年。
              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当时有七个强大的国家:齐楚秦赵燕魏韩
              OK,我们来看看公元前356年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让秦国最高统治者决心变法了。
              1、齐国变法:致使齐桓公成就霸业。其后齐国一直是非常强大的国家。
              2、魏国变法:致使魏国成为新的霸主。强大到多次攻打秦国。
              3、楚国变法:虽然半途而费,却也让天下不敢小觑楚国的强大实力。
              4、韩国变法:短短几年使三晋中最弱的韩国面目一新,成为天下侧目的“劲韩”
              --------------
              5、秦国变法
              --------------
              6、赵国变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使得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具备与秦国抗衡实力的国家。
              7、燕国变法:燕国子之的变法,虽然是通过政变来实现的,但也勉强可以算一种变法吧。


              13楼2014-10-29 13:13
              回复

                列国变法的顺序是:齐--魏--楚--韩--秦--赵--燕
                第一个哟,秦国为什么要任用商鞅变法?
                因为流行呗!秦国之前,七国中四个国家都变法了,都强大了!
                秦国不眼馋?眼馋啊!眼馋得紧!


                15楼2014-10-29 13:21
                回复
                  第二个哟,秦国为什么要变法?
                  压力啊!
                  看看和秦国接壤的国家:赵、魏、韩、楚。
                  除了赵国,其余三国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变法,都强大起来。
                  压力山大啊!
                  秦国要生存,怎么办?
                  有变法强国的先例,自然遵循了!


                  16楼2014-10-29 13:28
                  回复
                    第三个哟:秦国为什么要变法?
                    穷!
                    没统计过,但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见秦国确实很穷。
                    所以有列国卑秦。
                    穷则思变。
                    怎么变?或者换个问法:变什么?
                    变法呗!


                    17楼2014-10-29 13:32
                    回复
                      第四个哟:秦国为什么要变法?
                      天时地利人和俱备。
                      天时:列国都在变法,当时流行变法,秦国在列国变法时间顺序的中间。
                      地利:(这个重点一说)
                      齐国、楚国、魏国、韩国的变法,都是在无国外战争压力的空隙间进行的。
                      看看四国的地理位置
                      齐、楚两国变法时,周围都没有对其变法构成强大威胁的国家。
                      魏国变法主要涉及经济,所以引起的社会动荡并不足以对国家的上层建筑产生影响(反而有利),所以无惧外来威胁。
                      韩国变法最困难,申不害选择了一个中原大乱的时候变法。而当时的乱,主要原因是魏国的霸权地位受到齐国挑战,齐、魏、楚在玩三国演义的游戏,因害怕其余两国联合攻击,三国中任一国都没有胆量去侵占韩国的领土。这短暂的和平时期,被韩国抓住了,开始了变法。
                      可惜的是,魏国太不地道了!打不过齐国,居然偷袭韩国。直接导致韩国变法中途夭折。
                      再看秦国。秦国开始变法时,中原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谁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往西面看看穷弱的秦国。
                      而秦国西面,戎狄这段时间与秦国处于一段相对和谐的时期。
                      因此,时机导致秦国处于地理上最佳的变法位置。
                      人和:秦孝公与商鞅的君臣际遇(这个以后再说)


                      18楼2014-10-29 13: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