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音lorra吧 关注:3,712贴子:73,130

回复:【教程向】《枯干的画笔》PV特效详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妩媚的妃色……达到这顶峰吧”
这段开头染红的那里比较复杂,首先说下图层构成:

"Full"从头到尾一直存在,是一开始用来确定摄像机位置的。其实删掉也可以,反正没什么用。(……)
“Bw”是一开始出现的黑白的部分。去色的话用了一个Black and White。


“Red”是红色颜料滴上去的部分,使用了“Leave Colour”特效,不过效果不太明显。


"Full2"的就是纯纯的原图。


40楼2014-11-18 12:26
回复
    现在说下那个“paintdrop”。
    虽然在最终的成品中这个图层是被隐藏的,但是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合成是用作贴图的底子,内容是两个3D的黑色固态层+动态蒙版。

    一开始染红的颜料,就是用这个动态做的贴图。
    具体操作是隐藏“paintdrop”合成,在“red”图层上应用“Set Matte”特效,并把“take matte from layer”设置为刚才的paintdrop合成。

    这样就出现了染红的效果。

    这时轮到“full2”登场。我这里放了一个简单的带关键帧的gradient wipe,让画面从单纯的“红色+黑白”变成彩色的。(虽然效果不明显。orz)



    42楼2014-11-18 12:37
    回复
      后面背景渲染彩色颜料的部分:
      我在所有的图层之上放了一个带透明通道的人物图层,以防颜料把人物盖住。

      在背景里用黑色固态层做出各种颜料的蒙版。

      并在图层上应用各种渐变什么的调色。

      最后在所有固态层上叠加一个材质。

      摄像机:简单粗暴的自上而下。

      稍微调整了一下速度曲线,使运动速度到最后略减慢一些(因为想给脸多一些时间)。

      今天就到这里,最难的部分差不多已经说完啦。


      43楼2014-11-18 12:50
      回复
        补充:带透明通道的人物图层需要在画面完全变成彩色后淡入,否则会挡住之前黑白的图层。


        44楼2014-11-18 12:52
        回复
          间奏部分
          其他做法与前奏和尾声类似,文字部分淌下来的颜料是用形状图层+path关键帧实现的。


          需要注意的是颜料滴淌下来之后较淌下来之前要稍稍细一些。



          45楼2014-11-18 17:05
          回复
            “浮夸的画布……的秘宝”
            景深效果:
            在原图上摞两个调整图层,并用蒙版分别把前景和背景的部分切出来。


            在两个蒙版上加入Camera Lens Blur特效,分别给两个图层的Blur Radius打上关键帧(看图),模拟出相机对焦的效果。



            根据节奏加好动态和转场,差不多是这样:


            46楼2014-11-18 17:18
            回复
              要清空桌面啦,先把这三张截图码完吧。
              “这瑰丽的银红……倾尽毕生时光”
              除了变色的转场那里安排了两个小小的抖动,这一段的摄像机就是很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
              关键帧:

              运动轨迹:

              素材安排:

              为了突出“层次感”,可安排部分素材沿着x或y轴稍作旋转。


              47楼2014-11-19 21:27
              回复
                我今天更完,拖太久了抱歉OAO


                50楼2014-12-24 19:43
                回复
                  “红蓝黄”的变色:
                  这里用了三个调整层,最上层是横向的快速模糊,负责在相机抖动时加入一帧模糊;下面两层分辨是负责实现变色效果的一个固态层和一个调整层,在相机抖动时直接切入。


                  “红蓝黄”:
                  固态层加入Turbulent Noise和4-Colour Gradient,参数见图。
                  图层的混合模式选择Hue。


                  "月与阳":
                  调整层加入Hue and Saturation特效,参数见图。


                  “毕生时光”这里随着提琴进入的烧灼效果用CC Burn Film就能实现。


                  51楼2014-12-24 20:10
                  回复
                    ”融化在一点点的颜料“这里的原理相同,比较重要的是构思。
                    当时我们讨论得出的理想效果是要表现出”调和杂乱的颜料“,所以我就想到了利用镜头模糊和景深变化来表现出调和的效果。最终,在设计分镜时,我使用了一个向后平移并在转折处(谁人的思考)旋转相机的镜头,与此同时,令素材随着节奏直接切入。
                    提供一张”全景图“供参考。

                    在布置完镜头和素材后对曲线做出调整。


                    最后,为了使镜头模糊效果更明显,在合成设置中把合成的shutter angle改成360°。

                    也不要忘记开启素材图层的动态模糊开关。w

                    效果:

                    此外,”思考“的手这里加入了一个小小的旋转。



                    52楼2014-12-24 20:39
                    回复
                      间奏,与画商对话:
                      背景是用各种素材堆砌而成的,顺便加了个灯光。




                      转场和后面的自述那里都是很没新意的模糊+淡入/出,就不截图了。


                      53楼2014-12-24 20:53
                      回复
                        自述的图这里,是先用Photoshop分好图层,然后直接导入AE。所以直接使用淡入即可。


                        54楼2014-12-24 20:55
                        回复
                          自杀那里,手的图片转场的方法上面介绍过了。这一段主要要注意的就是节奏的把握和旋转的动态。
                          旋转这里就是一个十分夸张的减速,类似于手猛然垂下来的感觉(?)。

                          血液……嗯原本它其实是个水墨素材,像这样:

                          用CC Toner把暗部变成红色,然后加个快速模糊,奇迹就发生啦。-v-



                          55楼2014-12-24 21:07
                          回复
                            垂死挣扎(误)那段。
                            构思费了点心思,不过好在效果还不错。这里主要的难点是类似眼睛的边框。
                            这里用了两个黑色图层,上面那个就是黑框框,用来把“眼角”削得圆润一些;

                            下面那个是主要的形成眼睛轮廓的部分,使用了CC Split、Mesh Warp 和 Fast Blur。

                            (没有必要用Split 2,这里我使用的split 2是为了前期试验上下被撑开的值不一样的效果如何……后来发现……有点像犯困就放弃了。)
                            CC Split,加入一个最简单的wiggle表达式,表现出类似眨眼的效果。

                            Mesh Warp:修整一下CC Split形成的眼睛的形状,让它看上去更自然


                            56楼2014-12-24 21:25
                            回复
                              “分裂的鸦青……”
                              镜头运动就是简单的自下到上匀速。
                              “弃置红蓝黄”这里使用了一个带有Black and White和Fast Blur的调整层和一个黑色固态层,通过调整透明度和Bluriness参数的关键帧表现出褪色、模糊的效果。


                              在黑场完成后切入新的调整层(上图所示的图层6),把画面调整成红黑色调。

                              黑场前(”……阖目于曙光“):

                              黑场后(”摆脱这尘世吧“):


                              57楼2014-12-24 2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