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谈谈政治事件中利益取舍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大,很深,有句话叫一入侯门深似海,家族政治就能像海。一样,国家政治那就是马里亚纳大海沟。当然,其实也没那么悬乎,政治毕竟是人玩的,是人玩的东西,有他的不规律性,当然也会有他的规律性。
先更……
政治,其实是妥协的过程,没有妥协就没有政治,如果大家都是针尖对麦芒,大眼瞪小眼,那不叫政治,那叫吵架。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就是说当没法妥协,没得谈的时候,相互劈一顿,用拳头代替嘴巴进行政治谈判。
当然,政治上的妥协不是我们认为的退缩,有句话这么说的,退后一小步是为了前进一大步,大家赛跑的时候,一条腿不是要往后摆一点,就是这个道理。
举个简单的,妥协比较成功的例子,光荣革命。新贵们不流血就跟王室达成协议,但是没有诸如大宪章这样的文件,哪能那么容易,大宪章那也是贵族们和约翰王掐的头破血流才签下的,看看法国大革命吧,那里的妥协,就是断头台上人头滚滚……
妥协之所以难,原因就是达成妥协就必须放弃一部分利益换取另一部分利益,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样的,如果不是那就是不平等条约。而妥协的结果对于双方而言,肯定都是无法得到自己全部想要的,那么如何确定哪些可以放弃,哪些必须争取,就是考量政治智慧的时候了,同时还牵扯到一个问题,考量的依据什么。
关于政治利益取舍的考量,我先说一个:甲乙双方谈判,有三个方案,对于甲而言,方案一的利益是2损失是1,方案二的利益是1.1损失是0.5,方案三的利益是1.2损害是0.6,那么甲应该选哪个?
这个是最简单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方案一是大家最先关注的,因为利益足够大,而且作为个体,付出的代价基本上自己都能有所把握,但是放到国家层面上就不一样了,因为政治上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少牵就少牵,所以选择的理由也很简单,第二个方案,损失最小。
当然这个问题过于简单了,因为利益和损失,很难用具体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政治上的决策,最合理的决策首先要建立在有足够多的信息基础上,每个政治家恨不得自己是黑衣人3里面的格里芬,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决策总是会和现实出现偏差,所以真正的遇到面临妥协选择的时候,一个脑袋是绝对不够的。
所以,政治家们请愿事情更简单点,所以两害相权取其,是政治利益取舍的原则。其实,能做到这点也不容易,谁知道当初舍弃掉的利益会不会在日后变成大麻烦。因为谁都不能掌握全部信息,谁都不能考虑周全。
1000-7是多少,快说啊
--来自安定区吃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