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吧 关注:41,047贴子:594,808

回复:观止戈:咏春拳基本功系列(六)——摊手(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们大半夜的不睡觉在干嘛……签到从来不是第一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4楼2015-08-23 00:05
回复
    我加了,看不到你们的视频和详细的点评,请说明一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505楼2015-08-23 23:1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6楼2015-08-23 23:2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7楼2015-08-29 20:55
        回复
          咏春功夫之黐手
          黐手,可谓是咏春拳的精华。很多不了解咏春的或是初学者都会提这样一个问题:“真实的实战中,谁与你黐手呢?”。孰不知,在实战中,“黐到打”就是咏春拳的要诀之一。黐住,并不像太极关一样随对方的手沾粘随化,咏春拳有中线原则,在我通往对方的这条中线上黐住对方,如果对方的手偏离这条中线,那么我就直接打进去就是,只要对方的手还在这条中线上,那么我就要黐住对方的手,做到“黐到打”。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8楼2015-09-03 10:41
          回复
            是咏春拳对上肢的基本结构要求,靠中的目的是为了守护好自己的中线,随时保持向前性,是为了随时做好脱手直冲的准备。在咏春拳的格斗理念里,人体那么大,有那么多的攻击位置,实际上真正的战场就在我与对方中线相连的这一条线上,实际上只是一线之争。因为这是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与最大的击打效果。只要我的手在中线上,只要对方的手一偏离中线,我就只管“脱手直冲”直接打进去就是,可以无视对方作出的动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9楼2015-09-03 10:44
            回复
              “黐到打”,就是咏春拳对这一线之争的具体要求。而在这一线之争,咏春拳的老前辈们又将敌我双方手臂接触的位置抽象、简化为两个,要么是内门,要么是外门。内门“摊、掌、膀”;外门“伏、枕、拳”,这也许就是咏春拳黐手的真正原理和初衷。(老雷注:关于“内外门手法”这种说法,在李恒昌的教学中有解释过,但在别的派系之中。这些手法,并不分内外门。摊手甚至还有“内门摊手”和“外门摊手”之分。详细请在本平台回复“摊手”参看相关内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0楼2015-09-03 12:13
              回复
                黐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简单的讲,就是皮肤的摩擦力,对方的手在中线,我的手也在中线,对方向前,我手也向前,双方手臂相接,皮肤自然会有摩擦力存在,如摊手对伏手,就是一种黐住的状态。
                无论怎么变化,手都必须黐住对方的手,皮肤的感觉比眼睛看到的要灵敏的多,对方的意图你就可以立刻感知得到。所以黐住对方,是在保证自己中线不失的情况下,寻找进入对方中线的机会。正如兵法所讲“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先制造出自己不能被打倒的一种态势,再寻找击败敌人的机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1楼2015-09-03 22:23
                回复
                  至于实战在到底如何去黐住,如何去变化?
                  这个就只能凭个人去感觉了,不可言传,没有成法说那一招来了可以用那一招去黐住,前面已经讲了,内门“摊、掌、膀”,外门“伏、枕、拳”。中线是灵魂,内外门是具体应用,黐住是应用中的要求。有中线思想,加之手法熟练,实战过手时,都是自然反应,即便是同样的招式在不同的情况下也有不同的应用,没有成法,没有定势,练的多自然明白。当时刚入门练习时,经常问教练一些问题,如“做这个动作,那块肌肉用力?”当时就是希望得到“成法或定势”,然后按法做就是,但练到现在就会觉得那些问题很可笑,只看到了手指而没有看到月亮。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联合武林开明人士,让我们一起,观止戈,寻武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2楼2015-09-03 22:31
                  回复
                    所以,能讲出来的只有法度,没有标准,只有多练,多感悟!————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自学需要学前指导者,千万别错过我们的节目。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3楼2015-09-03 22:56
                    回复
                      咏春的结构
                      (本文为黄系论调,其他派系咏春练习者仅供参考。)
                      “注意结构”、“寻找结构”、“保持结构”……结构,结构,还是结构。结构是这段时间听的最多的一个词,大家都在谈结构,教练在谈结构、师兄弟们在谈结构……每一个动作都在强调结构。是的,这就是我现在学习黄淳梁系咏春拳学二段最深刻的体会:咏春的结构,时时不离结构,处处不离结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4楼2015-09-04 22:41
                      回复
                        单说咏春拳的结构,大家都懂,就是二字钳阳马的要求,但是要做到在任何时刻,任何动作都要做到有腰马结构就非常不容易了。就像平时做重活的人,身体有很大的力量,但却不能把这些力量有效的发挥出来。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联合武林开明人士,让我们一起,观止戈,寻武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5楼2015-09-04 23:13
                        回复
                          有一个师兄是练跆拳道的,腿上力量非常大,腰马非常有力,单做定拳训练时,很多人都推不过他,但是在做手法训练时,却不能有效的拿住对方。
                          他的腰马虽然好,但是应用中却发挥不出来,别人的腰马不及他,但是别人能找到自己的结构,所以他只有手臂的力量,而别人有整体架构的力量,以局部对抗整体当然对抗不过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联合武林开明人士,让我们一起,观止戈,寻武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6楼2015-09-04 23:18
                          回复
                            封缠,我个人理解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封锁,二是缠粘。
                            这两个部分缺一不可。缺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将人封缠成功。
                            咏春,作为一种主要战斗模式为站立姿势的战斗模式,即使贴身也未必能做到缠粘。因此缠粘便成为了封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联合武林开明人士,让我们一起,观止戈,寻武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8楼2015-09-07 23:03
                            回复
                              封锁:将对方的攻击点封锁,使其失去行动或失去威胁能力。甚至控制其封锁位置。这便是封锁。
                              缠粘:不论对方去哪儿,都粘着对方。死死地缠住,粘住,使得其无法挣脱。这便是缠粘。
                              二者结合,便可以实现对对手的控制。为何一定要二者结合呢?下面我们来说说封锁的必要条件。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联合武林开明人士,让我们一起,观止戈,寻武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9楼2015-09-07 2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