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吧 关注:41,046贴子:594,808

回复:观止戈:咏春拳基本功系列(六)——摊手(3)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咏春虽然流派众多。招式名称各异,但是唯独摊手这一招名字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摊手。对于今天的摊手,我们将分为三种类型摊手,六个部分进行讲解。这三种类型分别为(注:以下命名为本人自行命名,大家可以参照自己所学派系进行手法的对照。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应的内容):中线摊手,内门摊手、外门摊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自学需要学前指导者,千万别错过我们的节目。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7楼2015-09-10 21:22
回复
    中线摊手
    名称由来:中线摊手,即出手路径为中线面上的直线。名字是我自己取的,这一种类型的摊手是在大多数咏春基本功里所体现的摊手。一般对于初学者,都教这一种类型的摊手。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联合武林开明人士,让我们一起,观止戈,寻武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8楼2015-09-10 21:28
    回复
      招式步骤如下:
      沉肘手法出摊手的出手方式:此种出手,是肘为沉肘时的出手。任何一种沉肘手法(如伏,扣,问等)都可用此变化出摊手。
      1、将掌摊开,手入中线,掌心朝天,放松手掌,手掌离开身体一个拳头位:首先掌入中线,最好是“心窝”处。即是左胸肌与右胸肌相交的最下方的那一点。掌心朝向天空。放松拳头,此时拳头距离身体大概一个拳头位置。此时手指指向另一侧,即出左手则手指指向右侧。出右手手指指向左侧。(在摆放问手为个格斗式时,手已经在中线,可以省略1步骤。)。————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自学需要学前指导者,千万别错过我们的节目。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9楼2015-09-10 22:02
      回复
        2、掌心朝天,沿中线面推出,指尖睡着肘的推出,逐渐指向假想敌之中线,肘入中线,手肘向下,掌、肩膀、手肘三点形成一个三角形:掌沿着中线面推出,掌心朝天,手指逐渐指向前方,即假想敌所在中线。放松手掌,肘进入原来拳头所在的位置。手肘向下,肘、肩膀、手肘三点形成一个三角形(在摆放问手为个格斗式时,手肘与拳已经在中线,可以省略1、2两个步骤。)————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自学需要学前指导者,千万别错过我们的节目。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0楼2015-09-10 22:23
        回复
          3、弹出手臂、以桥手(即手臂)接触敌人截取进攻或挤压对方出门。停下来时,大臂与小臂之间的角度为120°左右:手臂利用弹簧架构原理,以肘底发力,将掌弹出。以桥手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面,作为拦截面截取敌方的进攻或挤压对方出门。此过程中,掌头所走路径为一直线。且肘不可打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1楼2015-09-14 22:37
          回复
            注意要点:此过程中,掌所走路径为一直线,手掌放松,发力点为肘底。练习时,为保护肘关节不受伤,肘不可打直更不可翻肘,一定要保留出由掌,肘,肩所形成的三角形。而且注意大臂与小臂所成角不可太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2楼2015-09-14 22:42
            回复
              起肘手法出摊手的出手方式:此种出手,是肘为沉肘时的出手。任何一种沉肘手法(如伏,扣,问等)都可用此变化出摊手。
              1、将掌摊开,若肘在高位(即与肩膀差不多高或更高),则将手肘沉入中线。小臂旋转自然提起。转致掌心朝天,手肘与掌处于中线面上,但不得出门。手掌牵引力向前,肘底力沿中线面推出。
              2、弹出手臂、以桥手(即手臂)接触敌人截取进攻或挤压对方出门。停下来时,大臂与小臂之间的角度为120°左右:手臂利用弹簧架构原理,以肘底发力,将掌弹出。以桥手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面,作为拦截面截取敌方的进攻或挤压对方出门。此过程中,掌头所走路径为一直线。且肘不可打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3楼2015-09-14 22:44
              回复
                咏春的韧带训练【咏春】【老雷&李修文】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联合武林开明人士,让我们一起,观止戈,寻武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4楼2015-09-26 22:37
                回复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咏春拳以上肢动作为主,于是就有“咏春无脚”的印象,而在练习者里,很多人都迷恋咏春拳精妙的手法,加之咏春的腿法都以低腿为主,所以往往不注重下肢的训练,特别是不注重拉韧带。那么学咏春拳,到底要不要拉韧带?————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自学需要学前指导者,千万别错过我们的节目。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5楼2015-09-26 22:39
                  回复
                    在《叶问前传》里,梁壁可以在与叶问搭手的那么近的距离内起正蹬腿,踢到叶问的脸,而这绝不是影视艺术加工,在实际中,一个训练有素的咏春者真的可以做得到,居我所知,黄淳梁宗师的腿就可以做得到,所以,如果不拉韧带的话,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自学需要学前指导者,千万别错过我们的节目。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6楼2015-09-26 22:41
                    回复
                      我们看看咏春拳正蹬的起腿方式:
                      1、以踢右腿为例,前后马站定,右腿在前,重心大部分的置于后腿,右手为前手,左手为后手护于胸前,保持咏春拳的结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止戈桥”和“咏春拳公众平台”。自学需要学前指导者,千万别错过我们的节目。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7楼2015-09-26 22:43
                      回复
                        2、右腿起,勾紧脚尖登脚腕,从地面到目标,直接走一条从下到上再到右的孤线,扭腰送胯,将腿刺出去,意在脚跟,膝关节略有曲度,不要求整条腿绷直。
                        注意:在起腿踢出去的过程中,没有先提膝再蹬小腿的前后两个动作,只有一个动作,是整条腿起,基本保持站立时的腿的结构不变,一步到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8楼2015-09-26 22:4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9楼2015-09-29 09: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