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吧 关注:817,962贴子:826,238

回复:未来启示录(连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有史前文明的话
上一章我们聊过类似人类这种高智慧文明可能几千年就进化到观察者状态,然后就“消失”了。这不由的让我联想一件事,会不会在人类文明之前还有某种动物进化出类人类文明,然后“消失”了呢?
类人类这种智慧的文明进化出来我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觉得应该是个偶然事件。不是像电视剧一样这集完了,广告之后下一集立刻开演。但是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里以及大量的物种前的话这种偶然很可能就不是“唯一”了。据现在考证恐龙是6500万年前灭绝的,在灭绝之前它们也统治了地球上亿年。相比于这些时间段,人类的这个过渡期实在太短暂了。可以打个比喻。以恐龙灭绝时期开始算,一万年算一页(不是一面,2面算一页)。那么到人类这个时期是一本6500页厚的书,而人类只在最后一页占了一部分。大家可以拿着手边的书想象一下6500页的书有多厚。任何一页都可能有一段“史前文明”的故事。可是如果有这样的史前文明存在,为何今天一点遗迹都没有了呢。现在我们发现的大量化石里看不到任何可疑的史前文明遗迹。
首先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史前文明不是一个接着一个排队来了。可能在100页(100万年)以前,也可能在1000页(1000万年)以前像火花一样偶然闪现一下,然后就消失了。然后又是长长的沉寂时间。
接着再来看看我们人类如果进化成观察者会发生什么。当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身体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就不需要住房了,因为你的身体就是你的“住房”,或者再辅以一些简单的高科技的辅助工具。大自然中的风霜雨雪,寒冬酷暑对你都不是问题了。而当你自由自在的游历在大自然当中,享受生命时,你不会愿意被地球上某个你遗忘的角落的一个住房给牵绊住。我们的祖先因为生存问题从野外进入到了洞穴,聚集成了村子最后变成了城市。而未来的我们不用再担心生存问题,所以又回到了野外当中。对于TA们来说,现在耸立在城市当中的钢铁森林不但丑陋,而且很碍事。不用等着大自然来重新占领,TA们可能自己就动手拆了。
当然也不会一个人类建筑都没有,还是会有些工厂之类的建筑存在以满足那时人们的一些需求。现在的人类对物资以及能源的消耗极大,主要是为了满足我们肉体无休止的欲望的需要以及人口急剧的膨胀。而对于TA们来说现在的大部分行业和工业都是多余的。我设想过作为一个TA需要的是什么,一个简单够用的身体以及一个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再加上一些航空航天工业。简单够用的身体可以让TA们轻易的在大自然中利用大自然的环境轻易的生存下去。由于那时TA们之间也没有“性”了,所以各种附加的美容,化妆,服饰之类的都是多余的。TA们只需要可以安全,简单的生存下去就可以了。不像现在的人类有着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欲望需要满足。所以可能有些基因工厂和研究所的建筑零散的分布在一些地方。对于TA们来说最大的享受则是来自于信息层面的,那就是需要一个覆盖全球的信息网了,而这个信息网并不用占多少地方和需要多少物质材料以及能源。从现在的科技的发展我们也能轻易的得到这样的结论。甚至这个信息网的物理设施你都很难发现和找到。我可以想象我如果作为TA活在那个时代,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可能像棵树一样静静的坐在那发呆发一整天,一是通过晒太阳获取能源,二是我其实沉浸在,遨游在那个虚拟的信息空间里就像你现在通过网络宅在家里玩游戏一样。静但不闷。
顺便说一下,我还可以在远离其他人的情况下通过这个全球的信息网每日更新一下我的记忆到主服务器上。这样如果我在远离其他人的地方意外死亡了。该服务器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我的更新数据就可以判断我出事了,然后再缓冲一段时间(比如等一个月)还没有更新,就自动重新制造一个身体,然后把我最新更新记忆放入到这个身体中。
关于航空航天这方面,由于TA们肯定希望向宇宙扩展,所以这个行业必不可缺。但是也不会像现在的航空航天那样庞大。好比我打算去太空旅行了,请在航天器的存储器里给我的记忆留几T的空间。然后这一飞船好几千人,其实也就是几块硬盘里面装了几千人的记忆。而我们则把身体留在本地安乐死,然后处理掉(乱扔垃圾在那时也是不礼貌的,呵呵)。你可以想象这艘装有几千人的飞船有多大吗?估计也就一个卡车大小。当然我也不是静静的躺在硬盘里“休眠”。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将来的AI会有意识。那么我的记忆会在这个飞船的虚拟空间里和其他几千个乘客交流,以及通过飞船的传感器来感受现实客观的宇宙。觉得无聊了就告诉主程序“休眠”我,直到某种条件下再给我morning call。
有人会想说那么我们的记忆会不会融合在一起呢?我觉得不会,就像你现在看我的文章脑子里却有自己的另一套想法一样。我们的思想也即记忆是独立的。可能有部分兼容。但是完全兼容很困难。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比如我的名字,我的经历是一条独立的主线,如果和你兼容了,那么以哪条主线为准呢。你可以觉得我现在说的这些很在理,你很同意。但是我要把我的名字放在你身上你就完全不同意了,所以会发生部分兼容,但是完全兼容很困难。另外我们电脑里程序也都是分开放置,从没有因为都是电脑数据就混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虽然在同一块硬盘里,却有各自的“舱室”(文件夹)。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被我们折腾的乌烟瘴气的地球在TA时代会变得很安静,很自然。在诺大的地球表面只会孤零零的分散着少数的一些人类建筑。而TA们有的会留在地球,而有的陆续的进入到宇宙中旅游去了。如果TA们全部离开了地球,那么把地球“打扫”干净也很容易。而如果有部分一直留在地球上一直等到开始有新的物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了解,探索地球时,TA们就知道新的一代“接班者”来了。剩下的这些TA们可以轻易的“隐身”在新的接班者当中。你觉得如果你是TA们会帮助这些接班者进化他们的文明吗?
接着聊化石证据,我们现在发现了那么多动物化石,很多都是几千万,上亿年前的。所以如果说曾经有个物种曾经统治过这个世界,那么他们的大量活动也应该留下一些化石证据吧。
我对化石这方面是个外行,我只谈谈我的想法。地球的生物存在了N亿年(我百度了一下,发现精确的不太好说,是以微生物算还是以寒武纪带壳的动物出现算)。有过无数的生物,如果每种生物都有几只或者部分变成化石的话。那么这个化石动物园将多么庞大以及丰富呀。另外现在研究进化论的主要是依靠化石证据来证明物种的进化路线以及做相应的研究。常听到发现了某种生物的化石,填补了进化链的空白。人的生物进化链还没补完呢,也就是说我们从“原始浓汤”走到现在中间还有好多环节不是没变成化石就是还没找到。所以我个人认为化石证据只能是个偶然证据。我们不是一定能发现所有在这个地球上生活过生物的化石,而是发现哪个算哪个。这就像我走在王府井街道上捡到了10元钱,不代表我能把王府井所有掉的钱都捡到。我只能捡到不小心被我发现的那个。
另外在这漫长的时间内地球也不是安静的,地震,火山,冰河期等等也都会磨灭掉很多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物的痕迹。接下来还有可能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就是当TA们发现有人发现了TA们没“打扫干净”的遗迹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把那些发现者的记忆清除而把这个秘密继续掩盖(清除完后当然要“打扫一下”了)。不过即使有这种事发生,也不会发生在近代。因为人类的足迹早已遍布全世界了,从丛林到高山,从冰川到湖泊。如果是近现代人或许有怀疑那几天失去的记忆去哪了,还有机会把这信息传递出去。古代的人最多以为撞鬼了,在村子流传成鬼故事而已。
其实以上说了那么多就是想表明如果100万年前或者10万年前有个史前文明的话。它们完全可以在现在人类眼前消失的无影无踪。或许咱们的下一个接班人就是“汪星人”。几十万年以后,那些还留在地球上的一些人可以看着汪星人创建出一个文明,然后继续问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这么孤独”


IP属地:北京49楼2014-10-17 22:05
回复
    关于宇宙的思考
    这是整篇启示录的最后一章,也是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写的一章。我一直害怕这一章写完后一下子毁了整篇文章的可信度。虽然之前的文字也没多少人相信,不过我还能辩驳一下。这一章的内容最后有可能牵扯出神创论来,我猜很多本来就满怀狐疑的人看到这一章就欣慰的笑了“我就说这是个科妄(民科)吧”。不过这么有意思的事我憋在心里又觉得可惜。所以请君自己裁量吧。
    事情还是从因来推果吧。在之前的论述里我已经解释了“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把一段有内在逻辑(什么逻辑我也讲不清,比如DNA分子为什么能自我复制,是从什么逻辑中得来的。我们大脑的记忆又是以什么为中心来聚拢信息形成“我”的)的信息不断延续下去的过程。DNA就是通过物质的排列方式把信息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大脑记忆就是昨天是今天的基础,明天是今天的方向,把“我”(记忆,也即信息)一直传递下去。所以只要能满足把某种信息流(“流”这个字我觉得比较形象)一直“流”(延续)下去,就可以说它还活着。
    在终结者那一章还有生化人和电子人那一章约略的提到了终结者和我们的自然界没有直接联系,对环境的依赖性不大。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终结者”好像是在透过一个薄膜在看着我们世界,却完全感觉不到我们世界的阳光,花香,清风。那它薄膜的这一边是什么呢?
    假设我们是一个终结者,这里注意要和把记忆存入硬盘里区分开来。存入硬盘而不对这段信息(记忆)进行一些操作,那么它只是休眠或者就是一堆死的数据。直到某天被某个“大脑”运行才有开始它的生命。做为一个终结者来说就是我们的记忆被放入到了某种拥有“意识”的程序中。我们的记忆以这个程序所产生的“意识”为“食物”来延续下去,也即活着。这段程序可以是很多种方式,如变形金刚,我们可以拥有独立的物理身体,利用这个身体上的各种传感器与这个世界发生信息的沟通。也可以没有物理身体,我们只是活在服务器里的一段代码,在互联网里以互联网里的信息为食来延续我们的“生命”(记忆)。总之,只要满足了继续延续这段“记忆”的条件,就可以保持着生命进程(生命进程就是记忆延续的进程)的延续,那么这段记忆就处在“活着”的状态中。那么它活在哪呢?还活在我们的宇宙中吗,还是它自己的宇宙中?
    现在的虚拟世界中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来自我们这个宇宙的,因为是我们创造并且我们要用的。让我们假设一个情况,如果有一天我们掌握了智能AI技术,也就是程序自己就可以产生意识,创造信息。然后我们再把“它们”(这些智能AI)和我们的客观世界隔绝开。它们利用它们自己相互间创造的信息互相滋养,生活。这里要做两个解释了,
    一、与客观世界隔绝开。这个很简单,就是我们不再向这个隔绝的虚拟世界输入任何信息(比如摄像头的监控,人类的各种输入等等),创建好这个世界后由这些有“意识”的AI自己在里面生活。那么这个世界里的AI是完全意识不到我们的存在的,而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它们的一举一动,就像网络游戏世界那样。我们输入相应的坐标就能看到它们在哪,而它们则完全无手段去了解它的坐标正在被它的宇宙外的一个生物操作着。因为它的“眼”是看不到我们的世界的,它的“眼”的运作方式也和我们的眼完全不一样(在游戏中被怪物发现你了,它看到你的方式不是因为你的角色反射到的光波进入了怪物的眼,而是一种程序的方式)。所以它们的宇宙是完全察觉不到我们的宇宙,而我们的宇宙可以轻易的介入到它们的宇宙。剩下的自己去想象吧。
    二、它们利用自己创造的信息互相滋养,还记得人类的文明是怎么来的吗。从开始的咿咿呀呀的只能简单表达意思的语言,到现在的数不尽的各种信息。我们就是利用自己的意识产生信息并互相滋养(交流,教育,探索等)才有了现在人类的文明。所以它们也完全可以。当然我们要事先定义好它们宇宙的“物理规则”。我虽然不想提网游,但是网游确实是个好例子。我们在各个不同的网游里都有各个不同的规则,有的能飞,从高处坠落也不会摔死。而有的则会。这个虚拟世界的规则由我们用程序代码来制定出来。而这些程序代码或许他们有一天也能察觉到,就像我们现在察觉到我们DNA的排列一样,可是无法明白为什么这么排列,以及为什么这些C.H.O组成的分子还能自动复制。
    好了,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虚拟的世界吧。
    1、它(智能AI)完全不会意识到创造它的那个世界(我们的客观世界)的存在。
    2、这个虚拟的“宇宙”无边无际,就像我们的客观宇宙一样。
    3、这个虚拟“宇宙”的时间不由它们控制,由创造它的这个世界控制。
    4、这个虚拟的宇宙也可以有“物质”,有规则,有逻辑。只不过在这个虚拟宇宙里它们只能无条件的服从这些由它的父宇宙(我们这个客观世界)创造的规则,而无法去改变。就像我们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一样,我们只能发现它们,然后去了解它们,却无法改变它们。
    5、它们(那些生活在这个虚拟宇宙里的智能AI)会认为它们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它们就活在这个虚拟的世界当中,它们和它们所存在的宇宙一样的“真实”或者虚幻。
    6、这个虚拟宇宙的空间是怎样的?我们目前根据现客观宇宙而创造出的虚拟世界最高也就是3D的,可是也还有2D的虚拟世界。无论3D还是2D都是我们这个宇宙的空间概念。在虚拟空间中是否连一维都不用,直接比特流就可以了呢。
    7、如果我们不帮助它们(虚拟空间中的智能AI)出来,它们就永远不可能出来。而当我们给它(智能AI)一个我们这个客观世界的躯体(可以是变形金刚也可以是一个生物的大脑)的时候,它们就来到了它们创造者的世界里,可以站在鱼缸外看它们的世界了。估计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帮助它们出来,还记得我在前面说过当我们在宇宙旅行中,我们可以休眠,可以让自己的记忆在虚拟的世界里生活玩耍,打发无聊的时间吗?所以我们可能进入它们的宇宙,当然是为我们自己创建的,我们还会要出来。如果没有外面这个宇宙的主动(也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电脑)的介入,我们可能就永远被“封印”在那个虚拟的宇宙里了。不过我们的记忆带着这个外部客观世界的信息,我们会知道我们是被困在里面了,也知道这个虚拟世界是怎么来的。和那些被创造在虚拟宇宙里的智能AI是不一样的。
    8、当我们借助于这个世界的物质为载体的时候(能提供意识的躯体),我们才能活在这个宇宙里,受到这个世界里的规则的限制。而当我们活在虚拟宇宙中的时候,我们的载体就变成了可以产生“意识”的智能AI程序。我们的记忆以智能AI程序产生的“意识”为食保持延续状态,也即生存着。受到虚拟宇宙的规则限制并感受着那个虚拟宇宙。是不是说我们如果要突破一个“宇宙”,就要获得另一个宇宙的“载体”。而我们(不要再把肉体带进思考中,我们就是记忆,就是信息)是“穿越空间的灵”。这里我不知道怎么描述,就是从目前分析来看,我们至少理论上可以穿越两个宇宙,即现在的客观宇宙以及我们将来计算机发展出来的虚拟宇宙。就像一个“灵”一样利用这两个宇宙分别提供的载体可以穿越这两个宇宙。这个“灵”(这种可以“活着”的信息)从哪来,它和宇宙(这里说的不单是客观宇宙,而是一种范围更广的概念,至于多广我也不知道。如果把宇宙比成泡泡,我们客观宇宙包含着虚拟宇宙。而“灵”可以在此间穿梭。所以外面有多少泡泡以及是怎么样的存在关系已经超过了我的想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属于这些宇宙还是独立于这些宇宙的什么东西。
    刚才谈到“灵”我突然又有些东西想解释一下了。“灵”我前面加了注释就是“活着”的信息。这里和灵魂不是一回事,或者准确点来说是一种“我”(这里不是代词,而是一个名词,就像思维逻辑里的“思维”一样)的逻辑。这个“我逻辑”就像漩涡中心或者黑洞一样。当有“我逻辑”后,我们才能把物质或者信息按照某种逻辑组织起来。我曾经根据这个思想写过一个程序构想,我个人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如果有人觉得这个程序有点意思就多看两眼,或者亲自动手实际操作一下也未尝不可。如果觉得垃圾,我也不做过多解释了,毕竟在程序方面我也是个外行。
    好了,我的推理所能达到的地方已经到了极限了。这就是我从“如果把你的记忆放到狗身上,那条狗认为它是你了”开始得到启示而得到的一个世界。
    撇开最后一章不考虑。咱们再回顾一下我之前展开的未来之路。我们做为一种好奇的智慧生物,是不是迟早要碰到记忆这个问题,是不是迟早也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已经肯定的说不可能了,我非常奇怪他们为什么那么肯定。因为我们的记忆不是先天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而是后天通过某种机制加载进我们大脑里的,既然是机制我们就有可能掌握,当然我现在跟那些人争这个也没意义,因为在读脑技术真正成熟之前我说什么也证明不了。读脑技术出来之后,我也什么都不用说了)。接下来当我们掌握了记忆的奥秘后,肯定会有人尝试把这些记忆写入到另一具身体里,这里又是一个分歧点。很多人认为这个人(TA)不是自己,你可以认为不是,不过你注定有一天要死的。而我们求生的本能如此之强烈,所以在我们掌握记忆之后,TA注定是要诞生的。哪怕你不同意,坚持不转移你的记忆也一定会有人做的。而当TA诞生之后,TA已经有过这种转移记忆延长生命的经历,TA就不会再那么狐疑排斥这种方式延长生命了。而TA对于现在这种生命方式,生存优势是压倒性的。等到最后一个坚持不转移记忆的人死后。TA们就会完全取代现人类,完成人类的整体进化。
    这个进化表面上看起来是人在驱动,人发明了读写记忆的科技,部分人先主动变成TA。可是背后仍然是大自然的力量在驱动。因为大自然在利用我们无法抗拒的本能(好奇和求生两大本能)来推动我们往这条路上走。我们没有任何选择,TA何时到来只是时间问题。我不知道何时大家才能意识到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我这一生是否能赶上读脑技术的成熟从而进入到我看到的这个世界。不过我还是很感谢上天让我明白了“我是谁”。


    IP属地:北京52楼2014-10-19 13:46
    回复
      转生畅想曲
      在写了未来启示录之后,发现道理无论怎么说都不如路演一把更清晰直观。所以我有了写一篇畅想转生的想法,看看这样是否能让大家明白,理解我究竟为什么这么偏执。


      IP属地:北京57楼2014-10-22 19:59
      回复
        昨晚做一个噩梦,没有怪兽,没有追逐。我只是静静的走在老人院里,特别安静,两边的床上隐隐约约的都躺着人。我没有仔细看任何一张床,因为我知道床上都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苟延残喘,我只是静静的走过。整个气氛非常安静但是特别压抑和绝望。还有白色的夕阳(可能梦境处理成黑白色彩了)透过窗帘映在过道上。当我醒来后,心情很不舒服,感觉这就是以后某天我的生活,躺在床上静静的等死,没有一点希望。
        这个噩梦是我做过最可怕的噩梦,因为其他噩梦醒来后会长舒一口气“原来是个梦呀”。而这个醒来后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明天。我们会一直生活在这个噩梦里


        IP属地:北京64楼2014-11-04 10:40
        回复
          补篇:论本体和安慰
          本体:
          很多网友和我交流的时候常常喜欢用到一个叫“本体”的概念,这个概念目前来看凡是提出这个概念的网友都无法解释这个概念。我根据他们的说法总结了以下三种解释。1、我就是我,至于“我”究竟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反正不是记忆就是了。2、肉体,虽然表面上拒绝承认肉体即本体,但是每次一聊到肉体死亡了就会说本体死亡了。3、灵魂,相信有个玄幻的东西,这个东西反正不是科学能解释就对了,人类那么渺小,怎么敢妄图解释宇宙的奥秘呢。如果能用科学解释,灵魂也绝不是那么简单的解释,而是某种很高深,让人很难懂的晦涩解释才正确。
          鉴于以上网友用自己都模糊不清的概念来和我聊“我是谁”,我想特别单独的解释一下他们所意识,提到的本体其实就是记忆(我也是无奈,其实文章里已经多次解释过了)。
          有个常识我相信大家都没任何争议吧,这就是我在文章里已经举过的一个孩子被不同家庭抚养长大就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人。这也就是说现在活在我这具肉体的“我”可以是张三,湖南人;李四,东北人;Tony 美国人。有无数种可能变成无数个完全不同的“我”。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就是因为不同的成长经历创造出完全不同的一套记忆决定的吗。好比我现在是湖南人,名叫张三。是因为我父母给我起名叫张三,我生活在一个湖南的家庭里。所以我这具肉体上现在是一个叫张三的湖南人,而不是一个叫李四的东北人。因为我大脑里完全没有那个东北人李四的任何记忆。而如果我小时候是在那个东北家庭长大,被取名叫李四。那么我这具同样的肉体上活的就是李四而不是张三。而我们对自我的认可就是这些来自于记忆的这些信息。当很多网友在谈“本体”时期是就是在谈他自己,谈那个“湖南人张三”怎么活下去。而不是这个肉体怎么活下去(参见植物人的例子,肉体可以在医疗器械的辅助下活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对我们的生命来说没任何意义)。
          其实我们是谁是由我们的记忆来决定的这个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可是为什么网友们还会提出一个自己也解释不清楚的“本体”的概念,而否认记忆呢。我觉得可能是因为:1、一种思维惯性。从古至今当我们说一个人肉体死亡时,基本上这个人就在世界上消失了。绝无例外,所以我们潜意识中已经把肉体死亡,这个人就不在这个世上当成了绝对的真理。2、宗教在人类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现在科学昌明大家已经慢慢的更倾向于用科学来解释世界,可是当科学解释不了的时候,有些人还是喜欢用宗教思维去考虑事情。就像我在前言里说的那样“我们用我们的想象给这个世界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所以在某些人那里用灵魂来解释本体看起来就合理多了,这些人通常也都是一些神秘论,阴谋论的爱好者。3、TA这种生命形式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出现过。所以充满了对TA的恐惧和质疑。不过如果能仔细看完我全文并且能理解的话,其实我们就是TA,只不过我们被困在唯一的躯体里,而TA可以自由转换。我们只要掌握读写脑技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的变成TA。就这一简单的区别造成了完全不同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
          所以下次再和我聊“本体”这个概念的时候,请思考一下你到底指的这个本体是什么。如果超出了我解释的范围,并且能清晰明确的定义,我很乐意跟你讨论这个问题。或许你这个清晰明确的“本体”概念能完全打倒我整篇理论。因为我整个理论其实也是以一个“本体”做为基础展开推理的,就是“记忆”。
          安慰:
          人世间最难做的选择即不是爱情,也不是投资。而是在医院里“拔不拔管子”。这种选择可能20多岁的年轻人经验比较少,一般都是家里的主心骨也就是中老年人来做这个决定。我本人也没经历过,但是我看过听到过不少,锵锵三人行里窦文涛也讨论过几期。那种纠结我可以想象的到,虽然拔可能是个正确的决定,可是你的亲人,爱人在你的决定下离开了人世,这种离开不是搬离了外地,哪怕一生不见他总还是在这个地球上。而是过几天他的骨灰就会到你手上然后埋入地下。这会有种亲手杀了他的感觉,可以很容易想象这种决定有多么难做。不拔除了经济上的巨大支出(一般家庭支付不起,一天几千上万的医疗费会让大多数家庭垮掉),还有病人承受病痛折磨且前途无望的绝望。通常这种选择都是在病人得绝症的情况下做的,可能不拔还能多活几个月或者一年。不过剩下的这点时间对于病人来说真是生不如死。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每天被病痛折磨,疼到骨髓。还要担心家里人承受的了承受不了医疗费,最后自己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后再死去,这种绝望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
          有网友说虽然不相信我说的TA这个理论。不过这好歹也是一种安慰。我觉得从这个角度去思考TA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哪怕你不相信TA。不过这个给那些绝症患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这么一天)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希望而不是绝望。我们可以设想这么一个场景,儿子满脸轻松的来到了得了重病的父亲床前说:“爸,我和王医生商量好了。今天就可以给你读脑,然后让你睡那个特殊的“觉”,然后我们再造个婴儿安置您的记忆,如果那个婴儿大脑解析芯片顺利的话,咱们两三年后就又能见面了”。(造婴儿需要9个月,婴儿大脑开始理解世界我觉得怎么也要1岁吧)
          “呵呵,到时我又能年轻了。再来一次人生的话我要。。。。。。(一段充满希望的憧憬)”
          父亲被推入进手术室,父子双方互相挥手道别,父亲:“争取2年后见!”。儿子开着玩笑的说道:“那你可要懂事,要乖乖听话呀。”父子双方含笑挥手道别,没有一点眼泪和离别的悲伤。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
          几天后儿子捧着父亲的骨灰,在把骨灰放到墓地时轻轻的说到:“爸,我把您的前世放到这里,我会做好准备迎接您的来世”
          N年以后,这个几岁的小孩突然有天说出了这样的话“哈哈,我想起当时我被推进手术室时的场景了,那时我挺害怕的,我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转世。不过后来医生给我打了麻药后我就睡过去了,我感觉今天才在这个身体里醒过来。这个“觉”真长呀。”
          儿子的眼泪悄悄的流下来了,说到:“爸,您回来了”
          好了,我的故事编完了。大家觉得这个故事合理吗,可能吗?这种分别是不是对现在这种和患绝症亲人,爱人分别的最大安慰。不要担心转移记忆的费用有多大,大到普通人都支付不了。我前面的文章已经分析过转移再加上抚养的钱不会像治疗绝症那样是个天文数字。另外治疗绝症病人就是把钱扔进无底洞,因为只是延缓病人死亡时间,增加病人的痛苦而已,并不能治愈。而这个是在买一个希望,花了钱又买回了新的一生,可以创造新的价值。
          到这里好像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会不会有网友觉得这个和现在没什么区别嘛。不就是死一个,生一个吗。现在不也是老的死,新的生吗。这里区别还是很大的。1、新生的这个你需要重新去培养他的记忆,创建和他的关系。而转生的这个,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前世今生的关系。就算他被人拐卖了,他也还会知道是你“爹”2、从第三人称视角来看就是老的死,新的生。而如果从第一人称视角去观察是“我”又获得了新生。对于生命我们的感受是第一人称视角,而不是第三人称视角。没人是用旁观自己生命这样的方式活着的。3、这是个巨大的安慰。在死亡面前我们不再绝望和恐惧了。相反乐观而期盼。


          IP属地:北京93楼2014-11-20 17:55
          回复
            误区
            发帖这么久以来,我常发现有些网友进来后就进入了一个误区。开始还是提出问题,当我解释过后就开始绞尽脑汁的用各种逻辑,各种说法想赢得这场“辩论赛”。每次当我忍不住和他们辩论的时候心里总在想“这哥们到底图的啥?”
            我喜欢网友提问题,因为我一直觉得我一个人的视角,一个人的知识,一个人的思考总是有局限的。在网友合理尖锐的问题刺激下能撞击出我思维的火花。使得我能更全面的思考这个问题。不过有些网友的问题就是好像为了赢得某个“比赛”而不惜用尽各种手段一样。我们先来假设如果你比赛赢了我,让我五体投地,自删所有的帖子后你能得到什么呢。心理上获得了快感?如果能有这样的效果你和我纠缠那么久也算有收获。不过我觉得这种阿Q不会太多,毕竟我只是个无名小卒,如果赢了我都能获得巨大的快感这种人的人生一定幸福的不得了。
            我觉得能进来看的网友应该是抱着一种好奇心进来看看我解释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可不可靠。或者来看个“民科笑话”。如果能从我的帖子里看到对你有用的东西,进来这趟也算值了。如果觉得是一个民科,那么调侃两句也就完了。我就是可惜那些认真和我“比赛”的人,你们觉得不听我的解释,忽视我举的例子,沉浸在自己想法里就能让世界变成你想象中的样子吗,这不就是掩耳盗铃吗。有的说我辨才好,有的说我不谦虚(你提出问题还不让我自辩了,到底谁不谦虚),有的说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坚持我的(那你进来干嘛)。
            其实进这个帖子最大的价值就是来了解未来,如果我说的无理,荒谬转身离开就是。如果我说的有道理,符合逻辑。那你最好做的就是放开自己固有的想法和成见,好好沿着我的思路去思考,一是摸摸我的底看看到底坚不坚实。二是看看自己能不能想的更远。如果你怕被人笑话,就自己一个人躲在电脑后面偷偷看好了。如果不怕被笑话,咱们就在理性,开放的环境下探讨。认为合理的就采纳(我也同样),认为不对的但是我们争执不下的就暂时搁置,让我们来共同的思考未来,了解未来,推动未来。而不是你赢了和我的这场“比赛”。这才是最有价值和对你最有意义的事。
            未来即不会因为你的坚持己见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把我辩的哑口无言而改变,当然也不会因为我说的天花乱坠而改变。未来就在前方,我说的要不是错的,要不就是对的。时间会证明一切,而结果和你我之间的辩论赛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可以顺便思考一下,记忆这个奥秘会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被解开吗?当解开这个奥秘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人们会思考我现在思考的这些东西吗?“既然读出来了,要不咱写一个试试。”当把记忆写进一个空白大脑里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能想象的到吗?然后你会死吗?死之前你会不会想变成TA?你如果不想别人会不会想?然后。。。。。(又忍不住重复这段了)。这条路多清晰而又唯一呀,我给你指出来你以为蒙上眼这条路就不存在了?就不要再跟我纠缠“我到底是谁”“我的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活太久没意思”这样的哲学话题了,你总会死的,死之前你就不顾一切了。
            “赢”了我你什么也得不到,认真思考我写的东西,或许是你这辈子最有价值的收获。


            IP属地:北京94楼2014-11-20 17:56
            收起回复
              众生皆苦,苦从何来,时间太短,人生太赶
              人的一生不过百年,在动物界也算长的了。不过对我们来说还是太短,因为太短所以我们一生忙碌,急匆匆的从一个目标赶向下一个目标。由于太忙,我们的心也就无暇体会这世间的美好了。我屈指算了一下我们的人生。
              一般来说最幸福的时刻应该是学龄前的时刻,那时无忧无虑,做的所有事都不需要自己承担后果,都有大人们担着。我们是全世界的中心,玩具弄乱了,没关系,有大人。尿裤子了,没关系,有大人呢。感觉被冷落了,被忽略了,就一顿大哭,所有的大人都过来哄我,立刻获得世界的焦点。那时虽然快乐,可是我们确是懵懂无知,我们的快乐只在于眼前的一块糖,一个玩具。而对这个世界,对我们的人生却没什么认识和思考。快乐的就像单细胞生物一样。
              接着就是开始比赛了(我国的比赛比较早,学龄前很多孩子已经开始参加各种培训班了),我想无论中外上学都是一场紧张的比赛,哪怕是在美国这类教育比中国松懈的西方国家。我们你争我夺的往前赶,赶在前面的或许能为自己的将来奠定一个好的前程。赶在后面的就要面对父母,同学,自己或者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其实在比赛中无论谁都是紧张的,虽然也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不过我们都是赶过来的,我们的人生目标就是上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
              上完学以后就该上班了,忙着挣钱,买房子,娶老婆,养家,生孩子。然后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年了,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一个越来越老的自己的。往前看看,前面的路将会越走越暗了。回头看看又可能发现当年由于“走”的过急而错过了好多路口,好多风景,留下了好多遗憾。
              最美不过夕阳红,或许只是自己在安慰自己罢了。这时的我们可能一切都不那么急了。可是就算有钱人生对于我们来说也没多大意义了。走两步就喘,腰腿都酸疼,血压也跟着上升。柱着拐棍坐在公园里看夕阳红然后细思自己这一生走过的路,不敢再往前想了,往前除了等死也没什么可想的了。
              人的一生就这么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了。
              我痴迷于TA,所以常常想TA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按照我现在的设想通过植入上辈子记忆的芯片来延续“生命”。那么TA的新生应该是这样的,同样是无忧无虑的童年,为一块糖而喜,为一个玩具而悲。随着大脑的发育以及长时间不间断大脑对芯片里信息的解析。估计到7,8岁时我上辈子的记忆应该深深的烙入了这辈子的这个孩子的身上。慢慢的我知道了我上辈子的经历有哪些遗憾,哪些愿望没有实现,哪些东西没有尝试。我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我不再想和别人比赛了,我只想一个人静静的走我自己想走的路,充分体会年轻时所拥有的美好和各种可能。及至年长也不再为成家立业而烦恼,因为那时的社会传宗接代已经没那么必要了。最棒的就是年老的时候,你还可以设想未来,设想下辈子。这辈子我做过什么事了,下辈子我该体验另一种生活了。没有绝望,仍然希望。
              TA这一生可以慢慢的,按照自己意志悠然的享受生活。不是在比赛中匆匆度过,而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细嚼慢品。也不用担心重复几次这样的人生就无趣了,因为世界一直在变化,每个空间,每个时间都在变化。所以我们总能品味出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惊喜和刺激。最重要的是TA的世界没有绝望,只有希望。


              IP属地:北京100楼2014-11-25 15:26
              回复
                关于有些人说活那么久会不会很无聊,有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我有了一个解释——活10年和活1万年甚至更长对我们来说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只活在当下,活在现在的这一秒。


                IP属地:北京105楼2014-12-29 14:08
                收起回复

                  在网上看到这张老图,觉得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宇宙中活那么长到底有没有意思。地球在这个图里连一个像素的位置都占不到了,这个宇宙还能没意思吗


                  IP属地:北京109楼2015-01-11 15:08
                  回复
                    一个年轻的歌手陨落了,死亡可以离我们很远,可是当它出现的时候现在的我们就只能无能为力的一步一步的走向它的怀抱。我不知怎样才能让大家觉得我所说的一切不是个热闹或者笑话。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那一天盼望能有这么个机会可以选择,逃离死亡已经向我们张开的双臂。
                    就算不相信我说的,试试对你也没有任何损失呀。不管你多年轻,多健康,我们也无法确定什么时候就看到死神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和死神赛跑的人,而当我们在看到死神之前先看到TA,我们就跑赢了。


                    IP属地:北京111楼2015-01-19 17:37
                    收起回复
                      @落叶自多情 你可以看我8楼那4张图。然后接着说,我们看待生命是一个进程,昨天,今天,明天(第一人称视角),而不是你,我,他(第三人称视角)。所以在转移记忆这个方式上,你是TA的昨天,TA是你的明天,TA是自己的今天。这三个都是第一人称视角(唯一感知生命的方式)的一个延续。而我们大部分人总是在第三人称视角来看这个过程,把这个身体的记忆转移到那个身体,然后物质一样吗?性格一样吗?等等各种疑问。可是我们从来没有人是在用第三人称视角来感知自己生命的,所以为什么在这要用第三人称视角去分析和感知呢。
                      你说的那个谷堆悖论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多余的一种思考。我们根本不关心哪个是我,而是1、我认为我是谁,我就是谁。2、我是谁的唯一标准就是记忆。3、记忆是一直在变化的,可是它的变化我们不关心,记忆是什么样,我们就是什么样,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和反抗原地。(我参加完高考后已经忘了大部分学到的知识了,我到现在也没怀疑我是谁呀。我大脑里剩多少记忆我就认多少,我才不关心这是“谷堆”还是“谷摊”呢)
                      总结来说
                      1、记忆是我是谁的唯一标准。
                      2、生命是第一人称视角的感觉,而不是第三人称视角的观察。
                      3、生命是一个进程。转移记忆是延续这个进程的唯一方式。把我的今天给TA当成TA的昨天来继续TA今天和明天的生活。利用新的身体所产生的意识使得“我”的记忆得以延续,也就是“我”的生命进程没有终止。
                      再补充一点,就是你最后说的“已不是本质上的你了”,没有什么本质的你。就像我文章里举的那个婴儿被100个家庭抚养的例子一样。你这个肉体上也完全可以是另外一个人,美国的TOM,看不懂我的中文,刚刚吸大麻吸嗨了。这个例子很容易理解吧,如果你小时候被一个美国家庭抚养取名叫TOM。
                      所以没有什么本质的你,只有你能感觉到的你。你的生命就是感觉,你觉得你活着,你才活着,你觉得你是谁,你就是谁。


                      IP属地:北京113楼2015-01-21 20:07
                      收起回复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还想继续沟通,欢迎到“拼图者”吧里畅聊


                        IP属地:北京130楼2015-09-15 15: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