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2936吧 关注:1贴子:4
  • 0回复贴,共1
“如果我回来,会不会有人等待;如果我孤单,会不会谁明白......”人把心情寄托于歌曲,谱写一段旋律,悠扬而委婉地唱出来,这其间有很多韵味,不仅是写词作曲的人得以感受,但凡听到歌曲,能萌生一种“这歌不错”者,都应该称得上歌曲的合理受众,换言之,歌声让人产生所谓的共鸣,只要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么歌声便由此被赋予价值。
每当听到比较顺耳的旋律(顺耳耳,因人而异),激起人跟随的冲动,于是乎,人在街头巷尾哼唱,在冰原旷野呼号,由此以获得一种油然而生的满足感。“满足感”的产生,一方面在乎内,主要依托于跟唱者的掌握程度,他或她在不断的跟唱中修正,慢慢熟练并找到内心以为的最接近音源的感觉,形成自我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在乎外,人是在乎他人的评价的,不管嘴上怎么说,心里绝对不会希望成为别人眼里漫无目的的、声音犹如蚊子胡哼哼的那个样本,所以,一个人如果独处(幽闭、监禁),断然不会产生哼歌曲的趣味。于是,当别人认为“这个伙计唱功还不赖”时,人便获得心灵上的极大慰藉,进而可以衍生兴趣,兴趣推动人更多参加有关的行动。姑且可以认为这也是现在大为流行的翻唱歌手或者独立音乐人产生的依据。
我们讲到音乐被赋予的价值时,包括诸多方面,比如,完整的音像制品可以发行,为歌者赚取一定的创作回报;人们喜欢一个歌者的时候,往往会衍生很多具有一定信仰的、小范围的团体,所谓之“歌迷会”,让相同兴趣者找到比较亲密的战线,无形中也丰富人们的生活,不可谓不是一种社会效益。当然,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音乐宗教”这一说,其实个人以为这完全是合理的存在,原因在于,宗教的影响范围之广,足可以波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喜爱音乐的人群之巨,也无法估摸。因而,如若将领会起来太过基本而又学起来生硬刻板的社会观点、价值取向通过源源不断的音乐创作形式呈现给广大的音乐受众,效益之高恐怕也不好衡量。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国歌和八荣八耻,哪个你记得牢?
现今的音乐人很多,至少要比上个世纪只有“常任统治级别”的一些歌手的现象要好得多,而且在这个高度国际化的时代,思想的交流异乎以往任何年代,我们的歌手创作的音乐题材和体裁都很丰富,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听到的观点也有很多。主流的,见诸平面媒体的音乐人们大多数是在传递一些生活的正能量,这固然很好,至少绝大多数70后、80后都是通过电视、报刊进行相关消费的。相比较之下,大多数90后、00后则过早地浸泡在网络搭建的世界里,所谓纷繁,描绘的恐怕就是时下的网络世界了吧。诚然,我们可以选择的接触音乐的方式很惊人,随便打开一个网络页面,如若没有声色,便会觉索然无味(一心学术者,恐怕是不会醉心于网络吧,图书馆的书本他都啃不完),但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很实用:虽然具备实力的歌者不断涌现,近年来选秀类节目的网络收视也都爆棚,可是这种模式似乎和中国传统的饲育技术一脉相承,所谓快餐文化消费只要快不管是哪一家,所以一张网捞过去螃蟹都没剩一只,这似乎比较可惜;在这个表观之下存活下来的精英们似乎也有点迎合世俗的味道,发唱片,开个唱,什么流行唱什么,曲不离忧伤,词纠缠情爱,于是再过几年,泯然一批批过气的星。这里并不是针对谁批驳什么,只是说,平面媒体们多作为政府展示形象的门牌,既然做了,就不妨做得彻底干脆一些,培养起一位受众广泛的歌者不容易,就让他的商业气味恬淡一些,公益气节高亮一些,这样或许就比动辄一本两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邓理论摆在那儿要让人容易吸收接受。
说到独立音乐人,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既没有公众选秀那种强制接受,也没有一夜春风的惊世骇俗,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默默无闻,以音乐为乐趣,慢慢积累起人气来的,所以受众自然不宽广。但是作为半公众人物,我想他们的任务应该也是和大众明星一样的:带领他们的受众关注时代的发展、考究生活的真谛,切不可将创作束之高阁,搞得神乎其神,不食人间烟火。
简言之,总言之,音乐还是纯粹比较好,淡淡的情泛岁月的漪,足矣。


IP属地:福建1楼2014-10-07 18: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