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吧 关注:45,216贴子:639,189

回复:【盘点】中国历史37位奇女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4、蔡琰 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
东汉蔡邕之女。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18楼2014-10-10 12:56
回复
    @人来疯_沫雅
    @躲在角落里听歌


    19楼2014-10-10 12:56
    回复


      20楼2014-10-10 18:34
      收起回复
        @人来疯_沫雅
        @躲在角落里听歌


        22楼2014-10-12 17:17
        收起回复
          15、上官婉儿
          又称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
          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自幼才思敏捷,诗词出众,其诗词风格多与祖父上官仪相似,并将祖父绮丽浮艳的“上官体”发扬光大,一时名流多集其门。
            上官婉儿14岁就为武则天掌诏命,参与政事,是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儿本与武则天有杀父之仇,因看武则天政绩显著,深得当时中下层官吏的拥护,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唐中宗李显在位时被封为昭容,她代朝庭评品天下诗文。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后为玄宗)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被李隆基命与韦皇后一并处斩,年仅46岁。 后人称其为“巾帼首相”。


          23楼2014-10-12 17:19
          收起回复
            17、蕙心兰质旖旎才情巴蜀女诗人.名妓--薛涛.
            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昔人曾称道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她这首《送友人》就是向来为人传诵,可与“唐才子”们竞雄的名篇。初读此诗,似清空一气;讽咏久之,便觉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
            她,人品风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能吟咏书写.当时城里的浮浪子弟争相和她交游,以博得她的欢心为荣。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孕育了薛涛这位流芳千古的风流才媛。
            她花容朋貌,才华绝世,名重一时。历事剑南川西十镇帅幕府,并制造出芳名百世的“薛涛笺”。然而到了后世封建文人那里,她却蒙受了“轻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薛涛之诗恰如其人,质朴如白衣处子婷婷独立毫无俗态,表白其胸襟,荡荡然如一泓清水。


            25楼2014-10-12 17:21
            回复
              18、鱼玄机
              晚唐诗人,长安人,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约十岁,与温庭筠相识,吟诗作对。十四岁时,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并嫁之,后被弃。咸通七年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
              《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夏日山居》: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庭前亚树张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
                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
              《江头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折杨柳》: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26楼2014-10-12 17:22
              回复
                20、班婕妤
                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
                此女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所以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无人可及。
                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但数月后夭折。她虽然承宠时间很长,却再也没有生育。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


                28楼2014-10-12 17:24
                回复
                  21、甄洛
                  甄洛,又名甄宓(fú)〔注〕,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母。本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谮而被曹丕赐死,死后谥曰文昭皇后。
                  据说,甄洛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每次入睡之时,家人总是仿佛看见半空中有人将玉衣盖在她的身上,举家为此惊奇不已。后来有个著名的相士刘良为甄家子女看相,刘良看到甄洛的时候,大惊失色,指着尚是幼儿的甄洛道:“这个小姑娘日后贵不可言。”
                    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都上楼去看,唯独甄洛不动。姐姐们奇怪地问她,甄洛回答:“这岂是女子看的东西么?”
                  年九岁,喜书好学,而且过目不忘,常用哥哥们的笔砚来写字,哥哥笑她将来要当“女博士”。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烁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29楼2014-10-12 17:27
                  收起回复
                    22、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
                    (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在东晋士族中王谢两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谢安以军功和才能立身,王导则以中庸安命,王谢间明争暗斗,但毕竟盘根错结,才女谢道韫成了书圣王羲之的儿媳,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谓门当户对,才女配才子。
                    《泰山吟》 东晋才女谢道韫画像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


                    30楼2014-10-12 17:27
                    回复
                      23、描龙绣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苏惠。
                      她,字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
                      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
                      她,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
                      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


                      31楼2014-10-12 17:28
                      收起回复
                        25、花蕊夫人
                        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可考者90余首。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
                        《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了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诗。传说花蕊夫人最终的归宿是被赵匡胤纳入后宫,并一直得遇恩宠,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一个命运坎坷羁袢的女子也算善终了。
                        《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33楼2014-10-12 17:29
                        回复
                          咋感觉死的都挺惨那


                          35楼2014-10-13 19:24
                          回复
                            你好 此帖已加精 希望楼主继续加油多发精品贴么么哒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4-10-16 13:35
                            收起回复
                              最近楼主家电脑坏了,不能发帖请见谅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10-16 17: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