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吧 关注:45,218贴子:639,197

回复:【盘点】中国历史37位奇女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7、蕙心兰质旖旎才情巴蜀女诗人.名妓--薛涛.
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昔人曾称道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她这首《送友人》就是向来为人传诵,可与“唐才子”们竞雄的名篇。初读此诗,似清空一气;讽咏久之,便觉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
她,人品风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能吟咏书写.当时城里的浮浪子弟争相和她交游,以博得她的欢心为荣。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孕育了薛涛这位流芳千古的风流才媛。
她花容朋貌,才华绝世,名重一时。历事剑南川西十镇帅幕府,并制造出芳名百世的“薛涛笺”。然而到了后世封建文人那里,她却蒙受了“轻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薛涛之诗恰如其人,质朴如白衣处子婷婷独立毫无俗态,表白其胸襟,荡荡然如一泓清水。


25楼2014-10-12 17:21
回复
    18、鱼玄机
    晚唐诗人,长安人,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约十岁,与温庭筠相识,吟诗作对。十四岁时,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并嫁之,后被弃。咸通七年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
    《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夏日山居》: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庭前亚树张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
      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
    《江头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折杨柳》: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26楼2014-10-12 17:22
    回复
      20、班婕妤
      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
      此女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所以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无人可及。
      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但数月后夭折。她虽然承宠时间很长,却再也没有生育。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


      28楼2014-10-12 17:24
      回复
        21、甄洛
        甄洛,又名甄宓(fú)〔注〕,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母。本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谮而被曹丕赐死,死后谥曰文昭皇后。
        据说,甄洛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每次入睡之时,家人总是仿佛看见半空中有人将玉衣盖在她的身上,举家为此惊奇不已。后来有个著名的相士刘良为甄家子女看相,刘良看到甄洛的时候,大惊失色,指着尚是幼儿的甄洛道:“这个小姑娘日后贵不可言。”
          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都上楼去看,唯独甄洛不动。姐姐们奇怪地问她,甄洛回答:“这岂是女子看的东西么?”
        年九岁,喜书好学,而且过目不忘,常用哥哥们的笔砚来写字,哥哥笑她将来要当“女博士”。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烁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29楼2014-10-12 17:27
        收起回复
          22、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
          (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在东晋士族中王谢两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谢安以军功和才能立身,王导则以中庸安命,王谢间明争暗斗,但毕竟盘根错结,才女谢道韫成了书圣王羲之的儿媳,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谓门当户对,才女配才子。
          《泰山吟》 东晋才女谢道韫画像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


          30楼2014-10-12 17:27
          回复
            23、描龙绣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苏惠。
            她,字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
            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
            她,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
            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


            31楼2014-10-12 17:28
            收起回复
              25、花蕊夫人
              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可考者90余首。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
              《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了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诗。传说花蕊夫人最终的归宿是被赵匡胤纳入后宫,并一直得遇恩宠,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一个命运坎坷羁袢的女子也算善终了。
              《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33楼2014-10-12 17:29
              回复
                最近楼主家电脑坏了,不能发帖请见谅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10-16 17:07
                回复
                  27、唐琬
                  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是陆游表妹兼第一任妻子。
                  后因陆母偏见而被拆散。也因此写下著名的《钗头凤》(世情薄)。


                  46楼2014-11-23 09:25
                  回复

                    29、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技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宛。



                    48楼2014-11-23 09:26
                    回复
                      30、不许人间见白头、西晋名媛——绿珠。
                      数千年的漫长封建历史长河中,古老的中国社会一直是以男性为中心,妇女始终处于等而下之的地位,不知有多少如花女子被默默吞筮了一生。绿珠,这位广西合浦孕育出的集天地之灵气的奇葩,却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在短暂的一生发出夺目的光华。
                      她的肉体的代价虽值到珍珠三斛,然而她的精神的价值却谁也无法估量。最终的坠楼而死,已超越了为石崇守节的意义,而是向不公开的命运发出最强烈的抗争。千载而下,芳名不朽,不知赢得了人们多少的歌颂!


                      49楼2014-11-23 09:27
                      回复
                        31、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师师
                        她,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她,幼年不幸,父母双亡,以至沦落风尘;
                        她,美艳绝伦,才华出众,善词曲,工歌唱,在京师汴梁高张艳帜,名动京华,连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赵佶也忍不住一亲芳泽.
                        著名词人周邦彦躲在床底谱就新词《少年游》,只为描绘师师与徽宗的一段风流韵事,成为后世词坛佳话;
                        她,又一身正气,敢爱敢恨,有“红妆季布”之称;梁山首领宋江潜入她家,只为她写下了壮词《念奴娇.天南地北》,至今为人传颂。
                        她,一个撩动人心的痴情女,在经历了不尽的风流韵事之后,最终的结局却众说纷陈,飘游不定。。


                        50楼2014-11-23 09:27
                        回复
                          32、巾帼英雄 须眉比之竟折腰-------梁红玉
                          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妓。
                          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在京口宴会上认识卓尔不群的名将韩世忠,两人惺惺相惜,随成眷属。
                          她英姿飒爽,红妆披挂,挥动金山战鼓,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大败金兀术,并围困金兵于黄天荡达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华夏,威扬夷狄。
                          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而“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也由此而起。
                          纵观中国历史,真正能让须眉折腰的女子,无非花木兰、武则天、粱红玉而已,昭君、貂禅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根本与前三者不可比拟,而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还待考证。
                          一位风尘女子,能在历史上取得如此辉煌的地位和成就,以“武妓”迥然不同于其它九位文妓的经历。
                          这样一位不输须眉、为国为民且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侠之大者”,如若她甘为第二,那谁可堪当第一?


                          51楼2014-11-23 09:27
                          收起回复
                            33、倾城名花、薄命红颜、钱塘名妓--苏小小。
                            好想与你同撑一把油纸伞,飘荡在悠悠,悠悠的钱塘岸。
                            那搁浅的小船成了遥远的梦,静静的小河湾,成了历史照片。


                            52楼2014-11-23 09:27
                            回复
                              34、才情斗八高 胆识过须眉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她,自小读书:“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她,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
                              她,天生丽质,一适周道登,再爱宋徵舆,三适陈子龙,最终与钱谦益白头偕老。
                              她,敢爱敢恨,视封建礼法如无物;
                              她,豪迈不让须眉,忠心为国,明亡时力劝丈夫殉节,自己投水以殉国;
                              她,胆识过人,伉俪情深,为救夫君愿以身代死。
                              于是,钱谦益作诗赞颂:从行赴难有贤妻!才华横溢,秦淮名妓中堪称第一,诗文雄健浑达,神奇妙旷,脱尽红粉闺气。。。
                              她,风尘女侠气节铮铮,足以令无数须眉汗颜;
                              她,如出淤泥之白莲,为世间留下不尽清芳。


                              53楼2014-11-23 09: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