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吧 关注:8,514贴子:51,682

回复:道德经慢慢细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一个词叫江郎才尽,说江淹这个人年轻时的才华光照日月,年龄大了以后却平庸了。
不知怎么的,我忽然觉得,大器晚成这个话并不是真理,而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不知道 我的这个想法对不对,但看看历史,周瑜,甘罗都不能算是大器晚成的,诸葛孔明也是在很年青时就成了大器,引得刘玄德往他家跑了三回去请他。
我的想法或许有一点点道理吧?
据我所知,大器晚成这个词是从《道德经》里出来的。《道德经》是中国最大的智者老孑写的,难道老子会说糊涂话吗?我觉得不会。
那么是那里错了呢?
《道德经》这本书我是读过几遍的,流通版本里面确实就是这么说的。但后来我才知道,出土的古本里,原本写的是大器免成。
我查了查字典,原来‘成’这个字还有一个意思,是古代的一个丈量单位,十里见方为一成。
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丈量单位了。
很大的器具用‘成’这个丈量单位都没法算出来有多大,就好象海水不能用斗来一斗一斗去量一样。
或许,大智者老子的原话被后人以讹传讹了吧!
反正也没几个人能明白老子在说啥。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53楼2017-09-21 13:55
回复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这是《道德经》第五十三章里的话。
    后两句都好理解,只有前一句始终困绕着我,百思不得其解。
    查字典,这个字有如下几个义项,1,台阶,2,清除,去掉,3,修治,修整,4,任命,授职。
    以前的老师们,大都采用前三个义项,我还没发现有谁用第四个义项来理解老子这句话,很长时间,我也觉得第四个义项无可取之处,但又觉得用前几个义项来理解,显得很勉强,因此就一直迷惑着。
    前几天再读《指南录后序》时,‘除’这个字的注解‘委任官职’吸引了我,看到‘官职’二字,使我灵光一现,以前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我觉得,所谓‘朝甚除’,就是朝廷委任的官员太多了。官员太多,民众自然不好受,田甚芜也就顺理成章。
    我觉得这个理解方向似乎更贴切。但这也只不过是我的个人感觉罢了。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54楼2017-09-21 13:58
    回复
      我这个人年轻时有点不上进,不太爱学习,因此认的字比较少。而且,就算已经认得的这几个字,究竟都有哪些意思,也常常搞不清楚。
      有一天闲着没事,一个人闷闷的,随便翻字典,看到了‘营’这个字。反正是消遣,就一条一条地看注解。
      猛然,其中一条吸引了我,内容如下:
      迷惑。《孙膑兵法.威王问》:“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营而离之:迷惑敌人,使之分散兵力)。
      原来‘营’字还有这个意思!
      老子有一句话,‘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以前看前人的反译,总觉得比原文还难懂。如今看来,所谓‘营魄’不就是‘迷惑的灵魂’吗?
      身为领导人,特别是大领导,身边的诱惑太多了。把受到迷惑的灵魂引到正道上,能不离开正道吗?把心里的那面镜子擦干净,能不留一点污垢吗?
      人能做到这一步,特别是领导人,做到这一步,实在很好。
      依据当时的历史环境,《老子》这本书似乎也就是给领导读的。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55楼2017-09-21 14:02
      回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字是个生字,因为现在几乎己经不用这个字了,新华字典里也没有这个字的。
        老子有一句话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泛,就是广泛,泛滥的意思。
        对于老子的这句话,一般的解释,道的流行很广泛,前后左右上上下下无所不在。
        这说的是道的存在状态,而不是讲道的特性。
        但老子接下来的几句话,讲的却是道的特性,说道有几种好品质,说‘道’总是善利万物而不争,欲望极小,得到的收获却极大。
        这和它的存在状态好象是两回事。
        我读前贤们的讲解,读到这里,常常很疑惑,总觉得不很对劲的样子,但又说不清是哪里的毛病,
        偶然的一次,我发现了这个字,原来是泛的通假字,意思是‘翻、覆’。
        于是我似乎一下明白了,原来老子在说道的变化性:依道做事,默默的付出,微小的积累必会使自己变得伟大!
        老子虽然是大智者,但他的名言需要后人解释清才有意义。
        解错了,老子就不是智者,而是糊涂人了。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56楼2017-09-21 14:07
        回复

          《老子》这本书里,有两句话里有这个冲字。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又不盈”,第45章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一般的注解,都认为这个冲字表示空虚。用这个义项解释第一句话,我就觉得矛盾,也不符合事实。之所以觉得矛盾,是因为,道如果很空虚,没什么内涵,人们就没法使用,就象老虎没法儿吃天一样。况且,已经很空虚了,还谈什么多余呢?之所以说不符合事实,是因为,不仅老子本人,包括我们大家都知道,道包罗万象,一点也不空虚。
          用来解释“大盈若冲”这一句,似乎也不妥,因为,我隐约觉得,上下文这五个排比,都是在讲人的才能,所谓大盈,指的是才学饱满的人,难道这样的人,会让人觉得一无所知吗?。
          由此可见,把冲解释成空虚,是不妥的。
          其实,所谓冲,就是从一个点向一个方向快速运动。
          为什么老子说道冲呢?因为老子是把道当成一个实体来讲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不是老子讲的吗?相对于万物,老子是把道当成一个像太阳那样的实体来讲述的,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普照万物。从太阳发出的每一束光亮,不都是冲向远方吗?道的影响力也是冲向每一个物体,每一个物体上都有道的印记,道就好象是万物之宗。
          所谓“大盈若冲”,有大学问的人总是有独到见解的,观点总是与一般人冲突,但用这样的人去做事,得到的好处是无穷的。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58楼2017-09-25 17:32
          回复
            常道
            所谓道,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明白了真谛,就是得道了。
            在中国古代,对于世界的起源,盘古开天辟地,一般来说,这个道理是大家的共识,属于常规性的道理,是常道。如果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如老子说“有”是天地之母,这就否定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理论,这就是异瑞,不是大家都认可的道理了。
            再比如,在古代,一般都认为,是上帝和神在控制着世间的一切,君权神授,神的意志是不可违犯的。如果有人提出另一个观点,比如老子就说,道是万物之宗,先天地生。这就否定了神的权威,属于异端,不是大家都认可的常规性认识,非常道。
            再比如,大家忙来忙去,都是为了给自己争名夺利,这是一般人都认可的事实,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人为财死。如果有人,比如老子,就主张不争,这就不符合正常的认识,是异端,非常道。
            再比如,一般来说,贤人是君王的左膀右臂,这是常规的道理。如果有人,比如老子就主张不尚贤。不重视贤人,这就不是人们认可的常规性道理,非常道。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59楼2017-09-26 14:08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4-08-06 0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