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吧 关注:164,536贴子:275,831

回复:我的阅读情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在《文化苦旅》的一段文字,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沙堆还站立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就像于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 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4-12-08 22:31
回复
    今天突然看到一段文字,似乎正回应了为什么要去读书的疑问,很巧合我的想法和他有类似之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01-10 13:01
    回复
      书和读书人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不喜欢读书的人,我不能说他什么!
      但是对于我,我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时间;
      时间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能变得充实;
      对于书的恶作剧,我是没有的,
      我有点小的完美主义精神!
      ——安妮·弗朗索瓦《闲话读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01-10 13:01
      回复
        想的太多,虽会活的很累。但比起那份难有的思绪而言,这份累也是值得的。有时很巧妙的,就能与作者有思想上的共鸣,哪怕是有一丝的相似,也会开心很久。也许,读书人本就是失意人居多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01-14 14:40
        回复
          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写成一部书,或是拍成一部电影了。很早之前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想到在《舒克贝塔历险记》里找到了这样的观点。呵呵,看来这本书,又或这部动画片,比起现在的中国动漫,思考的更多,走的更远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5-02-05 09:09
          回复
            我也越来越发现,一个读书人,最重要的不是在于读了多少名著,了解多少作家,而是在于你究竟思考了多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5-03-01 20:40
            回复
              我们生活不是为了看点书,读点啥的,但我们看点书,读点啥的却是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5-03-01 20:45
              回复
                最近刚看了《一个人的朝圣》,也是很突然的看到的一本书。虽然不是别人推荐给我的,但我还是一看就很喜欢。有时看书,没必要去挑书看,能够随手拿起一本书,而那本书又恰恰是自己喜欢的,这是多么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5-03-18 22:32
                回复
                  有很久没来这了,时间总是不知晓间溜走。今天刚看完了蔡骏的《生死河》,又是一本悬疑小说,还算自己比较喜欢的吧。人究竟有来生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5-04-25 11:15
                  回复
                    在生活的海洋中游了太久,忘记上岸了。感觉这里就是我思想的彼岸,回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5-06-23 16:11
                    回复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觉得很迷茫,很无助。在自以为很忙的时间里,忘了生活本来的节奏,忘了拿起书的感觉,忘了很久以前的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5-06-23 16:14
                      回复
                        时间过得快了些,很快又晃过一年了,想着几年前还在为世界末日而担心,为下一步的学习而担心,而放在眼下,过去的事情还真如过往云烟般过去了,留下的只是现在,能顾得上的只有眼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6-01-30 22:48
                        回复
                          因为个人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没来刷新帖子了。接下来的时间,继续刷新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6-05-17 23:19
                          回复
                            卢思浩《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看了一点,感觉和大冰的《乖,摸摸头》笔风有相识之处,有种细水漫流之感。书序部分,我还是看的挺有感触的:“世界就是如此,我们都在逐渐失去中得到一些,在不停跌倒中成长一些。所谓生活不过是把往事成诗,把回忆下酒,大口喝完回忆这杯酒,甭管当初跌倒得多痛,我们都得继续往前走。在这段路上,你不是一个人,至少在这里你找到了一个同类。世上永远有一群人在和你并肩努力,把这样的陪伴铭记于心,把自己坚持的路走下去。"
                            还是挺好的一本书,每章都围绕不同的话题展开。我是比较喜欢顺着作者的笔头思考下去,去揣摩哪种情感。有些问题,即便看了作者的文章,还是想不明白。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这世上摸不清道不明的不就是道理吗?
                            有一种很好听的名字来形容这种小说,自愈类小说,大概是用来自愈心灵创伤的吧,很享受被自愈的过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6-05-17 23:35
                            回复
                              喜欢阅读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很普通的青春忆事,不平凡的是笔者饱满情感的文字。时常陷入其中,恍恍惚惚的想起自己的那个同桌,那些年发生在彼此间的事。 当手表指针拨动,我重新听见时间和心跳的声音,醒来的那刻,不明的觉得自己特傻,然后就是倍儿羡慕笔下的耿耿和余淮。
                              同桌,高中,一段对自己来说已经很久远事物了,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了。
                              曾对三毛的爱情充满向往,也曾觉得自己可以深切的体会三毛的内心情感。虽说透过作者的笔,透过文字,很难将人类那复杂而又珍贵的情感百分百的拓印下来,但总爱去骗自己说:看,我懂他写的,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当自己的经历出现在别人的影子里,当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发生共鸣,恨不得去告诉全世界,原来还有人和我一样耶!
                              《最好的我们》就是这样一本书。再一次,经历我们的青春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6-05-18 0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