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吧 关注:14,042贴子:268,635

老冰的冰镇八卦《啊,海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两天在MSN上看到大哈瑞,心心热热跑过去打个招呼,想拍个马屁请个安。谁知道那位开口就是:“嘘……,别烦我,在看电影呢”,问他在看什么,嘿,绝了,《啊,海军》。嗯,合适,和年纪正相配,在重温青春呢。



IP属地:浙江1楼2008-02-29 20:00回复
    “江田岛海军学校”是中国人给起的名字,原来的日本名字是“海军兵学校”,简称“海兵”,光叫“兵学校”在日语中也不会有二义性。怎么会叫这么个怪个名字呢,他那意思是“学兵学的学校”,所谓“兵学”,就是用兵的学问。海兵和陆士(陆军士官学校)一样,都是培养军种军事指挥官的学校。1870年,明治政府模仿幕府的“长崎海军教习所”在东京的筑地开设了“海军操练所”,第二年改名为“海军兵学寮”,到1876年改名为“海军兵学校”。1888年搬到了广岛县的江田岛,在东京的海军兵学校原址上则办了海军大学校。


    IP属地:浙江3楼2008-02-29 20:01
    回复
      (海兵的大讲堂)


      IP属地:浙江5楼2008-02-29 20:01
      回复
        秋山好古陆军大将


        IP属地:浙江7楼2008-02-29 20:02
        回复
          秋山真之海军中将,可惜死得太早,不然大将是肯定的。戴季陶的《日本论》里对其有相当高的评


          IP属地:浙江8楼2008-02-29 20:02
          回复
            上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放过一部很强很牛逼的美国电视剧叫《大西洋底来的人》,里面有个麦克·哈里斯成天带着一部墨镜,于是时髦青年们也大家一起带,上面的商标还不带撕掉的,其实上面不少是“Made in China”,不知道怎么搞的,大家都管那种墨镜叫“蛤蟆镜”。有个漫画家叫方成的就画了一幅漫画叫《你有蛤蟆镜,我有香港脚》来讽刺这个。

            “香港脚”一般叫“脚气”,中国南方多点,北方就少了。日本管这种病倒不叫“脚气”而叫“水虫”,日本人说的“脚气病”是另外一种病,英语叫“beriberi”,中文叫什么老冰不知道。这种病是19世纪欧洲人在亚洲发现的,据说只有黄种人有,白种人没有。症状是脚部神经麻木,发展到组织坏死,最严重时会像心脏病发作那样的死去。这种病日本最多,明治天皇都发过几次,1991年还有个美国脑外科专家发表了一篇论文证明说山本五十六也有严重的脚气病。

            这个倒霉病名还挺文绉绉的。日本有个文学家叫森鸥外的给起的这个名字,来由听说是从什么《黄帝内经》里面的“脚气冲心”这句话来的。森鸥外他们家世世代代是藩医,可他爷爷也是死于脚气病,还不能对外面说——怎么连自己都不会治?于是森鸥外和脚气病不共戴天,一定要治这种病,去德国留了一学,精神上就入了德国籍,认为是细菌在作怪。当了陆军军医和细菌对掐上了,结果是甲午战争里陆军死于脚气病的比死在清兵手下的还要多,那病和细菌没有关系。

            海军倒弄清楚了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海军和陆军不同,陆军减员还能打仗,海军一减员船可就开不动了,所以非常重视这个倒霉病。而且海军的脚气病人比例比陆军还多,1878年有个统计数字,那年海军全部是1552人,一年下来病了6344位。这是为什么呢(蔡明说的)?——每人平均一年犯了四次。当时是怎么治呢?放假回家,回乡下去几天就好了。但是有时候不能放假,比如一次海兵毕业航海实习去美洲,路上发了病,连挂帆的人都没了,好不容易漂到旧金山,过几天全好了。再去阿根廷,又开不了船了,到了阿根廷,嘿,又好了,一回日本,又是漂回来的。

            就不好解释为什么一到乡下就能治好病,于是就怀疑水土原因,加强军舰的通风,住得更加宽敞些,西洋鬼畜的军装不穿改穿和服,出了海就从舰长到大头兵全就一块兜裆布,还专门找了人来设计这块兜裆部以加强裆部通风,什么用没有,照样生病。有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海军军医高木兼宽看出了蹊跷——是不是吃的东西有毛病?

            吃的东西是有毛病。这种beriberi病因其实非常简单——缺乏维他命B1,白人吃的是面包,小麦里有维他命B1,而精白米里没有。穷人吃不起精白米,总有些东西掺在里面,所以穷人不生这病,富贵人才有这毛病。那为什么没听说过中国富贵人生这毛病呢?中国富贵人和那时候日本的富贵人不一样,那时候日本的富贵人拿到中国来也就是个下中农。中国人吃菜,菜里面怎么都有点维他命,而那时日本人不吃肉,不吃菜,所谓富贵人也就是白米饭敞开了吃,根本没有地方补充维他命B1,所以脚气成灾。而军人能吃饱白米饭,于是军营里脚气回荡。

            高木在海兵做了个实验,给学生们吃肉,吃蔬菜,吃面包。结果吃下来脚气没了。于是海军在1885年2月出动了“筑波号”作为“脚气试验船”,从新西兰到阿根廷再经夏威夷回来,上面是一粒大米没有,全是面粉,还养了活牛半路上杀肉吃,结果一例脚气也没有发生,脚气问题解决了。

            那次其实有点谎报军情,不是一例没发生,而是发生了18例。但那是事故,反过来证明了高木的猜想是对的。18个伙夫藏了大米偷偷做给自己吃,结果没逃过脚气。为什么养活牛呢?那年月军舰上还没有冰箱,肉放不住,备有冷冻机的冰箱的日本军舰还是从1904年的“三笠号”开始的,当然用冰块的冰箱就更早些。没有冰箱就养活牛,甲午战争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中了镇远舰一颗30.5公分炮弹,一下子就有九十几个官兵进了靖国神社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但一起上路了的还有两头舰上养的肉牛这件事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吧。
            


            IP属地:浙江13楼2008-02-29 20:05
            回复
              世界各国的陆军千差万别,但海军基本上差不多。比如穿的军服就都差不多,海军还有一个共性,叫做Silent Navy——海军不太爱说话,就是说不太去干涉政治,社会什么的。这是从现代海军的祖师爷,英国海军那儿传下来的


              日本陆军和海军本来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陆军特喜欢干预政治,海军则基本上遵守英国佬的教诲,一开始还真是一支Silent Navy,不过到后来一开口就天下大乱了。


              除了这个意思之外,海军说话的声音也真的不大。《啊,海军》里面平田刚刚进校,被一号生徒们乱吼了一通那是在打杀威棒,一般海军不用那么大的嗓门说话,因为海军在船上,船舱的四周全是钢板,声音太大了有回声,连自己都受不了,不要说别人了。


              陆军不一样。陆军成天在光秃秃的田野上,“通讯基本靠吼”,嗓门都特别大。这海军碰上了陆军就有意思了,谁看谁都像看傻子。


              海军陆军先来后到,关东军应该先去拜访海军陆战队,可这拜访让海军作了好几天噩梦。

              关东军在门口大喊一声“进来了!”。“当”的一声,门莫名其妙地就开了,进来一位关东军大尉,这边的海军大尉刚想上前敬礼,那边却又吼了一句“申告”。


              日本陆军的军用语里面“申告”是“报告”的意思:“第X师团第X联队XXXX大尉申告,请多关照!”


              海军在这边准备照葫芦画瓢也来“申告”一番的时候,那边又吼上了“开路了(帰ります)”,说完一个向后转出了门。出了门还要在吼上一句“开路(帰ろう)”。留下了一屋子海军面面相觑。


              海军也要到关东军那儿去“申告”啊,关东军看到这帮扭扭捏捏无精打采的海军很不满意,要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拿出一块破破烂烂的布头来,说这是联队旗,经过了多少战役,被战火硝烟,血汗尿水都弄成这副样子了。你们海军的军舰旗也拿来给俺们看看。


              海军很为难,说军舰旗俺们有一仓库,脏了破了立即就换的。那像你们陆军这么穷酸,就一块破布头用上几十年还要当个宝似的看得那么紧。


              海军是每天把军舰旗扯上扯下的,每天早上奏军乐升上去,晚上再降下来。现在虽然成了旱鸭子,这点传统不丢,立了根木头当桅杆,天天还在练。把边上的关东军给看傻了。一点荣誉感都没有的海军是不是闲得发慌了,怎么每天早晚都滴滴答答地跟一块烂布过不去,扯来扯去干嘛?要降就别升,升上去了就别降啊,不是有句话叫做“早知今日,不如当初”嘛,这帮怎么不长记性?


              也不是所有陆军都土,一天一位少佐领了一个人来找海军借探照灯用的柴油直流发电机。海军问他要发电机干吗,回答是做肥皂。说洗澡没有肥皂,非常不舒服,现在这个人说能做肥皂,只要海军肯借台发电机就行。


              这么一说老冰也想出来了陆军是怎么想的了。老冰从小学就知道了油脂里加进烧碱能够生成甘油和肥皂。老冰小学的校办工厂就是做肥皂的,小老冰四年级就知道烧碱是NaOH了。电解食盐水生成烧碱,氯气和氢气的所谓“盐碱法”是中学化学里的,据说是侯德榜先生发明的,可老冰就想不通土头土脑的日本陆军怎么也知道“盐碱法”,居然敢侵犯我中华的知识产权。


              日本老头解释说,被那少佐领来的那位二等兵他还认识,原来是海兵的化学教授,时局一紧,被陆军抓了壮丁,送到印度来了。嗯?还能有这事?海兵的教授被陆军抓壮丁?


              说是有这事,教官有军人有平民。平民就是一般人,有家有业有户口,陆军按着户口抓壮丁,一张“赤纸”(正式名字是“召集令状”,因为颜色是红的,所以叫“赤纸”,TMD当年老冰的上山下乡通知书也是这么张玩意)就把他拘来当炮灰了。其实海兵平民教授也是高等官,他如果是自愿就可以当士官,但他不愿意,因为一自愿服役期间就长了,被征兵的活过了两年陆军还得放他回海兵,因为他是高等官。


              IP属地:浙江18楼2008-02-29 20:09
              回复
                一张“赤纸”,多少人成了海外野


                IP属地:浙江19楼2008-02-29 20:09
                回复
                  这就能够解释那二等兵为什么能侵犯侯先生的知识产权了。可是烧碱就算有了,可是油脂上哪儿找?


                  南洋啊,可是好地方,那日本老头解释说。南洋什么东西都有,光那椰子油就用不完,鱼又多,当地土人不吃鱼,所以于也不知道见人害怕,拿顶蚊帐往海里一放就能滤上鱼来,吃鱼那嘴都吃刁了,只吃鲷鱼不吃别的。南洋的鲷鱼和日本不同,不是红的是黑的。本土人连红薯都吃不上,他们在南洋天天拿椰子油炸天妇罗吃。


                  “做出肥皂来了吗?”


                  “做出来了,就是不成块,据说是因为缺一种什么在岛上弄不到的原料。但是肥皂本身相当不错,泡沫不少,一冲就干净,还有一股椰子香味。”


                  老冰一听乐了:“那当然了,现在最高级的肥皂才用椰子油做呢。而且现在的浴皂也全是液体的,谁还用一个硬块往身上擦?感情你在五十几年前就用上了。”听那老头侃大山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IP属地:浙江20楼2008-02-29 20:09
                  回复
                    渊田美津雄大


                    IP属地:浙江22楼2008-02-29 20:10
                    回复
                      还有一个没上过海大的知名人物,就老冰在靖国神社拍了他自杀用的明晃晃大刀的那位,最后的军令部次长,发明了“神风特攻”的大西泷治郎中将。这人两次(也有说三次的)报考海大失败,但因为接触航空较早,在霞浦航空队担任教官时受到队长山本五十六青睐,也混了出来。


                      电影里平田没有上海大,上不了。海军受的压力比陆军大,最后一届海大是43年7月入学,44年3月就算他们毕业赶到前线去了,以后就再也没招过。海军有个吊床号在作怪,所以海大一期里面的海兵很接近,前后不超过3期,而陆大会有个六七期的差出来。能进海大的最后的海兵是58期的5个人,平田应该是66期的,当然没有资格进海大了。


                      电影里面有个遗憾,就是那个地主小姐没有能够嫁给平田。小姐路远迢迢特地赶到东京来告诉平田家里要给她说亲,可平田装作不知道。最后小姐以战争寡妇之身带着一个遗腹子对平田说明了当时到东京去的目的,平田却很平淡地说他是个军人,随时可能死去,所以不愿结婚。


                      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平田是真的变态成了冷血,成了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者。可是首先海兵出来的花岗岩脑袋不多,第二就是军国主义者也照样结婚养孩子,比如从石原莞尔到辻政信都没有打光棍的,当然石原莞尔断鸟小JJ,那是偶然事故,不算。要不然军国主义岂不是一代就断了根,这倒好办了。


                      那平田干吗不结婚呢?很简单,应该是在等着进海大。海大的进校军衔高,进校的年龄也大一些,一般都要过三十了。这时候将军,官僚,财阀们一拥而上,坐地分赃,这就是当时陆海军精英军人的一般婚姻惯例。


                      当然有不同的,陆军的石原莞尔和辻政信都不是这样,海军当然也应该有了,海军婚姻最有名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尊为海军之父的山本权兵卫身上。


                      IP属地:浙江23楼2008-02-29 20:10
                      回复
                        177号宙斯盾护卫舰“爱宕


                        IP属地:浙江26楼2008-02-29 20:11
                        回复
                          这种看起来很暴力的玩意是什么?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型宙斯盾护卫舰“爱宕舰”,编号177。这种作为“金刚级”宙斯盾舰的后续的“爱宕级”到现在为止总共造了两艘,编号为177的“爱宕舰”和178的“足柄舰”。

                           

                          这两艘都是在战前建造过战舰“武藏”的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建造的,“爱宕舰”是04年4月5日动工,05年8月24日下水,07年3月15日竣工,现属海自第三护卫队群第63护卫队,母港是舞鹤。


                          IP属地:浙江27楼2008-02-29 20:11
                          回复
                            “爱宕舰”的授旗仪式


                            IP属地:浙江28楼2008-02-29 20:12
                            回复
                              另一艘“足柄舰”05年4月6日动工,06年8月30日下水,预计今年三月竣工,母港佐世保。

                               

                              “爱宕级”的建造费用1400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左右,乘员300人左右


                              IP属地:浙江29楼2008-02-29 2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