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吧 关注:2,344,998贴子:19,991,897

回复:【古代四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日更新已结束。明日待更。
楼楼来送图~~( 「 「 ) ~~~么么哒,各位。
打油诗两首送上= ̄ω ̄=楼楼先走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9楼2014-10-13 11:57
回复
    不好意思哈。。。。今天有点忙,现在还有事。。明天更新,sorry啦。。。。图图奉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14-10-14 22:03
    回复
      楼楼来更新啦@( ̄-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14-10-15 21:58
      回复
        红楼一梦之贾宝玉
        贾宝玉,《红楼梦》中唯一的男主,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和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通称宝二爷。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自幼深受祖母贾母疼爱,住贾母院绛芸轩,号绛洞花王;十二三岁时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观园怡红院,号怡红公子。他与表妹林黛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发展了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之爱。然在贾府家长的刻意为之下与表姐薛宝钗成婚。婚后一二年中举,旋出家,回到青埂峰。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木石前盟、金玉良缘)是《红楼梦》三大主线之一,足以媲美《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不能在两者中间划等号。贾宝玉是《红楼梦》有意识塑造的集意淫、补天、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冷子兴: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乖觉,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
        87版《红楼梦》贾宝玉
        图册 39张
        ?将来色鬼无疑了。(第2回)
        王夫人:若姊妹们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若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许多事来……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疯疯傻傻。(第3回)
        兴儿: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里头更糊涂,见了人,一句话也没有。所有的好处,虽没上过学,倒难为他认得几个字。每日又不习文,又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儿里闹。再者,也没个刚气儿,有一遭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第66回)
        尤三姐:行事言谈吃喝,原有些女儿气的,自然是天天只在里头惯了的。若说糊涂,那些儿糊涂?……我冷眼看去,原来他在女孩儿跟前,不管什么都过的去,只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们不知道。(第66回)
        凤姐:若说他,出门去干正经事,说正经话去,却象傻子;若只叫他进来,在这些姊妹跟前,以至于大小的丫头跟前,最有仁让,又恐怕得罪了人。【第七十八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14-10-15 21:59
        回复
          『续上』
          人生经历
          根据小说第一回甄士隐的梦境,贾宝玉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出生时口含一块由女娲补天遗留的剩一石幻化成的玉。
          传说在远古时代,共工和颛顼争斗失利,把西北天柱不周山撞断,天都破了一个洞。于是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补天,最后剩余一块不用。剩一石后来遇到一僧一道,幻化为一块美玉,名通灵宝玉。
          赤瑕宫神瑛侍者见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草快要枯死,便以甘露灌溉。该草得延岁月,也修成女身。神瑛侍者随后下凡历劫,转世为贾宝玉,绛珠也随同下凡,转世为林黛玉,并愿以一生的眼泪还报神瑛侍者。程高本写通灵宝玉是剩一石的幻相,其真身则转世为贾宝玉。独有甲戌本写剩一石仅仅幻化为通灵宝玉,贾宝玉仅仅是神瑛侍者转世。两种版本的差异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新版大宝玉杨洋
          图册 8张
          据甲戌本第1回一僧一道演说红尘的体式,宝玉一生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这是贾府家富人宁的时期,宝玉在其中享受荣华富贵,“于外昵秦钟蒋玉函,归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则体现在被贾环烫伤、被马道婆魇魔法、被贾政责打,以及“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史略》)。他与黛玉相爱,面临巨大压力,黛玉的病令他忧心,又有秦可卿、秦钟、金钏、二尤等人去世,蒋玉菡被抓、柳湘莲出家等伤心事。
          第二时期:“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这是一段家亡人散、世态炎凉的悲惨经历,“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史略》)。从抄检大观园开始,宝黛爱情悲剧、大观园女儿悲剧、贾府获罪抄家悲剧连番上演。宝玉经受不住这些打击,自丢玉后就神智不清,虽然与宝钗成婚冲喜,终究是疯疯傻傻,没有一天安宁日子。
          第三时期:“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应在和尚送玉,宝玉重入太虚幻境变化的真如福地梦中,领悟三世情缘,梦醒后了结由通灵宝玉注定的金玉姻缘、高魁贵子等项入世使命,最后悬崖撒手,由一僧一道送归青埂峰。剩一石归位后,真正复还本质,精神完足,与天地合一,再也不会打动凡心、依恋红尘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14-10-15 22:02
          回复
            晚安啦@( ̄- ̄)@困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14-10-15 23:32
            回复
              @( ̄- ̄)@晚好。送图来惹
              【重复的勿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14-10-16 22:1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0楼2014-10-21 22:37
                回复
                  居然忘记更贴了@( ̄- ̄)@表砸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楼2014-10-30 12:55
                  回复
                    楼主窝刚回来,面壁思过一周了。。。该更贴了。。。明天更。这么晚该碎啦卡= ̄ω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5楼2014-11-17 22:53
                    回复
                      红楼一梦这一期先暂停。
                      很想问问路过哒你们觉得黛玉给你们留下怎样的映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7楼2014-11-19 23:46
                      回复
                        晴雯的全部生活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着青春生命力的抒情诗。晴雯者,“情文”也。晴雯的形像,是曹雪芹心灵的宠儿,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精品。曹雪芹在塑造这一形像的过程中,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细密的思想活动,丰富的艺术想像与适当的夸张,使得这一人物性格格外明朗,使得她的生活面貌格外美化,格外诗化。在晴雯的锋芒毕露的言谈笑语中,在她的眉眼动静的开合中,时时流露出来美丽的激情和光彩夺目的绚烂。曹雪芹把这一洁白无暇的雕像,摆在大观园富丽堂皇的地毡上,使读者在那封建堡垒的家庭里,感到一点春风和暖的气息;在那千依百顺而又彼此排挤陷害的奴婢中,看到一个坦白、直率、天真、刚强和敢于嬉笑怒骂富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她虽身处下贱,却是一个大写的“人”!  晴雯是这样一位人物,我们并不明了她的家世,连她姓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她是一个无父母孤苦伶仔的小姑娘,她没有在家庭里受到处世为人的“教养”,任情任性,刚强暴躁,带来了一身的“野气”,后来她被赖大的母亲“孝敬”了贾母,就带着一身可爱的野气,进入了贵族社会华丽的客厅。她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贵贱尊卑,不理解封建贵族家庭中入吃人的法则、更没有学会那一套奴隶道德,并且利用那一套道德往上爬,保持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这样一个叛逆人物,曹雪芹故意把她送到怡红院,于是使这一人物性格,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环境。  《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在贾府的丫头群中,晴雯是第一个美丽的。但曹雪芹写晴雯的美,不同于写袭人和平儿。在袭人、平儿的身上,堆满了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和浓妆艳抹的涂饰,晴雯要却没有这些庸俗的富贵气。“水蛇腰,削肩膀儿”,“钗甜鬓松,衫垂带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态”。曹雪芹只用这样几笔水墨的勾勒,就把晴雯的天然美貌,送到读者的眼前。她像“一盆才透出嫩箭的兰花”,宝玉用这样的抒情诗的语言,来赞美晴雯的形像。这不仅写出了晴雯的美貌,也写出了她纯洁的精神。但在王夫人的眼里,觉得她“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不错,晴雯不仅面貌精神像林黛玉,更重要的是她的性格在追求解放与自由上,同林黛玉有基本上的一致性。王夫人对于晴雯那样深恶痛绝,连作为宝玉的一名丫头也不能容忍,那么,林黛玉不能成为她的媳妇,也就不难理解了。  晴雯性格的特质,是那种独来独往;疾恶如仇、敢爱敢恨、敢笑敢骂的青春活力和那种反抗权威轻视等级的自由平等的精神。在她的口舌间,时时吐露出刀剑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1楼2014-11-20 12:43
                        回复
                          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晴雯性格特点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她的率真,这就使得她在生活细节中会更多地表现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最为本真的个性特征。她与宝玉纯洁真挚的友谊使得晴雯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如此丰满,如此的耐人寻味。晴雯也是一个悲剧,悲剧局面的出现,除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客观原因外,个人的性格、意志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等主观原因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晴雯"心"与"身"之间无法弥合的差距,构成了她性格与命运的对立和冲突 ,而这种"身"与"心"的不平衡状态使她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美丽、聪明、能干,特别不同于一般丫头的是,在她身上很少奴性,她不甘受侮辱、受损害的地位,处处要显示出她作为人的自尊、自贵。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翻看钗册时,打开的第一本便是晴雯的,那判词上写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心"指的正是她对自身价值、独立人格的追求及她的高洁的品格;而这"身"则是指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她作为奴婢的卑贱身份。这"心"与"身"的无法弥合的差距,便构成了她性格与命运的悲剧性矛盾冲突。《红楼梦》中的晴雯不但容颜美丽,而且聪明伶俐,有着高洁自尊的品性,朴素的平等观念和坚贞不屈的反抗性格,还有着对宝玉纯洁的心和真挚的爱。这份纯洁无瑕的爱让晴雯的形象更加美丽感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奴隶与奴才同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们在性格上却有着明显的分野。晴雯也以自己纯洁真挚的情感来回报宝玉的友谊。在"夜补孔雀裘"中,贾母送给宝玉一件产自俄罗斯国用孔雀毛捻成线后织成的孔雀毛披衣。这件披衣金翠辉煌、碧彩闪烁,堪称稀世珍宝。不料宝玉刚披上就被手炉中迸出的炭火烧了指顶大的一个洞。恰巧第二天是正日子,老太太嘱咐了要穿去见她。宝玉心急火燎,让婆子拿出去缝补,能工巧匠们没有一个敢揽这个活。此时的晴雯恰好生病,"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待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狠命咬牙捱着。"她带着病体,"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即便这样,她还担心宝玉,见宝玉不过意,围着她打转转,急得央道:"小祖宗,你只管睡罢,再熬上半夜,明儿眼睛抠搂了,那可怎么好?"而她自己则撑到天将明,待补完时,"力尽神危"地倒下......。能这样拼着性命去维护朋友、维护友谊的人,该是何等人物?!难怪连作者曹雪芹都要称她为"勇晴雯"了,一个"勇"字,使晴雯颇具"士为知己者死"的风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2楼2014-11-20 12:4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楼2014-12-07 08:44
                            回复
                              本人扣扣 1920656966,贴吧玩的少,有时候会忘记。。。愿意加就加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5楼2014-12-07 23: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