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吧 关注:6,518贴子:21,546

(转)加西亚·马尔克斯:八十和四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8-02-26 19:33回复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27年3月6日出生于阿拉卡塔卡。从小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1947年考入波哥达大学法学系,翌年辍学,开始在报社工作,并从事文学创作;不久因为揭露当局包庇海军走私而亡命天涯。先在罗马,后到巴黎,颠沛流离达三年之久。1959年应邀参加古巴革命胜利庆典并在切·格瓦拉领导的拉丁通信社工作。未几,古巴革命阵营发生内讧,马尔克斯辞去工作,辗转至墨西哥,并侨居墨西哥城至今。1982年因为“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楼2008-02-26 19:34
    回复
      主要著述 

        短篇小说集《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迷宫中的将军》(1989)、《绑架轶闻》(1996),以及回忆录《活着为了讲述生活》(2002)等


      3楼2008-02-26 19:34
      回复
        照理说,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生辰八字”该不会记错。然而,马尔克斯的父母当时正浪迹萍踪漂泊不定,孩子的出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欢乐。据马尔克斯回忆,他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五岁左右,像拜谒国王一样。 

          


        5楼2008-02-26 19:36
        回复
          父亲为生活四处奔波,母亲嫁鸡随鸡,跟着他边走边生,以至于没能顾得上给孩子洗礼……不久前,马尔克斯研究家、哥伦比亚的达索·萨尔迪瓦尔在一本砖头似的传记——《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归根之旅》中写道:“加夫列尔·何塞·加西亚·马尔克斯(马尔克斯的乳名)于1927年3月6日早晨8时30分出生在番石榴飘香的阿拉卡塔卡。那天天气炎热……新生儿体重9.30磅。”这位研究家自称在马尔克斯受洗的圣何塞教堂找到了有关孩子出生的记录。


          6楼2008-02-26 19:36
          回复
            20世纪,传媒世纪 

              1947年,马尔克斯离开老家,很不情愿地考入了波哥大国立大学法学院。然而,当律师是许多青年梦寐以求的,而波哥大国立大学恰好是培养大律师的摇篮,可以说是伯乐云集。在马尔克斯的老师中,就有一位声望素著的人物:阿尔丰索·洛佩斯·米切尔森。此人讲授民法,后来还当了总统。他很看重马尔克斯,可马尔克斯不领情。“我明白,我最终毕不了业……我感到无比厌倦……我觉得民法比刑法更繁琐、更无聊。说实在的,无论对什么法,我都兴趣索然。读法律不是我的意愿……”


            7楼2008-02-26 19:38
            回复
              原来,那完全是父亲的旨意,盖因法律被认为是步入上流社会的捷径。颠簸一生、穷困潦倒的父亲全指望孩子们了。但孩子们“不孝”,一个个都令他失了望。且说马尔克斯入学不到一年,就辍学干起了新闻。新闻是什么东西?“19世纪是文学世纪,20世纪是传媒世纪”之类的时鲜妙论尚未进入一般人的听阈,而儿子放着好好的法律不读,偏要去当“耍笔杆子的乞丐”,做父亲的怎么理解得了? 

                


              8楼2008-02-26 19:38
              回复
                开始只是偶尔为之的、顽童似的逃学和旷课。转眼到1948年的春天,波哥大第七大道的咖啡馆里集结了几位文质彬彬的大“闲人”,其中就有马尔克斯和他的三位同窗。他们高谈阔论,天花乱坠,算是业余记者加文学票友。 

                  


                9楼2008-02-26 19:39
                回复
                  是年,波哥大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4月9日,前波哥大市市长、左派总统候选人埃利塞尔·加伊坦被人暗杀。顿时,朝野震惊,舆论哗然,波哥大陷入混乱,左右争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混乱持续了三天三夜,数千人死于非命,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受此影响,波哥大国立大学被迫停课。整整几个星期,马尔克斯和波哥大的学生不是上街游街,就是聚集在总统府门前反抗。


                  10楼2008-02-26 19:41
                  回复
                    身处小城,哪有什么新闻?于是,只好自己挖空心思编故事,直至“海军走私事件”爆发。话说卡尔塔斯号军舰因走私家电超载沉没,军方和政府欲盖弥彰,被马尔克斯抖了个底朝天。独裁政府不堪打击,开始报复。马尔克斯被迫以特派记者的名义逃往欧洲。终于,军政当局查封了马尔克斯供职的《观察家报》,断了马尔克斯的后路。


                    12楼2008-02-26 19:42
                    回复
                      整整三年,他成了断线的风筝,在巴黎流浪,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我一文不名,既没有寻找工作所必需的证件,也没有一个熟人,更糟的是还不会讲法语,所以只好呆在拉克鲁瓦先生的‘佛兰德旅馆’的一个女佣或者妓女住过的廉价房间里干着急。肚子饿得实在捱不过去了,就出去拣一些空酒瓶或旧报纸,以换取面包。我在痛苦的期待和挣扎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过后我才知道,许多拉丁美洲流浪汉即流亡者同处在捉襟见肘甚至饥寒交迫的境地之中。


                      13楼2008-02-26 19:42
                      回复
                        我们不谋而合,几乎都发现了这么一个秘密:肉骨头可以熬汤!买一小块牛排搭一大块骨头;牛排吃了,骨头不知要熬多少回汤。即便如此,我诅咒过那些肉铺。在我看来,所有开肉铺、开面包店或旅馆的,都是可恶的势利小人。现在不同了,他们对我和颜悦色、彬彬有礼。我思忖着,大概是因为我变了。当初我买一小块牛排是为了要一大块骨头,而今我只要肉,而且是上等的瘦肉!”多年以后,马尔克斯如是说。他常将自己比做塞万提斯,谓“楼上妓院,楼下酒馆”,憋出的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之类的无人问津。 

                          


                        14楼2008-02-26 19:43
                        回复
                          由于马尔克斯实难付清长期拖欠的房租,1956年底,“佛兰德旅馆”的老板只得自认倒霉,放他离去。离开拉克鲁瓦夫妇是因为马尔克斯时来运转,遇到了一位多情的西班牙女郎,并在她的照拂下度过了一段甜蜜浪漫的时光。许多年以后,马尔克斯成了诺贝尔家族的一员,却依然念念不忘“佛兰德旅馆”。在90年代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马尔克斯了却了两大心愿:赴巴黎看望青年时代的偶像嘉宝和曾经的“佛兰德旅馆”。


                          15楼2008-02-26 19:43
                          回复
                            物是人非,嘉宝老了,拉克鲁瓦先生不在了,惟有佛兰德旅馆一仍其旧。马尔克斯触景生情,给佛兰德太太开了一张大支票。佛兰德太太做梦也没有想到,站在面前的竟会是他。她谢绝了马尔克斯的补偿,说:“就算是为文学做了件善事吧。佛兰德天上有知,也一定会因为曾经帮助过您而感到欣慰的。”


                            16楼2008-02-26 19:43
                            回复
                              名著也曾招人白眼 

                                “《百年孤独》在马尔克斯构建的虚拟世界中达到了顶峰。这部小说整合并且超越了他以前的所有虚构,从而缔造了一个极其丰饶的双重世界。它穷尽了世界,同时自我穷尽。从此往后,人们将很难像《百年孤独》那样徜徉于过去的幻想:重构过去的那些小说并达到完满的集成。《百年孤独》就是这样一种集成,它完完全全地吸纳了以往的虚构与幻想,同时赋予它们以新的内容并使之终古常新。于是,时空从初始到终结:谁又能超越这样一个集成之后又自行‘毁灭’的世界呢?


                              17楼2008-02-26 1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