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饭了,三炒菜两酱菜,佩服!
厨房门再一次打开,李辛太太从里面走出来,笑着端出三道菜:四喜烤夫、炒蚕豆、炒生菜。两小碟酱菜。她一边整理餐桌,一边插说道:只能偶尔贤一下。
看着这三道菜,我暗自佩服。有多少人,家有访客,可以允许自己端出这样朴素的三道菜。看惯了中国人满满一桌子菜,仍说“没有什么菜”的待客之道,知道我这一趟,来对了。
见贤思齐,我可以请贤者告诉我些什么,我也可以不勉强他,只是看看贤者做些什么,怎样生活的。
开饭了。
星期日:我看到你现在还在为一些企业当顾问,顾问是什么意思?要干活吗?
李辛:顾问就是他们有顾虑就给我打电话问我一些问题,我就告诉他们一些我认为我知道的。
星期日:是哪方面的问题,是教育还是医疗?
李辛:主要是公司的方向,还有就是中医方面。中国古代人讲立意很重要,不管画画还是写字、写诗,都要有一个立意。同样做商业,也是要考虑你的立意。
星期日:所以是商业领域的问题?李辛:我会给他们一些建议。星期日:是帮助他们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吗?
李辛:不是这个意思。比如,有这样一个人,他原来想的是他要开一个面馆,最好是三年之后,开一百家面馆,然后上市。很多做商业的人都是这么被洗脑的,尤其是他读了MBA,他可能真的会这样想。但是,他也会犹豫,不知道他应该怎样做?那我就跟他交流。
星期日:让我猜一猜。他给你打了电话,你们聊得很好。电话挂了,面馆没有了?
李辛:可能会有更好玩的东西,你不人为控制的话,水总会流到最低处,填补那个凹陷。
星期日:这个是商业领域的事,他为什么愿意听你的,而你为什么又感兴趣。你的兴趣范围比我想象得要大很多?
李辛:不是感兴趣,我在商业领域也待过。商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商业其实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纽带,过去的纽带靠宗教,靠传统,现在就是靠商业。就像物流一样,无所谓好坏,全在于人的立意。
你要告诉别人你逃课去哪里,为什么?
午餐时间,我们边吃边聊,没有主题。谈到我们都很喜欢读书,李辛很有感触。
李辛:我觉得西方国家的人自由度相对大一点,我原来带过一些西方的学生。我记得2001年有一个叫托马斯(音)的德国人,给我很大的震憾。当时他已经30多岁了,十几年一直在读书,在日本也待过,又到中国来学中医,学完之后准备到南非去开诊所,救穷人,也救动物。当时我就问他,你的经费或者你爸爸妈妈怎么看?他说他向他们借钱,他就是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再比如有一个美国人叫马凯翰,喜欢东方文化,大学就学日文,研究生时在日本学东方哲学,也学武术。然后觉得还要往前走,就到中国来学中医。这就是黄明雨(立品图书的创办人)经常说的一句话,你刚才说你喜欢实在的东西,不喜欢只活在概念里。黄明雨就说要“活出来”,我觉得他这三个字总结得很好。其实这就是你的日子,这就是你的世界,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就是这样而已。
星期日:其实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但是概念如果只停留在概念上,那是没有意义的。我也很羡慕可以由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但是,有孩子比较麻烦,好像做父母了就有一种责任需要承担。
李辛:主要我这么多年学习的经验,我从高中开始就逃课,大学逃了四年,研究生一边读研究生一边还打零工………
李辛太太:我要提醒你,你每次见记者都说你逃课,你一定要告诉别人,你逃课去干什么啊?
星期日:我不问,我只是“见贤思齐”。
李辛:我是自己读书去了。
星期日:你不读书也没关系。
李辛太太:以前就有记者写他逃课,最后那篇文章看起来像是一个不良少年的改过自新之路,我说这个好像不太对头,所以你要告诉别人你逃课去哪里,为什么?
李辛:我的意思是,真正对我们,对我们的生活,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都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东西。而且你摸索出来一个点,就有一个立锥之地,然后在这个锥上慢慢扩张自己的世界,其实不用学那么多的。
李辛医师简介
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获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学位。
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儿科、内科专家宋祚民教授。
现任上海自道精舍,北京东源文际医疗中心顾问,瑞士自然疗法专职工作者协会(ASCA SWISS)继续教育培训老师。
多年中医临证和教学经验,擅内、儿、妇科,针药并用,重视调神和调气。 深入理解《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经典,学习历代各家所长,取验于临床。
厨房门再一次打开,李辛太太从里面走出来,笑着端出三道菜:四喜烤夫、炒蚕豆、炒生菜。两小碟酱菜。她一边整理餐桌,一边插说道:只能偶尔贤一下。
看着这三道菜,我暗自佩服。有多少人,家有访客,可以允许自己端出这样朴素的三道菜。看惯了中国人满满一桌子菜,仍说“没有什么菜”的待客之道,知道我这一趟,来对了。
见贤思齐,我可以请贤者告诉我些什么,我也可以不勉强他,只是看看贤者做些什么,怎样生活的。
开饭了。
星期日:我看到你现在还在为一些企业当顾问,顾问是什么意思?要干活吗?
李辛:顾问就是他们有顾虑就给我打电话问我一些问题,我就告诉他们一些我认为我知道的。
星期日:是哪方面的问题,是教育还是医疗?
李辛:主要是公司的方向,还有就是中医方面。中国古代人讲立意很重要,不管画画还是写字、写诗,都要有一个立意。同样做商业,也是要考虑你的立意。
星期日:所以是商业领域的问题?李辛:我会给他们一些建议。星期日:是帮助他们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吗?
李辛:不是这个意思。比如,有这样一个人,他原来想的是他要开一个面馆,最好是三年之后,开一百家面馆,然后上市。很多做商业的人都是这么被洗脑的,尤其是他读了MBA,他可能真的会这样想。但是,他也会犹豫,不知道他应该怎样做?那我就跟他交流。
星期日:让我猜一猜。他给你打了电话,你们聊得很好。电话挂了,面馆没有了?
李辛:可能会有更好玩的东西,你不人为控制的话,水总会流到最低处,填补那个凹陷。
星期日:这个是商业领域的事,他为什么愿意听你的,而你为什么又感兴趣。你的兴趣范围比我想象得要大很多?
李辛:不是感兴趣,我在商业领域也待过。商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商业其实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纽带,过去的纽带靠宗教,靠传统,现在就是靠商业。就像物流一样,无所谓好坏,全在于人的立意。
你要告诉别人你逃课去哪里,为什么?
午餐时间,我们边吃边聊,没有主题。谈到我们都很喜欢读书,李辛很有感触。
李辛:我觉得西方国家的人自由度相对大一点,我原来带过一些西方的学生。我记得2001年有一个叫托马斯(音)的德国人,给我很大的震憾。当时他已经30多岁了,十几年一直在读书,在日本也待过,又到中国来学中医,学完之后准备到南非去开诊所,救穷人,也救动物。当时我就问他,你的经费或者你爸爸妈妈怎么看?他说他向他们借钱,他就是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再比如有一个美国人叫马凯翰,喜欢东方文化,大学就学日文,研究生时在日本学东方哲学,也学武术。然后觉得还要往前走,就到中国来学中医。这就是黄明雨(立品图书的创办人)经常说的一句话,你刚才说你喜欢实在的东西,不喜欢只活在概念里。黄明雨就说要“活出来”,我觉得他这三个字总结得很好。其实这就是你的日子,这就是你的世界,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就是这样而已。
星期日:其实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但是概念如果只停留在概念上,那是没有意义的。我也很羡慕可以由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但是,有孩子比较麻烦,好像做父母了就有一种责任需要承担。
李辛:主要我这么多年学习的经验,我从高中开始就逃课,大学逃了四年,研究生一边读研究生一边还打零工………
李辛太太:我要提醒你,你每次见记者都说你逃课,你一定要告诉别人,你逃课去干什么啊?
星期日:我不问,我只是“见贤思齐”。
李辛:我是自己读书去了。
星期日:你不读书也没关系。
李辛太太:以前就有记者写他逃课,最后那篇文章看起来像是一个不良少年的改过自新之路,我说这个好像不太对头,所以你要告诉别人你逃课去哪里,为什么?
李辛:我的意思是,真正对我们,对我们的生活,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都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东西。而且你摸索出来一个点,就有一个立锥之地,然后在这个锥上慢慢扩张自己的世界,其实不用学那么多的。
李辛医师简介
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获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学位。
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儿科、内科专家宋祚民教授。
现任上海自道精舍,北京东源文际医疗中心顾问,瑞士自然疗法专职工作者协会(ASCA SWISS)继续教育培训老师。
多年中医临证和教学经验,擅内、儿、妇科,针药并用,重视调神和调气。 深入理解《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经典,学习历代各家所长,取验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