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忘烟水吧 关注:35贴子:2,689
  • 0回复贴,共1

【中国文化】:遍布各地的文化遗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详地之一,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与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我们的祖先与其他民族一样,经过了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猿人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度低下,他们只能过着共同劳动、共同分享的原始群居生活,称为原始群时期。他们使用的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婚姻无制约,处在乱婚阶段。形体也比较原始。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村发现的距今约80万年的蓝田猿人,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洞穴中发两年距今约50万年的北京猿人,都是猿人时期的遗存。 

    大约距今20万年时,人类从猿人阶段进化到古人阶段。古人也称早期智人。在我国,属于古人阶段的人类遗存遍布全国各地。陕西大荔县发现的“大荔人”,山西襄汾县丁村发两年“丁村人”,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村发两年“许家窑人”,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周口店新洞人”,辽宁喀左鸽子洞发现的“喀左鸽子洞人”,广东曲江县马坝发现的“马坝人”,贵州桐梓人,湖北长阳发现的“长阳人”等,都是古人阶段的遗址。古人使用的石器已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期,工艺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生产活动有了性别和年龄上的分工,婚姻从乱婚发展到血缘群婚。 

    大约在五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进入了氏族社会时代,从形体的进化程度看,已是新人阶段,其特征已与现代人接近。氏族社会又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母系氏族社会是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父系氏族社会是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文化遗址有宁夏灵武的“水洞沟文化”与“萨拉乌苏文化”,还有广西的“柳江人”,四川的“资阳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等。他们使用的石器已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普遍采用刮削、磨光、钻孔等工艺。人们已经认识了摩擦生火的道理,开始了人工取火的时代。山顶洞遗址的灰烬,可能就是人工取火燃烧后留下来的。中国古代有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传说,反映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情形。就整个人类文明而言,摩擦生火的意义超过了蒸汽机,因为这表明人类控制了一种无比强大的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这一时期,人类还发明了弓箭,磨制了骨针,用兽皮缝制衣服,有了爱美的观念,产生了原始宗教意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了。 

    向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过渡的文化遗址已经发现的有河南新郑县的裴李岗、沙窝里,河北武安县的磁山,甘肃秦安县的大地湾,陕西西乡县的李家村。这些遗址分别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和李家村文化。这一时期,人们开始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生活,已经学会了饲养猪、狗等家畜,也饲养了鸡。陶器的种类已经比较多,还陶制工艺品。陶器上有各种纹饰。生产工具的磨制技术已相当发达。有的地方发现有村落遗迹,分布着半穴居居室,人类文明又进了一步。 

    大约在7000年前,中国人的祖先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它与以后的父系氏族时期,在考古学上同属于新石器时代。属于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在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杭州湾地区的洒姆渡文化和内蒙古、辽宁一带的红山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大的类型,包括许多文化遗址。这时的人类已经从天然洞穴之中移到了阳光灿烂的原野之上,过上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从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可以看到,人们建起了房屋,聚成了村落,挖掘了壕沟。半坡人活动的范围包括居住区、窑穴、窑场和公共墓地。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母系氏族公社,由同一个祖母生育的数代人组成。氏族的事务由妇女来主持,但氏族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氏族之间实行族外婚。当时人们的生活内容已经比较丰富,以农业为主,渔猎和采集为辅,农作物主要是粟,也种植白菜、芥菜等蔬菜。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稻谷。人们饲养的家畜和家禽种类已经相当多。半坡人陶器制造精美,表面还涂有颜色,饰以花纹、图案,被称为“彩陶”。与此同时,纺织和缝纫也发展起来,人们用野麻当原料,用陶纺轮或石纺轮捻成线,编织成麻布,制成衣服,人类变得文明起来了。 

    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起,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男子逐渐取代了女子的中心地位,我们的祖先陆续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属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已经发现的有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山东章丘的龙山文化,甘肃广河的齐家文化,湖北京山的屈家岭文化,浙江杭州的良渚文化等。这一时期,生产工具有了进一步改进,磨制的石斧大而光亮,石铲薄而扁平;制陶发展成为轮制,产品有较高的质量。在这一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红铜器具,为青铜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在这一时期人们的遗物中,除彩陶、黑陶、白陶制品外,还有透雕骨梳、象牙筒、玉铲、玉臂环、玉指环等稀世珍品,说明富足的氏族成员已经过着相当豪华的生活。就这样,我们的祖先靠着辛勤的劳动和智慧,一步步迈入文明的大门。  
 
 
 



1楼2008-02-24 20: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