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吧 关注:87,245贴子:649,975

回复:读张爱玲文集有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至此,殷宝滟这一篇,原文及补发的部分,品读完毕。
感谢关注此帖的读者,陪我一起。
其间的补充内容,有网友发来在中间楼层的部分,大家自己打开来看就好。
小说以及背后的故事,使得这篇我原本以为最是普通的短篇变得有趣了很多。
所以,不怕不够完美,只怕一直是我一个人自己在这里踽踽独行,无从产生继续和坚持的激情。
网友们一次一次的指点,补充,使得这个帖子的可读含量越发丰富,使得我对这个帖子的热情有增无减。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继续上次刚刚开头的下一篇《封锁》吧。


IP属地:宁夏1062楼2018-05-16 14:53
收起回复
    整理一下发过几个短篇,中篇的名字,怕久了我会忘记。想看的读者也可以按照页次去找你喜欢的篇目点评。谢谢大家。
    1-4 心经;
    5-15 红玫瑰与白玫瑰;
    15-20 倾城之恋
    20-22 鸿鸾禧
    22-25 金锁记
    25-31 连环套
    31-32 牛
    32-34 殷宝滟送花楼会—列女传之一
    33.34-开始 封锁


    IP属地:宁夏1063楼2018-05-16 14:54
    回复
      新的一篇短篇,今天开始一点点,后面有空就继续。
      《封锁》
      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开始了。看起来我们接下来要看的故事发生场景是在电车上。
      ——————电车的车轨,水里钻出来的曲蟮,这形容。想不大来。原谅我是北方人,不怎么见到这些东西,地域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之前发在前一页的,因为后补殷宝滟送花楼会部分,被隔断,在此重发一下,为了阅读方便。后面多的就此续接下去就好。


      IP属地:宁夏1064楼2018-05-16 15:12
      回复
        如果不碰到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封锁了。摇铃了。“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
        ——————封锁了,电车的行进断了。封锁了,摇铃了。
        ——————随着铃声,时间与空间被切断。


        IP属地:宁夏1065楼2018-05-16 15:27
        回复
          电车停了,马路上的人却开始奔跑,在街的左面的人们奔到街的右面,在右面的人们奔到左面。商店一律地沙啦啦拉上铁门。女太太们发狂一般扯动铁栅栏,叫道:“让我们进来一会儿!我这儿有孩子哪,有年纪大的人!”然而门还是关得紧腾腾的。铁门里的人和铁门外的人眼睁睁对看着,互相惧怕着。
          ——————电车停了,人心慌了。


          IP属地:宁夏1066楼2018-05-16 15:31
          回复


            IP属地:宁夏1068楼2018-05-17 16:02
            收起回复
              胡兰成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
              张爱玲一直孤单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可在这乱世中,她遇上了一个人,他就是胡兰成。胡兰成看到张爱玲的《封锁》,为其干练细腻的笔调所震惊,旋即又合作者不可思议的世事洞明深深共鸣,张爱玲这个名字深刻的烙刻在他的心里。1944年2月,胡兰成结束在南京的赋闲生活,回到上海。一下火车,就去找苏青要了张爱玲的地址。她去拜访,却碰了壁。只得留下地址电话,悻悻而归。
              但可能张爱玲早就听说过这位才子吧,第二日张爱玲便给胡兰成打了电话,告诉他要上门拜访。23岁的张爱玲走进了胡兰成的客厅,一坐就是5个小时。可能这第一次相遇,就注定了两人的命运。张爱玲心中幻想的男子,胡兰成是符合的,这个38岁的中年男子,潇洒健谈,口若悬河,风度优雅。胡兰成在客厅里高谈阔论,张爱玲却归于沉默,只是静静的坐着,听着。
              第二天,胡兰成又去回访张爱玲。两人相谈甚欢,但还是一个谈得多,一个听得多。胡兰成当晚回家后激情难耐,写了一首新诗和一封信给张爱玲,两人悻悻相惜,故颇道中张爱玲的心事。爱玲的回信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即使若张爱玲这样不寻常的女子,谈起恋爱,也与常人无异。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但其实,无论是年龄、经历、观念、审美观、乃至为人处世方式,张爱玲与胡兰成都截然不同,这样的碰撞反倒是令双方格外新鲜。
              胡兰成提起他第一次看到张爱玲的相片。她特意取出,给他在背后题了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她的爱的告白,她接纳了胡兰成的爱,这花是张爱玲全盘托付的心。但胡兰成毕竟不是一个专情的人,这样的感情能有多久,他自己也无把握,只是现在还为她沉迷,那就仔细享受这样一份温柔。两人执手相望,不说话也有万千情愫流动,她喜滋滋地看着他,掩饰不住由衷的爱悦与羡慕,说:“你的人是真的么?你和我这样在一起是真的么?”
              1944年8月间,两人结了婚,是年他38岁,她23岁,没有举行仪式,只写婚书为定,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他们虽然结了婚,然而只是一纸承诺而已,这种现实的约束对他们往往无大效力,他们各自沿着旧日的轨道延伸,互相注意着不致因自己而使对方有不情愿的改变。从此两人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生死契阔难料,唯有这一刻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可以依持的。
              1944年11月,胡兰成离开上海去了武汉。他还是那样名士风流习性,很快又迷上了一个年轻貌美的护士,也曾想过对不起爱玲,但人性的贪欲很难满足。1945年3月,胡兰成回上海,把这件事告诉张爱玲,爱玲内心伤心嫉妒,但表面仍是平静的。
              胡兰成身边总少不了女人,在逃亡杭州一带时,他化名张嘉仪,与一大户人家的姨太太与夫妻名义逃到温州同居,躲过了别人的注意。张爱玲在上海,却一直挂念着生死未卜的胡兰成,从胡的一个密友哪里知道他的去向后,只身一人从上海到温州去找他。张爱玲在温州和胡兰成还有他的情人一起待了20天,临行前,张爱玲对胡兰成说了寥寥几句伤心话:“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怀着一颗失落孤独的心,张爱玲回到上海。
              1947年6月10日,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寄给他的最后一封信。他内心知道这是为什么。爱玲写道:“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
              除了曾是张爱玲的丈夫,胡兰成还是一个汉奸,曾为汪伪政权掌控下的《中华日报》总主笔,抗战胜利后逃亡日本,1974年到台湾定居。
              不过虽说如此,胡兰成确实是一个才子,文笔了得,有时间的话看看他的《山河岁月》、《今生今世》、《禅是一枝花》,也有一番收获啊。


              IP属地:宁夏1069楼2018-05-17 16:05
              回复
                电车里的人相当镇静。他们有座位可坐,虽然设备简陋一点,和多数乘客的家里的情形比较起来,还是略胜一筹。街上渐渐地也安静下来,并不是绝对的寂静,但是人声逐渐渺茫,像睡梦里所听到的芦花枕头里的赶咐。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
                ——————地点从马路上,大街上,转回到电车里了。
                ——————电车里的人的境况能比马路上好一些吧,但是仍然有着不可诉说的压抑。爱玲的文字里的描述,是一种奇怪的感觉。沉重,污浊。。。
                ——————“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很有感觉,不可诉说的感觉,被爱玲的文字表达的这么形象,入骨三分。


                IP属地:宁夏1072楼2018-05-18 22:02
                回复
                  上海似乎从来没有这么静过——大白天里!一个乞丐趁着鸦雀无声的时候,提高了喉咙唱将起来:“阿有老爷太太先生小姐做做好事救救我可怜人哇?阿有老爷太太……”然而他不久就停了下来,被这不经见的沉寂吓噤住了。
                  还有一个较有勇气的山东乞丐,毅然打破了这静默。他的嗓子浑圆嘹亮:“可怜啊可怜!一个人啊没钱!”悠久的歌,从一个世纪唱到下一个世纪。音乐性的节奏传染上了开电车的。开电车的也是山东人。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抱着胳膊,向车门上一靠,跟着唱了起来:“可怜啊可怜!一个人啊没钱!”
                  ——————乞丐,开电车的司机,打破沉寂,越发的显得封锁时期的静寂,令人压抑,惶恐。


                  IP属地:宁夏1073楼2018-05-18 22:07
                  回复
                    电车里,一部分的乘客下去了。剩下的一群中,零零落落也有人说句把话。靠近门口的几个公事房里回来的人继续谈讲下去。一个人撒喇一声抖开了扇子,下了结论道:“总而言之,他别的毛病没有,就吃亏在不会做人。”另一个鼻子里哼了一声,冷笑道:“说他不会做人,他把上头敷衍得挺好的呢!”
                    一对长得颇像兄妹的中年夫妇把手吊在皮圈上,双双站在电车的正中,她突然叫道:“当心别把裤子弄脏了!”他吃了一惊,抬起他的手,手里拎着一包熏鱼。他小心翼翼使那油汪汪的纸口袋与他的西装裤子维持二寸远的距离。他太太兀自絮叨道:“现在干洗是什么价钱?做一条裤子是什么价钱?”
                    ——————小空间里,是个小社会,是个小世界。零零落落的人生交流,如同置身在电车里,听得见的各种声音,想的来的世间百态。且看,爱玲怎么样的写来。
                    ——————中年夫妇的对话,颇具画面感。感觉现如今的公交车上总是不少这样的夫妇,这样的类似的对话,细碎,平常,普通的怕没什么可写的。然而,爱玲的笔下,写来就觉得颇具可读性。
                    ——————继续往下看吧。下面会写到谁呢?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IP属地:宁夏1074楼2018-05-18 22:12
                    回复

                      坐在角落里的吕宗桢,华贸银行的会计师,看见了那熏鱼,就联想到他夫人托他在银行附近一家面食摊子上买的菠菜包子。女人就是这样!弯弯扭扭最难找的小胡同里买来的包子必定是价廉物美的!


                      IP属地:宁夏1075楼2018-05-18 22:24
                      收起回复
                        她一点也不为他着想——一个齐齐整整穿着西装戴着玳瑁边眼镜提着公事皮包的人,抱着报纸里的热腾腾的包子满街跑,实在是不像话!然而无论如何,假使这封锁延长下去,耽误了他的晚饭,至少这包子可以派用场。


                        IP属地:宁夏1076楼2018-05-18 22:24
                        回复
                          他看了看手表,才四点半。该是心理作用罢?他已经觉得饿了。他轻轻揭开报纸的一角,向里面张了一张。一个个雪白的,喷出淡淡的麻油气味。


                          IP属地:宁夏1077楼2018-05-18 22:24
                          回复
                            一部分的报纸粘住了包子,他谨慎地把报纸撕了下来,包子上印了铅字,字都是反的,像镜子里映出来的,然而他有这耐心,低下头去逐个认了出来:


                            IP属地:宁夏1078楼2018-05-18 22:25
                            回复
                              ——————故事的一个主角出现了。吕宗帧。此刻在电车上,提着公事包,抱着夫人让他买的包子。感觉蛮有趣的。别别扭扭的样子,因为夫人非要让他买,不听还不行,买了,抱着,觉得自己透着奇怪,然而,此刻在电车上,不想和别人打招呼的时候,包子引起了他的注意,给了他无趣的时间空间里找出了一点意趣。读读包子上的字,你要是坐在那一辆电车上,看到这样的一个男人,会不会觉得有趣?


                              IP属地:宁夏1079楼2018-05-18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