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吧 关注:87,245贴子:649,975

回复:读张爱玲文集有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她想了半天。“不过你不知道,他就是离了婚,他那样有神经病的人,怎么能同他结婚呢?”
我也觉得这是无可挽回的悲剧了。
——————宝滟并不赞同,和罗潜之一起生活,她并不觉得那是最好的结局。尽管,他夺取了她的心,她的爱。
——————悲剧,无可挽回。


IP属地:宁夏1040楼2018-05-10 16:34
收起回复
    整理一下发过几个短篇,中篇的名字,怕久了我会忘记。想看的读者也可以按照页次去找你喜欢的篇目点评。谢谢大家。
    1-4 心经;
    5-15 红玫瑰与白玫瑰;
    15-20 倾城之恋
    20-22 鸿鸾禧
    22-25 金锁记
    25-31 连环套
    31-32 牛
    32-33 殷宝滟送花楼会—列女传之一
    33-开始 封锁


    IP属地:宁夏1041楼2018-05-10 16:35
    回复
      新的一篇短篇,今天开始一点点,后面有空就继续。
      《封锁》
      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开始了。看起来我们接下来要看的故事发生场景是在电车上。
      ——————电车的车轨,水里钻出来的曲蟮,这形容。想不大来。原谅我是北方人,不怎么见到这些东西,地域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IP属地:宁夏1042楼2018-05-10 16:38
      回复
        感谢楼上的这个网友,找来了爱玲后来补写的部分,在此,继续陪同大家一起读来:《封锁》这一篇,暂时先搁下,先把,这一篇读完了再续。原谅我把顺序理得有点乱。因为,我看到的原本里就只有前面的部分内容。在此,补上后续。可以完整的读完一篇文字。尤其是有过一些背景故事的小说,我觉得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同事,在此想爱玲致敬。她对自己的文字的负责的态度。使得我们也觉得应该完善这样一部短篇小说。爱玲完成补写部分,是为了尊重文中的人物,我们读者完善这篇小说读评,是为了尊重爱玲。
        ————————
        以下正文开始:


        IP属地:宁夏1045楼2018-05-14 16:15
        收起回复
          殷宝滟送花楼会 尾声 (一九八三年补写一九四四年旧作)
          我到老山东那里去烫头发。是我一个表姐告诉我这地方,比理发馆便宜,老山东又特别仔细。旧式弄堂房子,门口没挂招牌,想必是逃税。进门一个小天井,时而有八九岁以下的男孩出没,总有五六个,但是都很安静,一瞥即逝。
          ——————是的,我发的版本的原本部分,完成于一九四四年十一月。
          ——————这部分补发的爱玲的续写部分,是爱玲在一九八三年完成的。至于为何补写,这部分内容,楼上的这位朋友有发,在此不做赘述。
          ——————正文中,继续以“我”的讲述进入内容,故事的续接从这里的一个理发店开始了。把我们的故事又拉回到那个时代。爱玲回忆里的时代。让我们大家随着爱玲的回忆的脚步穿越一下吧。


          IP属地:宁夏1046楼2018-05-14 16:22
          回复
            石库门房子,堂屋空空的没什么家具,靠门搁着只小煤球炉子。老山东的工作室在厢房,只设一只理发椅;四壁堆著些杂物。连只坐候的椅子都没有.想必同时不曾有两个顾客。老山东五十几岁了,身材高大,微黑的长长的同字脸,看得出从前很漂亮。他太太至少比他小二十岁,也很有几分姿色,不过有点像只鸟。圆溜溜的黑眼睛,鸟喙似的小高鼻子,圆滚滚的胸脯,脂粉不施,一身黑,一只白颊黑鸟,光溜溜的鸟类的扁脑勺子,虽然近水楼台,连头发都没烫,是老夫少妻必要的自明心迹?她在堂屋忙出忙进,难得有时候到厢房门口张一张,估计还有多久,配合煮饭的时间。
            ——————因为这一段,我特意查了一下,关于石库门。
            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这一段的故事发生地点,依然是在上海。
            ——————老山东,以及他的理发店,还有他的年轻的妻子。出场的人物就这两位了。


            IP属地:宁夏1047楼2018-05-14 16:37
            回复
              老山东是真仔细,连介绍我来的表姐都说:“老山东现在更慢了。看他拿撮子头发比来比去,急死人!”放下两小绺,又另选两小绺拎起来比长短,满头这样比对下来,再有耐心也憋得人要想锐叫。忍着不到门口来张望的妻子,终於出现的时候。眼神里也仿佛知道他是因为生意清,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慢工出细活。
              ——————理发。慢的急死人。怪不得爱玲百无聊赖时会开始想起往事。


              IP属地:宁夏1048楼2018-05-14 16:40
              回复
                怪不得这次来,他招呼的微笑似乎特别短暂。顾客这方面的嗅觉最敏感的,越是冷冷清清,越没人上门,互为因果。
                咕咚!咕咚!忽然远远的在闹市里什么地方槌了两下。打在十丈软红尘上.使不出劲来。
                老山东侧耳听了听。“轰炸,”他喃喃地说。
                我们都微笑,我侧过脸去看窗外,窗外只有一堵小灰砖高墙挡著,墙上是淡蓝的天。
                咕咚!这次沉重些。巨大的铁器跌落的声音,但还是坠入厚厚的灰尘里,立即咽没了,但是重得使人心里一沉。
                美国飞机又来轰炸了。好容易快天亮了,却是开刀的前夕,病人难免担心会不会活不过这一关。就不炸无.断了水电,势必往内陆逃离,被当地的人刨黄瓜.把钱都逼光了,丢在家里的东西也被趁火打劫的乱民抢光了。想这点器械设备都是带不走的,拖着这些孩子跑到哪里去?但是同时上海人又都有一种有恃无恐的安全感。投鼠忌器,怎么拾得炸烂上海的心脏区?——日本人炸过。那是日本人。
                窗外淡蓝的天仿佛有点反光,像罩薯个玻璃罩子。未来的城市上空倒扣着的,调节气候,风雨不透的半球形透明屋顶。
                咚!咚咚!这两下近得多。
                老山东脸上如果有任何反应的话.只是更坚决地埋头工作。我苦于没事做,象坐在牙医生椅子里的人,急于逃避,要想点什么别的。
                ——————老山东的理发店里,慢腾腾的理发师,飞机轰炸着,老上海人却有着有恃无恐德安全感。该怎样继续怎样。


                IP属地:宁夏1049楼2018-05-14 16:46
                回复
                  也许由飞机轰炸联想到飞行员,我忽然想起前些听见说殷宝滟到内地去了,嫁了个空军,几乎马上又离婚了。
                  讲这新闻的老同学只微笑著提了这么一声,我也只笑着说“哦?”,心里想她倒真听了我的话走了,不禁有点得意。
                  ——————联想的开始。
                  ——————由轰炸到飞行员,想到了我们的主角,殷宝滟终于出现。虽然只不过是一个闪念,故事的续接从此处连贯上了。
                  ——————殷宝滟到内地去了,毕竟如前面正文内容里宝滟所说,上海,哪里有可以依靠的人合适的人。果然,她没有在上海完成她的婚姻。
                  ——————似乎是听了爱玲的话,到了内地。那时候的内地,空军是很好的职业吧。算是不错,然而,几乎,马上,又离婚了。————感觉她的婚姻生活很短暂,并且并不如大家和她所预期的幸福。
                  ——————而这一消息也是,她们的一个共同的老同学讲起来的。
                  ——————爱玲听到的时候,却是得意的。还以为自己是给对方指了一条明路,或者,至少,她的同学,殷宝滟是听从她的意见去了内地,至少是对她的意见的一种认可吧。这一点上说,确实让人觉得有得意之处。


                  IP属地:宁夏1050楼2018-05-14 17:00
                  回复
                    我不知道她离开了上海。《送花楼会》那篇小说刊出后她就没来过,当然是生气了。
                    是她要我写的,不过写得那样,伤害了她。本来我不管这些。我总觉得写小说的人太是个绅士淑女,不会好的。但是这一篇一写完就觉得写得坏,坏到什么地步,等到印出来才看出来,已经来不及了。见她从此不来了,倒也如释重负。
                    听到她去内地的消息.我竟没想到是罗潜之看了这篇小说,她封他交代不过去,只好走了。她对他的态度本来十分矛盾,那没关系,但是去告诉了第三者,而且被歪曲了(他当然认为是)。那实在使人无法忍受。
                    ————————爱玲说起她所知道的后续故事之外的情形。不知道殷宝滟离开了上海。只知道后来,殷宝滟再没找过她。她自己认为,对方告诉了她自己的故事,是为了倾诉吧。也许不曾想到爱玲以她的爱情故事为范本写出这样的一个短篇小说来写成了这般模样,并且还有发表。也许后果是她不想要的。所以,爱玲,想当然的以为,她,当然是生气了。
                    ————————尽管是她要我写的,不过写的那样,还是伤害了她。故事讲完,不知道作者会怎么演绎,最终不是故事主人自己想要的版本。尽管爱玲有自己的辩解,不想管。但是,总还是有些许的心理负担。不曾预料到的后果,殷宝滟没预料,爱玲也没预料到吧。印出来,来不及的修改和补救。没办法了,也就如此而已了。殷宝滟从此不来往,也就罢了。
                    ————————听到她去内地的消息.我竟没想到是罗潜之看了这篇小说,她封他交代不过去,只好走了。她对他的态度本来十分矛盾,那没关系,但是去告诉了第三者,而且被歪曲了(他当然认为是)。那实在使人无法忍受。——————自己的故事,自己看总觉得是美好的。在别人那里传来,总觉得是扭曲了的,怎么都不合心意。尤其还是被写作了小说被发表,越发的让罗潜之和殷宝滟本人觉得不安,难以承担。


                    IP属地:宁夏1056楼2018-05-15 15:22
                    回复
                      其实他们的事.也就是因为他教她看不入眼。是有这种女孩子,追求的人太多了,养成太强的抵抗力。而且女人向来以退为进,“防御成功就是胜利”。抗拒是本能的反应,也是最聪明的。只有绝对没可能性的男子她才不防备。她尽管可以崇拜他.一面笑他一面宠惯他,照应他。一个母性的女弟子。於是爱情乘虚而入——他错会了意,而她因为一直没遇见使她倾心的人。久郁的情怀也把持不住起来。相反地,怕羞的女孩子也会这样,碰见年貌相当的就窘得态度不自然.拒人於千里之外;年纪太大的或是有妇之夫,就不必避嫌疑。结果对方误会了,自己也终於拖入。这大概是一种妇科病症,男孩似乎没有。
                      她的婚事来得太突然,像是反激励作用,为结婚而结婚。甚至於是赌气,因为我说她老了。——是因为长期痛苦而憔悴。——在大後方,空军是天之骄子,许多女孩子的梦里情人。他对她不会像那样。性有重於泰山,有轻於鸿毛。如果给了潜之-当然即使拖到老,拖到死,大概也不会的,但是可以想像。有了个比较,结婚就像是把自己白扔掉了。
                      ——————其实他们的事.也就是因为他教她看不入眼。——————爱玲的倾向性写出来了。他不认可这个男人,也就是罗潜之让她看不入眼。
                      ——————是有这种女孩子,追求的人太多了,养成太强的抵抗力。而且女人向来以退为进,“防御成功就是胜利”。抗拒是本能的反应,也是最聪明的。只有绝对没可能性的男子她才不防备。——————这句话实在是太透彻了。
                      ——————她尽管可以崇拜他.一面笑他一面宠惯他,照应他。一个母性的女弟子。於是爱情乘虚而入——他错会了意,而她因为一直没遇见使她倾心的人。久郁的情怀也把持不住起来。——————女人的对一个男人的崇拜和宠惯,还有照应。这么的母性的爱,怎么令男人会错了意?久而久之,女子也以为这样的母性的宠惯从对方那里得来的反馈,也让尚未见别的男子倾心的女子以为这就是爱情了。曾经以为不需要把持的,结果却发展成把持不住起来。
                      ——————相反地,怕羞的女孩子也会这样,碰见年貌相当的就窘得态度不自然.拒人於千里之外;年纪太大的或是有妇之夫,就不必避嫌疑。结果对方误会了,自己也终於拖入。 ——————这样的分析也在情理之中。以为无需设防的人,想着不需要避嫌。结果却被对方误会是有意于此。所以,两个人的心思,哪里有那么通透,不交流,或者交流不达意,大约都会有这样的误会产生。以为对方爱自己,或者以为对方不爱自己。有多少这样的情感故事,都是由误会而生,都是由误会而灭。
                      ——————这大概是一种妇科病症,男孩似乎没有。——————这样的妇科病,哈哈哈,第一次听说。爱玲真有趣。爱玲自己是个女子,知道女子会这样想,这样做。不知道男子是否如此,所以,她并不做无谓的猜测。管他呢。也许没有吧。之前我的观念里,一直以为妇科病不过是生理方面的病症,第一次,自爱玲这里知道,还可以这么说,心理上的妇科病症。刷新了我的认知了。哈哈哈。


                      IP属地:宁夏1057楼2018-05-16 09:39
                      回复
                        她的婚事来得太突然,像是反激励作用,为结婚而结婚。甚至於是赌气,因为我说她老了。——是因为长期痛苦而憔悴。——在大後方,空军是天之骄子,许多女孩子的梦里情人。他对她不会像那样。性有重於泰山,有轻於鸿毛。如果给了潜之-当然即使拖到老,拖到死,大概也不会的,但是可以想像。有了个比较,结婚就像是把自己白扔掉了。
                        ——————她的婚事来得太突然,像是反激励作用,为结婚而结婚。甚至於是赌气,因为我说她老了。———殷宝滟的结婚,来的太过突然,不能不让人有所怀疑。爱玲还以为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说的,说她老了。这实在是太过严重的说辞,怎么不令一个女孩子恐慌?
                        ——————是因为长期痛苦而憔悴。——————长期的爱却不能爱,很伤人。不痛苦那还是爱情吗?痛苦的太久,总是不可避免的一脸憔悴。
                        ——————在大後方,空军是天之骄子,许多女孩子的梦里情人。————所以,空军,某一个,是可以结婚的理想对象,但是,也就仅此而已。所以,那个人的出现,仅仅是个职业,空军。
                        ——————他对她不会像那样。性有重於泰山,有轻於鸿毛。如果给了潜之-当然即使拖到老,拖到死,大概也不会的,但是可以想像。有了个比较,结婚就像是把自己白扔掉了。 ——————对于女人而言,不是把自己给了爱的那个男人,别的人,都是别的人吧。虽然,她不见得会跟罗潜之发生身体的关系,但是,至少那是一种美好的及时不管是不是发生都很美好的感情,于殷宝滟而言,那是一个特殊的情感的关系的人,不可忽略。
                        ++——————这一句里,“他对她不会像那样”。我不是很确定,爱玲想要表达什么。不会那样,不会哪样呢?————那个空军不是罗潜之,不会那么尊重她,爱慕她,和她相处了那么久,才一点点的想要和她一起,爱她,想要得到她,开始的吻,想要的更多,是身体吧?————不想他那样,那么,不会是先爱上她,才想要得到,也许不会有爱在先,不说爱,直接奔身体而去,也许反而简单直接,这里的爱玲以为的殷宝滟,可能觉得不是那个人,是谁或者不是谁,也就罢了。不爱的婚姻,不过是身体的交流罢了。不能把自己给罗潜之,尽管想象里也许有,结了婚,给了另一个人,那个空军,便可以让自己的那份念想蛰伏。不扰动,一直在。不与其交换感情的婚姻里,才可以更好的最大程度的保持那份对罗潜之的难以诉说的情感吧?


                        IP属地:宁夏1058楼2018-05-16 10:48
                        收起回复
                          轰炸声远去了。静悄悄的,老山东的太太也没再出现过。做饭炒菜声息毫无,想必孩子们闹饿了都给镇压下去了。
                          我怕上理发店,并不喜欢理发店绮丽的镜台,酒吧式的镜子前面一排光艳名贵的玻璃瓶,成叠的新画报杂志,吹风轰轰中的嗡嗡笑语。但是此地的家庭风味又太凄凉了点,目之所及.不是空空落落,就是破破烂烂。还有老山东和他太太控制得很好的面色,都是不便多看,目光略一停留在上面就是不礼貌。在这思想感觉的穷冬里,百无聊赖中才被迫正视《殷宝滟送花楼会》的后果。“是我错”,像那出流行的申曲剧名。
                          我没再到老山东那里去过。
                          ——————故事回到原来的场景,不过是爱玲在理发店里忽然的想到。那些曾经的故事,都已经过去了,故事里的人物的命运,也许和爱玲的文字有关,也许更本无关。
                          ——————各自的故事,各自的世界,继续着。
                          ——————然而,爱玲不再想去那里去理发了。也许,还是不想在那个地方继续的想起这个故事吧。
                          ——————“是我错”————是爱玲自己的心里的一份歉疚。然而,一切已然无可挽回。真的应了前面部分的最后一段,真的是个悲剧了。


                          IP属地:宁夏1059楼2018-05-16 11:45
                          回复
                            中间一段写了评论,可是不见了,很郁闷,我没有底稿,这就让人烦躁了,等我看看是不是可以恢复。不知道是**作不好,还是有敏感字被限制发上来了。真心不想被吞,我的文字,是我自己看过的第一感受,让我再写一遍,不见得有第一次的感受,如同剩菜加热,少点味道吧。


                            IP属地:宁夏1060楼2018-05-16 11:47
                            收起回复
                              漏了一段,补一下:
                              我为了写那么篇东西,破坏了两个人一辈子唯一的爱情——连她可能也是,经过了又一次的打击。
                              他们不是本来已经不来往了?即使还是断不了,他们不是不懂事的青少年,有权利折腾自己,那种痛苦至少是自愿的,不像这样。
                              ——————我为了写那么篇东西,破坏了两个人一辈子唯一的爱情——连她可能也是,经过了又一次的打击。 ————“我”不过是写了一篇小说罢了,谁料想会有这样的后续的事情发生。破坏了两个人的一辈子的唯一的爱情。确实感觉很让人心内不安。而且对于殷宝滟来说,情感故事经历再一次的发酵,越发的觉得经受打击了。
                              ——————他们不是本来已经不来往了?即使还是断不了,他们不是不懂事的青少年,有权利折腾自己,那种痛苦至少是自愿的,不像这样。——————本来就已经是断而不续的感情了,可是自己的断了也还是自己慢慢忘却了罢了,可是经由这篇小说这么一炒热,当事人越发的觉得不堪回望,过去不可追,未来不可续。但是因为带着几分的被逼迫,总是让人觉得不那么心里舒畅了。
                              ——————这两段的文字透着爱玲的心里的懊悔。别的小说,是不是有人物原型不可知,至少不会造成这样子的不可预知的后果。唯有这一篇,使得影响了别人的心里那份唯美的感情,甚至于影响了她同学殷宝滟的感情走向,甚至于影响对方的人生,这确实是不想承担,不能承担的一份压力呀。


                              IP属地:宁夏1061楼2018-05-16 14: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