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学吧 关注:165贴子:17,273

回复:老 子 通 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管理身体(人生或众人组成的大国)就像煎煮小鱼小虾一样,自始至终使用简单、单一、整体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这个管理模式就是“以道莅天下”。人们,或将成大器的人们能够做到神与道合,那么就不会出现被鬼魂附体等鬼显示神灵的现象。不单是其鬼不再显灵(以鬼魂附体的形式出现),因为神已经合于道,因而不再发生被万物所盗而失神变成鬼而伤及人的生命。不单是人的神不再损伤人的生命,合道之人(圣人)形体的行为也不再损伤人的生命,这样神形两不相伤,所以神和形的功能就会交汇到一起而使人返本归元。其机理详见上一章五十九章。


IP属地:河北290楼2016-06-06 19:29
回复
    体悟
    一提到鬼,有人就说是迷信,但如果把鬼是怎么回事搞清楚以后,就发现原来自己是迷信。一方面是迷信人说迷信人,另一方面是迷信人说非迷信人。总之说别人迷信的人自己必然是迷信,但被说之方有可能是迷信,也有可能不是迷信。所以说别人迷信的人还是先自己搞搞清楚再发言吧。


    IP属地:河北291楼2016-06-06 19:30
    回复
      六十一章 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
      大国者下流①。天下之交,天下之牝②。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③。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④。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⑤。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⑥。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⑦。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⑧。


      IP属地:河北292楼2016-06-11 05:31
      回复
        注释
        ①大国:国土面积大,国力强盛,文明先进,品德高尚,德高望重,水平境界高等;
        下流:下游,下方,谦下,宽容,低调,谦卑,谦虚;
        大国者下流
        文明先进强盛的国家(或个人)胸襟应该谦下宽容。
        ②天下:全世界;
        交:交合;
        天下之交:全世界所有的两性(阴阳)交合;
        牝:生殖之门,生长之门;
        天下之牝:全世界生长发展的门户(径);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全世界所有的两性(阴阳)交合,是世界繁衍生长发展的门户(径);
        ③牝:母性,雌性,阴性;
        常:一直,历来,永远;
        静:安静,静候,文静;
        牡:公性,雄性,阳性;
        胜:取胜,战胜,获胜;
        为下:处下;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雌性(阴性)历来是以静候战胜雄性(阳性),她的的交合原则是静候处下。
        ④以下:以谦下宽容;
        小国:蒙昧落后弱小的国家;
        以下小国:以谦下宽容姿态交往于小国;
        取小国:取得小国的友好交往;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所以文明先进强盛的国家(或个人)以谦下宽容的姿态交往于蒙昧落后弱小的国家(或个人),就会取得弱小国家(或个人)的信任和友好交往;
        ⑤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蒙昧落后弱小的国家(或个人)以谦下宽容的姿态交往于文明先进强盛的国家(或个人),就会取得文明先进强盛的国家(或个人)的信任和友好交往;
        ⑥下以取:用处下的姿态去取;
        下而取:用处下的姿态而取得;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所以不是用处的姿态去取,就是用处的姿态而取得;
        ⑦兼:兼并;畜:蓄养(力量);扩大势力范围进一步加强自己;
        入:加入,结盟;
        事:事奉,(共同)谋事(寻求支持、保护和发展);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大国不过是想扩大势力范围进一步加强自己,小国不过是想与大国结盟寻求支持、保护和发展。
        ⑧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两方面各自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大国最应该以处下的姿态与小国交往。


        IP属地:河北293楼2016-06-11 05:32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文明先进强盛的国家(或个人)姿态应该谦下宽容。世界上所有的两性(阴阳)交合,是世界繁衍生长发展的门户(径)。雌性(阴性)历来是以静候战胜雄性(阳性),她的的交合原则是静候处下。所以文明先进强盛的国家(或个人)以谦下宽容的姿态交往于蒙昧落后弱小的国家,就会取得弱小国家(或个人)的信任和友好交往;蒙昧落后弱小的国家(或个人)以谦下宽容的姿态交往于文明先进强盛的国家(或个人),就会取得文明先进强盛的国家(或个人)的信任和友好交往。所以不是用处下的姿态去取,就是用处下的姿态而取得。大国不过是想扩大势力范围进一步加强自己,小国不过是想与大国结盟寻求支持、保护和发展。两方面各自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处于强势的大国最应该以处下的姿态与小国交往。


          IP属地:河北294楼2016-06-11 18:56
          回复
            体悟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这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契机所在。可往往事与愿违,大国逞强兼并小国,小国不甘示弱死拼大国,结果两败俱伤,把世界搞得满目疮痍。大国们、大人们醒醒吧!


            IP属地:河北295楼2016-06-11 18:57
            回复
              六十二章 道求以得 有罪以免 为天下贵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IP属地:河北296楼2016-06-13 17:31
              回复
                本章疑有错简。因逻辑语势不通顺,应把“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一句提到“美言”句前面,以承接“不善人之所保”的语势。据此,调整为如下顺序。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①。人之不善,何弃之有②?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③。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④。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⑤?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⑥?故为天下贵⑦。


                IP属地:河北297楼2016-06-13 17:32
                回复
                  注释
                  ①奥:深(隐)秘;
                  善人:合道者,发挥神元体本征功能的人,契合天机的人;
                  宝:宝贝,最正规的物体;
                  不善人:没有合道的人,发挥神元体末征功能的人;
                  保:保护,保障;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是万物隐秘出入之所,既是合道者(发挥神元体本征功能的人或契合天机的人)成长为高序全息(自组织系统的终极目的——吸引子——神然体)的宝贝,又是没有合于道的人(发挥神元体末征功能的人)基本的生存保障(生长化收藏)。
                  ②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既然道都给不善人提供基本生存保障),那么人们不合道的思维和行为有什么被抛弃的理由?
                  ③美言:恭维人的话,好听的话,甜言蜜语;
                  市:买卖,交换,换取,换的,博得;
                  尊:尊敬,尊贵,尊崇
                  加:加持,影响,超越,高于;
                  加人:对别人产生影响,(地位或声望)超越、高于他人;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华美的语言可以借此博得人们的尊崇,壮观的行动可以借此高人一等。
                  ④置:设置;设封,封设,封赐;
                  三公:官爵;
                  拱璧:古代的一种玉,圆镜形,中间有圆孔,是向王公贵族献奉的贵重礼品;
                  驷(sì)马:四匹马驾的车,古代只有天子、大臣才可以乘坐,也是向王公贵族献奉的贵重礼品;
                  坐:安坐,静坐;进:精进;
                  坐进此道:安坐不动精进这个大道。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所以就设立天子,封赐官爵(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但)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这种壮观进见礼的享受,(可依我看)不如安坐不动精进这个大道。
                  ⑤贵:尊重,看重;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古时候之所以尊重此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⑥不曰: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
                  求以得:即求即得,有求即得,有求必应;
                  以免:因此而豁免(免除);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有求即得,有罪过(过失、过错)也就因此豁免了吗?
                  ⑦故为天下贵。
                  所以被天下的生命所尊贵。


                  IP属地:河北298楼2016-06-13 17:33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道是万物隐秘出入之所,既是使合道者(发挥神元体本征功能的人)成长为高序全息(自组织系统的终极目的——吸引子——神然体)的宝贝,又为没有合于道的人(发挥神元体末征功能的人)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生长化收藏)。既然道都这样做了,那么人们不合道的思维和行为还有什么被抛弃的理由?华美的语言可以借此博得人们的尊崇,壮观的行动可以借此高人一等。所以就设立天子,封赐官爵(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但)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这种隆重壮观进见礼的享受,(可依我看)不如安然静坐精进这个大道。古时候之所以尊重此道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有求即得,有罪过(过失、过错)也就因此豁免了吗?所以被天下的生命所尊贵。


                    IP属地:河北300楼2016-06-18 10:26
                    回复
                      体悟
                      一方面,道对不善人的态度是善待,修道合道者自然应该法于道善待不善人,是对“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原因的解释。另一方面,没有合道者只是因为没有学会使用神元体本征功能的方法才沦落为不善人,只要“用其光,复归其明,”也就“无遗身殃”了。故不善人没有被抛弃的理由。
                      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旨。既往不咎,为不善人提供了悔过自新的机会。所以,社会上不管是谁,只要悔过自新,就有机会到达宇宙自组织系统终极目的——神然体那光辉的顶点。


                      IP属地:河北301楼2016-06-18 10:27
                      回复
                        六十三章 图难于易 为大于细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②。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③。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④。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⑤。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⑥。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⑦。


                        IP属地:河北302楼2016-06-24 12:44
                        回复
                          注释
                          ①为:行,进行,调整,调节,保持;
                          无为:合道的思维行为状态,即谷神(虚若怀谷之神)、至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抱一守中、神守一如、无欲观妙、有欲观徼等;
                          为无为:把神调整为载营魄抱一的谷神状态;
                          事:做事,做;
                          无事:⑴无外向(着相)思维行为之事(亦即无杂念),即于心无事,寂然不动,现虚灵明静,有意体会察照,亦神亦守,神守一如,体察寂然不动之元神;⑵以无争先、争名、争利之心做事,即于事无心,感而遂通,有分辨取舍,无心妄计好恶,随念随觉,觉念不二,体察感而遂通之识神;
                          事无事:做无外向(相)思维行为之事,或以无争先、争名、争利之心做事;就是无事时外离一切相(无杂念),应事时不执一切相(无争先、争名、争利之心);
                          味:品味、品尝、体味;
                          无味:无味之味,即道之味;
                          味无味:体味道的无味之味;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保持载营魄抱一的谷神状态,做无外向(着相)思维行为之事,体味道的无味之味。
                          ②大小多少:大生于小,多始于少;
                          报怨以德:以积德之心,报答别人给予的怨恨,以便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断缘简事,积少成多,由小生大;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由于大生于小,多始于少,因此要以积德之心,报答别人给予的怨恨,(以便断缘简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积少成多,由小生大。)
                          ③图:意图,目的,目标;
                          难:大(器)需要做的功多,因而难以很快实现;
                          易:成大器(到达吸引子这个终极目标)的方法简单、容易;
                          为:做;
                          细:每时每刻细小处;师曰:“小里藏奸,小里藏真”,也是这个意思;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为了达到成大器这个终极目的(吸引子),克服功多之难,就要每时每刻细微细小处用抱一守中这种简易的方法持续不断地进道,慎终如始。
                          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六时中,不离这个。”其中“这个”指的就是“抱一守中(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还有慧能说的“定慧即等”,以及“神与形合,神守于中”、“神守一如”、“定慧双运”等等说法。
                          ④天下难事:天下的难事,世上的难事;
                          天下大事:天下的大事,世上的大事;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天下的难事,必然用简易的方法去做,天下的大事,必然在每一个细微处都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⑤终:始终,自始至终;
                          不为大:不做表面上显眼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即不做外向用神方面显得轰轰烈烈的大事;
                          成其大:成功他的大事业;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因此圣人自始至终从不做外向用神方面显得轰轰烈烈的大事,所以反而能够成功他的伟大事业。
                          ⑥轻:轻易,轻松;
                          诺:诺言,许诺;
                          轻诺:轻松许下的诺言;
                          寡:少,极少,极难;
                          寡信:极少(难)兑现;
                          夫轻诺必寡信
                          轻易(松)许下的诺言,必然极少(难)兑现;
                          易:此处指行道的方法简单容易;
                          难:此处指始终保持行道时“为无为,抱一守中”的思维状态难;
                          多易必多难
                          行道的方法虽然极其简单容易,但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道至难至远”;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易(松)许下的诺言,必然极少(难)兑现,极其简单容易的修道方法,目标实现必然极其艰难,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道至难至远”。
                          ⑦难:此处指对于行大道时的谷神(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体悟、认同、接受难;转变偏执思维行为习惯难;善始善终难;成道(成大器)因功课多而远、难,二六时中每时每刻(不离这个)难(载营魄抱一不离难),三天两头易,成年累月难;
                          无难:指“为无为”功成事遂后的“无不为(治)”;“无不为(治)”则无难矣;
                          犹:犹然,依然,仍然,毅然;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因此,圣人就克除难以克除的偏执思维行为习惯,持续行于难以长期坚持的至远的平坦大道,所以最终就没有任何困难(无不为)了。


                          IP属地:河北303楼2016-06-24 12:49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保持载营魄抱一的谷神状态,做无外向(着相)思维行为之事,体味道的无味之味。由于大生于小,多始于少,因此要以积德之心,报答别人给予的怨恨,(以便断缘简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积少成多,由小生大)。为了达到成大器这个终极目的(吸引子),克服功多之难,就要每时每刻细微细小处用抱一守中这种简易的方法持续不断地进道,善始善终。天下的难事,必然用简易的方法去做,天下的大事,必然在每一个细微处都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因此圣人自始至终从不做外向用神方面显得轰轰烈烈的大事,所以反而能够成功他的伟大事业。轻易(松)许下的诺言,必然极少(难)兑现,极其简单容易的修道方法,目标实现必然至难至远,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圣人就克除难以克除的偏执思维行为习惯,持续行于难以长期坚持的至远的平坦大道,所以最终就没有任何困难(无不为)了。


                            IP属地:河北304楼2016-07-03 17:58
                            回复
                              随想与体悟
                              大小多少,难易简繁,轻重缓急,微宏隐显,远近整局,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利害得失,根基强弱;外内分合,手(段)目(的)主(观)客(观),自在自为,根枝本末,内外聚散,收放合分,升降出入,开合吐纳;明昧智愚,贵贱强弱,表里主次,高低贵贱;统统搞清,明心见性,洞彻人生,超凡脱俗,啬神建功,返本归元,大器晚成;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合道。
                              大道至简,至易,至难,至远。
                              修道易,悟道难,悟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
                              成小器易,其方法繁难;成大器难,其方法简易。
                              成小器(由于与素常思维习惯一致)而认同接受易,功课少,功成(需用时间少)易,方法难(识神——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繁难);
                              成大器(大道)方法易(谷神简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由于微而不宏,隐而不显故)体悟认同接受难;习练方法易,转变所有偏执思维习惯难(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驱除所有妖魔难);开始浅尝易,(由于效果微隐)急于求成者,持续用功善始善终难;成道(成大器)需功课多日期远——难,三时两刻易,二六时中每时每刻(不离这个)难(载营魄抱一不离难),三天两头易,成年累月难。


                              IP属地:河北305楼2016-07-03 17:59
                              回复